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黑蝙蝠中队》背后的故事
《 黑蝙蝠中队 》是中国歌手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出自《美丽的一天》专辑。 曲调源自挪威传统民谣《Varsog》;韩国组合JTL改编了该歌曲,定名为《A better day》,收录于《Enter the Dragon》专辑中;此后,刘德华对该歌曲翻唱,定名为《黑蝙蝠中队》,收录于《美丽的一天》专辑中。 歌词涵义 歌词中的情境,纯属虚拟。词中所言“三十多年”,是指赴大陆作战的台军与其亲人分离直到遗骨返台的年数。
㈡ 黑蝙蝠中队有几个版本
版本很多。 有刘德华版黑蝙蝠中队、刘德华黑蝙蝠中队英文版、铁竹堂-黑蝙蝠中队英文版、女声版感人泪下翻唱刘德华之黑蝙蝠中队、英文版 a better day黑蝙蝠中队、jil-a better day韩文版黑蝙蝠中队....
㈢ 刘德华的《黑蝙蝠中队》背后的真实故事 ,求详情
2002 年,香港天王刘德华发行了名为《美丽的一天》的唱片专辑,专辑中有一首名为“黑蝙蝠中队”的歌曲,荣登当年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这首歌描述了一名飞行员和新婚的妻子道别,去执行飞行任务,却不想成为永诀的故事,歌词如下:
照片中 B-17 的编号是 815,看来是台方资料有错
然而,家属期待的奇迹并没有出现。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年的机组成员的家属傅依萍无意中发现《全球防卫杂志》有篇文章,报道“八三五”号机出事的详细经过和葬身处所:该机机长李暋胞弟李华伟 1987 年开始探询此事,并有意将罹难空军成员遗骨迎回台湾安葬。傅依萍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络上该文作者刘文幸与李华伟,同时设法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与其他家属联络。
傅依萍当时担任《联合晚报》副总编辑,充分发挥媒体人优势,一连 3 天在《联合报》缤纷版推出半版专文介绍“西方公司”与 34 中队的特种任务,立即发生惊人的“广告”效果,三十多年来散居各地,未曾联络的家属陆续与报社联系,一周内就找齐了13 位失事机员家属(陈亚兴在台无家属)。之后,家属便决定赴广东寻亲迎灵,共 14 人分自美国、台湾两地到荆棘丛生、山势陡峭的金鸡山,寻找他们亲人的遗骸。
然而当年飞机被击中坠毁时,分散在山腰上残缺不全,有些已被烧焦的尸体,被草草地埋在一个荒废的旧炭窑内。而金鸡山杳无人烟,无道可行没有留下标志,当时负责处理善后的两人,其中一位农民已过世。最终凭借当地一位派出所所长刘金荣及几位年长村民残存的记忆。找到了出事 33 年后找到遗骸的现场。
整个寻骨过程出奇顺利,中共中央与地方全力协助。李华伟为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长、在学术界颇负盛名,由恩平政协联谊会会长关中人居中协调,加上傅依萍在台湾媒体界的影响力,终于完成了第一桩在大陆寻获官兵遗骨且集体归葬。
1992 年 12 月 14 日,在“黑蝙蝠”离家33年后,终于回到台湾,这是两岸展开交流以来,第一桩空军人员由大陆集体归葬台湾的先例。家属皆认为,14 位机员同生死共患难,33 年来同葬一穴,归葬后自应合葬一处,因此将他们一起葬在台北近郊碧潭空军公墓一个 480 厘米长的大墓穴里。
至此,由刘天王歌中引出的故事已经可以告一段落,然而,“八三五”号机不过是上个世纪两岸关系对立的时候,台湾派出的侦察大陆的众多“幽灵”之一,在“八三五”号机失事前后,还有众多的“偷窥者”在大陆上空折翼,这段历史,也是海峡两岸在那段特殊的时期,演绎的一段悲剧……
㈣ 刘德华的《黑蝙蝠中队》是翻唱的还是原唱
翻唱。
曲调源自挪威传统民谣《Varsog》,由挪威著名美声歌唱家AnneVada于1977年演唱。国外组合multicydeanea改编了该歌曲,定名为《Abetterday》。
韩国组合JTL于2001年翻唱了multicydeanea的歌曲,歌名同样为《Abetterday》,收录于《EntertheDragon》专辑中。此后,刘德华2002年对该歌曲翻唱,定名为《黑蝙蝠中队》,收录于《美丽的一天》专辑中。
(4)黑蝙蝠中队下架版权了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两岸军事对峙期间,国民党空军第三十四,三十五飞行中队,驾驶美国提供的侦察机趁夜幕从台湾空军基地起飞,穿越整个中国大陆拍摄情报、空投传单或空降特务然后返航。
其中,三十四中队的队徽是有着北斗七星的深蓝色背景下一只展翅的黑蝙蝠,象征其飞翔于深蓝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围的红圈,潜入“赤色铁幕”。
