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押合同在质权人占有而生效,如果出质人不转移给质权人合同就无效。怎样破解这种
质押合同生效和质押权设立是两码事,质押合同双方达成合意签字盖章就生效了,内质押权的设容立必须转移质押物的占有,这个转移占有有很多规定,一般动产以质押人交付给质权人的时候设立,股票的话分为上市和非上市,上市的以在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非上市的一般以办理工商登记或者记载于股东名册时设立。质权设立必须转移质物占有,否则就是未设立,这是法定要件,不能破解。
2. 股权出质申请书的出质人和质权人是什么意思
在质押行为中,提供财产的人称为出质人。
质押权人又叫质权人,是指占有财产,并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人。
3. 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出租质物,出租行为有效吗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处分质物,因此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三条规定:由质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但这里只说了赔偿,但出租行为有效吗?????出质人能宣告这个出租无效吗?算无权处分吗
4. 质押物被质押权人设定抵押,如何理解,该行为有效吗
你理解错了,抵押权和质押权,具有从属性,从属于其所担保的债权。
当债权人对第三人转让债权时,相应的,抵押权和质押权也随债权一并转让给第三人了。这个债权的转让,需要通知债务人。
质押物上设立抵押权,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把一辆汽车质押给了甲,你仍然享有对该车的所有权,你只是把但是甲自己已经有车了,你的车即便放在甲那里也没用,所以甲仍然可以把该车的占有使用权抵押给乙,让乙平时来开这辆车。
法律上称为"转质权",指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经出质人同意,为担保自己的债务,在其所占有的质物上为第三人设定质的行为。
你这里所例举的,乙转让给丙的行为,并非转让债权,而是对担保物的无权处分行为。
1.转质的行为必须经由出质人同意,否则质权人的转质行为属于无效行为;
2.转质行为必须在质权从属的原债权范围内,超出的部分无效;
3.转质后,对质物丧失优先受偿权;
4.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或者超出原债权范围转质的,造成质物毁损灭失的应当予以赔偿。
你应该知道,法律中没有禁止的,就是可以做的。当然会有217条这样的规定,因为是为了保护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转质导致其利益受损的。不会专门规定一条说必须经过同意才可以转质。这是根据217条推导出来的。
5. 经质权人同意 出质人可以将质押物转让么
根据《担保法》第50条、《物权法》第192条规定:抵押权、质押权不得单独转让或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那么质押物被质押权人设定抵押就非常难理解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原来的债权转让给了抵押权人。
也就是甲把A物质押给乙,乙在未经甲同意情况下用A物对丙设定抵押,是不是意味着乙对甲的债权转让给了丙,丙对甲享有债权,只是乙对甲造成了损失,乙承担对甲的赔偿责任?对这一问题,原来我主要是看的众合的《民法60讲》第176页,书上是这么说的:“抵押权、质押权本身也不得单独转让或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见《担保法》第50条、《物权法》第192条),后来我查了下法条,这两条都只说: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物权法并没有提到质权的不可以单独转让。
《物权法》第217条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向出质人承担赔偿责任。”可见转质不需要出质人同意,大不了就是赔偿出质人,但转质是成立的。其次可以看出“未经出质人同意”,说明就不存在债权的转让,因为在质权人转质的时候,出质人都不知道这回事,何谈债权从出质人转给了第三人。
6. 出质人和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分别是什么
权利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但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可以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人所得的转让费、许可费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者向与质权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7. 质权人未经出质人的同意,转让质押财产
质权人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其转让质押财产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
受让人就可能是善意第三人。
8.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94条规定,未经出质人同意,质权人为担保自己的债务,在其所占的质物上为第三人设定质权
未经出质人同意,质权人不得以质物为自己的债权出质。否则,其转质合同无效,转质行为无效。第三人当然也无权取得质权
9. 为什么质权人非经出质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处分质物
质权人不得擅自任用、处分质物的理由主要有:首先,当事人设定动产质权目的在于版担保质权人的债权能够得到权清偿,质权人占有质物,使质物脱离出质人而为质权人所掌控,质权人的担保物权得以保障。其次,质权从其性质上看是担保物权而非用益物权。动产质权与抵押权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担保物的移转与否,抵押不移转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而动产质权移转质物的占有,将属于出质人占有的质物转至质权人的控制之下,这是由于用于抵押的物大多是不动产,而用于质押的是容易移转的动产,质权人占有质物的作用在于控制质物,保证债权实现。再次,无论是抵押还是质押,物的担保在于其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质权人取得质物、控制质物是为了质物不被出质人随意处分而使担保落空,质权人使用、处分质物显然不是设定质权的目的。因此,质权人非经出质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处分质物。
10. 已经质押给别人的质物,出质人可以转让给第三人吗
经过质权人同意之后,出质人是可以将质押物卖给第三人的,但是此时,质专权人已不再是属质权人,因为,质权的成立与保持与抵押权不同。质权的成立,初签订质押合同外,须出质人依质押合同的约定将质物交债权人占有。质权人对质物占有的继续也是保持质权的条件,质权人丧失对质物的占有,即引起质权的消灭,所以此时,质权人不再占有质押物,即,质权消灭。所以如果出质人还不了原始质押人钱,只能依法按照债务关系来处理。在此时,当然与第三人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