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法概括简答题

知识产权法概括简答题

发布时间:2021-09-19 13:43:30

『壹』 知识产权法简答题 合理使用的内容和种类(至少5个)

它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着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二)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三)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四)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九)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十二)将已经发

『贰』 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的名词简答

知识产权法的名词简答暂时找不到,提供你《知识产权法》课程的复习指导,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部份 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和案例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闭卷。
3.适用范围、教材
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为成人教育本科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
考试命题的教材《知识产权法》,由黄勤南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7月第1版。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知识产权法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产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和案例分析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 单项选择题(10%);多项选择题(10%);名词解释题(20% ); 问答题(32%);论述题(14%)。案例分析题 (10%);

第二部份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概论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一、重点名词
知识产权
二、一般掌握
1.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重点掌握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概述
1.一般掌握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第二编 商标法
一、重点名词
商标 驰名商标 证明商标
第一章 商标概述
一、一般掌握
1.商标与相邻标记的区别,商标的分类。
第二章 商标保护制度的概述
一、一般掌握
1.我国《商标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商标权
一、一般掌握
1.商标权的概念;
2.法律特征和内容;
3.商标权的取得。
三、重点掌握
1.商标权取得的原则、方式;
2.商标权的终止。
第四章 商标注册
一、一般掌握
1.国内和国际商标注册的概念和程序;
2.商标注册的原则和条件。
三、重点掌握;
1.运用申请注册商标的要求、方法和程序注册商标及变更注册商标。
2.运用商标注册的审查原则、对申请的审查、复审、商标异议、核准注册及程序。
第五章 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和注册不当商标的撤消
一、一般掌握
1.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
2.运用商标争议裁定解决商标争议;
3.注册不当商标撤消程序与注册商标争议裁定程序、商标异议程序的区别。
第六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与利用
一、一般掌握
1.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及续展;
2.注册商标转让的概念;
3.掌握并能运用注册商标转让的制度;
4.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概念和意义,
二、重点掌握
1.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形式,并能够运用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第七章 商标管理
一、一般掌握商标管理的概念;
1.注册商标和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使用管理;
2.商标印制管理。
第八章 商标权的保护
一、一般掌握
1.保护商标权的概念及保护范围、方式;
2.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3.对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二、重点掌握;
1.运用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我国商标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和例外。
第三编 专利法
一、重点名词:
专利权转让合同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录像制品 职务发明创造 外观设计
第一章 概述
一、一般掌握
1.专利的概念;
2.专利权的性质;
3.专利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章 专利权的客体
一、一般掌握
1.发明的概念、种类;
2.掌握实用新型的概念及其特征;
3.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
掌握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概念、保护方式。
三、重点掌握
1.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
第三章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一、一般掌握
1.实质条件的概念及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条件。
第四章 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
一、一般掌握
1.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的概念、范围;
2.专利权的归属;
3.发明人、共同发明人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4.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和认定。
第五章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重点掌握
1.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2.职务发明人的权利。
第六章 专利申请与审批程序
一、一般掌握
1.专利申请的原则;
2.运用专利申请的程序、文件申请专利;
3.中国专利申请的审查及批准程序。
第七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一、一般掌握
1.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的条件、程序和后果。
第八章 专利权的保护
一、重点掌握
1.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和对权利要求书的解释规则;
2.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及表现形态;
3.运用基本理论进行专利侵权判断,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