三十五中队的队徽则是红色背景下的一只很萌的黑猫,寓意着在黑夜中有双明亮的眼睛,迅捷地出入于“红色铁幕”。
两个飞行中队的旅途要面临大陆无数雷达、高炮、导弹和米格战斗机的拦截,埋伏着无尽的凶险。为避开大陆的雷达侦搜,“黑蝙蝠”们进行的是超低空飞行,可谓九死一生。
㈤ 歌曲黑蝙蝠中队刘德华是原创吗来历是怎么回事
黑蝙蝠中队——冷战时期台湾电子情报搜集编队!
20世纪60年代,台湾当局为了维系“美台关系”与获得美援,派出台湾的空军黑蝙蝠中队替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侦察中国大陆军情,整个过程有逾140名空军军官丧生。他们为保住机密,即使飞机被击中也不跳伞逃生,选择如蝙蝠般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中,如今新闻探射灯正试图将真相寻回。
《黑蝙蝠中队》——中国歌手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出自《美丽的一天》专辑。
曲调源自挪威传统民谣《Varsog》,由挪威著名美声歌唱家Anne Vada于1977年演唱;国外组合multicyde anea 改编了该歌曲,定名为《A better day》,韩国组合JTL于2001年翻唱了multicyde anea 的歌曲,歌名同样为《A better day》,收录于《Enter the Dragon》专辑中;此后,刘德华2002年对该歌曲翻唱,定名为《黑蝙蝠中队》,收录于《美丽的一天》专辑中。歌词中的情境,纯属虚拟。词中所言“三十多年”,是指赴大陆作战的台军与其亲人分离直到遗骨返台的年数。
黑蝙蝠中队
集合完毕
准备起飞
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流水无情像东去的涟漪
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
这样说那样说这故事到底怎样说说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十点多
在空军眷村里的一个小小小角落女老师飞将军刚刚结婚一年多
女老师怀了孕想在今夜说飞将军有任务说要马上走
一时一言不合不巧女老师她说不出口飞将军一急他转身走
人难料事难晓命运实在更难了谁知那晚飞将军他一去不复返
而女女女女老师她心碎得不得了独自忍着万分的伤痛养着小强褓
啊寂寞孤单眼泪失落伤心和烦恼那一种她没尝到啊那一种她躲得掉
只是在她心中一直不能很明了到底命运对她是怎么了怎么了
说也快啊说也慢啊说也三十年过了是老天爷突然睡醒了
还是命运的编剧换了人做
台北机场跑道上长长的迎接人群中小孩都已三十多而飞机载回来的是
传说已久从未谋面名叫"父亲"的英雄传说已久从未谋面
名叫"父亲"的英雄
有一句话女老师她三十年前说不出口有一句话女老师她三十年后
说不出口
有些话一直说不出口
有些泪一直没有停过有些伤一直没有合过
有些痛一直没有醒过有些话一直说不出口
有些泪一直没有停过有些伤一直没有合过
有些痛一直没有醒过
㈥ 刘德华的《黑蝙蝠中队》是翻唱的谁的
A Better Day 歌手:Multicyde.Anea A better day when night belongs to dawn Another way for us to get along Although some might say its never meant to be You gotta be strong, a better day will come This ain't fiction, its all reallity You better listen because this means a lot to me I got something to say just give a moment of your time This has gone way too long and I'm sorry I'm out of line In our society the lines have gone from thik to thin And its a shame you gotto die for the colour of your skin Put aside every feeling you hold for Multicyde Keep listening to what we say together its allright. A better day when night belongs to dawn Another way for us to get along Although some might say its never meant to be You gotta be strong a better day will come By all is necessary listen up 