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锦绣未央案著作权

锦绣未央案著作权

发布时间:2021-09-06 06:44:31

㈠ 抄袭属偷盗行为!王小平否认《甄嬛传》抄袭,哪些作品被证实过抄袭

一: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琼瑶的《梅花烙》

早前,于正导的《宫锁连城》因涉嫌抄袭琼瑶的《梅花烙》被停播且起诉。其实这个事情几年前就已经是人尽皆知了,这起侵权案当时的法院判决是琼瑶胜诉,于正被判要求给琼瑶公开道歉,停止传播《宫锁连城》并且要赔偿胜诉方一定的金额。虽然判决已经是尘埃落定,但是于正至今为止也没有公开给琼瑶道歉,甚至对此事仍保持自我的观点,于正的作品也已经不止一次被质疑抄袭的嫌疑,同时也是经常会遭受网络上的争议。

㈡ 《锦绣未央》真的出事了

本文由北京君众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律师张明君原创。

正值《锦绣未央》大红大紫之时,11名作家委托律师诉该影视剧涉嫌抄袭,并于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进行了立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之,网络文学是互联网时代下地新型产物,抄袭问题地解决刻不容缓。时代地发展需要的是真真切切地文化创新,而不是片段式地拼接。

张明君律师,北京君众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㈢ 求几件关于著作权纠纷的事件

(1)于正《宫锁连城》与琼瑶的《梅花烙》,最终于正败诉,被判实质性相似(即通俗说的抄袭)。著作权法,保护的是表达,而不是思想。如果只是某类主题相似,是不构成抄袭的,但如果情节设计,人物关系,语言表达高度相似,那就会构成抄袭。
琼瑶方面,上诉时概括了于正抄袭的21个主要情节。最终法院判决确认了其中的9个主要情节,存在实质性相似,并认定剧本《宫锁连城》作品涉案情节与原告作品剧本《梅花烙》及小说《梅花烙》的整体情节具有创作来源关系,构成对剧本《梅花烙》及小说《梅花烙》改编的事实。用通俗的话来说,抄袭情况属实,于正方面需向琼瑶方面赔偿500万并公开道歉。

情节1——偷龙转凤,是法院认定为抄袭的情节之一。让我们以此为例,来探索著作权法中思想和表达的界限。
(1)偷龙转凤,如果该情节概括到了“偷龙转凤”这一标题时,属于思想
(2)如果该情节概括到了“福晋无子,侧房施压,为保住地位偷龙转凤”,仍然属于思想
★(3)但对于原审判决所认定的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细节的情节,则可以成为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且不属于唯一或有限表达以及公知领域的素材。
陈喆(琼瑶本名)对于情节1中的设计足够具体,可以认定为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具体是福晋连生三女无子,王爷纳侧福晋地位受到威胁后,计划偷龙转凤,生产当日又产一女,计划实施,弃女肩头带有印记,成为日后相认的凭据,该情节设计实现了男女主人公身份的调换,为男女主人公长大后的相识进行了铺垫,同时该情节也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脉络的起因,上述细节的设计已经体现了独创性的选择、安排。
(4)虽然与余征抽象概括的第4、5层级相比,原审判决中对于情节的认定未概括某些细节,如如眉挑衅映月、将军亲临佛堂施压等,但并未影响该情节属于表达的判断。
(2)
从大热的网络小说,到精装出版的实体书,再到去年年尾的电视剧,2013年至今,《锦绣未央》始终陷于“抄袭”风波。2017年1月,11名作者联合起诉原著作者秦简抄袭。现在还没有最终判决结果。
(3)唐三公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涉嫌抄袭大风刮过《桃花债》,这在晋江网上是一段传了很久,很多粉丝热议的事件。因为三生三世 改编成影视剧,又被重新推上风口浪尖。双方粉丝各执一词,各自有很多的举证,但作者大风刮过本人没有提起诉讼,所以这个争议始终在民间,还没有走上法庭。
(4)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圈里圈外》,这是国内最早被法庭判决抄袭成立的案件之一。但事后,郭敬明始终没有道歉,商业影响力依然要高出原作者很多。

