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司注册的资金可以随便写吗
1.从2006年1月1日起,新的《公司法》规定,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金只需要3万元。
2.关于注册公司的手续步骤,我给你介绍一下,供你参考。
3.要注册一个公司,首先想好经营什么,怎样经营好,再来注册。要不,注册了也没有用,注册了公司是需要很多成本的,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4.前期可行性分析调查,建议你自己认真的考虑一下。接下来谈谈如何注册公司,需要哪些手续、怎样操作。
5.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3万元,需要2个(或以上)股东, 从06年1月起新的公司法规定,允许1个股东注册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又称“一人有限公司”(但公司名称中不会有“一人”字样,执照上会注明“自然人独资”),最低注册资金10万元。
『贰』 民营公司的法人代表,对公司财务有没有支配和使用权存不存在挪用资金的问题会不会判刑
民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公司财务没有支配权和使用权,财务和法定代表人是互相独立的,财务应当按照股东会决议及公司实际经营进行支付,但是法定代表人没有权利挪用公司资金,如果挪用,会涉嫌挪用资金罪。
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具体地说,它包含以下二种行为: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是较轻的一种挪用行为。其构成特征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主管、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而挪用本单位资金,具用途主要是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但未用于从事不正当的经济活动,而且挪用数额较大,且时间上超过三个月而未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二)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这种行为没有挪用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以及超过三个月是否退还的限制,只要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所谓“营利活动”主要是指进行经商、投资、购买股票或债券等活动。这里的“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是指挪用本单位资金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三)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的。这种行为没有挪用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以及超过三个月是否退还的限制,也没有数额较大的限制,只要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了非法活动,就构成了本罪。所谓“非法活动”。就是指将挪用来的资金用来进行走私、赌博等活动。
挪用资金罪
行为人只要具备上述三种行为中的一种就可以构成本罪,而不需要同时具备,上述挪用资金行为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具有管理、经营或者经手财物职责的经理、厂长、财会人员、购销人员等,利用其具有的管理、调配、使用、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将资金挪作他用。
刑法条文:
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叁』 公司资金自用 此行为是侵占还是挪用
公司资金自用,一般应定为挪用资金行为。对于这一行为是按“挪用”还是“占用”论处,区别在于“挪”和“占”的不同属性上,两者的区别是:
⑴犯罪客体不尽相同。两罪虽然都侵犯了财物的所有权,但职务侵占罪侵犯了财物所有权的全部权能;而挪用资金罪只侵犯了所有权的一部分,即侵犯了资金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但并未侵犯处置权。
⑵犯罪行为对象不尽相同,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外延广于资金;而挪用资金罪只能是本单位的资金。
⑶犯罪故意内容不同,职务侵占罪的故意内容是以非法占为己有为目的,完全不打算归还;而挪用资金罪的故意内容只是暂时借用本单位的资金,准备日后归还。
延伸解释:
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肆』 出纳对企业现金有所有权、使用权还是什么权名称什么
出纳怎么可能拥有企业的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呢?货币资金是企业的不是个人的。更不可能是出纳的。出纳的岗位是管理货币资金的,他可以根据审批好的票据支付给对方现今或支票,他有资金收付知情权,管理权。
『伍』 我的公司注册资金可以取出来吗
设立公司的时候需要由股东出资进行筹建,而股东的出资就是公司注册资金,注册资金是企业运营的主要来源,股东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出资,那么公司注册资金可以取出吗?
一、公司注册资金可不可以取出来
只要是用于正常的用途,公司注册资金是可以使用的。具体是以下几种情况:
1、将注册资金用于企业运营。投资者投入的资产一经验资进入企业,其经营使用权及归属于企业。企业对其享有法人财产权,可以用于购买设备、材料,支付职工工资、费用等,不能以投资者投入的货币资金被企业用作购买了货物,从而断定投资者抽逃资金,即使这些货物发生极大贬值。
2、股东借款。
(1)、从法律意义上讲,企业一经成立,即和原来的投资者形成两个完全独立的法律主体,而两个独立的法律主体之间发生民事借贷关系,从法律上来说是完全合法的。作为法律主体的投资者一方没有侵占被投资者一方的合法财产权,就不能算作抽逃;
(2)、从会计处理上,既然是被股东借走,通常都会有适当的会计处理,比如挂在其他应收款上。而货币资金也好,应收款项也好,从会计的角度来看,都是企业的财产,只是财产存在的状态不同而已。既然都是企业的财产,只是由货币资金变成了应收款项,但毕竟仍然归属企业。既然仍然还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抽逃一说就无从说起;
(3)、从注册资金的作用来看,设立注册资金的根本目的,是由投资者以其投入企业的财产对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既然被股东借走的款项仍然属于企业财产的一部分,显显而易见,企业对其债务的担保程度没有因为股东借款这一事件而降低;投资者只是从企业借走了款项,因此在企业需要的时候,投资者承担着无条件的偿还责任,在企业破产清算时,所有的债权人必须归还所借款项作为破产财产的一部分用于对债务人的清偿,投资者亦不能例外。他对企业的担保责任并没有因为借款这一行为而降低。
二、注册资金认缴的期限
