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知识产权问题(国外品牌是否需要在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注册备案) 问题描述的有点乱,谢谢各位!
有些国外品牌是需要在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注册备案的。
法律依据: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二条的规定,我国海关保护的知识产权应当是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
所以,以下知识产权可以向海关申请备案保护:
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服务商标除外);
2、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注册并延伸至我国的国际注册商标(服务商标除外);
3、国家知识产权局(包括原中国专利局)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
4、《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公民或者组织拥有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只有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这里“知识产权权利人”指我国《商标法》、《专利法》和《著作权法》中规定的商标注册人、专利权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
使用知识产权的被许可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申请知识产权备案,但是可以接受商标注册人、专利权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的委托,以其代理人的身份并以权利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境外的权利人必须委托境内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海关总署办理。
备案申请的流程:
(一)注册为系统用户。目前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申请都应当通过登录本系统提交。所以备案申请人在提交备案申请前首先要注册为系统用户。系统用户应当以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名义进行注册,填写必要的用户信息,以获取用户授权。注册成功后系统会以电子邮件通知申请人;
(二)录入备案申请数据。注册用户登录备案系统后,在申请新备案窗口内填写申请备案的知识产权和其他相关信息,同时上传有关图片,图片大小不能超过400K;
(三)缴纳备案费;
(四)提交纸面申请。将已录入的备案申请数据打印成纸面申请书并加盖申请人或代理人印章,连同其他相关材料邮递至海关总署。海关总署通信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6号邮编:100730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知识产权保护处;
(五)获得核准备案信息。申请人提交纸面申请后,可随时登录系统查询海关总署审核其申请的情况。海关总署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申请文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做出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海关总署核准或者驳回备案申请,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申请人。海关总署驳回备案申请的,申请人提交的纸面材料不再退还。
㈡ 国外档案服务形势及其借鉴意义
颜世强丁克永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在国外,档案工作者很早就宣称:“档案的建立就是为了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职业的声誉和社会的地位就依赖于档案利用。”这种认识促使他们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欧洲各国档案利用的立法和规章均将公民个人能够及时地利用到机关产生的行政文件作为档案服务的重要原则。为使机关管理公开透明,行政机关文件在产生并移交到档案馆后必须具有可用性。这些经验对我国推进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
1 国外档案服务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外国档案社会化服务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有条件开放的漫长过程。在古代,档案只为少数享有特权的人提供服务。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欧洲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原始文献,从而不断地去要求档案馆对外服务。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法国国民议会于1790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档案馆条例,明确指出了档案馆要实行向社会开放的原则,规定了法国公民可以在开馆的时间到档案馆查阅档案。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档案数字化和网络信息共享成为其显著特点。当前,在国外大众利用政府档案普遍得到宪法保障,这成为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和自由,被称为“信息权”。如欧洲理事会部长委员会宣布的有关成员国档案馆利用政策的R(2000)13号提议。指出成员国制订的法律应坚持以下原则:(1)公共档案除特别限制规定外对公众开放;(2)有限的封闭期。
2 国外档案服务的限制
国外档案社会化服务也不是全面的,通常通过延期开放、设置封闭期限制档案的社会化服务,以保护个人、政府团体、企业或国家的利益。国外档案服务的限制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2.1个人隐私保护
