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转让和授权不是一回事。两者都是需要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完成权利的授予或转让。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权利移转的性质及主张权利的依据等方面。
著作权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著作权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权有偿或无偿地移交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这种转让这种转让通常可以通过买卖、互易、赠与或遗赠等方式完成。移交著作权的著作权人称为转让人,接受著作权的他人称为受让人。
与许可他人使用作品不同,转让著作权的法律后果是转让人丧失所转让的权利;受让人取得所转让的权利,从而成为新的著作权人。转让著作权俗称“卖断”或“卖绝”著作权。在允许转让著作权的国家,也只有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可以转让,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不能转让的。
在有些国家,著作权转让必须通过书面合同或其他法律形式,并由著作权人或他的代理人签字,才算有效。在有些国家,著作权转让必须履行登记手续,才能对抗第三人。
著作权许可使用是著作权人授权他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商业性使用其作品并收取报酬的行为。
(1)授权作品知识产权扩展阅读:
著作权转让以及许可使用中的一些法律问题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授权他人以约定的形式,在约定的时期内、范围内使用自己作品的行为。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分为一般许可和专有许可,其本质的是一种合同债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般许可的权利人是被认为不会被侵权的,所以不会获得主张侵权的诉权。
而专有许可虽然本质上也是一种合同债权,但是专有使用权许可会使著作权人也失去利用该作品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此时如果专有使用权的权利人也不能获得主张权利的诉权,则难免出现权利得不到公权力保障的情况。
因此,在我国著作权法对该方面没有明确规定,法官自由裁量接受专有许可权利人主张权利的案例是比较常见的。
而著作权的转让,则指著作权人将其合法享有的一项或多项著作权,通过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他人所有。由于著作权是一种对世的权利,受让著作权的受让人,明显是可以随之得到主张权利的诉权的。
但此时容易出现著作权重复转让的冲突问题,就会涉及到民法范畴的善意受让、对抗第三人等方面。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五条:“与著作权人订立专有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的,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备案。”规定了著作权许可使用、转让合同是可以进行备案的,但是至于备案能在产生纠纷时产生什么作用,并未作进一步的规定,这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立法完善。
因此,在版权运营的过程中,参与运营的各方要认清各自的需求,正确的签订规范合同,进行合同备案,为各自的合法权益建立最大限度的保障。
❷ 获奖作品知识产权归主办方所有 什么意思是不是以后就不能放在自己出的书刊上了到底怎么回事,高人解释
您好,关于您问题,首先得区分您获奖的作品是创作还是科研成果,这两种不同的东西适用的知识产权不同,如果您获奖的作品是属于创作(如文学、音乐、美术...等)适用著作权保护,如果获奖的作品是科研成果,那最好的保护方式将是专利。
假设您是创作作品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情况下,大体上可分为著作财产权跟著作人身权(或叫著作人格权),其中著作人身权是法规中规定不可转移的,著作人身权解释可查询网络,我转贴过来如下: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意即作者作品愿不愿意发表由作者本人决定,其他人无权决定作者的作品是否公布于众;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意即只有本人有权可以授权他人修改自己的作品;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上述的几种权利是不可转让也不可限制的,所以在跟主办方的协议中所谓的知识产权,是不包含上述的几种权利的。
通常在跟主办方的协议中主要规范的是著作财产权的部分,所谓著作财产权包含: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追续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各项权利的详细解释可以查询网络)
著作财产权中的每一项细部的权利都可以以合同限定的方式来加以规定,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权利归属,单用一句「所有知识产权归于主办方」表示,您同意将所有著作财产权转让给主办方。
由于在著作财产权中包含发行权,因此当您把作品的发行权转让给主办方时,就只有主办方可以将该作品「发行」,因此如果您未来自己要出书,就会这涉及到这个权利,因此可以在跟主办方签订协议前,进一步沟通排除条款,如「作者本人可发表及发行该件作品,但不得在授权给第三方进行公开发行」之类的。如果没有此类的排除条款,您如果要将自己的作品出书,就相当于发行,就会侵犯了主办方的权利了。
在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可以用来制衡主办方的发行权,意即如果您去函主办方,表达不愿意发表该件作品,则主办方就不能将该件作品公开在刊物上,但由于您在签订协议时已经将发行权转让给主办方,因此您自己也不能发行该件作品。「发表权」指的是一种权利,在于能或不能发表,而不是在于谁能发表,这两者之间有所区别。
❸ 赠与作品知识产权的问题
我帮你破个题吧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中财产权是可以转让的,人身权是不能转让的。也就是说即使是完全的赠送,所赠送的也仅仅是财产权,人身权是不能赠送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内容附后。
张甲擅自允许出版社出版《鱼戏图》的行为,侵犯了孙乙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所以法院应该如何判决就很清晰了。
著作权法 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❹ 知识产权和著作权是一个概念吗两者有区别吗
第一,保护的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的是供人们欣赏、学习和阅读的作品,如小说等;商标内权保护的是用于区容别不同生产经营者和不同商品的商品和服务标记,如海尔等商标。第二,保护的条件和要求不同。《著作权法》可以保护两部主题相同的作品,只要这些作品具有独创性。但《商标法》不会保护在同一种或同一类商品上的两个相同的商标。第三,权利产生方式不同。著作权通常自动产生,不必经过任何登记或审查程序;商标则必须依法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后授予合法申请人。
❺ 著作权授权属于知识产权认证吗
知识产权一般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由此可见,著作权属于知识产权的一种版。在我国,依据权著作权法,著作权是自动取得,即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就受到著作权法保护,无须履行申请、登记、注册、认证等程序。著作权里的经济权利可以许可他人、也可以转让给他人,一般情况下,许可合同或转让合同在著作权行政部门备案即可。备案的目的主要是审查许可或转让是否合法,今后产生纠纷有利于著作权行政部门等进行调解。著作权授权不需进行知识产权认证。
❻ 小说作品版权如果授权给游戏,还能继续授权吗
小说作品授权给游戏,需要判定是以哪种方式授权的。
授权方式分为三种:独内占许可、排他许可、普容通许可。
如果是以前两种方式许可,就不能再继续授权其他人做游戏。 如果以普通许可,那么还可以继续授权其他人做游戏,但一般授权做游戏的肯定是独占或者排他许可。
另外:小说作品具有很多权利,例如:游戏、影视、电视剧。可以分别授权不同的个人或者公司。根据双方谈的需要,可以授权单一形式或者同时授权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