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据斯坦福大学法学院的Mark Lemley教授,广泛使用该术语“知识产权”是一个在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后出现的,最近几年才变得常见
㈡ 近年来,由于网络知识产权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愈演愈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措施
:(1)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①盗版猖獗是网络知识产权侵犯的主流;②互联网:从“免费”到“版权保护”;③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仍在继续;④法律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扩大化;⑤法律权威在网络上的弱势化。(2)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①提高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具体做到:学会利用知识产权规则保护自己,树立“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知识产权,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竞争”的意识,创造、运用、管理好知识产权;当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地运用知识产权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向全社会普法。向全社会普及网络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使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上升至社会层面,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加快建立民间监督组织,做好相关咨询工作,并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加大对侵犯网络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③完善有关法律体系,加强司法保护。针对网络的特点专门立法,填补原有法律漏洞;明确并重新界定网络知识产权纠纷各方当事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参照国际法规和惯例出台新的司法解释;采取相应的措施制裁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并对行为的严重后果采取全面赔偿原则;使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有法可依。当网络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有力的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依法制裁网络侵权行为,使网络知识产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④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使我国相关法规与国际接轨。在处理网络知识产权纠纷时,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合作,有效打击侵犯网络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网络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益,为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知识产权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㈢ 知识产权法存在哪些问题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知识产品不仅是个人脑力劳动的宝贵成果,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结晶,知识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关系到社会公众、团体、社会的切身利益。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谁拥有了知识产权,谁就拥有市场优势。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保证国家、个人权益的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外贸易的正常化以及新技术的挑战,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日益完备
3.2法律规范之间存在交叉与冲突法律规范之间存在交叉与冲突法律规范之间存在交叉与冲突法律规范之间存在交叉与冲突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以单行法的形式出现,《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分别对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权利进行了界定和规范。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共性的内容重复规定以及在权利范围、保护标准、举证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中存在交叉和冲突等问题。
3.3分散立法导致责任制度不统一分散立法导致责任制度不统一分散立法导致责任制度不统一分散立法导致责任制度不统一 目前,我国各知识产权单行法由不同的部门分别起草,这种分散立法的状况不可避免地产生知识产权单行法之间在法律责任制度上的不协调问题。以对知识产权保护意义最为重大的民事责任为例,我国著作权法具体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而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而且每一种责任方式如何适用也不够明确,直接影响到执法活动及其效果
满意请采纳谢谢
㈣ 知识产权的问题都存在于哪些方面呢
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外观设计权与商标权的冲突。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冲突。 商标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商标权与域名权的冲突。外观设计专利权与著作权的冲突。
㈤ 如何保护知识产权3D打印的道德边界在哪来听听安德森的看法
如果知识产权发生改变,如何来驱动创造力和创新?安德森:我不知道,法律并没有强调这些,但是我确定地知道,我可以拿着我的手机、用我的相机,做一个复印件,把它们放到打印机,这样我就可以复制一个物体。国家的法律现在还并没有明确地对这个有什么限制,明晰法律在这方面应该是怎么样的。假设会出现下面这几种情况:如果一个创业公司独自做了这些复制品,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这样做了,但是并不会导致什么坏结果,该怎么处理;如果这样做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并不能判断会是什么结果是否可行;什么样的材料会被允许,什么样的大小、型号会被允许,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有关于这些问题的任何答案,在未来的十年,法律会慢慢完善,我们将会知道。GE:3D打印可能带来大量的版权问题,比如唱片打印会造成盗版泛滥等,如果可以打造生物器官,这面临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你认为3D打印的道德边界在哪里?如何解决?安德森:是的,我们可以打印生物材料,可以复制器官,几年以后我们还可以打印DNA、RNA,同样的问题也是版权问题,我们并不知道道德边界是什么,道德边界在不停地变化。当我是小孩的时候,有人在进行试管婴儿,并且把这些婴儿保存在实验室里面,如今这个是可以被接受的。一些实验室出来的试管婴儿已经可以成为合法的后代了,虽然曾经有过困惑,但是大家对这个事情的了解渐渐增加也就不那么抵触,但是以前很难界定试管出来的小孩会不会畸形,小时候连我自己都认为这太恐怖了,太不道德了。所以社会是在改变的,道德边界也在改变,唯一知道道德边界的办法就是先这样做。
㈥ 请教知识产权的问题
你的问题比较多,偶简单回答下。
1、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有哪些?