第四编 著作权
一、重点名词
展览权 邻接权 汇编作品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发行权
第一章 概述
一、一般掌握
1.著作权的概念;
2.法律特征;
3.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著作权的客体
一、重点掌握
1.作品的含义及其构成;
2.作品的分类及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第三章 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一、一般掌握
1.著作权的概念及其种类。
二、重点掌握
1.运用著作权人的权利;
2.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第四章 著作权的归属行使
一、一般掌握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及不同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二、重点掌握
1.著作权的继承及转让。
第五章 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一、一般掌握
1.邻接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二、重点掌握
1.表演者权的概念及权利和义务内容;
2.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及权利义务内容;
3.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出版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章 对著作权的利用和限制
一、一般掌握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主要条款;
2.作品合理使用的概念及条件;
3.法定许可使用作品的情形。
第七章 著作权的行政管理和集体管理
一、一般掌握
1.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性质、作用和任务。
第八章 著作权的保护和执法措施
一、一般掌握
1.运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理论和构成要件,分析和解决著作权侵问题;
2.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
3.著作权侵权处罚的条件和方式;
4.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5.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执法措施。
第九章 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一、一般掌握
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权利归属。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一、重点名词
不正当竞争 平行进口 商业诋毁行为
第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一、 一般掌握
1.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
2.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的关系。
第二章 植物新品种权
一、一般掌握
1.品种权的取得及其内容;
2.品种权的申请和审批。
第三章 地理标志权
一、一般掌握
1.侵犯地理标志权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商业秘密权
一、一般掌握
1.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2.商业秘密的范围;
3.商业秘密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
4.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其他著作权人,是指除( )以外,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非法人单位或者国家。
A、著作权人 B、作者
C、著作权主体 D、著作权继授主体
2、在众多类型的出版者中,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只有( )对其所出版的作品拥有法定的专有出版权
A、报纸出版者 B、期刊出版者
C、图书出版者 D、多媒体出版者
3、( )主管全国的与著作权有关的管理工作。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法院 D、国务院设立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
4、《伯尔尼公约》将作者的( )列为保护的著作财产权的首位。
A、复制权 B、广播权 C、翻译权 D、公开表演权
5、我国著作权立法始于清朝未年,( )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大
清著作权律》。
A、1899年 B、1919年
C、1910年 D、1905年
6、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的取得采用( )原则。
A、自动取得 B、注册取得
C、登记取得 D、发表取得
7、不属于著作财产权的有( )。
A、发表权 B、复制权
C、表演权 D、汇编权
8、我国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从该作品( )起25年。
A、完成 B、发表
C、使用 D、登记
9、著作权属于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或终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且没有承受其权利和义务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该著作权由( )享有。
A、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 B、作者
C、国家 D、该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原上级主管部门
10、( )主管全国的与著作权有关的管理工作。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法院 D、国务院设立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
11、世界上最早对发明创造给予专利保护的法规是( )颁布的。
A、1474年威尼斯 B、1475年威尼斯
C、1474年英国 D、1475年英国
12、( )是著作财产权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A、复制权 B、发行权
C、汇编权 D、表演权
13、在我国,作品自创作完成后( )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提供保护。
A、50年 B、30年
C、20年 D、10年
14、中国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作品,其著作权从( )之日起产生。
A、首次发表 B、首次出版
C、创作完成 D、首次公开
15、( )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A、口述作品 B、曲艺作品
C、历法、数表 D、地图
16、不属于著作人身权的有( )。
A、发表权 B、修改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 D、复制权
17、( )是电影等视听作品的作者。
A、导演 B、编剧
C、作词人 D、摄影人
18、依据我国《著作权法》规定,( )永久受法律保护。
A、修改权 B、复制权
C、演绎权 D、发行权
19、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商标法规,即( )。
A、《商标法》 B、《商标注册暂行条例》
C、《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D、《商标管理条例》
20、根据新修改的《商标法》的规定,( )可以作为商标使用。