个人隐私受保护是通过特定时期内禁止使用档案来实现的。
2.2 政府与公共安全利益保护
含有国家安全、政府重要金融和经济利益、保护公共秩序和安全、与犯罪活动相关的调查和诉讼信息的文件,以及包含金融、经济和政治信息或与外国政府商业谈判的档案或文件的利用受限制。档案利用保护期一般是自档案产生之日起的30~60年。
2.3 企业和个人经济利益保护
在欧盟、档案法或特别法(工业财产保护法、专利法、经济间谍法)通常对此都有严格规定,利用限制期限平均为30~60年。
2.4 著作权保护
在国外著作权都是得到保护的。著作权问题通常都有清楚的界定,最普遍的限制规定期为自文件产生之日起70年,但一切取决于重大的变化。
3 国外档案服务典型做法
3.1 美国
美国档案通过提高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程度,采取主动服务等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3.1.1 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高
主要表现:①信息公开。②提供网上服务。③实现资源共享。④实现内部办公电子化。
3.1.2 主动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各类档案馆不仅对政府工作人员开放,同时直接面对公众,为公众服务。档案馆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散发检索工具使用方法、馆藏介绍、参考资料和服务指南,想方设法使公众了解档案的作用和馆藏内容,激发公众对档案的兴趣和需求。
3.1.3 档案载体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档案文件通过计算机扫描,转换成PDF或者其他电子格式,存储在计算机中或刻录成光盘。由于有了相当数量的电子文档,极大地方便了文件数据库的建立、资料的计算机查询和档案的深度开发利用。
3.1.4 重视纸质档案的保护工作
虽然美国各级机构基本实现了办公电子化,但传统的纸质文件、书面签名方式仍然在处理一些重要事务时使用。同时,纸质文档由于其在法律上的唯一性仍然是各档案馆的重点保护对象。
3.2 西班牙
西班牙法律规定利用档案是免费和无限制的,用户在接受档案馆有关规定的情况下,有在阅览室利用档案的权利,同时也有知悉有关馆藏档案信息的权利。
3.2.1 一流的信息技术服务
在各级档案馆阅览室内都安装有必要的电源,利用者可以携带计算机进入阅览室。在档案利用室,一般都备有缩微胶片和缩微平片的阅读和打印机。如果有需要,可以即时打印出有关内容。
3.2.2 严格的档案服务质量标准
各级档案馆比较重视档案服务的考核,并制定了由多项指标组成的档案服务质量标准。以国家历史档案馆为例,这个标准有13项内容,包括档案馆提供服务的条件、文件阅览条件及档案馆服务项目的信息等。
3.2.3 重视档案利用的信息反馈和投诉
各级档案馆很重视用户信息反馈。获取用户意见的方式是:①鼓励用户对档案馆的服务进行评论,并提出建议;②举办用户联谊会;③鼓励用户给档案馆馆长写建议信;④开展问卷调查;⑤鼓励档案利用者将他们利用的档案写成的研究报告赠送给档案馆。
3.3 德国
德国档案馆把与社会公众互动看作档案服务的重要方面,通过街头宣传、档案陈列展览、出版档案宣传画册、举办学术讲座、档案馆开放日等形式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档案馆,促使公众经常走进档案馆,来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3.3.1 设立档案馆开放日
在开放日用户,只要持身份证既可参观档案馆库房、目录室、技术用房。并配有专人讲解,备有详尽的阅读材料,让参观者全面、深入地体验档案馆。
3.3.2 推出新颖的特色服务
如海德堡市档案馆为广大读者提供生日报纸服务。
3.3.3 主动为城市经济服务
如海德堡市档案馆结合旅游城市特色,以各种方式在世界各地进行宣传活动,推动了该市旅游业的发展。
3.4 荷兰
荷兰主要通过标准体系建设来提高服务水平。
3.4.1 建立质量标准体系
各档案馆对开馆时间、价格、产品和服务,信件和订单处理的最终期限,宽敞的阅览室、良好的照明,正常运作的阅读设备,索取文件时合理的等待时间、专业的员工等进行详细规定,并被印成小册子交到公众手中,接受社会监督。
3.4.2 在网站建立“图像银行”
图像服务是现代化服务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网站媒体库中已包含了超过了20万幅的图像。数据库的发展使计算机装置可以从重要的检索引擎中——如Google的文字索引,查找到所有的档案清单。
3.4.3 建立“文本银行”
荷兰正在开发档案银行(文本银行),方便用户查找档案。建立按需扫描的系统允许访问者选定哪些档案或资料是他们希望数字化的。通过这种方式,档案馆将建立数字化库房,首先数字化那些需求量较大的档案或资料。
4 国外档案服务新趋势
4.1 服务日益标准化
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制定了关于描述全宗和它的组成部分的指南ISAD(G)和关于档案材料形成者的真实信息的指南ISAAR(CPF),其下属的一个工作组近日制定出一个新的描述档案保存机构的国际标准,以便将关于档案保存机构的信息导入传统的网络搜索引擎中。利用者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查阅网上目录,查阅那些描述不同档案保存机构所保存档案的档案信息系统。
4.2 电子信息成为服务的重点
信息技术使得档案馆在完成其传统任务同时不断向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保管与服务迈进。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和世代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共同签署并公布了一项五年期的、对从美国国家档案馆海量馆藏中挑选出的文件进行数字化的协议。电子文件档案馆将使文件从文件柜进入数字空间,改进政府文件的组织、存储和检索方法,更加便于公众查找利用政府文件。英国也建立了国家数字化档案中心(NODA),推进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服务的协调管理。
4.3 服务更加以人为本
近日,英国国家档案馆家族文件中心迁入位于伦敦郊区的英国国家档案馆大楼。英国国家档案馆大楼正在进行全方位的整修和改进。整个工程结束后,将向来访者提供更多的座位、缩微胶片阅读机和计算机终端,并且改进对原始文件、研究资源和越来越多的网络资料的提供利用;将建成两个新的演讲室,提供涵盖了从家族史到军事史各个题目的教育项目。
4.4 更加注重公共休闲服务
