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地管理法与物权法有冲突法院会按哪个法律判
《立法法》第83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2. 物权法建设用地划拨
1、有问题,建设用地的规划性质是建设经适房,但L公司直接建了商用写字楼,而没有进行建设用地规划变更。因此该规划改变没有取得政府规划许可。同时,该土地属于划拨地,并非出让地,如果擅自改变规划,不能够取得产权登记。
2、这个题出的有点问题。
按照上问,答案应该是两种。
按照法律规定及产权登记规定,L公司主张正确,形式上只有L公司是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当然建成后的产权也是他的。
按照合作开发协议,m公司也以合同进行了投入,履行了合作开发义务,应该有50%的产权,但这种产权的取得可能还得先办到l公司名下,再转让给m公司,如果双方都销售,只要m公司以l公司的名义销售即可取得50%产权部分相应的利益。
3、
当然能够获得。因为地随房走,房屋产权与土地使用权不能分割。
3. 物权法没出台,合同备案是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不知道你具体要问什么事,但从法理上来说,合同是债权之诉,与物权还是不同的。
打个比方,我和你签订一个合同,我出钱买你房子,钱我付了,但房子还没过户,此时房子还不是我的,仍然还是你的我并没有物权。只有一个基于该合同,要求你交付并过户房屋的请求权。
但此时你把房屋又卖给了别人,并且过户了,那么我就没办法要求这套房子,只能要求你承担违约责任,赔钱。
4. 物权法第76条的适用范围!
首先,物权法76条属于《物权法》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意思也就是说主要针对于现在较为普遍的小区而言,主要说明的是小区业主所具有的权利。
其次,您的房子前40米处的老楼处于公路边上,也就是说这里的近20户平房同样离公路较近,要是改建的话,基本上会拓宽道路面积,在两旁建立绿化带,我认为会涉及到您房子的所在地。
第三,假使您不搬迁,可是公路改建之后,没有了前面老楼的遮挡,噪音、灰尘都会比以前更影响您的生活,尤其是对老人而言。老人念旧可以理解,但是身体健康还是最重要的,一旦临街之后,生活会受影响。
第四,您说这次拆迁说有政府确定的,而且是为道路改建,那么我认为如果不是由开发商开发,而是由政府决策,那基本上拆迁的问题是板上钉钉,可能没有什么回旋余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即使没有,也希望你的问题能够顺利解决。
5. 物权法的第148条中的‘并退还相应的出让金’,该怎样估算‘相应的’作何解释
《土地管理法》第58条规定,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情形有五种,即为公共利益需要,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土地有偿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因单位拆迁、撤消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核准报废。这五种情形中后三种是土地使用权消灭的情形,前两种是土地使用权提前收回的情形。《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是否与《物权法》的148条相冲突?
如果不相冲突,那么在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一种情形之外,还有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可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情形。如果相冲突,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适用《物权法》的规定,那么只有在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形下才能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就不能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
在满足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情形下,对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可按照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进行补偿,而在旧城区改建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情形下,对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进行补偿适用法律则是个问题。如果把旧城区改建理届定为公共利益范畴,则可以适用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但是,旧城区改建的主要方式是房地产开发,难以届定为公共利益,那么对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进行补偿适用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则没有法律依据。《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新修订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和个人的房屋,并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那么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才有了法律依据,但是不是公共利益需要的房屋拆迁补偿,如上面提到的旧城区改建,国务院则没有法律授权性规定,《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无权对此作出规定。因此在公共利益之外的房屋拆迁补偿应当如何适用法律还有待解决。
6. 国家对开发商开发的房子一层小院有什么相关规定
1、只要是在你的宅基地使用范围内,当然可以建院子,法律对此并没有回限制。
2、房产证上面会附有答房屋的平面图,上面有院子的话,院子就是连同房子一起属于你的,如果没有,就属于公共部位属于整体小区业主的。
(6)合作开发物权法院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第一百五十三条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一百五十四条宅基地因自然灾害等原因灭失的,宅基地使用权消灭。对失去宅基地的村民,应当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一百五十五条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7. 物权法问题...需高手详细解答
不是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8. 房地产合作开发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有哪些
挑主要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土地管理法》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
还有物权法,合同法中都有涉及,颁布的司法解释,多着呢~~
9. 物权法第76条的适用范围
车库、会所属于谁——物权法草案第76条的困惑 ----李金凯律师
物权法》第七十六条 下列事项由业主共同决定:
(一)制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二)制定和修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管理规约;
(三)选举业主委员会或者更换业主委员会成员;
(四)选聘和解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筹集和使用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
(六)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七)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
决定前款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决定前款其他事项,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怎样理解法条里的“专有部分”和“建筑物总面积”两个用语?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八条给出了解释:物权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和第八十条规定的专有部分面积和建筑物总面积,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认定:
(一)专有部分面积,按照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面积计算;尚未进行物权登记的,暂按测绘机构的实测面积计算;尚未进行实测的,暂按房屋买卖合同记载的面积计算;
(二)建筑物总面积,按照前项的统计总和计算。
例如,一个居民小区有10栋建筑物,其中的一栋需要使用维修基金改造电梯,此时怎样表决?是这一栋楼的专有部分和建筑物总面积表决,还是整个小区专有部分和建筑物总面积表决?我认为应该是小区全体成员的专有部分和建筑物总面积表决。依据是根据《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整体理解和现实中实际情况而得出的结论。
上面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难题是出现“表决僵局”如何处理?
《物权法》及《物业管理条例》都未对此问题给与回答,只是在最高法院民事审判一庭编著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物业服务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中给与了解释,(见此解释第一百三十六页 )但还是不够明朗。期盼着最高法院出台相关解释来明确此问题,便于指导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