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益物权、质权、抵押权、留置权的关系与区别
(四)用益物权
1.用益的一般问题
担保物权,是指债权人所享有的为确保债权实现,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所有的物或者权利之上所设定的,就债务人的债务不履行时优先受偿的他物权。我国《物权法》规定的担保物权有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物权法》除了具体规定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的规则之外,还在第十五章对担保物权作了一般性的规定。在学习担保物权的时候,应当注意这一特点,全面掌握担保物权的规则。
2.抵押权
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为债权提供担保的抵押财产,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依法享有的就该物变价并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抵押权具有从属性、不可分性和物上代位性,其价值功能在于被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性。除了一般抵押权之外,还应当重点掌握特殊抵押权中的共同抵押权、浮动抵押权和最高额抵押权。
3.质权
质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特定的财产交由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质权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只能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提供的特定财产或者权利上设定,以债权人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的动产为必要条件。质权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
4.留置权
留置权,是指在法律规定可以留置的债权,债权人依债权占有属于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担保物权。留置权是二次发生效力的担保物权,第一次发生的效力是有权留置债务人的财产,第二次效力是债务人超过规定的宽限期仍不履行其义务时,得依法以留置财产变价优先受偿。留置权是法定担保物权,具有与其他担保物权不同的效力。
㈡ 抵押权是用益物权吗/
抵押权不是用益物权,它是担保物权的一种
㈢ 用益物权与抵押权在一个物上
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在同一物上,只能选其一进行物品保全
㈣ 用益物权抵押需要登记吗
用益物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承包内经营权。
其中,建设用地使容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用益物权和抵押权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不动产之上的。
㈤ 用益物权可以抵押吗
用益物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其中回,建设用地使用答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用益物权和抵押权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不动产之上的。
㈥ 抵押物转移 用益物权怎么办
用益物权的享有与行使一般以占有标的物为前提,而抵押权的享有与行使不必占有抵押物,因此,用益物权与抵押权之间不存在一方排斥另一方的排他性问题,二者可并存于一个客体物上。在这种情况下,先成立的物权应优于后成立的物权。这是根据物权成立时间之先后所作的判定,此即“时间在先,权利在先”,或者“先来后到”规则。依此规则,先设定的权利优先于后设定的权利实现,后设定的权利不得损害在先的物权。具体而言,如果用益物权设定在先,则在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不能对抗用益物权,用益物权将继续存在;如果用益物权设定在后,则在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可以对抗用益物权。
㈦ 物权法中 抵押物 可以是用益物权 作抵押吗
用益物权具体有几项,并非都可以作为抵押物。作为抵押物应当具备可以流通且可以变现的属性,否则不能成为抵押物。
㈧ 什么叫用益物权,浮动抵押权
用益物权是物权法中十分重要的制度,与担保物权共同构成了他物权体系。用益物权作为他物权,具有与担保物权不同的法律属性,这主要体现在:用益物权是直接支配他人之物的物权、用益物权的内容是利用物的使用价值、用益物权的客体以不动产为限、用益物权是独立性的物权、用益物权的实现通常以占有标的物为前提等.
在物权法的研究和制定过程中,浮动抵押制度以其不可抵挡之势出现在学者和立法者面前,该制度在我国的移植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分析了严格浮动抵押的设定;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以防止抵押人滥用权利;明确了浮动抵押权人与其他债权人的受偿次序.
在物权法的研究和制定过程中,浮动抵押(Floating charge)制度以其势不可当挡之势出现在学者和立法者面前,该制度在我国的移植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抵押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这一弊端使很多国家对该制度望而却步,如何化解,成为研究该制度的重中之重。
本文开篇就介绍了浮动抵押制度及其特点。在浮动抵押设定直至结晶前,抵押人可自由处分设押财产,抵押权人不得进行干涉,并对已逸出抵押人控制的物无追及力,这些特点使浮动抵押制度适应公司的快速运营,促进资金融通,并获得了“极其便利”、“非常有益”、“极具包容力且最便利”[2]等赞誉。但恰恰也是这些“优点”,使浮动抵押在充分发挥了担保的效率价值时,担保的安全价值受到了威胁,抵押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他们的地位有时也“如同云彩般浮动”。笔者参阅了我国专家学者起草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和新《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发现之中对抵押权人的利益并未规定详尽,这不得不说是立法上的不足之处,弥补的方法,笔者认为应在法律中:严格浮动抵押的设定,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以及明确规定各债权人的受偿次序。
首先,严格浮动抵押的设定。(1)明确抵押人的主体资格。笔者认为可将抵押人限定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而无须拘囿在公司,甚至象日本的企业担保法狭隘在股份有限公司,人为的造成各企业权利能力的不平等,而不利于建设公平的融资环境。(2)限定可得担保债权的范围。建议法律中规定:公司法人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公司债,可以设定企业担保。(3)规范设定方式。
其次,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浮动抵押设定后,抵押公司仍有自由处分设押财产的权利,抵押权人是不能干涉的,受处分财产脱离抵押权,抵押权人亦无追及的效力。而抵押公司的“日常经营”亦难以界定。但若任由抵押人处分而不加以任何限制,则抵押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笔者认为法律上应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列如汇报、质疑权,变更权,撤销权以及代位追偿权等项权利,以防止抵押人滥用权利。
明确浮动抵押权人与其他债权人的受偿次序
再次,明确规定各债权人的受偿次序。保障浮动抵押权人的权益,在赋予浮动抵押权人权利的同时,笔者认为还应明确浮动抵押权人与抵押人的其他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突出的表现于抵押权实行之际各债权人受偿次序上的安排。由于对效率价值的追求,浮动抵押权人所享有的担保利益危及到清偿次序,故在法律上对各债权的受偿次序作合理安排,平衡各方利益是所必须的。
该课题的研究,对于新《物权法》中所设立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㈨ 抵押权是物权还是债权 抵押权是物权吗
抵押权是物权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