㈣ 《锦绣未央》抄袭209本书众人"众筹"反抄袭

《锦绣未央》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11月24日报道
近日,唐嫣主演的电视剧《锦绣未央》正在热播中,小说原著及作者秦简却被曝出抄袭200多本小说,众多编剧、作者纷纷发声,号召反对抄袭。对此,《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编剧余飞近日发起了众筹反抄袭,宣布资助网络作家起诉《锦绣未央》作者。
网帖称《锦绣未央》涉嫌抄袭
微博ID@言情小说抄袭举报处的博主,将《锦绣未央》与被抄袭的作品进行比对,发现共抄袭209本书,多为整章复制,全书294章仅9章未抄袭。其中不乏名家名作,比如江南的《缥缈录》、琼瑶的《梅花烙》、温瑞安的《逆水寒》等。网友制作的文稿比对显示,抄袭文和被抄袭文的相同部分几乎一字不改,被网友开玩笑说:“这不是抄袭,是复制粘贴。”该条微博转发数目前已达到7000条,点赞超过2000次。
据了解,《锦绣未央》(原名《庶女有毒》)在2013年就被曝抄袭,但当时发表的网站潇湘书院选择处罚了反对抄袭的作者。这一处置行为并未得到认可,反而惹怒了众多作者和读者。就在众人以为这件事已经告一段落,2015年《锦绣未央》的电视剧开始了宣传活动,再度引发巨大争议。如今,电视剧热播,抄袭事件已迅速从网文圈发酵到了整个网络,不少编剧、作者都发声抵制《锦绣未央》。
在众多反对声中,微博ID名网络文学那些事儿的网友发现《庶女有毒》(即《锦锈未央》)已被潇湘书院删除,秦简也被潇湘屏蔽,并追问是不是太迟了。
编剧余飞发起众筹反抄袭
著名编剧汪海林近日发布一条微博,指责业内频繁将有抄袭嫌疑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表示“抵制抄袭,从我们编剧自己做起”。汪海林称:“开始不相信,我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力过剩到抄200本书,但是这个编剧(秦简)做到了。”
为什么好几年没有形成诉讼?汪海林指出,原因是涉及到的几十位作者,“有一个费用的问题,基本的著作权诉讼费用一般是十万元左右,我们国家又不接受集体的诉讼,作者们必须自诉,但他们负担不起。”
近日,《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编剧余飞发起了众筹反抄袭,宣布资助网络作家起诉《锦绣未央》作者。“编剧作为长期走在维权道路上的老炮儿,当这个涉嫌抄袭200多本书的可怕事件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没有办法假装这件事情与自己无关,也没有办法假装网络作家的利益与我们无关。事关抄袭,天下创作者是天然的同盟。”文中说,目前已经募捐近十万元,可以支付前期的相关费用。汪海林透露,“有两个律师事务所的朋友以最低的价格接了这个案子,目前这个诉讼在立案的过程中。”
不过,图书业内人士也表示“知识产权尤其是涉及抄袭很难打赢,除非直接照抄,因为该领域并没有相关界定,缺乏法律依据”。而且由于电视剧链条上的利益方太多,作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㈤ 《锦绣未央》抄袭被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热播剧《锦绣未央》降下余温,却不想原著却涉嫌抄袭,这真是有点尴尬。消息称,11名作家以小说版《锦绣未央》(原名《庶女有毒》)涉嫌大量抄袭为由,联合起诉作者周静(笔名秦简),索赔210万元,北京朝阳区法院已正式立案,2月15日将进行证据交换。



