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使形成权的限制有哪些
对形成权的限制包括两方面:
其一,一般限制(外部限制)。形成权之行使首先要受到外部限制。所谓外部限制,就是在保证形成权可自由行使的前提下,以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对形成权行使加以限制。当然,这种限制是权利行使的通则。具体到民法制度上,如对形成权的行使期间的规定,也就是除斥期间的规定,有学者认为可分为三类:(1)就个别形成权,设有存续期间(如台湾地区民法第九十条、第九十三条、第三百六十五条),惟其期间多较消灭时效为短,以早日确定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2)明定若干形成权的行使未定期间者,于他方当事人催告后,逾期未行使时,形成权消灭;(3)未设有存续期间或催告的规定,如共有物分割请求权。但无论何种情形,均有权利失效原则的适用。
其二,特殊限制(内部限制):(1)形成权的行使原则上不得附条件或期限。这也是基于形成权的特殊效力而作的限制。前已述及,形成权人在行使该权利时,无须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由此可见其对当事人的利益和法律关系之稳定威胁至极,因而原则上不允许权利人行使权利设置条件或期限。所谓“既然形成权相对人必须接受他人行使形成权的事实,那么不应该再让他面临不确定的状态了”。如《合同法》第九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主张抵消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抵消不得附条件或期限。”但“条件的成就与否系依相对人意思而定,或期限明确者,不在此限”。(2)形成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间约定的条件(《合同法》中承揽合同定作人的随时解除权例外)。(3)行使形成权的意思表示不得撤回。
B. 共有物分割中,为什么 本诉被告对原告主张的否定不构成反诉
反诉,是一定有相对应的诉讼请求的,不仅仅是否定对方的诉讼请求。
C. 按份共有物的分割
1,没有约定不得分割情形的,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不需要三分之二的共有人同意才分割。
2,共有物分割请求权,属于形成权,所以,一旦某个共有人享有分割请求权,即可请求分割共有物,终止共同关系,无须其他共有人同意(有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物的除外)。根据《物权法》第99条的规定: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因分割对其他共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D. 形成诉权是形成权吗
形成诉权吧是形成权。
形成权,是指依照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可以使已经成立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如法定代理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越其行为能力与他人订立的合同加以承认。
这个合同就从效力待定变为有效了,这叫追认权;合同有效成立以后,由于出现法定情形一方可以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合同关系即告消灭,这叫解除权。这些权利均属于形成权。
形成诉权,又称为间接形成权,与单纯形成权互为相对关系。形成诉权(间接形成权),指必须通过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行使的形成权。
(4)共有物分割请求权是形成诉权吗扩展阅读
形成权具有下述特点:
① 形成权的行使表现为单方行为;
② 单方意思表示一经到达对方即为生效(是故,行使形成权的意思表示可以撤回但不得撤销);
③ 效力的产生不需要另一方作出某种辅助行为或共同的行为,按一方意志即可形成法律关系;
④ 形成权不能与所依附的原权利分割而单独转让;
⑤ 形成权的存在有一定的除斥期间,形成权不得附条件和期限(《合同法》第99条)。
E. 离婚是形成权吗
离婚权是人身性形成权
形成权以内容为划分标准,可分为财产性形成权与人身性形成权。财产性形成权又可分为债权性形成权与物权性形成权两种,债权性形成权是指形成权行使的效果,只变动债权关系者,如合同解除权;物权性形成权是指形成权行使的效果,只是变动物权关系者,如共有物的分割请求权。身份性形成权,主要表现在亲属法上,其行使的效果是导致当事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发生变动,如离婚权、非婚生子女认领权、收养终止权等等。 离婚权的实质是形成诉权 形成权以行使的方式为标准,可划分为单纯形成权与形成诉权。形成权的行使虽然只需依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但是有些形成权直接向相对人为意思表示便能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而有些形成权不能向相对人为意思表示,需要向法院或仲裁机关提出请求,由法院或仲裁机关作出形成判决(裁决)方可。前者称之为单纯形成权,如合同解除权、抵销权等;后者则称之为形成诉权,如暴利行为的减轻给付、诈害行为的撤销、撤销婚姻、否认子女之诉等。[7]但此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行使单纯形成权,如果相对人提出异议时,权利人只有向法院提起形成之诉,此时便转化为形成诉权。 一般意义上形成权的行使通常无须借助于法院,法律之所以规定此类形成诉权须通过诉讼进行,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形成诉权的行使对相对人的利益影响巨大,须由法院居中裁决,方能保证其结果的公平;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形成权的行使得到控制,避免在形成行为是否有效问题上出现不确定性,特别是在行使形成权必须具备特定理由的情况下,就会出现这种不确定性,而通过具有既判力的判决,形成行为才能发生效力,这种不确定性就可以避免了。德国著名民法学家梅迪库斯称,这种形成诉权在德国主要出现在亲属法和公司法领域,因为在这两个领域的上述不确定性尤其令人无法忍受。离婚权由于指向的婚姻法律关系是影响甚大的,法律规定必须向法院提起形成之诉才能实现。