'cause this is heavy Break it up so y'all can get it, there's a way to get ready, Got to step it up 'cause enough is enough Inspectate is to long, now it's time to get rough Not physical but in a serous way Take a look outside your window analyze the day, It ain't over like the song from day one News since 7:30, see the bullets fly by A better day when night belongs to dawn Another way for us to get along Although some might say its never meant to be You gotta be strong a better day will come So this is how we should get up and on it And we can get it if we stand up for it Cause everybody got to want it want it Stand together we can rise abow it So this is how we should get up and on it And we can get it if we stand up for it Everybody got to want it want it Stand together we can rise abow it A better day when night belongs to dawn Another way for us to get along Although some might say its never meant to be You gotta be strong a better day will come A better day when night belongs to dawn Another way for us to get along Although some might say its never meant to be You gotta be strong a better day will come
麻烦采纳,谢谢!
㈦ 刘德华《黑蝙蝠中队》讲的是什么故事
歌词涵义
两岸军事对峙期间,国民党空军第三十四、三十五飞行中队,驾驶美国提供的侦察机趁夜幕从台湾空军基地起飞,穿越整个中国大陆拍摄情报、空投传单或空降特务然后返航。其中,三十四中队的队徽是有着北斗七星的深蓝色背景下一只展翅的黑蝙蝠,象征其飞翔于深蓝的夜空中,翅膀穿透外围的红圈,潜入“赤色铁幕”。
三十五中队的队徽则是红色背景下的一只很萌的黑猫,寓意着在黑夜中有双明亮的眼睛,迅捷地出入于“红色铁幕”。两个飞行中队的旅途要面临大陆无数雷达、高炮、导弹和米格战斗机的拦截,埋伏着无尽的凶险。为避开大陆的雷达侦搜,“黑蝙蝠”们进行的是超低空飞行,可谓九死一生。
因为每次任务的飞行时间都很长,黑蝙蝠中队机组成员最高达14人,分三班次轮值,一旦被击落即伤亡惨重。从1953年始到1967年止,黑蝙蝠中队进行过八百多次的飞行,共损失148名飞行员,占全部成员的三分之二,眷村因此而时常有哭声。
从1961年始至1974年止,黑猫中队28名飞行员共执行了220次侦查任务,损失10人——“黑猫”们驾驶的是著名的U-2高空侦察机,只需要一名飞行员,伤亡人数相对较少。然而,“黑蝙蝠”和“黑猫”们用生命搜集到的情报,并没有落到国民党手中。飞机一落地,美方情报人员立刻登机取走情报。美方出钱,台湾舍命,这是在用鲜血维系美台同盟。
两岸对峙也造成了骨肉分离。1982年,大陆方面曾将击落后俘虏的两名“黑猫”飞行员叶常棣和张立义释放,允其返回台湾。不过台湾方面却一直拒绝接收,生怕这些被“染红”的人登岛后产生统战效应,对其统治构成威胁。直到1990年台湾政治局势发生变化之后,叶、张二人才得以返台。
说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十点多,在空军眷村里的一个小小小角落
女老师怀了孕想在今夜说,飞将军有任务说要马上走
谁知那晚飞将军他一去不复
说也三十年过了
台北机场跑道上长长的迎接人群中,小孩都已三十多,而飞机载回来的是
传说已久从未谋面,名叫“父亲”的英雄。
