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版权审核是什么工作
如果不是版权保护中心的工作的话,审核作品是否是原创作品,有没有人登记过。
㈡ 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版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仅仅是对个人而言,对国家、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的关键。只是有很多人并不能明确的认识到版权保护重要性,所以会对它不太了解。那么,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版权保护,又称著作权,最终目的不是如何防止使用,而是如何控制使用,版权法的实质是一种控制作品使用的机制。中国因特网版权保护的关键是在促进网络发展和保护著作权人利益间寻求平衡,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这方面的立法。版权,又称著作权,包含以下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在我国,著作权是从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的,人身权利中除了发表权外没有期限限制,发表权一经行使即穷竭,如果在作者死后50年内不发表,就不再保护。财产权利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果作品创作完成后50年未发表的,不再保护;另外,法人和其他组织视为作者的作品以及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和摄影作品和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保护期都是作品首次发表之日起50年,创作完成50年内不发表就不再保护。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25年,截止于软件首次发表后第25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满前,软件著作权人可以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申请续展25年,但保护期最长不超过50年。软件开发者的开发者身份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在我国版权保护的行政机关是各地的版权局,对版权进行日常行政管理,随着版权意识不断增加,在北京等直辖市版权局下设版权保护管理中心,提供版权登记版权维权版权贸易等服务,但在一般省份,这类服务机构还不够健全,除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了副省级城市的版权保护管理中心外,这个版权保护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那些方面?版权保护重要性体现在很多的方面,希望大家在面对版权保护的时候也能够出自己一份的力量,将版权保护工作给做好。
㈢ 出版社的版权工作具体是做什么非常感谢!
依据我国《著作权法》,一件作品在创作完成后,著作权就是作者所有。
中国目前处于特色社会主义阶段,而且中国确实有中国的特殊性。
因此,“卖插画”,可以卖两种权利,一是只卖使用权,二是著作权和使用权一起卖(实际上也就是著作权卖断了,使用权当然随着著作权转移)。第二种情况,作品正式使用时买断作品这可以有署名任何人创作的权利;不论该作品以后有多大成就和多大效益,和原作者都没有任何“关系”了。这也是“职业道德”,愿赌服输不得后悔!因为人家也可能炒作不起来,白花钱!
中国的其他文化艺术作品,和以上情况一样,著作权可以私下买卖。当然买断者往往要求签署文件,以免原作者不讲诚信时,作为打官司索赔的证据。
版权不是作者的。按照中国法律,版权归出版社所有。一般出版合同是十年,十年中,这个作品的版权归签订出版合同的出版社所有;作者只有根据出版合同拿版税的权利。依法合同期间,如果再版,出版社要事先征求作者意见。
为其他组织付出劳务也是这样,可以卖使用权,也可以由对方买断。
如果你是受雇于某公司,专门做这项工作,就相当于工程师在某家公司工作,其本职工作就是按公司要求搞研究或设计、发明,那么这个属于职务工作,就需要事先约定工作成果的所有权属。没有事先约定的,成果权属属于公司。
㈣ 版权怎么管理
版权的管理是指各种主体,为了维护版权领域的秩序,保护版权人的权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根据版权管理的主体、管理的性质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版权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集体管理。
一.版权的行政管理
版权的行政管理是国家机关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版权进行的管理,这包括国家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对版权的管理。在我国管理版权的中央机关是国务院所属国家版权局,其管理职权是:贯彻实施版权法律、法规,制定与版权行政管理有关的办法;查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版权侵权案件;指导地方版权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批准没立版权集体管理机构、涉外代理机构,并监督、指导其工作;管理国家享有版权的作品的使用;负责版权涉外管理工作;承担国务院交办的其他版权管理工作。
省级管理机关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版权局,这类管理机关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版权行政管理办法,普及版权的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培训版权行政管理人员,调解处理版权纠纷等。
二.版权的社会管理
在我国,版权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具有全国性的有关版权的事项进行综合服务和管理的活动,其机构是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该中心于1998年9月在北京成立。这是国家设立的综合性的版权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宗旨是依照《版权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作者的版权和作品的使用者及传播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创作,繁荣科学文化,促进版权事业和版权产业的发展。
该中心管理的下属机构有: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中国版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中国计算机软件登记中心、《版权》杂志社、版权鉴定委员会、法律部、综合业务部、全国反盗版联盟联络处(筹)、中国文字作品版权协会、中国摄影美术作品版权协会(筹)等部门。
中国版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是国家版权局指定的从事法定许可报酬收转的工作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根据版权法的有关规定开展法定许可报酬收转工作。目前主要是收转报刊转载后作者地址不明的作品的稿酬。不属于法定许可的稿酬,中心不予收转。
三.版权的集体管理
版权的集体管理是实施版权法的重要手段,是专门为版权人行使版权、方便他人使用作品、保护版权的专门活动,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专门从事这种活动的社会团体。
1.版权人与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关系
