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加多宝集团跟广药集团在王老吉品牌上的争执上,将对以后的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这两种王老吉并不是出自同一家公司哦。品牌火了都要抢利益。
红罐王老吉是鸿道集团有限公司授权,由浙江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生产。而绿盒包装的王老吉,则是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食品饮料分公司生产的。
90年代,广药将罐装王老吉的品牌使用权租给了香港加多宝集团,从此加多宝拥有了独家经营红罐王老吉的权利。不过最近,广药集团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旗下的“王老吉”品牌价值超过千亿元,成为目前中国评估价值最高的品牌。这种做法引起了多加宝集团的不满,随后,加多宝集团在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广药集团借用红罐王老吉的销售数据.多加宝集团在一次新闻发布会谴责广药集团对王老吉凉茶品牌的随意性经营。
3月,广药集团发表声明:由王老吉“整合”白云山凉茶,将白云山凉茶全面转入绿罐王老吉凉茶销售渠道,由王老吉药业总经销。
广药集团的此项声明实则向红罐王老吉产品的东家香港鸿道集团,进而向弘道旗下的加多宝集团发出“最后通牒”:欲终止王老吉商标租赁。
Ⅱ 央视广告2013招标:王老吉VS加多宝,广告宣传方面加多宝一直占优势,但这次总感觉没有王老吉的好,为什么
马善记,男,湖北浠水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襄樊市某机关工作人员。言论写手,娱评人。
世界级的“王老吉”属于加多宝的四大理由
一个时期以来,有关王老吉到底应该归谁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央视《对手》节目,两方阵营的专家你来我往,随即《财经郎眼》郎咸平也犀利发声,好不热闹。那么,这个王老吉到底是应该归加多宝,还是应该归广药集团呢?我非常认同郎咸平的观点,应该是先有商品后有商标,商标是为了保护商品而存在的。我个人认为,红罐王老吉应该属于加多宝,因为红罐王老吉是加多宝做大做强的商品,理由至少有四:
首先,王老吉这个品牌是加多宝通过正规渠道得来的。我们知道,当时加多宝公司的管理层为了把凉茶这个事业做大,向广药集团租用了王老吉这个品牌,从而拿到了凉茶传人的配方和工艺。加多宝拿到配方之后,发现这个品牌名在国内,当时这种公私合营使得他们对这个品牌失去了国内的经营权,然后广药集团1993年注册了这个商标,注册了这个商标之后,加多宝公司为了能够让品牌、配方、工艺能够合一,所以就向广药集团提出租用王老吉这个商标。这是合理合法的,广药集团不能想拿回就拿回。事实上,我们通常提到的凉茶始祖公认就是王氏家族,虽然配方就在王氏家族的手上,但拥有者就是加多宝公司,广药集团即使重新拥有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但所生产的王老吉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对应的凉茶始祖的配方,也就不是所谓正宗的凉茶。因此,如果我们承认王氏是凉茶始祖的话,正宗凉茶的配方生产、产品还在加多宝,而广药集团所收回的不过是三个字而已。
其次,加多宝为打造王老吉付出了大量心血。据了解,加多宝公司在2002年以前整整七年时间里,一直在为王老吉付出,日子过得很苦,可以说,整个公司几乎是苦水泡大的,当时,他们的设备投入已经有几个亿,但是销售收入也只有几个亿,销售市场也仅限于温州、东莞和深圳,所以那个时候企业几乎是不赚钱的。不赚钱的时候,企业还要拿出几百万来支付商标的使用权,对于当时的加多宝公司来说是一个极其不容易决策。但加多宝为了让凉茶始祖在中国、在世界发扬光大,一直坚持不懈,不断在付出,不断在努力。到目前,整个加多宝公司对营销的投入已高达三百个亿,工厂设备的投入达到了一百多个亿。可以说,加多宝为打造王老吉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而且这种付出也是有目共睹的。人们常说,要想人前显贵,先得背后受罪,王老吉“人前显贵”、品牌成功的背后,正是加多宝“背后受罪”付出大量心血的结果。
再次,加多宝为王老吉承担了巨大风险。王老吉火了,人们往往只看到王老吉对加多宝的回报,却往往忽视了曾经的风险。事实上,加多宝在王老吉品牌上放的是一笔长期的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回报无论多高都不应该被嫉妒,因为它当时承担了几乎全部的风险,而广药集团没有承担任何风险。现在,广药集团看到加多宝赚得盆满钵满了,就想坐收渔人之利,不说是无耻,至少是不厚道的。我们不能因为加多宝获得了回报很多,就可以说你够了,且不说回报本身没有尽头,只要它的回报是合理的,得到再大的回报都不过分。