A、本商品的通用名称 B、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
C、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 D、具有其他含义的地名
21、在我国,在商标注册时实行( )确定商标专用权的归属。
A、先申请原则 B、先申请原则,附以先使用原则
C、先使用原则 D、先使用原则,附以先申请原则
22、商业诽谤行为侵害的客体是竞争对手的( )。
A、商业机密 B、商业利益
C、商品质量 D、商业信誉
23、我国商标注册申请以( )。
A、申请在先为原则 B、使用在先为原则
C、申请在先原则为主导,使用在先原则为补充
D、使用在先原则为主导,申请在先原则为补充
24、《世界版权公约》主要是由( )发起签署的版权保护的国际公约。
A、英国 B、法国
C、中国 D、美国
25、在我国,注册商标在期满前6个月内没申请续展注册的,可以给予( )
的宽展期。
A、9个月 B、8个月
C、7个月 D、6个月
26、注册商标连续3年停止使用的,由商标局责令( )其注册商标。
A、责令限期改正 B、责令限期改正或撤销
C、责令限期改正和撤销 D、撤销
27、我国商标法规定,本国的商标注册申请人不包括( )。
A、法人 B、个体工商户
C、个人合伙 D、所有自然人
28、我国( )为驰名商标的认定机构。
A、国务院 B、地方人民政府
C、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D、国家税务机构
29、我国专利法规定,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的( ),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A、发明 B、专利 C、实用新型 D、外观设计
30、我国《专利法》规定,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进行( )。
A、实质审查 B、形式审查
C、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D、形式审查或实质审查
31、我国对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自专利( )之日起计算。
A、使用 B、申请
C、授予 D、发明
32、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期为自该专利申请之日起( )年。
A、20年 B、15年
C、5年 D、10年
33、( )是第一个保护工业产权的国际公约。
A、《伯尔尼公约》 B、《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C、《世界版权公约》 D、《罗马公约》
34、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
A、采用登记制 B、主要采用登记制
C、采用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 D、主要采用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
35、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国民待遇原则 B、优先权原则
C、独立保护原则 D、自动保护原则
36、专利申请中,一份申请的权利要求中,应当有( )独立权利要求。
A、一项 B、两项
C、两项以上 D、至少一项
37、我国法律规定,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优先权期为(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38、( )是授予专利的最基本的积极条件之一。
A、创造性 B、实用性
C、新颖性 D、适用性
39、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国民待遇原则 B、优先权原则
C、独立保护原则 D、自动保护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著作人身权包括( )。
A、复制权 B、播放权 C、发表权 D、修改权
2、我国,视听作品的作者包括( )等人。
A、导演 B、编剧
C、表演者 D、录音制品制作者
3、下列( )是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A、法律 B、时事新闻
C、口述作品 D、戏剧作品
4、以知识产品的消费方式为标准,将知识产权划分为( )。
A、创造性智力成果权 B、工商业标记权
C、著作权 D、工业产权
5、美术作品包括( )。
A、绘画 B、书法
C、雕塑 D、建筑
6、表演者的人身权利有( )。
A、对表演录音、录像 B、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其表演
C、表明表演者身份 D、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7、著作权转让的特点有( )。
A、著作权的转让,并非作品原件物权的转让
B、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许可使用有着严格的区别
C、著作权转让的权利内容可以有多种选择
D、转让著作财产权的行为,应当视为著作人身权同时行使完毕
8、我国《专利法》规定了( )等专利。
A、科学发现 B、发明
C、外观设计 D、实用新型
9、不能授予专利的有( )。
A、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B、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C、动物和植物品种 D、用原子核变方法获得的物质
10、在我国,( )不进行实质审查。
A、实用新型 B、外观设计
C、适用新型 D发明
11、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
A、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B、在国内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
C、在国内公开使用过 D、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
12、我国专利法规定,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 ),可
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A、发明 B、专利 C、实用新型 D、外观设计
13、依照商标的使用对象,可将商标分为( )。
A、商品商标 B、服务商标 C、平面商标 D、立体商标
14、《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在商品上引人误解的表示行为包括( )。
A、冒用认证标志的行为 B、伪造产地的行为
C、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D、伪造名优标志的行为
15、在我国不能用作商标标志的有( )。
A、本商标通用的名称和图形
B、带有民族歧视性的标志
C、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标志
D、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
16、( )可导致注册商标撤销。
A、依法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
B、依法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称、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
C、自行转让注册商标 D、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17、目前,世界上商标确权终审制度主要有( )。
A、最高权利机关终审制 B、行政终审制
C、司法终审制 D、司法与行政的混合终审制
18、目前各国立法规定,商标权的取得制度可分为( )的制度。
A、使用制度 B、注册制度
C、使用与注册混合的制度 D、其他制度
19、《世界版权公约》有( )基本原则。
A、国民待遇 B、独立保护
C、非自动保护 D、自动保护
20、著作权转让的特点有( )。
A、著作权的转让,并非作品原件物权的转让
B、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许可使用有着严格的区别
C、著作权转让的权利内容可以有多种选择
D、转让著作财产权的行为,应当视为著作人身权同时行使完毕