飞官遗孤长大成人,终得见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父亲——尽管他们已经凋零在两岸兄弟相争的炮火之中。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黑蝙蝠和黑猫中队的舍命侦查,美方才深刻了解中国大陆日渐强大的军事实力,最终选择了联中拒俄的策略,台湾反倒成为被美方抛弃的对象。两岸对峙犹如“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时过境迁。尽管岛内政治风云变换,“反攻大陆”早已不再是台湾朝野的追求,“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人,对这些行动背后的家国情怀也略显陌生,不过黑蝙蝠和黑猫中队的故事也并未就此被岛内民众遗忘。2011年台湾东吴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班的综合常识测验中有一道题:以下何者不是“中华民国”空军曾经编制下的侦察机中队名称?四个备选项中,即有“黑蝙蝠”和“黑猫”。
《黑蝙蝠中队》是歌手刘德华演唱的一首歌曲,出自《美丽的一天》专辑。曲调源自挪威传统民谣《Varsog》,由挪威著名美声歌唱家Anne Vada于1977年演唱。
歌曲翻唱
国外组合multicyde anea 改编了该歌曲,定名为《A better day》,韩国组合JTL于2001年翻唱了multicyde anea 的歌曲,歌名同样为《A better day》,收录于《Enter the Dragon》专辑中。
获奖记录
第九届华语榜中榜获奖名单(2002年)最受欢迎十首歌曲
㈧ 刘德华唱的那首《黑蝙蝠中队》是国民当反动派的那只黑蝙蝠吗
是以当年的台湾34中队,也就是黑蝙蝠中队为原型。不过仅仅是为了表
达离别之情,没有任何政治关系。
黑蝙蝠中队的故事
黑蝙蝠中队
黑蝙蝠中队集合完毕
准备起飞
秋风无情吹落叶飘满地
流水无情像东去的涟漪
请别再哭泣那伤心的歌曲
当枫叶再红我会回来看你
这样说那样说
这故事到底怎样说
说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十点多
在空军眷村里的一个小小小角落
女老师飞将军
刚刚结婚一年多
女老师怀了孕
想在今夜说
飞将军有任务
说要马上走
一时一言不合不巧
女老师她说不出口
飞将军一急
关于黑蝙蝠中队——空军三十四中队的故事
台空军黑蝙蝠中队冒死刺探大陆军情内幕,殉职人员达148人,占全队2/3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东西方进入冷战时期,美国渴望搜集中共的电子情报,国民政府刚撤退到台湾,亟需美援,为了维系美台关系,当时蒋介石总统指派其子蒋经国和CIA签约,双方以“西方公司”为掩护,由美方提供飞机及必要器材,成立34中队(黑蝙幅中队)和35中队(黑猫中队),直接受命于蒋介石夫人蒋宋美龄,专门替美国搜集情报,“顺便”空投心战传单、救济物资,偶尔也空降情报员。执行任务期间,“黑蝙蝠”一只只悲壮地在大陆夜空折翼断尾,超过140名空军人员丧命。
34中队昼伏夜出的习性正与蝙蝠相同,于是该队就以“蝙蝠中队”命名,而执行此项任务的B—17、P2V型侦察机为安全计,都漆成黑色,故亦称黑蝙蝠。该队的标志即为一只展翅的蝙蝠,在北斗七星之间飞翔;蝙蝠翅膀穿透外围的红圈,则象征这个部队潜入赤色铁幕。
34中队出勤都在下午4时左右,黄昏以后进入大陆空域,每趟侦察任务时间有长有短,超过8小时者,则有3组替换人手。他们凭借先进的电子设备和高超技艺,利用夜幕掩护,按照“最低安全高度”准则,沿着100米至200米低空飞行,有时为了躲避雷达,甚至在30米左右超低空飞行于茫茫夜空中。
由于是低空飞行,34中队的任务惊险万状,一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
在密集炮火中窜逃,对“蝙蝠中队”队员而言,可说是家常便饭。有一架B—17直到返航,才发现机舱被地面炮火震破一个大洞。因此,34中队每次出航总像跟死神挑战一般,没人能保证一定可以安全返航。
据统计,黑蝙蝠中队1953年成立至1967年12月停止侦察任务,共执行特种任务达838架次。先后有10架飞机被击落或意外坠毁,殉职人员达148人,占全队2/3。黑蝙蝠的这一页青史,至今还锁在空军有关单位“空军特战史”的档案里,列为最高机密。
1992年12月14日,在“黑蝙蝠”离家33年后,终于回到台湾,这是两岸展开交流以来,第一桩空军人员由大陆集体归葬台湾的先例。家属皆认为,14位机员同生死共患难,33年来同葬一穴,归葬后自应合葬一处,因此将他们一起葬在台北近郊碧潭空军公墓一个480厘米长的大墓穴里。
㈨ 大陆引进刘德华《美丽的一天》专辑为什么没有《黑蝙蝠中队》这首歌
《黑蝙蝠中队》写的也是一个悲惨的故事,黑蝙蝠中队本属于台湾军方的一个飞行中队,因他们都是在夜晚执行任务,故此被成为黑蝙蝠中队。故事中李老师的丈夫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三十年后他的骨灰才运送回台湾,“飞机载回来的是,传说已久从未谋面名叫“父亲”的英雄……”
历史上确有其事,黑蝙蝠中队是台湾派往大陆的间谍部队,所以当初引进的时候删除了这首歌
先说一下黑蝙蝠中队的历史!