最后,加多宝在品牌经营方面胜过广药集团。我们知道,品牌是经营出来的,没有一样产品随随便便就能成为品牌,一如没有人能随随便便能成功。显然,在品牌经营方面,广药集团不是加多宝的对手。事实上,王老吉作为一个品牌,在2008年之前和2008年之后是有本质区别的,而经营这个品牌的就是加多宝,而不是广药集团。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做,王老吉这个品牌让加多宝来做,无疑更专业。数据最具说服力,2004年广药集团推出绿盒装的王老吉,而且是跟着加多宝14.1亿的余威下做的,而加多宝已经做到180亿了,广药集团推出绿盒装的王老吉只是一个零头。其实,在品牌营销中,一个大的品牌里面,一个产品具体的品质构成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王老吉可能有神秘的配方,但矿泉水有什么配方?有的水卖到满街都是甚至全球都是,但有的水就是卖不出去,区别何在?其实就是品牌的区别。而品牌是什么构成的?不是水的品质,既使是你把他贬得一钱不值,只要它品牌好,仍然可以卖得全球都是。不难看出,加多宝不仅很会经营品牌,而且确实为经营王老吉品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多宝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不仅为很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极具社会责任感。据悉,加多宝公司现有直系员工一万多,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加多宝热心做公益,做慈善,他们为汶川地震灾区加多捐了一个亿,为玉树地震灾区又捐了1.4个亿,等等,等等。
一言以蔽之,为了让中国的王老吉能成为世界级的王老吉,而不会成为曾经的健力宝,我坚决支持加多宝。
以上这篇文章,是我转载借用的。分析楼主的问题,首先必须明白该问题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好,我们现在回到问题本身:王老吉是一个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环境的流氓捣乱者,所以,它买什么样的广告都改不了它丑恶的嘴脸,只会让人对它更痛恨。但是,广告的作用在于,把握话语权,让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都被先入为主。况且,真相从来就是是非难明。
现在:加多宝36分; 央视广告8600万广告1的乘数效应 1.09;央视广告6080万 1.07;
王老吉:2.5分 央视广告8600万广告1的乘数效应 1.03;央视广告6080万 1.0295;
备注:乘数效应对于不同的企业的影响不一样。乘数的数值是我瞎估的。如果你要把1分理解成10亿我也没意见。
所以,王老吉和加多宝的选择都是对的,都是对产品销售有正面促进的。。。
Ⅲ 加多宝与王老吉最新广告词
王老吉是广州药业的,加多宝是香港鸿道集团的!加多宝租赁的王老吉商标,然后一步步将王老吉养大(2011年销售额160亿人民币),期间广药就很眼红加多宝可以赚很多钱,所以就顺势推出了绿盒装王老吉(也就是广告中的那个王老吉,还有盒装)!
后来,广药就要彻底的收回王老吉的整个商标,因为广药嫌加多宝给的商标使用费太低,而且广药想弄一个“王老吉大健康产业”,而加多宝只希望王老吉用于生产凉茶这单一产品,不希望王老吉因为多元化而失败,成为第二个健力宝,于是上方分歧产生。
因为商标在广药那里,并且商标租用合同也已经到期,所以在广药和加多宝的官司中,广药很正常的收回了商标,加多宝因而不能再使用王老吉这个由他一手带大的品牌了,只能推出“加多宝”牌凉茶,所以,现在大家在市面上看到的加多宝牌凉茶,也就是以前的王老吉凉茶,两者除了商标换了以外,其它没有多少区别(口味绝对没有变)!!!!
而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也推出了广药版的王老吉,也就是现在市面上即将出售的包装上带有“广州药业”的红罐王老吉,这并不是以前大家常喝的正宗的王老吉
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加多宝,因为是正宗的。因为加多宝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汶川地震中捐款1亿、舟曲中捐款1.1亿的都是加多宝而不是广药,并且加多宝还连续很多年资助大学生上学)
加多宝加油!!!支持加多宝!!!!
Ⅳ 市场营销的案例分析,谁能帮我解答一下啦!