“档案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是第14届国际档案大会的主题。英国在档案公共休闲利用上独树一帜。在伦敦西部的丘园(Kew)新馆公众可以联机浏览开放利用的所有政务信息,享受快速、专业的信息服务又称为开发性服务,这种服务形式包括口头咨询、书面咨询、电函咨询以及主动向潜在利用者报道馆藏档案信息等。
4.5 更加注重网络服务
世界各国档案馆普遍开辟出新的服务方式——网络服务,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自由检索公共档案馆网站提供的各类信息。英国公共档案馆通过一体化网络体系将档案目录展示给用户,为国内外利用者提供了关于原公共档案馆和皇家历史手稿委员会的详细信息,还为研究家族历史、电子文件理论研究以及档案文件的普遍保管原则等提供了翔实的档案材料。
4.6 电子档案成为现代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档案的收集管理被提上议事日程。2003年,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向与会代表呼吁要保护信息社会记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
4.7 档案管理日益法制化
依法管理档案是全球各国档案管理的大趋势。英国于1838年颁布第一部《公共档案法》,2000年颁布《信息公开法》,2005年实施《信息自由法》,还出台了《公司法》、《合同法》等其他法律,这些均对档案、档案工作及档案事业发展以及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档案工作进行了规定。此外,英国各级档案机构、地方各级政府都根据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还通过定期召开档案工作专业会议和出版专业刊物,来增进档案人员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档案法规的贯彻实施。
4.8 高度关注档案解密处理
为方便网络服务,做好档案解密工作,美国国家档案文件局近期在内部新设立解密信息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档案解密工作。
5 可借鉴的经验
5.1 建立数字地质资料馆
在抓好资料汇交的基础,构造统一的地质资料技术和标准体系,加快地质资料数字化进程,建设相关数据库,建立共享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能力。
5.2 推进网络和主动服务
除了传统的地质资料馆藏借阅服务方式外,要提供在线资料检索系统、网络地图查询系统、一站式服务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等;使阅者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到指定的商店购买,也可以通过电话、E-mail、传真订购等形式获取资料;还要通过期刊、年度报告等形式主动开展服务。
5.3 加强地质资料开发利用
要在专业的地质资料服务的同时,开展管理、科普和集成的地质资料服务,如数据处理、应用软件、咨询、决策、技术支持、培训等多个方面,要涉及地质资料的方方面面,如区域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水文地质、地质灾害、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环境、地质科学知识等。做好保密地质资料解密研究,开展解密服务。
5.4 推进集群服务
要在传统地质资料馆服务主体的基础上,发挥地质调查局、地调院、地环监测院的作用,开展专业公共地质资料服务。还要通过合作机制,邀请其他的地学研究机构、高校等参与到了地质资料的提供者队伍中来。
注:本文参考了大量国家档案局、国家档案科学研究所网站及CNKI数据库公开发表的论文文献,在此不一一列出。
㈢ 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当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这说明了什么
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从这以上事例中我们知道,海陆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就全球海陆分布来看,七大洲和四大洋自古经过不断的变化才形成这样的。
(3)荷兰著作权保护扩展阅读:
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大致有以下特点:
第一,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并在中、高纬度地带几乎连成一片。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占五分之一,而且在南纬56°~65°地带几乎全是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大陆。
第二,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并形成较深的“陆间海”,其间岛屿众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第三,大部分大陆的轮廓都是北宽南窄,呈倒置三角形。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都非常典型;澳大利亚大陆也具有北部较宽的特点,只有南极大陆例外。
第四,弧形列岛和较大的岛屿多位于大陆东岸。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岸都有一连串向东突出的岛弧,岛弧外侧为一系列深海沟。大陆西岸的岛屿则不成弧形排列,较大的岛屿也少,唯一例外的是不列颠群岛。
第五,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海岸线彼此几乎吻合,仿佛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
㈣ 荷兰画家梵高油画的版权问题
仿真画的作者有著作权,只要此人许可你去销售就应该没有问题。
梵高去世已经超过50年,过了保护期。
㈤ 荷兰好声音的好声音版权
模仿不足为奇,但得知《中国好声音》的版权购买费高达300多万元时,我真的惊了,这可是真金白银要交给荷兰人的。电视节目有法律规定的版权,但是类似《荷兰好声音》这样的综艺选秀节目,其创意和形式在法律上很难保护,甚至是不受保护,遑论让别人付费?浙江卫视为什么没有直接模仿而是选择引进《荷兰好声音》提供的创意和模板呢?难道,同样精明的浙江人碰到了荷兰人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意经吗?
