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
企业知识产权抄方针制定的袭总要求:
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满足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
2、最高管理者承诺,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并被其理解和认同;
3、所有参与贯标的企业都应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目标。
例如:
1、生产制造型企业:增加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生产研发型企业: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知识产权创造财富;
3、商贸流通型企业:打造自主诚信品牌,促进市场经济繁荣。
(1)知识产权经费管理规定扩展阅读
知识产权相关立法
(1)专利法。中国专利法自1985年4月1日施行。依法建立的专利制度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
(2)商标法。中国商标法自1985年3月施行。1993年2月22日进行了修正,扩大了商标的保护范围,除商品商标外,增加了服务商标注册和管理的规定;在形式审查中增加了补正程序,在实质审查中建立了审查意见书制度。
(3)著作权法。中国著作权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10月进行了修正。
(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2年1月1日实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5)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Ⅱ 求助企业研发费用管理办法或制度
XXXXXXXX公司
研发费用核算管理办法
目的
为加强研发项目管理,规范研发项目费用核算,合理安排研发费用开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批准立项的研发项目。
研发项目和研发费用的管理
研发项目按照公司《项目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对研发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审批、中期检查、经费管理、项目验收、知识产权等实行全过程管理。
研发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应就研发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及成果对总经理负责。
公司财务部负责研发项目的费用核算和开支管理。控制费用开支、检查预算执行情况。
申请使用和报销研发费用,按照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申请程序和批准权限办理。项目组应在研发项目批准预算范围内控制使用研发经费。
研发项目(全部或部分)需与第三方合作或委托开发的,必须经过技术评审,签订技术委托或合作开发合同,按照公司《合同评审管理办法》规定的审查程序和批准权限办理。协作完成的研发成果纳入公司知识产权进行管理。
因研发需要购买器材和购置仪器设备,按照公司《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采购审批程序办理。购买的物资必须办理验收入库和出库领用登记;符合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标准的物资,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研发费用的核算范围
公司按照国家税务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计算口径核算研发费用。包括:
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支出。
研发项目的直接消耗。(如消耗材料、专用商品软件、单位价值10万以下的研发测试关键仪器设备费等)
研发项目的直接费用。(如调研费、资料费、印刷费、差旅费、委外研发费、培训费、维修费、新产品设计费等)
研发项目相关的设备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研发成果的论证费。(测试、鉴定、评审、验收费)
研发项目发生的其他支出。
研发费用的核算体系
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设置会计科目,
财务部在会计计算机核算系统内设置“研发费用”一级会计科目,根据费用类别、本行业特点和管理需要设置次级会计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公司研发费用按实际成本核算。研发费用核算纳入会计核算一本帐同步进行。
“研发费用”科目按照研发部门和研发项目分别建立部门辅助核算账和项目辅助核算账,同步归集部门研发费用和项目研发费用。
核算体系规范如下:
级次 科目编码 科目名称 辅助账类型 主要核算内容
1 5301 研发费用 部门和项目
2 530101 研发成本 部门和项目 全部研发费用支出
3 53010101 职工薪酬 部门和项目 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工资薪金,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其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3 53010102 外购器材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201 硬件 部门和项目 研发活动外购的材料和单位价值10万以下的研发测试关键仪器设备。
4 5301010202 软件 部门和项目 研发活动外购的专用商品软件。
3 53010103 外部协作费 部门和项目 委托外部开展研发活动的费用
3 53010104 差旅费 部门和项目 研发活动发生的差旅费用。
4 5301010401 交通费 部门和项目
5 530101040101 长途交通费 部门和项目
5 530101040102 出租车费 部门和项目
5 530101040103 其他交通费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402 住宿费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403 出差补助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404 其他差旅费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0405 异地租住费用 部门和项目
3 53010105 折旧费 部门和项目 研发活动相关设备折旧费
3 53010120 其他费用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2001 会务费 部门和项目
4 5301012003 测试及鉴定费 部门和项目 研发成果测试鉴定费用
4 5301012009 其他费用 部门和项目 非经常发生的其他直接费用
3 53010190 分摊的制造和检测费用 部门和项目 研发项目应分摊的辅助作业费用
3 53010199 转出研发成本 项目核算 研发项目结题验收转出的成本
4 5301019901 转入期间费用 项目核算 转入损益的费用性支出
4 5301019902 转入资产 项目核算 转入资产的资本性支出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展或调整明细核算内容。
研发费用的核算方法
直接投入费用的核算方法
为实施研发项目且可直接认定并归集到研发项目的各种支出,如:购买的原材料;购买的试验和试制但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模具、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测试检验费;资料费、印刷费、差旅费、委外研发费、培训费、维修费;租入设备的租赁费等,根据原始单据直接计入研发项目成本。
设备折旧费用和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研发项目摊销的设备折旧费用,根据部门固定资产设备清单计算出部门折旧费用,再根据部门各个项目工时消耗比例或专用设备使用台班数合理分摊。
研发项目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按相关无形资产应摊销额与受益对象的受益程度(工时消耗形或成本消耗比例)进行合理分摊。
研发项目的人工费用计算方法
计算研发项目的人工费用,以各部门的职工薪酬总额,根据部门受益对象的工时比例在各项目间合理分配。
统一抄表发生的电力费用,按照部门工资总额比例计入部门车间费用;期末,根据部门受益对象的工时比例在各项目间合理分配。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报告口径的调整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规定,公司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申报和复审工作中报告研发费用时,应按《指引》口径对会计核算口径归集的研发费用进行调整,以符合《指引》的报告要求。
按《指引》口径调整报告研发费用,无需调整会计核算记录。
根据本公司会计核算的费用归集方法,应调整事项如下:
1. 为研发活动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办公费、通讯费、专利申请维护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等费用,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将在公司“管理费用”科目内核算的相关费用总额,按受益对象的人工费用比例在各项目间合理分配。分配后,此项费用不应超过研发总费用的10%。