这部书,前前后后共抄袭了219本书,可谓是“用心良苦”,有这么大的毅力和精力还不如多去读书,这种拾人牙慧的事情做来又有何意义?
中国的抄袭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但是真正采取措施去维权的人却不多,前有琼瑶维权成功可以说是开了一条好路。类似于现在热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便涉嫌抄袭,很多人表示:因为它是一部抄袭的作品,所以无论拍的多好,都不会去看。
网络文字工作者的工作并不是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往往是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却收益甚微。她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分钟,复制粘贴完成,却不知道这是别人日日夜夜伏案苦思呕心沥血的创造,这是对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剽窃,这样做会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应该被重重的处罚,不应该让这种风尚盛行。
但是现实是,维权并不是那么简单,单单是起诉的费用,很多人就已经承受不来。很多时候,维权也并不会受到那么公正的待遇。其实该小说早在2013年就曾被曝抄袭,但是却处罚了举报者,一度惹恼网友。
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能力去为自己维权,我们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应该被尊重。唯有这样做,抄袭之风才成有所遏制,文坛才能有新的东西出现,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活力。

㈥ 《锦绣未央》剧集为何引争议

2016年11月,《锦绣未央》开播期间,被网友指出原作涉嫌抄袭219部作品。曾有数十名网友志愿者在三年时间里,对这部长达294章的小说进行了详细的“抄袭比对”工作,引发各界关注。


?

㈦ 告锦绣未央抄袭一案成功了吗

您好。
写作软件的出现,确实便利了人们的写作,有了内容的创意,许多细节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更由此而来的,必然是更多的化用和借用,以及版权纠纷。那么,对于这种写作软件,是否该有存在的空间,也值得探讨。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写作被认为是独创性的劳动,但写作软件的出现,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出现,显然让写作也变成了流水作业。这究竟是写作的进步,还是对独创性的毁灭?又是否允许其有生存空间呢?

㈧ 锦绣未央侵权抄袭成立是怎么回事

想必大家一定都追过《锦绣未央》,这部剧是李慧珠执导的古装剧,由唐嫣、罗晋、吴建豪、毛晓彤、李心艾领衔主演。
《庶女有毒》更名为《锦绣未央》并且出售影视化版权的消息传出,事态进一步扩大发酵。随着大型古装剧《锦绣未央》的播出,此事再度被提上网民议程,数名志愿者、作家及编剧也发起了维权行动,一致认为该作品涉嫌大量抄袭现有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和情节,11名作家将《锦绣未央》原著作者告到法院,《锦绣未央》涉嫌抄袭一事更是被央视新闻报道。之后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更是加入诉讼,与之前的11位作家一起,共同维权,保护原创。
为期2年的《锦绣未央》侵权首案今日于朝阳人民法院宣判。被告周静侵权成立,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之内赔偿原告沈文文经济损失12万及维权开支1.65万,共计13.65万元。同时被告周静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对小说《锦绣未央》的复制、发行及网络传播;被告当当网于判决生效之日立即停止对小说《锦绣未央》的销售。
版权侵权主要是侵犯版权人的财产权利,比如未经版权人同意,擅自以发行、复制、出租、展览、广播、表演等形式利用版权人的作品或传播作品,或者使用作品而不支付版权费等。
在数字作品流传和交流过程中,经常出现版权所属不清的现象。比如数码图片存在复制容易、原件与备份很难识别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一张数码图片发到网上被广泛转载后,如果产生版权纠纷,很难判断到底谁是图片的原作者,甚至图片被恶意更改后,很难确定原图片到底是什么样。 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作品因权属侵害而引发的纠纷已呈愈演愈烈之势。 如何保护这些以数字形式存在的作品著作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作品产生即拥有著作权,只要是作品(不论是传统印刷品,还是数字化方式),就一定会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我国实行的是著作权保护制度,作品只要完成作者就享有当然的著作权。因此,作者要在将来可能发生的侵权纠纷中保护自己,就是保留自己是原始和唯一作者的证据。

㈨ 《锦绣未央》抄袭案宣判,你认为网文可以借鉴其他作品吗

我觉得可以借鉴,但是借鉴不等于抄袭,借鉴是对别人的优势进行学习,抄袭是不论是好是坏,拿过来就用,我觉得抄袭是对自己和读者的不负责任。

㈩ 为什么锦绣未央是抄袭 国内抄袭的定义是什么

作品不是自己的 而是模仿别人的

阅读全文

与锦绣未央案著作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