㈥ 德国.荷兰.北欧的著名重金属乐队。
德国:Rammstein Tokio Hotel 芬兰:Nightwish 荷兰:Within Temptation
㈦ 荷兰艺术家霍夫曼是否对"大黄鸭"享有著作权
荷兰艺术家霍夫曼的“大黄鸭”风靡全球,但它的原创性问题近日成为焦点。有中国网友发出疑问:与洗浴黄鸭玩具同样的形态,体积放大了以后版权就能归艺术家所有?这一问题旋即在艺术圈引起了很大反响,并引发追问。
灵感来源于“中国制造”
很多人都对霍夫曼怒斥遍地开花的“山寨黄鸭”的新闻记忆犹新,却没想到他如今也陷入了版权的泥淖。7月中旬,青年艺术家幸鑫在其博客上发表了对“大黄鸭”版权问题的质疑,认为霍夫曼将一个现成品原版黄鸭子经过放大变成“大黄鸭”,再对“大黄鸭”开发衍生品流入市场,这种行为构成了侵权。他提出疑问:这是以艺术的名义侵占他人知识产权,还是暗中与商业合谋?
如果追溯霍夫曼的创作源头,确实是有“把柄”可抓。霍夫曼创作的“大黄鸭”从2007年开始世界巡回,而在这几十年前,作为洗浴用品的小黄鸭已经诞生了,从外形上来说,“大黄鸭”不过是“小黄鸭”的巨型版而已。霍夫曼也坦言其创意来源于博物馆中一幅画有小黄鸭的绘画作品。而“大黄鸭”的外形是根据香港某玩具厂生产的橡皮黄鸭子放大而来。
幸鑫的质疑获得许多人的力挺。批评家陈默在微博上评论:“从外形上看,抄袭剽窃嫌疑很重。”深圳市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促进会会长冯家敏则认为:“大黄鸭确实涉嫌侵权,只是难以取证而已。把现成品直接拿来创作艺术品,肯定有侵权之嫌。”
但也有人支持霍夫曼。独立策展人鲍栋表示,霍夫曼创作“大黄鸭”的艺术手段不新,但他在扩大原物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想法,“想法很重要,这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环节”。
在网上争议产生之始,霍夫曼在成都商谈“大黄鸭”的巡展事宜,而在这之前已有消息称他已授权北京9月展出“大黄鸭”。面对媒体提出的版权问题,他一直没有正面回应。但他承认:“大黄鸭”尚未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注册。有网友不禁调侃:“让全世界陷入疯狂后让自己陷入版权的泥淖,霍夫曼这是在做行为艺术吧?”
“大黄鸭”或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霍夫曼的“大黄鸭”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版权?如果没有,他怎能到处“授权”展出和售卖衍生品?深圳大学法学院的两位学者李扬和赵明昕就此发表了看法。
赵明昕表示,黄鸭的创造者可能享有美术品的著作权或者工业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但由于小黄鸭已经存在了近百年,所以它的这两项知识产权都不再受法律保护了。按照我国立法,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50年,而外观设计专利权才10年,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差不多。所以黄鸭早已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皆可进行利用,哪怕是商业性的利用。所以霍夫曼制作大黄鸭进行展出没有问题,但他无权授权他人制作小黄鸭玩具。
“像洗浴黄鸭这类实用艺术品只有构成‘美术作品’时,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李扬表示,黄鸭作为一个洗浴玩具已存在近百年历史,无论是鸭子的身子、头部、眼睛,还是这3个要素的组合,都是公有领域中创作要素的简单使用和搭配组合,与自然界中的鸭子形象没什么区别,不能构成“美术作品”,故不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即使原版的橡皮小黄鸭也难以认定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更不用说霍夫曼的“大黄鸭”了。所以他认为,就橡皮黄鸭而言,无论其大小,都并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分界线”
其实在艺术史上,日用品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的例子并不少见:最著名的可谓是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泉》。1917年,他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上面签上他的名字后,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作为艺术品展出,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雕塑家奥登伯格则将按原物放大的日用品,像羽毛球、棒球手套、衣夹子等,放在室外作为环境雕塑。人们不禁发问: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分界线到底在哪里?