F. 什么是形成诉权
形成权是根据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法律关系变动的权利
形成诉权就是需要通过诉讼形式实现的形成权
常见有,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请求分割共有物的请求权,离婚请求权,债权人的撤销权
G. 形成权都受除斥期间限制吗
一般而言,形成权不受除斥期间限制。
对形成权的限制包括两方面:
版其一,一般限制(权外部限制)。形成权之行使首先要受到外部限制。所谓外部限制,就是在保证形成权可自由行使的前提下,以民法上诚实信用原则、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对形成权行使加以限制。
其二,特殊限制(内部限制):(1)形成权的行使原则上不得附条件或期限。这也是基于形成权的特殊效力而作的限制。前已述及,形成权人在行使该权利时,无须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由此可见其对当事人的利益和法律关系之稳定威胁至极,因而原则上不允许权利人行使权利设置条件或期限。
H. 法院判决后,共同共有的未分割遗产,怎样请求进行分割
您好,对于离婚时未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任何一方都有权诉请进行分割,而不受两年的诉讼时效的限制。主要理由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夫妻共有财产制是典型的共同共有。我国《物权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因分割对其他共有人造成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
可见共有人分割请求权虽然名为请求权,但并非是请求他人同意分割的权利,而实质是使他人负有与其协议分割的具体方法之义务。分割共有物,早已是法律赋予共有人的权利,其得以一人之意志行使该项权利。因此,分割共有物之请求权,实质是形成权,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其次,我国《物权法》中没有规定时效取得制度,因此,根据物权法定的原则,所有权不会单纯因为时间的经过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在离婚时没有进行分割,不会因为时间的经过而改变性质,双方身份关系的解除,也不能使原本属于两人共有财产的变更为一人所有。
第三,如果司法解释规定,离婚时未经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经过两年的诉讼时效就不能再进行分割,无疑会鼓励转移、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不诚信行为,实际占有或者控制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只要能够藏过两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就可以取得该财产。这种结果与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是相悖的。
希望能够帮到您,满意请采纳,谢谢!
I. 承租人擅自转租,出租人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 以上是形成权,可是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是形成权。
形成权,指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消灭的权利。
形成权的特征:
①形成权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②形成权无对应的义务。形成权行使时,相对人处于容忍形成行使之法律效果发生的法律地位,谈不上相对人负有何种法律义务。③形成权具有从属性。形成权须依附于基础法律关系,不能与所依附的基础法律关系分离而移转。④行使形成权的行为均属于有相对人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形成权属于一方说了算的权利,无需经对方同意即可生效,但须向对方作出)。⑤行使形成权可采用明示、推定、单纯沉默的方式。
形成权的分类:
财产法上的形成权,分为两小类:①债法上的形成权:(效力待定合同中的)追认权(《合同法》第47、48条)、(效力待定合同中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合同法》第47、48条)、(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合同法第54条》)、(选择之债中债务人享有的)选择权、法定抵销权(《合同法第99条》)、债务免除权、合同解除权(《合同法第94条》及其他法定解除权与约定解除权)、(试用买卖合同中)买受人的认可权(《合同法第171条》)、(间接代理中第三人的)选择权(《合同法第403条》)。②物权法上的形成权:典物回赎权、共有物分割请求权((《物权法》第99条),名为请求权,实为形成权)、按份共有人的优先购买权(《物权法》第101条)。
是身份法上的形成权,分为两小类:①继承法上的形成权:遗嘱撤销权(《继承法》第20条)、继承权抛弃(《继承法》第25条)、受遗赠权抛弃(《继承法》第25条)、遗产分割请求权。②婚姻法上的形成权:(可撤销婚姻中受胁迫人的)撤销权(《婚姻法》第11条)、离婚请求权(《婚姻法》第32条)、收养关系解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