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是否属于著作权保护的客体。 独创性 可复制性 不属于法律明文列举的不受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对象。
2、常见的网络侵犯著作权行为的类型?
发表权等著作人身权;向公众传播作品侵害使用权;获得报酬权;故意去除或改变著作权管理信息而导致侵权后果的行为;认定剽窃、抄袭他人作品
3、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哪些网络邻接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即邻接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表演者、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以及出版者的权利。
4、简述著作保护期的规定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电影、电视、录像和摄影作品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
5、对各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是民事责任,二是刑事责任。详细的就不写了,具体可以问我也可以上网搜。
6、出版社可否以所出之书被抄袭为由提起著作权侵权诉讼?
可以
7、电视台可否将其录制的节目许可他人复制录象带并发行?
电视台没这个权利的。
8、可否一稿两投?
规定是不可以一稿多投,但是现在中国报刊杂志那么多,不可能都查出来,所以这主要是个道德问题:)以至于很多杂志社只能采用封杀或停止发放稿费等方式禁止那些一稿多投的人。
9、网上免费音乐——MP3现象的法律分析。给出网上免费和收费音乐的实例,分析起版权问题。
免费音乐可以到的MP3找,虽然是连接的别人的,去年不是还引起了官司,你可以搜下相关资料,这里空间少,就不帖了。虽然有的已经开始收费,但是个人认为网络还是免费的应该多点。
10、对软件的版权保护能否涉及到屏幕显示?
没看明白这个问题,如果你说的是屏幕保护程序,当然也涉及。
11、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地域管辖确定有哪几种?|
http://www.chinaiprlaw.cn/file/200602217097.html这个问题这个文章很详细,你可以看看。
12、如何有效防止软件售出后的非法扩散?
WINDOWS是销售最多的D版,只有政府严格起来,这是最根源的问题。一是价格放低,二是增加打击D版的成本。
13、软件盗版的社会成因分析及有效制止办法
中国人穷的多,正版意识不强,听日本回来的朋友说日本买D版就很难。把定价平民化。
14、盗版书的购买者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不承担。由于盗版书便宜,许多购买者不理解盗版图书带来的巨大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帮了盗版的忙/使用盗版产品是否承担法律责任这一问题主要涉及到侵权作品最终用户的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和其他法规规定,书籍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对于购买了盗版产品的最终用户,则应当区别对待。如果盗版产品的制造、销售者系与最终用户串通,有预谋地实施侵权行为,则购买者应当与制造、销售者承担连带民事责任,共同赔偿权利人损失。 如果不属于共谋串通的情形,则最终用户无论是对所购买的盗版产品的侵权状况是明知的还是不明知的,《著作权法》等法律并不追究其赔偿责任。但是,盗版作为一种社会公害,购买者和最终用户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道德责任。
15、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并未明确地将“数据库”列入著作权保护的客体。http://www.fjinfo.gov.cn/publicat/qbts/021/4.htm这个问题这个论文很详细,请参考。
16、作品数字化的版权问题
我国现在已经开始注意网络版权的问题了。相信以后会是重中之重/
㈦ 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原则
(一)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这里所说的在先权利是相对于“在后权利”而言的,就同回一客体先产生的权利较答之于后产生的权利,即为在先权利。保护在先权利是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最基本的一项法律原则。
(二)维护公平竞争,排除恶意取得原则维护公平竞争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价值目标,在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问题上,也应坚持这一点。这一原则排除了以欺诈、仿冒、引人误认或误解等方式利用他人市场信誉与优势获取经济利益的合法性,也排除了因恶意仿冒他人知识产权或欺诈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而取得权利的合法性。
(三)权利平衡原则 知识产权制度本身是平衡知识产权人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节器,在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时,兼顾利益之间的平衡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使不同的知识产权各得其所、相互协调,使知识产品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四)利益兼顾原则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解决,兼顾权利冲突当事人双方的效益也是值得考虑的。从我国有关机关近几年处理的几个较有影响的涉及权利冲突的案例看,在适用这一原则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㈧ 药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道德意义
医药知识产权是指一切与医药行业有关的发明创造和智力劳动成果的财产权。具体来说,它包括5类:()专利和技术秘密;(2)商标和商业秘密;(3)医药企业的计算机软件;(4)与医药相关的著作权;(5)对外合作中与经营管理有关的技术资料、产品信息等[1]。