在国际上,版权人与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关系有两种,一是转让合同关系,二是信托合同关系。前者多为英美法系国家采用,后者多为大陆法系国家采用。在我国目前已有的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与版权人的关系属于信托关系。我国《版权法》第八条规定:“版权人与版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版权或与版权有关的权利。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版权人和与版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版权或者与版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2.我国的版权集体管理组织
我国的版权集体管理机构日前有两个,一个为中国音乐版权人协会,一个为中国文字作品版权协会。
中国音乐版权人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1992年,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经民政部准予登记的独立的社团法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音乐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版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主要管理音乐作品的录制权、表演权、广播权。
协会实行会员制。“协会”开展音乐版权集体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进行音乐版权人和音乐作品的登记和档案管理;收取音乐作品使用者依法交付的作品使用费,并发放使用许可证;根据作品的使用情况向音乐版权人分配作品使用费;对侵犯音乐版权的行为提出法律交涉;受国家版权局指定,“协会”还承担法定许可使用音乐作品使用费的收转工作。在国际合作方面,“协会”于1994年5月加入了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在CIS国家和地区的协会签订了相互代表协议,并将协会(国际作者、作曲者、出版者名录)和WWI,(世界作品目录),使中国的作品进入国际识别系统,一旦中国作品在海外被使用,其权益便可得到保护。
中国文字作品版权协会经国家版权局批准,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作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共同发起筹建。该协会是由各类文字作品(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等类别)版权人和版权相关人的权利人自愿参加组成的、共同维护其版权利及相关权利的非营利性组织。目前,协会会员已近千人,登记各类版权利2万多项,各类作品使用者近200家。
此外,我国目前正在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积极筹建美术、摄影作品版权集体管理机构。该机构将以委托集体管理和法定集体管理的方式,接受境内外美术、摄影作品版权人的授权,代版权人向使用者发放许可证并收取使用报酬;还将以版权代理方式开展版权贸易和诉讼代理;向使用者推介美术、摄影作品;为版权人联系使用者;为使用者联系版权人;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美术、摄影作品数据库;开展美术、摄影作品网上展示活动,为广大美术、摄影作品爱好者提供浏览、阅读方便,为作品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协助版权人举办美术、摄影作品展览;组织境内外美术、摄影作者开展版权业务及版权贸易交流活动等。
企业版权管理
版权法颁布10年来,中国的版权保护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我国起步晚,版权保护意识依然落后,侵权现象严重,权利落实难度较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平台的逐渐普及,版权方面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国内企业还需进一步提高版权保护的意识,做好企业版权管理工作。[2]
1.企业版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版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版权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版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没有版权管理的机构、专兼职人员以及相关制度;三是企业虽有相关部门开发创作作品或委托他人、与他人合作开发创作作品,但权利归属混乱不明晰;四是企业版权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无形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企业往往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才认识到企业版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企业版权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企业版权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版权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制定一系列版权管理制度,企业设有知识产权部门的可由该部门负责企业版权日常管理工作。
企业版权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版权的归属管理;版权、邻接权合同管理;版权纠纷管理;版权经营管理;计算机软件版权管理、网络版权的管理等。
做好企业版权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可以防止他人侵犯企业的版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第二,在企业的科研开发及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版权意识,避免侵犯他人的版权,一旦涉及侵权案件,能为自己作出合理的抗辩。第三,做好版权经营管理工作,可以使版权为企业带来收益。版权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版权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版权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㈤ 版权专员是做什么的
纸书出版环节中,其实没有所谓的版权专员。策划编辑负责与作者联系,签订出版合同,就可以进入出版流程了。所谓的版权,最多就是把出版合同整理完整存档就可以了,到期能续签就续签,不能续签就另论。
但是在数字出版链条里,版权成为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数字出版销售的本质上就是一种权利,一种内容数字化的权利。当编辑从作者手里获得内容的时候,并不等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权利,因为编辑并不完全了解获得的内容将会使用到哪些数字介质上。即便编辑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权利,也不等于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自己手里的权利,因为每一种数字介质、每一家数字平台,对于版权文件的要求都有差异。那么,有没有这样一个职位上的一个人,既熟悉数字版权的相关权利,又了解各个数字平台对于版权文件的要求?
