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网络版权现状与出路

网络版权现状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1-09-22 20:41:05

1. 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成就、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有必要进行正确估价,以推动其健康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成就之一

20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异军突起,以惊人的速度繁荣发展。目前,网络文学在中国拥有4.55亿读者,注册作者1755万人,签约作家100多万人,存量作品约2500万部,并以每年200多万部的速度增长。可以说,网络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全世界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尽管网络文学以其巨大影响逐步得到认可,但人们对网络文学的理解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广义理解,从文本的创作、传播到阅读,这个过程只要是依托网络完成的,这种作品都可以称为网络文学。这样,大量自媒体写作都可纳入网络文学范畴。但目前文学界谈到网络文学的时候,通常采用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随着付费阅读商业模式的建立,在网站发表的类型小说。

中国网络文学自发端以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所谓自然生长,就是在失去管理、约束的情况下随意疯长,其结果是在蓬勃发展、繁荣兴旺表象下,因过分注重市场效益,一味追求“快”“长”“爽”,而出现了质量粗糙、内容低俗和背离主流价值观的严重问题。后来大家不约而同以“野蛮生长、泥沙俱下”来概括中国网络文学这个时期的基本状况。

玄幻小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重要类型,其在中国武侠小说、传统志怪小说、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西方的科幻小说、魔幻小说的基础上形成。历史也是网络小说写作的重要资源。网络历史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是穿越小说,它借鉴了玄幻、科幻小说的幻想性,以武侠、历史、言情为架构,专注于叙述主人公在两种时空下的生活状态和冲突、双重生活经历的交叉体验等。网络文学基本没有进入的门槛,这使很多初涉写作的作者往往选择以模仿跟风的方式进行写作,于是一些文学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被不断强化,最终形成若干类型。实际上,通俗文学、流行文学基本都是类型化的。特别是当它与商业结合的时候,走类型化的道路几乎是必然选择。中国网络文学在发展中逐步显示出商业价值,并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于是资本开始介入,使网络文学走上商业化的道路,网络类型小说空前繁荣。

2. 近年来,由于网络知识产权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愈演愈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措施

:(1)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①盗版猖獗是网络知识产权侵犯的主流;②互联网:从“免费”到“版权保护”;③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仍在继续;④法律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化;⑤法律权威在网络上的弱势化。(2)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①提高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具体做到:学会利用知识产权规则保护自己,树立“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知识产权,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竞争”的意识,创造、运用、管理好知识产权;当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地运用知识产权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向全社会普法。向全社会普及网络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使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上升至社会层面,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加快建立民间监督组织,做好相关咨询工作,并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加大对侵犯网络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③完善有关法律体系,加强司法保护。针对网络的特点专门立法,填补原有法律漏洞;明确并重新界定网络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参照国际法规和惯例出台新的司法解释;采取相应的措施制裁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并对行为的严重后果采取全面赔偿原则;使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有法可依。当网络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有力的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依法制裁网络侵权行为,使网络知识产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使我国相关法规与国际接轨。在处理网络知识产权纠纷时,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合作,有效打击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网络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益,为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知识产权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3. 网络版权保护的途径都有哪些

网络版权保护的途径,网络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因为上面有很多的文章与知识,但是网络信息是非常复杂性的,这使得使网络版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侵犯著作权的事情时有发生。那么网络版权保护的途径都有哪些?网络版权保护的途径网络版权保护的途径一:技术措施技术是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关键。网络作品的权利保护源于技术,发展于技术,也受制于技术。数据技术所产生的利润空间和驱动力使得网络作品的非法复制与盗用有了经济学的合理性。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保护功能,首要的是加快技术创新并予以发展性应用。用技术来控制网络作品的使用与传播成为数字领域中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网络版权保护的途径二:法律手段法律是著作权保护的核心。通过法律手段来加强网络著作权保护,一方面,要强化法律意识,完善网络信息的法律体系。既要对现有著作权法等进行修改完善,又要制定新的法律来规范作品网上传输行为;既可以通过对传统著作权保护作出网络视角的解释和延伸,又可以进行互联网作品保护的专门立法。我国先后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作权规定》,修改了著作权法,最高人民法院也作出了相应的司法解释,为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网络作品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4. 如何评价国内网友版权意识的发展现状

