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中国知识产权那些事

中国知识产权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1-09-02 18:39:21

1. 2015年最新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侵犯了知识产权

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专许可,属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侵犯知识产权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或者销售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假冒专利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知识产权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智力成果,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2. 国内的知识产权权威有哪几位

学术界来的一般常说北郑南吴,即中国源人民大学的郑成思(已故)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吴汉东。然后还有刘春田(人大)、张今(政法)、郭禾(人大)、冯晓青(武大)、陶鑫良(同济)、张玉敏(西南政法)、李明德(社科院)等。郭寿康老先生现在差不多处于退隐江湖阶段... 实务界的就不好讲了,宋柳平(华为)和陈锦川(北京高院)这是我个人稍微了解一点的,另外专任知识产权局和商标局的相关专业高级领导,以及超大型和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主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应该也都能算是本领域的权威。

3. 关于知识产权的哪些事

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知识产权有以下:
1、商标,商标是每个企业的第二个门面,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其知名度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收入;
2、专利,专利又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这些专利是可以通过授权或转让让企业直接获得经营收入的;
3、版权,版权又被称为著作权,其包括外观设计、艺术作品等等,也是隶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企业的版权可以通过授权的形式将其转变为直接的经济利益。

4. 有哪些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事,其实严重侵犯知识产权/著作权

中国是个著作权被侵犯,盗版现象横行的国家。最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 ,出台严厉的政策法规,情况才得以逐渐好转。近几年,中国尊重著作权,打击盗版的呼声越来越高。公民也逐渐培养起使用正版的意识。下面我们来扒一扒,有哪些看似很正常的行为其实已经严重侵犯了知识产权。

我们国家目前最严重的盗版行为往往就是发生在网络上。或许你随手从别人网站上复制,粘贴,就已经构成了侵权行为。我们在阅读网络文章时,时常会看到两个字侵删。其实这些文章都是未经原作者授权私自转载的,即使标明了侵删这两个字,也属于侵权行为。

抵制盗版,从我做起,不懂得尊重著作权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让国人逐渐养成使用正版的意识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5. 我国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

1、知识产权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2、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其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

3、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如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4、知识产权行政规章,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

5、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国际条约:中国在制订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了与世界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往与合作,加入了十多项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

主要有: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协定)、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专利合作条约等。

其中,世界贸易组织中的TRIPS协定被认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涉及面广、保护水平高、保护力度大、制约力强的国际公约,对中国有关知识产权法律的修改起了重要作用。

(5)中国知识产权那些事扩展阅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节、权利的限制

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6. 谁来保护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

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直接由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其表现形式包括: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进口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间接侵权行为。这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间接侵权行为通常是为直接侵权行为制造条件,常见的表现形式有:行为人销售专利产品的零部件、专门用于实施专利产品的模具或者用于实施专利方法的机械设备;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者委托,擅自转让其专利技术的行为等。

而假冒专利是指在非专利产品上或者在产品的广告宣传中,标明专利权人的专利标记或者专利号,便公众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产品的行为。被假冒的专利是客观存在的有效专利。假冒专利的行为直接危害了专利权人的利益,也欺骗了消费者,扰乱了专利管理秩序和社会经济秩序。
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其情节比一般的侵权行为的危害性更大,应当给予严厉的处罚。所以,我国《专利法》对于假冒专利行为,不但规定了假冒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和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假冒者“改正并予以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等行政责任,而且还规定,假冒者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7. 如何看待在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

在中国市场,知识产权领域有两种情况存在,一是侵权假冒还是比较严重,侵犯知识内产权的行为比较多。容二是知识产权的拥有人,通过滥用知识产权来排除、限制竞争的情况也比较多,特别是互联网领域。经常上网可能会有感受,每次点开一个页面或者使用一个软件,里面会有很多的条款,几十条甚至上百条,里面很多条款有一些限制性的说法。比如不能使用别的什么或是相同功能的不同软件之间系统不能兼容的问题。
现在有一些企业存在滥用知识产权的情况。对一些特别大的企业来讲,应该有社会责任和担当,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要注意到知识产权也要有利于便捷的传播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目前侵权盗版的问题还比较多,还有一些不法的盗版分子从事未经许可的商业性活动。

阅读全文

与中国知识产权那些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