答案是没有。必须承认,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出版机构,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一位版权专员的重要性。更多的时候,我们提到的这些工作,都是由编辑和所谓的“运营人员”在完成。于是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现象:我们的数字出版工作,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反复和图书编辑要版权文件,然后再去处理数字阅读平台反馈回来的版权审核信息。周而复始,为了一份合同中的某一个字做很多反反复复的工作。
在数字出版本就盈利困难、出版机构人力投入本来就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就在这样琐碎的、繁琐的工作中度过了、浪费了。我们没有时间去和数字阅读平台沟通如何把内容卖得更好,我们没有时间去为自己的产品策划一个完美的营销方案……
如果,我们有一位专职的版权专员,还会这样吗?
我理想中的版权专员,应该是这样的:他熟悉自己所在出版机构的产品,熟悉公司对这些产品所拥有的版权情况,他能够随时补充和完善公司的数字版权资源库,他了解合作的每一家数字阅读平台对数字版权的要求,他能够根据平台的要求随时整理出需要的数字内容和版权文件支持运营人员的工作……当然,他的工作注定会非常的繁琐,注定会成为编辑最“讨厌”的一个人。但是,他的工作无可替代,至关重要。
㈥ 出版社版权编辑都主要做什么工作的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和素质谢谢
刚毕业的话就是实习编辑,主要就是校稿,文字,语言,各种常识,主要是认真,耐心,版比较辛苦。然后权做的好,你就可以参与图书策划了,主要选题,然后组稿,联系作者,校稿,编辑。这其中需要的素质也很多,选题你要做市场调研吧,联系作者你要有协调能力,编辑更是要有文字水平。除此之外,你还要会一些图像处理的软件,看你编辑的是什么方向的了。
编辑这个行业很辛苦,你要做好准备。
㈦ 如何做好版权管理
版权的管理也称之为著作权管理,是指国家对版权事宜的专业性行政管理。国家职能的一个方版面,整个权国家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有关版权行政管理事务,必须依照版权法的规定由版权主管机关负责实施。在建立版权制度的国家,大都设有版权局。关于版权局的法律地位,各国有不同规定。当然对于版权侵权的也需要版权人及时汇报侵权。
与我国规定不同的,有些国家规定,他们是版权局是政府所隶属的行政管理机关;有的国家规定,版权局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版权局的管理活动涉及版权的取得、转让、使用以及处理版权纠纷、提供版权情报、交涉涉外版权事务等各个方面。我国有版权局,也有一些以协会方式存在,辅助政府工作。
我国今年来网络版权盗用、侵权严重,因此近几年开启网剑行动,针队网上版权侵权的事务处理,做好版权盗版打击的工作;当然版权人本身不能认为版权就是国家的事情,全权交给国家管理就好了,还需做好及时的版权监督工作,一经有版权侵权的事情发生可以直接汇报给版权局进行投诉举报的形式。
㈧ 什么是版权管理
著作权的管理就是指各种主体,为了维护著作权领域的秩序,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根据著作权管理的主体、管理的性质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著作权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集体管理。
著作权管理分类
一.著作权的行政管理
著作权的行政管理是国家机关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著作权进行的管理,这包括国家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对著作权的管理。在我国管理著作权的中央机关是国务院所属国家版权局,其管理职权是:贯彻实施著作权法律、法规,制定与著作权行政管理有关的办法;查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著作权侵权案件;指导地方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批准没立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涉外代理机构,并监督、指导其工作;管理国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使用;负责著作权涉外管理工作;承担国务院交办的其他著作权管理工作。
省级管理机关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版权局,这类管理机关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行政管理办法,普及著作权的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培训著作权行政管理人员,调解处理著作权纠纷等。
二.著作权的社会管理
在我国,著作权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指对具有全国性的有关著作权的事项进行综合服务和管理的活动,其机构是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该中心于1998年9月在北京成立。这是国家设立的综合性的版权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宗旨是依照《著作权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作者的著作权和作品的使用者及传播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创作,繁荣科学文化,促进版权事业和版权产业的发展。
该中心管理的下属机构有: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中国著作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中国计算机软件登记中心、《著作权》杂志社、版权鉴定委员会、法律部、综合业务部、全国反盗版联盟联络处(筹)、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中国摄影美术作品著作权协会(筹)等部门。
中国著作权使用报酬收转中心是国家版权局指定的从事法定许可报酬收转的工作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开展法定许可报酬收转工作。目前主要是收转报刊转载后作者地址不明的作品的稿酬。不属于法定许可的稿酬,中心不予收转。
三.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是实施著作权法的重要手段,是专门为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方便他人使用作品、保护著作权的专门活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专门从事这种活动的社会团体。