对此,艺术评论家孙振华认为,实用品和艺术品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主要看艺术家本人给它赋予什么内容。“艺术品是一种观念的赋予,比如说小便池放在家具市场里面它就是一个小便池,而放在美术馆里,它与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这是对过去艺术观念的一种颠覆。”(梁
婷 叶泳诗)
㈧ 柏光林哪些有著作权
柏光林 男,一九三九年一月出生。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南京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省美术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人才库人入网资格,并
聘任创作人员,授聘于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中韩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授聘于新加坡共和国《新神世艺术院》高级名誉顾问,高级荣誉院士,高级书画师。
许多作品及简历入编:《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中国美术全集》、《世界名人录》、《永远的1997-庆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集》等,《雄风》等四幅虎画获97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集优秀美术作品奖。《巴伐尼亚的森林》获《20世纪国际艺术名家教授成就大奖证书》同时被评为《国际银奖艺术家》称号。《睡虎》获《98'全国百杰书画家》称号。《出山》入选99香港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展获特别金奖。同时作为《二十世纪中国著名艺术家视窗系统》的首批艺术名家而进入INTNETER(国际互联网格)向全世界播发。他的许多作品被海内外报刊杂志所选登,作品内容涉及较广。山水及动物较突出,尤以虎画具长。虎画曾获名家高度赞赏,曾出访过:美国、南美、朝鲜、韩国、法国、德国、荷兰、香港等国和地区,搜集大量的风光素材。创作了一大批水墨画作品;91年十一届亚运会期间应邀于北京举办画展《奥运圣火》由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收藏。97年于江苏省美术馆举办《欧洲万里行水墨画展》。并出版了《柏光林画集》。98年春节参加虎画邀请展。9月参加《江苏十虎六百岁书画展》。99年8月于深圳,10月于香港展览中心举办画展中央、江苏、南京电视台曾先后8次为其摄影了,画家的专题报导。
㈨ 二战后,荷兰著名的文学作家作品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家们纷纷参加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诗人坎佩尔特(1902—1942)和小说家布劳沃尔(1898—1943)等人相继遇难。这时出现的抵抗文学主要是秘密出版的《嘎斯诗歌集新辑》。战后,著名作家德·弗里斯(1907—)著有抗德斗争小说《弗里斯兰邮车》(1948)、《红发姑娘》(1956)和《二月》(1962)等。共产党员女作家普林斯(1912—)也写了描写纳粹妇女集中营的小说《绿外套》(1949),犹太血统女作家雷斯(1932—)写了回忆德军占领荷兰期间她一家人的分散逃亡生活的长篇小说《楼上的房间》(1973)。不少诗人和剧作家在战后写了反法西斯主义和反对战争的诗篇和剧本,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布拉班德尔(1900—)的诗集《绞刑刽子手》(1945)和《病态的五月》(1948),霍尔尼克(1910—1970)的诗集《人类的生存》(1952)和诗剧《访客》(1952),德弗雷斯纳(1893—1961)的剧本《1942年的无名氏》(1945),布吕林(1926—)的剧本《现在这村子已不存在》(1958)和莫理兹·戴克尔(1896—1962)的反对原子战争的剧本《行动起来》(1949)等。
㈩ 荷兰有什么著名的东西
一、荷兰著名的是“风车”。
二、人们常把荷兰称为“风车之国”,荷兰坐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
三、荷兰风车最早从德国引进。开始时仅用于磨粉之类。到了十六七世纪,风车对荷兰的经济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当时,荷兰在世界的商业中,占首要地位的各种原料,从各路水道运往风车加工,其中包括:北欧各国和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木材,德国的大麻子和亚麻子,印度和东南亚的肉桂和胡椒。在荷兰的大港--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的近郊,有很多风车的磨坊、锯木厂和造纸厂。 随着荷兰人民围海造陆工程的大规模开展,风车在这项艰巨的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是给风车配上活动的顶篷,他们又把风车的顶篷安装在滚轮上。这种风车,被称为荷兰式风车。
四、荷兰风车,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有的风车,由整块大柞木做成。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一万二千架,每台拥有6000匹马力。这些风车用来碾谷物、粗盐、烟叶、榨油,压滚毛呢、毛毡、造纸,以及排除沼泽地的积水。正是这些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沉沦和人为鱼鳖的威胁。
五、我们国人比较熟悉的,关于风车的故事,有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等。
六,另外,荷兰很出名的还有享有“欧陆劳斯莱斯”美誉世爵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