入世后,我国必须履行TRIPS协议关于全面保护知识产权的最低义务,我国化学药原料及制剂行业面临着国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压,生物药行业面临着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的严峻挑战,中药企业也面临着洋中药的大举进攻,以前不少企业所习惯采用的跟踪仿制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甚至不复存在。近年来医药领域几件有重大影响的药品知识产权纠纷,已经和正在迫使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懂得在药品开发和投产之前必须认真地进行专利文献的检索,否则就有可能面临被停止注册或被诉侵权的危险,使企业的声誉和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众所周知,专利保护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促进药品的创新和开发,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新药,但同时也会在一定期限内造成专利权人的垄断,抑制他人的自由竞争,造成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从而加重了患者治疗和公众保健的负担。因此,2001年11月,WTO在亚洲国家卡塔尔首都多哈发表《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宣言》,“同意TRIPS协议不能够也不应该妨碍各成员采取措施保护公共健康”;此后,又于2003年8月30日通过执行决议,同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将药品强制许可的权利扩展到向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在国内,当2003年的“非典”肆虐时,广大人民群众也曾面临过健康危机。因此,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实践中将会更多地考虑在促进创新和保护公共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要给真正的发明创造以合理的保护,以促进新药的不断产生;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不合理的垄断和用专利进行“跑马圈地”,为公众合理地利用药品保证健康提供方便。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知识产权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成为关系国家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药品,其知识产权当然重要。但目前,我国药品知识产权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药品领域知识产权更是成为知识产权纠纷的多发地带,成为发达国家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公报》近年来公布的药品专利申请数据,我国药品专利申请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化学药品专利申请极少。在化学合成药领域,外国人申请的专利约占专利总数的91.6%,其中绝大多数为新化合物专利,而中国人申请的专利不但少,且大多数为制备方法或制剂专利。二是中药专利申请多然而质量差。在中药领域,中国人申请的专利约占专利总数的97.76%,但是许多中药专利申请仅是罗列处方,缺乏专利法要求的创造性,即使被授权专利,其保护范围也很小。三是生物技术产品专利缺乏创新性。在生物制药领域,中国人申请的专利约占专利总数的48.46%,但其发明创造性和质量与国外相比,差距仍较大。这表明,药品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药行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尽快开展这一领域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迫在眉睫。
卫生部有关人士在谈到我国药品研发的现状时,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我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新药屈指可数,药品知识产权问题就是主要因素之一,因为药品知识产权对保护和激励新药研发起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制药行业整体创新能力差,研究水平低,导致众多企业将有限的研发资源集中在低水平、低风险、低收益项目的重复研究上,创新没有成为药品研发的主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能及时启动药品领域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开展对这一领域的产权保护,确实是高瞻远瞩,利国利民。
不仅如此,开展药品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对推动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也极为重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谈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引起大家的重视,而随着这几年汉方药的迅速发展,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在加快这一领域的产权保护与产品创新,当"洋中药"大举进入国内市场时,我们才惊呼"狼"来了。但能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还为时不晚,毕竟我们在中药理论方面还占据着绝对优势,而且这也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和对待中药知识产权问题
我国的新药保护是保护国外在中国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仿制的所谓新药,其目的是保护国内开发者的利益,防止重复开发,避免市场无序的竞争。既然新药有了行政保护的门槛,就必然阻止其他人的仿制,新药的转让利润就相当巨大。品种开发的人越少,其利润越大;适应症越广的药品;其利润越大。举例说明,全国四类新药奥硝唑仅仅三家开发,任何一家的全部转让利润都不会小于1000万元。假一类新药加替沙星(申报时美国已经上市,实际是二类),全国申报了接近20家,全部剂型(片、胶囊、输液、水针等)要超过60个,每一个研制者的利润都不会小于500万元,总毛利润接近一个亿。
新药开发的巨额利润带动资本市场,大量的资金从不同的渠道汇总到新药开发,新药开发公司如雨后春笋,新药开发的重复数量不断增加。全国出现了新药(仿制国外的药)开发的新高潮,仅江苏省在去年办理新药研究资质的过程中,就有接近300家研究单位。笔者通过业内了解到全国有不同规模的新药开发公司超过了800家,其中出现了像北京德众万全公司那样的大规模仿制药公司,据说每年的新药申报数量接近30个。
㈨ 关于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
1 不侵权,著作权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
2 如果引用别人的文章,从学术道德的角度,应该注明出处,但不涉及版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