1.著作权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关系
在国际上,著作权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关系有两种,一是转让合同关系,二是信托合同关系。前者多为英美法系国家采用,后者多为大陆法系国家采用。在我国目前已有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著作权人的关系属于信托关系。我国《著作权法》第八条规定:“著作权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2.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我国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日前有两个,一个为中国音乐著作权人协会,一个为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
中国音乐著作权人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1992年,是由国家版权局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发起,经民政部准予登记的独立的社团法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专门维护作曲者、作词者和其他音乐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主要管理音乐作品的录制权、表演权、广播权。
协会实行会员制。“协会”开展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进行音乐著作权人和音乐作品的登记和档案管理;收取音乐作品使用者依法交付的作品使用费,并发放使用许可证;根据作品的使用情况向音乐著作权人分配作品使用费;对侵犯音乐著作权的行为提出法律交涉;受国家版权局指定,“协会”还承担法定许可使用音乐作品使用费的收转工作。在国际合作方面,“协会”于1994年5月加入了国际作者、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在CIS国家和地区的协会签订了相互代表协议,并将协会(国际作者、作曲者、出版者名录)和WWI,(世界作品目录),使中国的作品进入国际识别系统,一旦中国作品在海外被使用,其权益便可得到保护。
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经国家版权局批准,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和中国作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共同发起筹建。该协会是由各类文字作品(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等类别)著作权人和著作权相关人的权利人自愿参加组成的、共同维护其著作权利及相关权利的非营利性组织。目前,协会会员已近千人,登记各类著作权利2万多项,各类作品使用者近200家。
此外,我国目前正在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积极筹建美术、摄影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该机构将以委托集体管理和法定集体管理的方式,接受境内外美术、摄影作品著作权人的授权,代著作权人向使用者发放许可证并收取使用报酬;还将以版权代理方式开展版权贸易和诉讼代理;向使用者推介美术、摄影作品;为著作权人联系使用者;为使用者联系著作权人;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美术、摄影作品数据库;开展美术、摄影作品网上展示活动,为广大美术、摄影作品爱好者提供浏览、阅读方便,为作品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协助著作权人举办美术、摄影作品展览;组织境内外美术、摄影作者开展版权业务及版权贸易交流活动等。
企业著作权管理
著作权法颁布10年来,中国的著作权保护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我国起步晚,著作权保护意识依然落后,侵权现象严重,权利落实难度较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平台的逐渐普及,著作权方面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国内企业还需进一步提高著作权保护的意识,做好企业著作权管理工作。[2]
1.企业著作权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著作权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著作权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版权保护意识淡薄;二是没有版权管理的机构、专兼职人员以及相关制度;三是企业虽有相关部门开发创作作品或委托他人、与他人合作开发创作作品,但权利归属混乱不明晰;四是企业版权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无形资产流失现象较为严重。企业往往在付出沉重的代价之后才认识到企业著作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企业著作权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企业著作权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著作权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制定一系列著作权管理制度,企业设有知识产权部门的可由该部门负责企业著作权日常管理工作。
企业著作权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著作权的归属管理;著作权、邻接权合同管理;著作权纠纷管理;著作权经营管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管理、网络著作权的管理等。
做好企业著作权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可以防止他人侵犯企业的著作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第二,在企业的科研开发及生产经营活动中,提高著作权意识,避免侵犯他人的著作权,一旦涉及侵权案件,能为自己作出合理的抗辩。第三,做好著作权经营管理工作,可以使著作权为企业带来收益。版权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著作权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著作权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