台空军黑蝙蝠中队冒死刺探大陆军情内幕
四十多年前,台湾当局为了维系美台关系与获得美援,派出空军黑蝙蝠中队替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侦察中国大陆军情,请看——
香港《亚洲周刊》12月15日一期报道 四十多年前,台湾的国民政府为了维系美台关系与获得美援,派出空军黑编幅中队替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侦察中国大陆军情,整个过程有逾140名空军军官丧生。他们为保住机密,即使飞机被击中也不跳伞逃生,选择如蝙蝠般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中,如今新闻探射灯正试图将真相寻回。
时序推移,1959年5月30日上午,空军情报署一辆勤务车疾驶至新竹县第一中学,急促的脚步声传入二年一班,一位军官快步走进教室,跟老师交头接耳。每隔一段时间,同学中有担任飞行军官的父亲出事,军方都是循同样模式通知家属。学生黄力智对这种事早已见怪不怪,总觉得不会轮到他,但当天他被叫了出去。
黄力智是空军子弟。父亲黄土文原在台北市中华商场摆摊卖皮鞋,为了让一家人生活过得好些,他加入待遇不菲的空军情报署34中队。新竹县一中位于十八尖山上,黄力智喜欢仰头看天上的飞机,想像随机工作的父亲在飞机上,此时他会觉得平常遥不可及的父亲跟他特别接近,但在噩耗传出后,所有的梦想都已破灭。
1953年韩战结束,东西方进入冷战时期,美国渴望搜集中共的电子情报,国民政府刚撤退到台湾,亟需美援,为了维系美台关系,当时蒋介石总统指派其子蒋经国和CIA签约,双方以“西方公司”为掩护,由美方提供飞机及必要器材,成立34中队(黑蝙幅中队)和35中队(黑猫中队),直接受命于蒋介石夫人蒋宋美龄,专门替美国搜集情报,“顺便”空投心战传单、救济物资,偶尔也空降情报员。执行任务期间,“黑蝙蝠”一只只悲壮地在大陆夜空折翼断尾,超过140名空军人员丧命。
34中队昼伏夜出的习性正与蝙蝠相同,于是该队就以“蝙蝠中队”命名,而执行此项任务的B—17、P2V型侦察机为安全计,都漆成黑色,故亦称黑蝙蝠。该队的标志即为一只展翅的蝙蝠,在北斗七星之间飞翔;蝙蝠翅膀穿透外围的红圈,则象征这个部队潜入赤色铁幕。
34中队出勤都在下午4时左右,黄昏以后进入大陆空域,每趟侦察任务时间有长有短,超过8小时者,则有3组替换人手。他们凭借先进的电子设备和高超技艺,利用夜幕掩护,按照“最低安全高度”准则,沿着100米至200米低空飞行,有时为了躲避雷达,甚至在30米左右超低空飞行于茫茫夜空中。
由于是低空飞行,34中队的任务惊险万状,一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
在密集炮火中窜逃,对“蝙蝠中队”队员而言,可说是家常便饭。有一架B—17直到返航,才发现机舱被地面炮火震破一个大洞。因此,34中队每次出航总像跟死神挑战一般,没人能保证一定可以安全返航。
著有《CIA在台活动秘辛》的《联合报》资深记者翁台生表示,“蝙蝠中队”的任务本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CIA设定的侦测航程“投石问路”的迹象甚明,所经之处皆是中共重要军事基地,空防系统严密自不待言。
现年87岁的前空军情报署署长衣复恩指出,大陆有一百多处雷达设施,台湾侦察机一飞进其领空,他们的雷达就会开启,侦察机上的电子设备便可测录电波等资料,回来后将高低空侦察结果比对研判分析,便可知对方何处设有雷达、飞弹和高炮,下次再进去时,即可作电子反制干扰,使大陆雷达看不见来机,战管因而失效形同瞎子。