2. 未签订劳动合同及全年累计工作时间不足183天以上的临时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酬,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根据人事资料记录从研发项目的职工薪酬中扣除。
3. 研发设施改建、改装、装修和修理过程中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将在公司“管理费用”科目内核算的相关长期待摊费用总额,按受益对象的受益比例(使用面积和使用时间)合理分摊计入。
4. 在用建筑物的折旧费和房租费,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将在公司“管理费用”科目内核算的相关房屋折旧费和房租费用,按受益对象的受益比例(使用面积和使用时间)合理分摊计入。
5. 委托外部研究的开发费用,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时,应按该费用发生额的80%调整计算研发项目的委外费用。
其他
1. 本办法关于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未尽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的计算口径执行。
2. 本办法关于按《指引》口径报告研发费用的未尽事项,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的计算口径执行。
3.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http://wenku..com/view/1c373d563b3567ec102d8a8d.html
Ⅲ 企业知识产权贯标有哪些管理制度
贯标作用
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
企业应当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并要知识产权管理“领导落实、机构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企业应当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职责等。
2、规范知识产权的资源管理
围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对上述管理活动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作出了相应的规范。
3、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规定了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权利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行控制
围绕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四个重点环节。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权利的创造和取得、权利管理、权利运用和权利保护四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5、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产权的各类活动,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并形成档案。特别是对企业对内、对外的合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
6、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动态管理机制
企业应当对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并对照管理目标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Ⅳ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第四章 资产与知识产权管理
第二十二条用八六三计划经费购置(试制)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必须纳入依托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进行核算与管理。
第二十三条课题结束后,课题研究过程中购置或试制形成的固定资产,一般由依托单位代表国家负责管理和使用(除计划任务书中另有注明外),资产的处置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其维护运转费用由依托单位承担。依托单位或相关单位承担国家其他科研课题需使用这些固定资产时,只能收取维护运转费用,不得收取折旧费或占用费。特殊情况下国家有权调配这些固定资产用于其他科研课题。
第二十四条课题因故终止,必须经归口部门批准,并由归口部门组织进行清查处理。课题终止后,课题责任人和课题依托单位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决算报表及资产清单,剩余经费(含处理已购仪器、设备及材料的变价收入)归还原渠道,剩余资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
第二十五条八六三计划课题形成的知识产权,按照国家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执行,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课题责任人、课题(子课题)依托单位和课题研究人员的合法权益。
八六三计划课题形成的专利权的归属与实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执行。
八六三计划课题形成的论文及专著应当标注“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资助”字样。著作权的归属和使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执行。
八六三计划课题形成的具有实用性的技术及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由课题(子课题)依托单位负责管理和使用。八六三计划研究成果转化及无形资产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执行。
Ⅳ 知识产权的经费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归集
(1)知识来产权申请过程中源所产生的费用,包括:检索、申请、登记、代理、公告等费用。
(2)知识产权日常维持所产生的费用,包括:年费、公告等费用。
(3)处置知识产权纠纷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调查、诉讼、代理、赔偿等费用。
(4)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工资及各项奖金(包括在职和外聘)。
(5)用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办公设施(软、硬件)、办公用品及其折旧费用。
(6)用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所有奖金、提成等。
(7)用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其它费用(资料费、培训费、车旅费等)。
(8)用于知识产权风险准备金。
Ⅵ 知识产权的经费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归集
(1)知识产权申请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包括:检索、申请、登记、代理、公告等费用。
(2)知识产权日常维持所产生的费用,包括:年费、公告等费用。
(3)处置知识产权纠纷所产生的费用,包括:调查、诉讼、代理、赔偿等费用。
(4)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工资及各项奖金(包括在职和外聘)。
(5)用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办公设施(软、硬件)、办公用品及其折旧费用。
(6)用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所有奖金、提成等。
(7)用于知识产权管理的其它费用(资料费、培训费、车旅费等)。
(8)用于知识产权风险准备金。
Ⅶ 企业制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一般包含哪些制度
专利管理制度
商标管理制度
著作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保密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办公室岗位管理办法
岗位管理办法
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文件名称
人事管理制度
保密协议
竞业限制协议
知识产权声明
知识产权奖惩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经费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
立项管理制度
研究开发管理制度
采购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制度
销售管理制度
公司外贸与合作知识产权管理规定
技术合同管理办法
一般就包括这些,一般做贯标的时候会建立这些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