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能帮解释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或租出固定资产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出租人一般拥有自己的出租物仓库,一旦承租人提出要求,即可直接把设备出租给用户使用。用户按租约交租金,在租用期满后退还设备,以这种方式处理固定资产。
由于租赁公司能提供现成融资租赁资产,这样使企业能在极短的时间,用少量的资金取得并安装投入使用,并能很快发挥作用,产生效益。
因此,融资租赁行为能使企业缩短项目的建设期限,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同时,避免企业因资金不足而放过稍纵即逝市场机会。经营租赁行为能使企业有选择地租赁企业急用但并不想拥有的资产。特别是工艺水平高、升级换代快的设备更适合经营租赁。
融资租赁资产是属于专业租赁公司购买,然后租赁给需要使用的企业,同时,该租赁资产行为的识别标准,融资租赁其实质就是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某种意义来说对于确定要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承租企业。
而对经营租赁则不同,仅仅转移了该项资产的使用权,而对该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却没有转移,仍然属于出租方,承租企业只按合同规定支付相关费用,承租期满的经营租赁资产由承租企业归还出租方。
(1)企业以租赁方式租入使用权资产扩展阅读
经营租赁出租的设备由租赁公司根据市场需要选定,然后再寻找承租企业,而融资租赁出租的设备由承租企业提出要求购买或由承租企业直接从制造商或销售商那里选定。
经营租赁期较短,短于资产有效使用期,而融资租赁的租赁期较长,接近于资产的有效使用期。
经营租赁期满后,承租资产由租赁公司收回,而融资租赁期满后,企业可以很少的“名义货价”(相当于设备残值的市场售价)留购。
经营租赁实质上并没有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而融资租赁的实质是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
经营租赁的基本租期内,出租人只能从出租中收回设备的部分垫支资本,需通过该项设备以后多次出租给多个承租人使用,方能补足未收回的那部分设备投资外加其应获得利润。
Ⅱ 什么是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为什么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承租人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固定资产。
企业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由于在租赁期里承租企业实质上获得了该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有关的风险。因此承租企业应将融资租入资产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计价入账,同时确认相应的负债,并且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Ⅲ 公司租的办公楼,发生的装修费用一般入哪个科目,计入使用权资产成本吗
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2018)》规定,使用权资产,是指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按照成本对使用权资产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下列四项:
(1)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
(2)在租赁期开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赁付款额;存在租赁激励的,应扣除已享受的租赁激励相关金额。
(3)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4)承租人为拆卸及移除租赁资产、复原租赁资产所在场地或将租赁资产恢复至租赁条款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前述成本属于为生产存货而发生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规定,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
因此,租赁的办公楼发生的装修费用,属于对租入资产的改良支出,不能计入使用权资产的成本。可以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Ⅳ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当计入什么
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的金额一般都比较大,摊销期限一般超过一年,如果摊销期限长于租赁专期的,按属租赁期限摊销,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设备改良支出”科目,分期摊销计入“制造费用”科目,如果租入的设备不是用于生产的,则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属于出租方,所以改良支出不能记入固定资产成本之中。
Ⅳ 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吗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不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因为经营租赁的,企业只有使用权,并没有拥有权,故不能计入企业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需要判断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实务中,主要是通过判断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了企业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取得固定资产所有权是判断与固定资产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凡是所有权已属于企业,无论企业是否收到或拥有该固定资产,均可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反之,如果没有取得所有权,即使存放在企业,也不能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但是所有权是否转移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在有些情况下,某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虽然不属于企业,但是,企业能够控制与该项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将该固定资产予以确认。例如,融资租赁方式下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承租人)虽然不拥有该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但企业能够控制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转移到了企业,因此,符合固定资产确认的第一个条件。
2、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要确认固定资产,企业取得该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有时需要根据所获得的最新资料,对固定资产的成本进行合理的估计。如果企业能够合理地估计出固定资产的成本,则视同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Ⅵ 将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资产进行核算,符合()。 A谨慎性原则 B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C重要
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实质重于形式要求。B。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长期借款的利息按实际发生数计提,分别计入“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等相关科目的借方,同时贷记“长期借款”科目,而不论借款利息要在多长时间内支付。这里存在一些问题,举例说明。例:某企业19X8年8月向银行借入资金1000万元,借款利率为年率6%,借款期限5年,每半年付息一次,假设借款为一工程使用。会计处理上每月计提利息,19X8年8月为:
借:在建工程50000
贷:长期借款50000
19X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的长期借款余额为:10000000+500000×5=10250000(元)
其中长期借款本金1000万元,应付未付利息25万元。由于利息是半年付一次,那么此利息应归属于流动负债,19X8年末资产负债表日的长期借款余额1025万元,显然是夸大了长期负债,减少了流动负债。针对这种情况,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尽管在会计实务中将此借款利息计入了“长期借款”科目,我们仍要把其流动负债的实质体现出来,因此可将25万元利息列入长期负债下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
Ⅶ 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的建筑物属不属投资性房地产
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范围只有三种: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其中第三项,只有企业拥有产权(注意: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房屋等建筑物可以通过投资性房地产核算。融资租赁中,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分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但是所有权还是归出租方而非承租方所有,并且,到期后,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以转移,也可以不转移。所以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核算范围。
^___^
Ⅷ 会计上将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资产,其所遵循的会计的原则是什么
遵循的会计的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资金不足,或因资金周转暂时困难,或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借助于租赁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而购入的固定资产。所有权不属于企业,但是企业实质上获得了该资产所提供的主要经济利益,同时承担了与资产有关的风险。
因此,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将其视为企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当在租赁开始日,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在租赁开始日,按最低租赁付款额入账的企业,应按最低租赁付款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
按期支付融资租赁费时,借记“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