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都是人们保护个人财产的权利。
物权请求权,又称物上请求权,是指物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碍或者有被妨碍之虞时,物权人为恢复其物权圆满状态,得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对于侵权民事责任方式的规定中,《民法通则》规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责任形式。
2、侵权请求权本身是一个债权请求权。
侵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基于债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在公权力不法侵害私权利的情况下,民事主体可以依据私权所产生的请求权,主动要求公权力机关纠正不法行为,如果不能实现,将进一步提起诉讼。这样可以增加权利保护的途径,强化公民的权利保障意识。
(1)物权伤害扩展阅读:
物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1、二者产生的目的不同。
物权请求权是为了保证物权的圆满状态而产生、存在的,物权受到妨害或者有妨害的可能,物权标的物尚存在时,物权请求权发生,请求权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
而当物权受到侵害、灭失、毁损时,物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物权的圆满状态无从恢复,权利无从实现,物权请求权亦无从行使,这时,受侵害人只能行使债权请求权即侵权请求权,侵权侵害人赔偿损失。这一赔偿请求权的目的在于以价值担保代替现状保护担保,使物权人获得适当的赔偿。
2、从权利的独立性来看。
物权请求权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附从性权利而非独立性权利,这种权利是为了保证物权的圆满状态、保证物权的正常行使而存在的,因此其产生、变更、消灭均依附于物权。而侵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完全独立于受侵害权利的财产权利,其可以独立地转让。
3、在两种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妨害与损害的区别是二者不同的一个根源。
物权请求权是物权受到妨害或者有妨害之虞时发生的,物权请求权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或预防妨害。而侵权请求权是权利人受到损害时发生的,侵权请求权的目的是为了使损害得到填补,使权利人得到赔偿。
㈡ 善意第三人取得制度对租赁物权法的伤害
法律条文之间一定是有所冲突的,这是因为不同的民事主体所占角度不同,所需维护权益也不相同,当然具有不同的期望可能性。物权法主张“买卖不破租赁”这是保护租赁人的合法权益,但同样的,如果租赁是在抵押后才开始的,租赁人也同样侵犯了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因抵押人未告知而造成租赁人的损失只能找抵押人赔偿。
㈢ 侵害物权的损害赔偿是产生债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
物权~物权消灭的请求债权
㈣ 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受诉讼时效限制吗
物权来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自,诉讼时效也不适用于物权。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财产权中的债权性请求权。因此下列权利不适用诉讼时效:
1.人身权的请求权
2.财产性支配权:包括物权和知识产权
3.抗辩权
4.形成权
㈤ 当事人侵害物权的行为造成物权人的经济损失时,物权人如何请求赔偿
《物权法》(草案)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第三十六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途径解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七条
因物权的归属和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第三十八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不能返还原物或者返还原物后仍有损失的,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第三十九条
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损毁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或者恢复原状后仍有损失的,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第四十条
妨害行使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
第四十一条
有可能危及行使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消除危险。
第四十二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第四十三条
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侵害物权,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权利人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的,不适用诉讼时效。
简单归纳一下保护方式主要为以下六点:
1.
请求确认物权
2.
请求返还原物
3.
请求恢复原状
4.
要求停止侵害
5.
请求排除妨害
6.
请求赔偿损失
㈥ 物权法 邻居建筑倒塌伤害了别人怎么办
涉及的是侵权责任法中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的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因其他责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他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
㈦ 侵害物权的损害赔偿是产生债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
个人理解应该是这样的:
损害赔偿请求权是物权的保护方式,但是属版于债权请求权。
物权的保护方式分为物权权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两种,二者概念不同。物权请求权旨在恢复物权人对其标的物的支配状态,从而使物权得以实现。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目的在于填补损害,它是在不能恢复原状时,以金钱作为赔偿,填补物权人受到的财产损失。损害赔偿请求权必须以实际有损害前提,而物权请求权则不以有损害为要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损害赔偿请求权分为侵权损害赔偿和违约损害赔偿,应该属于不同类型的债权。
(对以上内容声明保留著作权^_^~ 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㈧ 法律中权益受到伤害具体指什么
你好
权益伤害就是权利受到侵犯,具体是指侵犯了以下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㈨ 物权请求和个债权请求权区别, 物权损害赔偿和能不能适用诉讼时效。 跟侵权的区别。
债权请求权是指在物权受到侵害并发生财产损害时,物权人要求行为人赔偿损失的权利,它是一种索求性、进取性的请求权。其典型的民事责任形式即是赔偿损失责任。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是保护物权的两种不同方法,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物权请求权的实现或物权性民事责任的承担,权利人无需证明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因为,权利人仅仅要求将受到妨害的物权恢复到其完满状态。而受害人欲请求行为人损害赔偿者,则应证明其实施侵权行为时主观有过错。
(2)物权请求权的实现不以行为人的行为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为前提。而行为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前提是加害人造成了受害人现有财产或非财产性损害。
(3)债权请求权的行使有诉讼时效的限制,而物权请求权很难适用诉讼时效。
(4)物权请求权的行使主体并不局限于物权人本身,因为物权请求权是与物密不可分的,任何对物的占有构成侵害或妨碍的,物的持有、占有者即可行使此项请求权。如租赁物的承租人对他人侵害租赁物的行为可以提起诉讼行使上述权利。因此,这是一种对物诉讼。而债权性请求权的行使是以相对人为对象,且以权利人受到实际损害为前提。因此,只有受到损害者才可以侵害方为被告提起诉讼,故这是一种对人诉讼。
㈩ 相邻关系和物权纠纷受到损害能否适用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刑法中规定的,相邻关系属民法调整。不是一个范围内的。。。
也就是说,对方侵害你的采光权,你可以去法院对施工方提起民事侵权之诉,请求施工方停止侵害停止施工或者给予你一定的补偿金。
而施工方在施工之时你去动手打他,在对方没有伤害你身体的时候,你采用了暴力方式对他的人身造成侵害,你这行为就属刑法上的故意伤害,对方若报案,你有可能被公诉机关起诉。
如楼上所说,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对方施工不属于上述的“不法侵害”,并且不是迫在眉睫的、十万危急的“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你的行为和正当防卫沾不上边。假如现在正有人拿着刀追杀你、有人把枪顶在你脑袋上抢劫你,这时你可以用力反击,这才属于正当防卫。
我是你熟人,给我算最佳答案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