搜集大陆情报换取美援
台湾派最优秀的空军替美国人作战,使美国对大陆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美方则以美援相报。衣复思表示,台湾没有反攻大陆的能力,34中队搜集的情报对台湾没有任何意义,但对美方帮助很大,黑蝙蝠完成任务返航时,美国专用飞机已在新竹基地守候,等飞机落地,美方人员立即登机,拆卸飞机上的电子监听设备,把搜集的情资带回美国研析,并直接送交美国白宫。
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孤立无援,尤其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白皮书,指国民党已无可救药,根本不愿跟台湾打交道,但借着替美国卖命的黑蝙蝠和黑猫中队,“使台湾可拉着美国”,衣复思语重心长地说,“没有他们冒险搜集这些情报,美国不会这么喜欢我们”。
在碧潭空军公墓中,34中队弟兄的墓一个接一个。
CIA化身的“西方公司”,位于新竹市东大路与北大路口神成桥畔的灰白色洋房,里面住着很多外国人,极为神秘。历史评论家郭冠英的家就在附近,他说,小时候不知道那里是做什么的,只是常看到黝黑色的雪佛莱轿车进出,就像电影中的那种车一样。
“黑蝙蝠”进出大陆低空乱窜,甚至还有一架B—17连续飞越大陆九省,共军紧急向苏联输入一批米格—17全天候战机和雷达设备,并成功发展夜间拦截的战术,台湾优势渐失仍不自短,“黑蝙蝠”还以为可来去自如,遂一步步踏入险境。
两天共飞行三十多小时
1959年5月29日是个阴霾的日子。34中队飞行官李李德风照例和妻子孟笑波话别。当天天空飘着细雨,她多么盼望任务会被取消。他昨天出任务,今早才到家。进门不到两小时,队上又来催行。估计两天下来,总共飞行时间有30多小时,也就是48小时不能成眠。虽说飞机上有3位飞行员可轮班,但恐怕没有人有闲情睡觉。
当天空军情报署先后派出两架B—17“八三五”、“八一五”号机同时对华南进行侦察,分别由李德风和徐银桂驾驶,从广东南部进入大陆,前者向东,后者朝西绕行,虽然西区的航程较远,但云贵高原的空防较弱,一般公认是最轻松安全的航道,东区则相反,李德风还认为自己运气不好而嘀咕了两句。
两架B—17进入中共领空后,李德风这架飞机先被共军锁定,立刻遭穷追猛打,但因其侦测区较小。完成任务后,就出海朝台湾返航,先行离开了大陆境内。共军转而倾力围剿“八一一五”号机,该机是由徐银桂、李德风、韩彦等3位飞行官轮流驾驶,另外还有电子官傅定昌、马苏、叶震环,领航官黄福洲、赵成就、伏惠湘,通信官陈骏声、机械士黄士文、宋迪洲、空投士李德山及空投兵陈亚兴,共计14名成员。
深夜11时10分,共军广州的雷达站发现“八一五”号机正从广西返回广东境内,准备出海返航,再过3分钟就要脱困,共军把握最后机会,从当地派出一架米格—17加以拦截。
眼看就要出海的“八一五”号机陷入危机,先后两次中弹。第一次被米格机攻击起火,没中要害,仍强撑着。机上人员一面救火,一面超低空朝南逃离。但在雷达的锁定下终插翅难飞。没多久,米格—17随着火光追了上来,“八一五”号机再也撑不住。终于坠落于恩平与阳江两县的交界山区,飞机起火撞山爆炸,机员全部罹难。