对于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第二十五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第二十六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第二十八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1)注册资金认缴期限由股东自行约定。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我们可知,注册资金认缴期限由股东自己约定,法律不做限制。关于注册资金认缴期限,根据目前注册资金制度是认缴制度,也就是说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工商局不再需要验资报告,而且注册资金金额的多少以及注册资金认缴的期限都是由股东自行约定,只要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就可以了。所以,关于注册资金认缴期限的规定就是由股东自行约定。
(2)注册资金认缴期限并不是越长越好。
正因为注册资金认缴期限是股东自己约定,于是部分创业者就认为注册资金认缴期限是不是越长越好,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注册资金认缴期限等信息以后均是向社会公众公示的信息,如果客户看到股东长期没有向公司实际缴纳注册资金,有可能会认为股东没有实力,会降低对该个公司的信用评级,从而可能影响公司业务。
认缴金额、出资时间虽是公司股东(发起人)内部的自行约定,但也要切合实际:比如股东认缴的注册资金应当与公司规模、股东自身经济实力相匹配等。出资时间应当为固定期限,且符合公司经营实际,不得约定为无期限或超过公司的经营期限。
因此对于公司注册资金认缴时间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就可以了。
(3)若规定的认缴期限内未能足额出资,应承担相应责任。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以上知识就是对“公司注册资金可不可以取出来”问题进行的解答,股东出资的注册资金是可以取出来使用的,但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注册资金必须用于企业运营所需。如果需要工商方面的帮助,欢迎到积累云进行工商财税咨询。
『陆』 民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公司财务及经营情况有权决定和使用权吗存不存在挪用资金问题,会不会构成犯
首先确定民营法定代表人没有决定权,挪用资金会构成犯罪!
1、没有。民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公司财务没有支配权和使用权。
2、财务和法定代表人是互相独立的,财务应当按照股东会决议及公司实际经营进行支付。
3、法定代表人没有权利挪用公司资金,如果挪用,会涉嫌挪用资金罪。
4、但如果没有其他股东,或者该“民营公司”的公司章程规定了法定代表人有决定权的,此时就不会存在挪用资金或犯罪的问题。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柒』 请问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权是归谁详细.....
1、51%和100%的控股权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你说得算,但达到100%后位一人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
2、没有太大区别,相对和绝对的问题,只不过你有51%的股权就霸道的话,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
3、在出资合同中声明不行,法律效力不强,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写明。
4、可以享受分红,但两年内要交足,否则承担法律责任,但大多数股东不会同意,一般会和你有一个私下的约定。
『捌』 个人出全部的资金但用另一个人的名义去开公司,并指定另一个人拥有公司的所有权,那这公司到底是属于谁
这个公司当然属于另一个拥有公司所有权的人的了,那个背后出全部的资金的人名义上是没有公司与他没有一点关系的
『玖』 注册公司时注册资金是交给谁的
注册资金是国家授予企业法人经营管理的财产或者企业法人自有财产的数额体现。注册资金是企业实有资产的总和;注册资金随实有资金的增减而增减,即当企业实有资金比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20%以上时,要进行变更登记。注册资金就是企业全部财产的货币表现,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登记主管机关核定经营范围和方式的主要依据。 注册资本和注册资金的区别 1)注册资金所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权;注册资本则反映的是公司法人财产权,所有的股东投入的资本一律不得抽回,由公司行使财产权。 2)注册资金是企业实有资产的总和,注册资本是出资人实缴的出资额的总和。 3)注册资金随实有资金的增减而增减,即当企业实有资金比注册资金增加或减少20%以上时,要进行变更登记。而注册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增减。 国家对最低注册资金的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 新公司法第26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且股东应当一次缴足出资额 新公司法第59-64条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 新公司法第81 条 2006年新公司法修改后取消了按照公司经营内容区分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将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10万―50万元统一降至3万元,将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从原来的1000万元降至500万元。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虽然最终没有采纳授权资本制,但却允许两种公司的资本都可以分期缴纳,而不必一次性缴足,只是要求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而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 出资比例结构方面,一是将工业产权扩大到整个知识产权,二是取消了无形财产出资比例的限制,而只是规定货币出资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更为重要的修改是根本改变了对股东出资的立法方式,以一个富有弹性的抽象标准“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取代了原来机械、固化的全面列举式的规定,不仅实质性地扩大了股东出资的范围,而且充分地利用各种投资资源和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公司的投资需求。 其实这个词条根本没有存在必要,不知道怎么会成为感兴趣词条, 企业注册资金和注册资金就是一个概念。
『拾』 企业资金的运用有哪些
企业资金是指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属企业所有的资金。国营企业的资金都属于国家所有。自1978年企业财务体制改革以来,国营企业从利润中提取的企业基金、利润留成、税后留利等资金,企业对其具有一定的自主经营的支配权力,国家不能随意收回和无偿调拨。这部分资金虽然也是国家资金,但相对来说,在来源性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资金运用是指资金投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
应答时间:2021-04-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