三、名词解释题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汇编作品 著作权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展览权 录像制品 商标权 商标 驰名商标
证明商标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商业诋毁行为 邻接权 专利权转让合同 发行权
不正当竞争 外观设计 平行进口 职务发明创造 独占实施权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四、简答题
1、具备哪些条件的作品才能确定为合作作品?
2、职务作品应具备哪些条件?2
3、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应当具备几方面的条件?
4、简述两个或多个作者合作完成的作品,其著作权的归属和行使。
5、我国专利法规定,在申请日前6个月内发生的,不丧失新颖性的情况有哪些?
6、在我国专利权人享有哪些权利?
7、专利权人的义务有哪些?
8、外观设计的特点。
9、商标的功能有哪些?
10、发明的特点是什么
11、在我国职务发明创造中,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有哪几种情况?
12、我国商标注册申请的审查程序有哪些?
13、商标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4、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5、依照《巴黎公约》要求专利申请优先权须具备的条件。
16、假冒作为的构成要件。
17、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基本原则。
18、简述商标注册人享有哪些权利。
19、简述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及其民事法律责任。
20、简述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备的条件。

五、论述题
1、我国著作权法关于职务作品著作权的规定。
2、论述我国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3、论述我国专利法中实用新型和发明的异同
4、论述商标专有使用权与商标禁止权在效力范围方面有什么不同
5、试分析签订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重要性,你认为应包括哪些主要条款,注意哪些问题。
六、案例分析题
1、著名画家张某创作的一幅画《荷花图》,在一次慈善拍卖中卖给了赵某。后来,赵某应某展览馆的请求,将该幅画送到该展览馆展览。在展览中,某出版社见到此画,便与赵某协商并达成协议,约定由出版社将此画复制制成年历发行,赵某由此提成发行收入的15%。此年历发行后被张某发现,张某提出异议。
问题:(1)此画的著作权应属于谁所有?
(2)赵某能否将此画送去展览,能否将复制制成年历发行并收取报酬?为什
么?
2、A厂于1993年7月3日成功研制出一种漏电触电保护产品,并于7月25日进行了小批量试产,销路较好。于是,A厂于同年9月1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B公司于1993年8月20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漏电保护器专利申请。经专利局审查,两种漏电触电保护装置的构想、结构、性能相同或相近,于是,确定B公司的专利申请,并予以公告,同时驳回了A厂的专利申请。B公司获得专利申请后,立即提出A厂继续生产该类产品是侵权行为,要求A厂立即停止生产,并赔偿其损失。
问:1、该专利申请依法应当核准授予A厂还是B公司?为什么?
2、A厂继续生产是否构成对B公司的专利侵权?为什么?
3、A酒厂为了改善生产经营形象,拟推出一种新酒,新酒的名称取材于一著名的历史传说。为进行前期宣传工作,该厂发现著名画家B曾就该历史传说创作的一副画,正好可以将其印刷于宣传品上,为推出该酒的前期宣传助阵,该厂在征得画家同意并支付一定费用后,将该画印刷于前期宣传品上进行宣传。由于宣传策略对路,加上名画效应,该酒在附近几个省市已成为知名品牌。酒厂于是将该画作为新酒的装潢推出,使该酒的营销形势看好,销量愈来愈大。B画家认为A酒厂未经其同意将该画用于新酒装潢,侵犯了自己权利。为此B画家对A酒厂提起侵权诉讼。
问:A酒厂是否侵犯B画家的权益?为什么?
4、甲厂生产某食品的历史以久,由于其食品的口味好,加上食品的装潢很受人喜爱,该食品在附近几个省市成为知名品牌。乙厂看到此形势,也用该食品的装潢,推出一种新食品。新食品名称与甲厂的不同,但普通消费者对此却容易发生误解,以为是同一厂家的产品。由此,甲厂的销售受到一定的冲击。
问:(1)乙厂是否侵犯甲厂的商标权?为什么?
(2)甲厂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5、王某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于1990年4月11日向中国专利局受理处邮寄名为“保温鞋”的实用新型申请文件,邮戳日期为1990年4月1日,中国专利局受理处收到该文件的日期为1990年4月6日。李某在北京于1990年4月2日向中国专利局受理处直接递交一份与王某同样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文件,也名为“保温鞋”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问:如何处理?为什么?