我也想要这个的答案 哈哈 我们也要考
Ⅳ “王老吉”品牌之争留下什么启示
“王老吉”商标争议,最主要的是对现有商标法关于使用者保护的制度提出了挑战,它可能拉开使用者利益保护讨论的序幕。给我们国内企业带来的启示有如下几个方面:
启示一:商标还是自己的好
“王老吉”商标争议,争议的背后在于商标的价值。根源是在于“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加多宝不管如何向社会表现悲情和不甘,把王老吉商标从默默无闻做到年销售收入160亿,它只是取得了“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这是铁的一个事实。商标的所有权是在广药方,即使加多宝拥有王老吉在港台及海外的商标注册权,但在国内也必须要依照我国的《商标法》。
启示二:从商标到品牌,需要经营
在多加宝租赁之前,2003年以前,王老吉只是一个区域性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销售额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元左右,广药集团评估上千亿的王老吉的品牌价值完全是加多宝公司塑造和运营的,加多宝成就是王老吉品牌的含金量。
启示三:商标的价值无法估量
商标是一种商业符号,而品牌价值是与生产经营者的运作能力譬如广告投入、销售营运等投入分不开的,品牌不仅是企业做出来的,更有消费者情感上的认同。所以,商标产生之初并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在使用中不断累积商誉才逐渐产生价值。
启示四:商标权的市场化
企业最宝贵资产不是土地厂房设备,而是品牌。商标是品牌的命根子。商标权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经济价值,可以用于抵债,即依法转让。王老吉虽然是一个中华老字号,但是它在2000年以前是一个日渐没落的传统医药品牌,广药集团手中的一块“鸡肋”,“用不上的资源”,加多宝公司正是看中了王老吉商标的潜质,1997年的某月某日加多宝和广药签了个独家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合同约定租期15年,加多宝使用王老吉商标至2011年12月31日,商标使用费一年506万元。
启示五:民族商标前途无限
从王老吉商标之争中,我们欣喜的看到民族商标的价值,至少王老吉在国内的品牌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在国内市场的两乐。民族品牌不仅是企业的,更是民族的。没有民族品牌的崛起,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很难说真正强大。
启示六:商标的授权之道
如何完善使用者保护制度,平衡商标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利益关系,打造商标许可使用的良性运行模式,这是国内企业的一个难题,一方面国内企业不会授权,王老吉的租赁合同就存在在很大的漏洞,甚至还出现受贿协议。另一方面国内企业的商标维权意识淡薄,在外企的市场扩张下,我们很多的民族商标(如活力28、天府可乐、奥妮等商标)就是这样与消费者渐行渐远,直到消失。
Ⅵ 王老吉营销案例分析
红色王老吉 ---防火让自己火起来分析流程: 1、引言-- 2、红色王老吉--历史及概况简介 3、公司简介--加多保以及王老吉药业公司 4、案例的理论分析--定位战略、文化营销 5、展望--王老吉路在何方 6、总结 1、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人们都习惯了一种说法: 怕上火,喝王老吉。2003年是饮料王老吉的旺年。 "这一年王老吉突然火了起来,飞身上了超市、饭店、饮料机的宠儿榜。延续至今,仍是势不可挡。2005年,王老吉销量超过25亿,是2002年销量1.8亿的14倍,成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2、历史及概况介绍 王老吉凉茶? 老老实实王老吉,清热解毒祛暑湿。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堪称凉茶始祖。何谓“凉茶” 凉茶,从字义理解,凉即寒凉,茶即茶叶,合起来讲,凉茶乃用茶叶制成具有寒凉清热,生津止渴作用的一种饮料。 " 凉茶起源于广东,因为广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水质偏于燥热,再加上广东人喜欢吃煎炒燥热的食物,并习惯晚睡,很容易生“热气” ,即北方人所说的“上火”。每到夏天,凉茶是广东人必不可少的饮料。 王老吉最早是在1828年由王泽帮(乳名阿吉)所创,在广州市十三行路靖远街开设了一间王老吉凉茶铺,专营水碗凉茶。
王老吉凉茶由于配方独特、价格公道,因而远近闻名,门庭若市,供不应求。
在1840年,王老吉凉茶铺便开始以前店后厂的形式,生产王老吉凉茶包。 解放后,王老吉药号分为两支,一支归入国有企业,发展为今天的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王老吉牌冲剂产品(国药准字)。另一支由王氏家族的后人带到香港。
在中国大陆,王老吉的品牌归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在中国大陆以外有凉茶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王老吉的品牌基本为王氏后人所注册。而目前生产红色王老吉的加多宝公司则是通过品牌租赁形式向王老吉药业租赁了20年的品牌使用权。 发展的困境
加多宝的红色王老吉只在两广、浙南一带,由于过于浓厚的地域色彩,从1998年到2004年,王老吉饮料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默默无闻地固守着一方区域市场。
羊城药业发展不尽人意 成为广州第一批股份制改革的企业,走上了包括房地产投资在内的多元化的道路。随之而来的却是连续几年的巨额亏损,最终资不抵债、负债经营。现实中的解决之道 为了求得更大的突破,尽管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携手加多宝公司,依托红色王老吉,王老吉药业走出了困境,让一个享有170余年历史品牌的老字号企业重新焕发了春光。3、公司简介:王老吉的组成
加多宝-------------------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宝集团在大陆地区设立的独家投资公司。公司主导产品是红色罐装王老吉饮料。
广州王老吉药业-------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 1828年,历经百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50强之一
主要产品有王老吉系列、保济丸、保济口服液、小儿七星茶、清热暗疮片、克感利咽口服液、痰咳净、藿胆丸等。 2004年8月,东莞加多宝的“王老吉”红罐凉茶销售额突破了10亿元人民币,是2002年全年销售总额的5倍
广州王老吉药业于2004年开始推出利乐包的绿罐包装,全年销售收入达到8,000万元。
广药王老吉和加多宝现在已开始广告时间上的互相配合,产品定位也有区别:红罐是高档,绿罐则定位中低档市场,主要针对中小城市以及腹地更广的农村地区。
转自一网友的博客,仅供借鉴
Ⅶ 王老吉加多宝商标争夺
市场就是这样。加多宝当初买的是王老吉的商标,商标的背后有的是百年凉茶品牌的信誉。但是做大做强的还是加多宝。现在的困难对于加多宝来说是一时的,有如此精湛的营销团队,势必会创造出再一个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