“八一五”号机失事并没有阻挡“黑蝙蝠”深入大陆的决心,34中队开始换装更先进、监听设备更好的P2V侦察机。1963年6月19日夜间,34中队作战长周以栗率组员于8时进入大陆,越过杭州、南京、武汉等地,他与同机战友运用电子侦察及干扰密切配合,如入无人之境,中共空军先后派出8架次米格—17和图—4进行拦截,紧追了数小时均无功而退。
午夜,这架P2V在大陆境内飞行,超过1350公里后,进入江西境内,轮到驻南昌的共军第24师出动,副大队长王文礼单独驾驶米格—17发炮,致命的一击。飞机坠毁在江西临川的大窝坑,周以栗和同机飞行官陈元玮、黄继鑫,领航官王守信、汪洽,电子宫黄克成、冯成义等14人,无一生还。
据统计,黑蝙蝠中队1953年成立至1967年12月停止侦察任务,共执行特种任务达838架次。先后有10架飞机被击落或意外坠毁,殉职人员达148人,占全队2/3。黑蝙蝠的这一页青史,至今还锁在空军有关单位“空军特战史”的档案里,列为最高机密。
“八一五”号机失事,当时军方的说辞是飞机在执行空投任务中,在广东上空失踪,机员生死未卜。事实上,所有侦察机坠毁,遗眷接获的通知都是“失踪”,而不是“死亡”。在资讯封闭、军方刻意隐瞒下,家属总存着一丝希望,或许跳伞逃生、或受伤被俘。黄力智表示,他妈妈一直不愿承认父亲死亡的消息,因此每月仍领父亲的月俸,6年后,妈妈才向军方申请死亡抚恤,为他父亲立了衣冠冢。
33年后才知道真相
三十几年过去了,家属期待的奇迹并没有出现。遗眷傅依萍表示,父亲到底是出什么任务、在什么情况下出事,她到33年后,1992年岁末才知道真相。傅依萍幼时,邻居无意中发现《全球防卫杂志》有篇文章,报道“八一五”号机出事的详细经过和葬身处所:该机机长李德风胞弟李华伟1987年开始探询此事,并有意将罹难空军成员遗骨迎回台湾安葬。傅依萍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络上该文作者刘文幸与李华伟,同时设法以新闻报道的方式与其他家属联络。
傅依萍当时担任《联合晚报》副总编辑,充分发挥媒体人优势,一连3天在《联合报》缤纷版推出半版专文介绍“西方公司”与34中队的特种任务,立即发生惊人的“广告”效果,三十多年来散居各地,未曾联络的家属陆续与报社联系,一周内就找齐了13位失事机员家属(陈亚兴在台无家属)。
在短短几天内,家属便决定赴广东寻亲迎灵,共14人分自美国、台湾两地到荆棘丛生、山势陡峭的金鸡山,寻找他们亲人的遗骸。当年飞机被击中坠毁时,分散在山腰上残缺不全,有些已被烧焦的尸体,被草草地埋在一个荒废的旧炭窑内。
金鸡山杳无人烟,无道可行没有留下标志,当时负责处理善后的两人,其中一位农民已过世,仅凭另一位派出所所长刘金荣及几位年长村民残存的记忆。竟能在出事33年后找到遗骸的现场,不能不说是奇迹。
整个寻骨过程出奇顺利,主要是中共中央与地方全力协助。李华伟为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长、在学术界颇负盛名,由恩平政协联谊会会长关中人居中协调,加上傅依萍在台湾媒体界的影响力,全力操盘,终能完成第一桩在大陆寻获官兵遗骨且集体归葬。
1992年12月14日,在“黑蝙蝠”离家33年后,终于回到台湾,这是两岸展开交流以来,第一桩空军人员由大陆集体归葬台湾的先例。家属皆认为,14位机员同生死共患难,33年来同葬一穴,归葬后自应合葬一处,因此将他们一起葬在台北近郊碧潭空军公墓一个480厘米长的大墓穴里。
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因此没有引入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