『叁』 知识产权法 简答题 简述专利权人享有哪些权利

专利权人的权利包含专利人身权和专利财产权两个方面。
专利人身权
专利人身权主要是指专利发明人、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该专利的发明或设计人,即署名权,署名权不因专利财产权的转让而消失。另外,还有专利文件的修改权等。
专利财产权
专利财产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独占权。指只有专利权人才有实施其发明创造的制造、使用、销售,对该专利获得享有独占的权利,任何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均不得不经许可,不支付报酬使用、制造、销售专利产品;
2、许可权。指专利权人有条件地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具体地讲,专利权人(称“许可方”)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允许他人(称“被许可方”)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术的权利。
例如,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书面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专利。”
但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件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报酬。
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需要推广的,也可以按前述办法执行。

被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强制实施许可的专利,可以不征得专利人许可,但使用人应支付报酬。
3、转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条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可以出卖、赠与、抵押,也可以作价投资入股,继承转让是由于法定原因而发生的转让,当专利权人(自然人)死亡后,专利权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给有继承权的人。根据专利法的规定,转让应符合下列程序:
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肆』 知识产权法简述题

表演权与表演者权之比较
http://www.cflac.org.cn/chinaartnews/2005-04/01/content_3983434.htm
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 金李淮

表演权与表演者权都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范畴。尽管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并且彼此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却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区别如下:

法律性质不同:前者属于著作权,后者属于邻接权。

表演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对其作品公开表演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将表演权定义为“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它与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等同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而表演者权是表演者基于对作品的表演而产生的权利,是表演者获得作者授权之后才产生的权利,是由作者的表演权派生出来的权利,所以有关国际公约及大多数国家将表演者与出版者、音像制品者等作品传播者的权利统称为“邻接权”,即与著作权相邻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则将表演者权列在第四章中,属于“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以与著作权有所区别。

保护客体不同:前者为作品,后者为表演。

保护表演权的原因是作者对其作品的创作,它的客体是作品本身,方式是允许他人以一定方式表演作品并取得报酬。而表演者权要保护的客体是表演者自身在表演作品时的形象、动作、声音等一系列表演活动。所以,一部作品如果经过不同表演者的多次表演,那么拥有表演者权的人不止一个,而表演权主体还是作者一个人,原因就是作品本身没有变化,而各个表演者的活动并不相同。例如我国著名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从首次登上舞台至今进行了数千次公演,共有22位演员先后扮演琼花,16位演员扮演过洪常青。他们同等地享有表演者权。

权利主体不同:前者为作者,后者为表演者。

表演权的主体是著作权人,也就是创作作品的作者。而表演者权的主体是表演作品的表演者。例如,老舍先生对其话剧《茶馆》和小说《骆驼祥子》拥有的著作权中包括决定这两部文学作品是否被搬上电视荧屏和电影银幕的表演权,而演出《骆驼祥子》的话剧团和电影《茶馆》的演员,如祥子扮演者张丰毅、虎妞扮演者斯琴高娃拥有表演者权。因此,对诗歌、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而言,诗人、剧作家、词曲作者、编舞者、小品相声的创作者是表演权的权利人,而朗诵者、剧团或演员、歌手、舞蹈者、小品相声演员便是表演者权的权利人。由于著作权人可以自行表演作品,也可以授权他人表演,这样就有可能产生表演权与表演者权在主体上的竞合。例如即兴演讲、即兴舞蹈,这时的演讲者和舞蹈者同时也是口头作品、舞蹈作品的著作权人。再如,某一歌手如果演唱的是自己作词、作曲的歌曲,那么他就同时享有表演权和表演者权。当然,实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两者主体产生竞合的情况还是为数不多的。

权利内容不同:前者为财产权,后者既包括财产权也包括人身权。

表演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权利内容主要体现为无论作品是否发表,表演者使用他人作品进行营业性演出,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可见,表演权对作者而言是权利,对表演者而言是义务。表演者获作者授权后对其表演享有如下权利:(一)表明表演者身份;(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四)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五)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六)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可见,表演者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个方面。前两项是表演者的人身权,即署名权和保护表演完整权。后四项是表演者的财产权,包括公开传播权、录制权、复制发行权及相应的报酬请求权。例如,2003年,电视剧《金粉世家》主题歌《暗香》的词作者陈涛状告歌手沙宝亮及北京现代力量文化公司一案,主要原因就是沙宝亮不曾征得陈涛许可并支付报酬在第四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开幕式和第七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开幕式上演唱了《暗香》,现代力量公司为制作《暗香》MV未经原告允许组织沙宝亮表演。因此认为两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表演权。