您好复!目前我国版权意识相对薄制弱有多方面的原因。大的方面主要是,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对版权维护没有特别详细的硬性条文,没有完整建立版权维护的的结构机制,实现不了版权维护的实质操作。其次监督机构也不健全。小的方面讲,国民版权维护的思想没有完全建立,对待维护版权的意识不强烈,盗版山寨被普遍默认,对待自己版权受到侵犯时,不能有效的进行维护。当然近几年来我国对版权意识的重视逐渐增强。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5. 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版权保护有何影响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和迅速发展,与网络有关的著作权纠纷逐渐增多,由于版网权络在技术上、管理上的特点,使传统法律在网络环境下的适用性受到了制约,新技术革命对传统法律提出了挑战。与网络有关的著作权案件属于新类型案件,没有先例可参考,又多涉及社会知名作家和跨国大公司,案件的处理结果不仅将在司法上确立网上保护著作权的基本原则,也将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前带来较大影响。在网络著作权纠纷中,多为因未经许可在互联网上传播他人作品导致的侵权纠纷,以著作权人状告网络公司侵权居多。网络著作权案件中对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责任通常有如下认定:网络服务商通过网络直接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网络服务商通过网络帮助、教唆用户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作为著作权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将作品上载到互联网上的行为是著作法规定的使用方式,未经许可将他人作品在互联网上传播的行为构成侵权。因此,在互联网上使用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笔者认为,参照国内现有的法律、法规,通过现行的司法程序采用诉讼手段追究网络商的侵权责任是完全可行的。

6. 红旗原则的网络版权现状

在互联网版权保护领域,权利人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之间正在开展一场旷日持久和规模宏大的战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最快的时代,因为互联网技术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版权的所有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格局,这个互联网领域来说,我觉得传统的电影业、音响业和出版业,与网络技术产业发生了激烈的利益冲突。我们看到在网络业务方面,基于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新闻、网络购物、BBS、博客、视频这些网络技术无一不涉及到版权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市法院开始受理涉及网络的著作权案件,至今已近十年。上世纪90年代末,此类案件数量很少,类型单一,争议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对数字化的作品是否保护、著作权法可否适用于网络环境等基础问题上。随着2001年10月《著作权法》的修订,以及2006年5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公布施行,尤其是近几年来,涉及网络的著作权纠纷案件迅速增长且全面开花,已成为了北京市法院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甚至可以说是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重要内容。
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法院共受理一审著作权案件1126件,其中网络著作权案件66件,占5.86%;2006年共受理一审著作权案件1555件,其中网络著作权案件85件,占5.47%;2007年共受理一审著作权案件1885件,其中网络著作权案件400件,占21.22%;2008年上半年共受理一审著作权案件1147件,其中网络著作权案件或者与网络有关的著作权案件1304件,占75%。可见,网络著作权案件在北京市著作权案件中一直占有一定比例,近两年来更是明显增高。同时,网络著作权案件相比涉及网络的商标权案件和不正当竞争案件,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所占各自案件的比例上都明显较高。网络著作权案件已经成为著作权案件中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类型。
案件数量增长迅速。北京市法院2006年受理的一审网络著作权案件比上年增长了28.79%,2007年则是2006年的3.71倍,而2008年上半年又同比增长了47.09%。网络著作权案件的显著增长,一方面反映出目前网络上侵犯著作权的现象比较严重,著作权人网络著作权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网络已成为经济、社会、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网络已渗透到各个方面,成为市场经营的重要场所和手段。
案件类型复杂多样,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但焦点又相对集中。受理的案件中,视频分享网站传播影视作品的侵权纠纷已经超越了局域网(如网吧、KTV歌厅)传播影视作品、音像制品的侵权纠纷,数字图书馆侵权纠纷,提供网页快照、歌词快照服务的侵权纠纷,提供搜索引擎、链接服务的侵权纠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的纠纷、P2P侵权纠纷,上升为规模最大,最受关注的一类网络知识产权纠纷。
在上述大量的视频分享案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以视频网站的败诉进行判决的。这一现状,与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视频分享网站的案件过程中不顾《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规定的“避风港原则”,滥用“红旗原则”导致的。

7. 网络版权保护应该怎么实施

网络版权保护应该怎么实施,在立法保护方面,随着我国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立法和司法解释工作得到加强,网络版权法律体系不断完善。那么网络版权保护应该怎么实施?网络版权保护网络版权保护应该怎么实施?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有网络版权保护的相关内容,明确了信息网络传播权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还规定了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以及网络版权的邻接权等内容。2、2006年国务院颁布事实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专门关于网络版权保护的行政法规。3、2005年,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颁布了《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规定了网络版权行政保护的适用范围、实施网络版权行政保护的管理部门和管辖权,确定了权利人的通知和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反通知制度,界定了版权权利人、互联网内容提供者、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保护网上著作权方面的责任及免责情形,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4、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进行了修改。

8. 如何评价国内网友版权意识的发展现状

您好!目前我国版权意识相对薄弱有多方面的原因。大的方面主要是,国家现版行法律法规对版权维护没有特权别详细的硬性条文,没有完整建立版权维护的的结构机制,实现不了版权维护的实质操作。其次监督机构也不健全。小的方面讲,国民版权维护的思想没有完全建立,对待维护版权的意识不强烈,盗版山寨被普遍默认,对待自己版权受到侵犯时,不能有效的进行维护。当然近几年来我国对版权意识的重视逐渐增强。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阅读全文

与网络版权现状与出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