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益物权与抵押权在一个物上
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在同一物上,只能选其一进行物品保全
『贰』 什么叫用益物权,浮动抵押权
用益物权是物权法中十分重要的制度,与担保物权共同构成了他物权体系。用益物权作为他物权,具有与担保物权不同的法律属性,这主要体现在:用益物权是直接支配他人之物的物权、用益物权的内容是利用物的使用价值、用益物权的客体以不动产为限、用益物权是独立性的物权、用益物权的实现通常以占有标的物为前提等.
在物权法的研究和制定过程中,浮动抵押制度以其不可抵挡之势出现在学者和立法者面前,该制度在我国的移植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分析了严格浮动抵押的设定;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以防止抵押人滥用权利;明确了浮动抵押权人与其他债权人的受偿次序.
在物权法的研究和制定过程中,浮动抵押(Floating charge)制度以其势不可当挡之势出现在学者和立法者面前,该制度在我国的移植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抵押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这一弊端使很多国家对该制度望而却步,如何化解,成为研究该制度的重中之重。
本文开篇就介绍了浮动抵押制度及其特点。在浮动抵押设定直至结晶前,抵押人可自由处分设押财产,抵押权人不得进行干涉,并对已逸出抵押人控制的物无追及力,这些特点使浮动抵押制度适应公司的快速运营,促进资金融通,并获得了“极其便利”、“非常有益”、“极具包容力且最便利”[2]等赞誉。但恰恰也是这些“优点”,使浮动抵押在充分发挥了担保的效率价值时,担保的安全价值受到了威胁,抵押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他们的地位有时也“如同云彩般浮动”。笔者参阅了我国专家学者起草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和新《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发现之中对抵押权人的利益并未规定详尽,这不得不说是立法上的不足之处,弥补的方法,笔者认为应在法律中:严格浮动抵押的设定,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以及明确规定各债权人的受偿次序。
首先,严格浮动抵押的设定。(1)明确抵押人的主体资格。笔者认为可将抵押人限定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而无须拘囿在公司,甚至象日本的企业担保法狭隘在股份有限公司,人为的造成各企业权利能力的不平等,而不利于建设公平的融资环境。(2)限定可得担保债权的范围。建议法律中规定:公司法人向银行借款或发行公司债,可以设定企业担保。(3)规范设定方式。
其次,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浮动抵押设定后,抵押公司仍有自由处分设押财产的权利,抵押权人是不能干涉的,受处分财产脱离抵押权,抵押权人亦无追及的效力。而抵押公司的“日常经营”亦难以界定。但若任由抵押人处分而不加以任何限制,则抵押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笔者认为法律上应赋予抵押权人相应的权利,列如汇报、质疑权,变更权,撤销权以及代位追偿权等项权利,以防止抵押人滥用权利。
明确浮动抵押权人与其他债权人的受偿次序
再次,明确规定各债权人的受偿次序。保障浮动抵押权人的权益,在赋予浮动抵押权人权利的同时,笔者认为还应明确浮动抵押权人与抵押人的其他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突出的表现于抵押权实行之际各债权人受偿次序上的安排。由于对效率价值的追求,浮动抵押权人所享有的担保利益危及到清偿次序,故在法律上对各债权的受偿次序作合理安排,平衡各方利益是所必须的。
该课题的研究,对于新《物权法》中所设立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的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
『叁』 用益物权可以抵押吗
用益物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其中回,建设用地使用答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用益物权和抵押权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不动产之上的。
『肆』 用益物权是不受限制的物权,这句话对吗
用益物权是不受限制的物权的表述错误。
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权利。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用益物权客体的限制性有三个方面:一是用益物权的客体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客体的存在形态或使用形态发生变化,会对用益物权人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丧失。例如: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是可耕种、种植、养殖的土地,如该土已经成为沙漠,无法耕种,则不能设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而担保物权则要求担保物具有交换价值;二是用益物权的客体以不动产作为主导,在法制史上,用益物权的范围一般较为广泛,可以扩及一切法律上的物,法国、瑞士法上的用益物权至今仍然可以在动产和不动产上设立,但德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用益物权主要以不动产为标的物而不适用于动产,一些国家法律甚至直接规定,在动产上不能设定用益物权,只能设定债权关系,如租赁权。中国物权法草案也把用益物权的客体限制在不动产。而担保物权则既可以在动产上设立,也可以在不动产上设立;三是用益物权的享有和行使必须以对客体的实际占有为前提,否则使用和收益无从谈起。而担保物权则不必要求权利人一定要直接占有标的物,如在抵押权中,抵押权人就不直接占有抵押物。
『伍』 抵押物转移 用益物权怎么办
用益物权的享有与行使一般以占有标的物为前提,而抵押权的享有与行使不必占有抵押物,因此,用益物权与抵押权之间不存在一方排斥另一方的排他性问题,二者可并存于一个客体物上。在这种情况下,先成立的物权应优于后成立的物权。这是根据物权成立时间之先后所作的判定,此即“时间在先,权利在先”,或者“先来后到”规则。依此规则,先设定的权利优先于后设定的权利实现,后设定的权利不得损害在先的物权。具体而言,如果用益物权设定在先,则在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不能对抗用益物权,用益物权将继续存在;如果用益物权设定在后,则在抵押权实现时,抵押权可以对抗用益物权。
『陆』 用益物权、质权、抵押权、留置权的关系与区别
1、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提供的、作为债务履行担保的财产,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就其卖得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设立抵押不必转移抵押物的占有,债务人可以继续占有抵押物并取得使用收益;抵押权人仅就抵押物的价值使自己的债权获得担保。
2、质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将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移转给债权人占有的,作为债权担保的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的所得优先受偿的权利。根据合同占有担保财产的债权人叫质权人,提供担保财产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叫出质人,担保财产叫出质财产。当事人之间设定质权,必须转移抵押物的占有,即出质人必须将出质财产转移给质权人直接占有。
3、留置权指债权人合法占有属于债务人的财产,在与该财产有牵连关系的债权未受清偿前,债权人可对该财产予以扣留;超过法定期限后债务人仍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以留置财产折价受偿,或者以其拍卖、变卖的价款受偿的权利。
区别是:抵押权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质权转移抵押物的占有;留置与前二者的区别在于,抵押与质权的实现必须将抵押物或质物拍卖用所得价金来抵偿,而留置可以将留置物直接用于抵偿。留置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在留置权存在的情况下,留置权人最先受偿。
希望对您有用
『柒』 物权法中 抵押物 可以是用益物权 作抵押吗
用益物权具体有几项,并非都可以作为抵押物。作为抵押物应当具备可以流通且可以变现的属性,否则不能成为抵押物。
『捌』 为什么不动产的用益物权不能设立质押债权
你好用益物权只可以设定抵押,不能出质,如果出质则与用益物权设立的目的相违背。用益物权本身在于对物的使用、占有,如果出质,则违背这一使用目的。
『玖』 用益物权抵押需要登记吗
用益物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承包内经营权。
其中,建设用地使容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用益物权和抵押权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不动产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