保护期限不同:前者为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后者人身权保护期不限,财产权为50年。

公民表演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表演者权利的保护期限因权利的内容不同而有所差别,具体而言就是,表演者署名权和保护表演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其他权利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商标法》第十四条规定“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2、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3、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4、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5、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2003年4月1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了《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国家工商总局5号令》第三条规定,“以下五种材料可以作为证明商标驰名的证据材料:
1.证明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知晓程度的有关材料;
2.证明该商标使用持续时间的有关材料,如该商标使用、注册的历史和范围的有关材料;
3.证明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的有关材料,如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的方式、地域范围、宣传媒体的种类以及广告投放量等有关材料;
4.证明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记录的有关材料,如该商标曾在中国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有关材料;
5.证明该商标驰名的其他证据材料,如使用该商标的主要商品近三年的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税、销售区域等有关材料。”

『伍』 知识产权简答题

1、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2、分类:
从权利的内容上看,知识产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是与智力活动成果创造人的人身不可分离的专属权,比如: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则是指享有知识产权的人基于这种智力活动成果而享有的获得报酬或其他物质利益的权利。 按照智力活动成果的不同,知识产权可以分为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发明权、发现权等。对于上述知识产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三节作了明确规定。3、知识产权是不断扩张的开放体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仅使知识产权传统权利类型的内涵不断丰富,而且使知识产权的外延不断拓展。根据TRIPs协定、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等国际公约和我国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国内立法,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著作权和邻接权。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邻接权在著作权法中被称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2.专利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实施权。
3.商标权,即商标注册人或权利继受人在法定期限内对注册商标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
4.商业秘密权,即民事主体对属于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5.植物新品种权,即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依法享有的排他使用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即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享有的专有权。
7.商号权,即商事主体对商号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依法享有的独占使用权。
对于科技成果奖励权、地理标志权、域名权、反不正当竞争权、数据库特别权利、商品化权等能否成为独立的知识产权,在理论界存在较大分歧。4、专利是:第一:专利权的简称,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这里强调的是权利。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授权或许可。
第二:指受到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即专利技术,是受国家认可并在公开的基础上进行法律保护的专有技术。“专利”在这里具体指的是技术方法——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技术或者方案。(所谓专有技术,是享有专有权的技术,这是更大的概念,包括专利技术和技术秘密。某些不属于专利和技术秘密的专业技术,只有在某些技术服务合同中才有意义。)专利是受法律规范保护的发明创造,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该国内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并需要定时缴纳年费来维持这种国家的保护状态。
第三:指专利局颁发的确认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的专利证书或指记载发明创造内容的专利文献,指的是具体的物质文件。5、企业管理6、商标(trademark)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它不同与古代的印记,现代标志承载着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综合信息传递的媒介。标志作为企业CIS战略的最主要部分,在企业形象传递过程中,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最关键的元素。企业强大的整体实力、完善的管理机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都被涵概于标志中,通过不断的刺激和反复刻画,深深的留在受众心中。
7、实施条例》第二条之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不保护的就是除啦这些8、著作权,又称为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体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慧所产生之权利,故属智慧财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在中国实行自愿登记原则
9、商标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商标权的确立和保护过程中应予遵循的基本准则。我国《商标法》有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一、注册原则
二、申请在先原则
三、诚实信用四、自愿注册原则五、集中注册、分级管理的原则六、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相并行的原则
参考http://..com/question/39036617.html?si=1回答该删的地方我都删了还是有点多尽力了

『陆』 知识产权法简答题合理使用的范围包括哪些

  1. 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情形在著作权法第22-23条有详细规定。

  2. 主要包括:为学习、研究、欣内赏目的使用;为介容绍、评论某作品引用;为新闻报道引用;媒体刊登其他媒体的文章;媒体播报公众集会讲话;为研究而翻译、复制;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博物馆复制展品;公益表演;对公共场所艺术品进行复制;将原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将原作品改成盲文;用于九年义务教育图书。供参考。

阅读全文

与知识产权法概括简答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