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纳博科夫继承死后版权

纳博科夫继承死后版权

发布时间:2021-08-25 13:46:04

❶ 如果纳博科夫没有爱过洛丽塔,结局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纳博科夫只是《洛丽塔》这本书的作者,lz不要被序言和小说的第一人称忽悠了。这部小说是完全虚构的。而真正的主人公是那个监狱里的忏悔者亨伯特·亨伯特。 如果亨伯特没有爱上洛丽塔,我想结局应该不会改变。 如果说一开始亨只是因为想继续少年时期的一段痛苦而难忘的经历而想疯狂地占有她,那么到了最后,在已为人妻将为人母的多莉希勒面前,亨伯特才是真正地爱上了那个洛丽塔。可以说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由激荡炽烈的情欲起始,直至最终析出绝望寂灭的爱与忏悔。 但如果亨伯特一开始就没有爱上安娜贝尔,那么结局就会大不相同。 再多说两句。 《洛丽塔》是一本需要细嚼慢咽的书,多读几次才能真正懂得亨伯特的炙热却残缺的爱,洛丽塔的悲苦,奎尔蒂的罪,和作者赋予这本书的感情和力量,以及,这本书本身散发的光芒。
采纳哦

❷ 纳博科夫的每本书的扉页为什么都有"献给薇拉”,薇拉是谁、

薇拉 是LOLITA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妻子。
在扉页上题词献给自己的亲眷或爱人是很多欧美作家的习惯

❸ 纳博科夫一共多少部作品麻烦告诉我

作品一共有:《洛丽塔》,《微暗的火》,《王、后、杰克》、《圣诞故事》、《防守》、《眼睛》、《荣誉》、《黑暗中的笑声》、《天赋》、《斩首之邀》,《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尼古拉-果戈里》、《俄国三诗人》、《庶出的标志》、《故事九则》、《确证》,《菲雅尔塔的春天》、《普宁》、《纳博科夫十三篇》,与独子Dmitri合译出版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说吧,记忆》、《阿达》、《诗与棋题》、《透明的事物》、《一名俄国美女与其它故事》、《固执己见》、《看那些小丑》、《败亡暴君与其它故事》、《日落的细节与其它故事》、《礼物》. 回答:2012-04-10 17:32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❹ 纳博科夫属于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

现代主义,洛丽塔算是典范了
当然,不能简单得用“XX主义”概括一个人,他写过《初恋》,有浪漫主义的影子

没看过,不敢妄议;不过楼主对“现代主义”的认识是错误的。
纳博科夫是文体大师,他的文字本身就有鲜明的现代性

❺ 纳博科夫之后还应该读什么

啊,是的。我知道那种感觉。

哦,弗拉基米尔•!你狡猾而优雅的谜盒结构!你的普通话掌握英语语言!

你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欲望、渴望和痴迷的景象!

谁,哦,谁,下一个要读?

《礼物》的第四章虽然令人难以置信地吸引人(它甚至以一种与纳博科夫的风格微妙不同的写作风格,但也同样优美),是纳博科夫对其他作家恶意不公正倾向的一个例证。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个笨拙的作家,当然,他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和习惯。但对俄罗斯的一代读者和革命者来说,他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

托尔斯泰很欣赏车尔尼雪夫斯基1863年的小说《该做什么?》于是他在1886年出版了一本名为《那么我们必须做什么》(What Then Must We Do)的书。

列宁更是一个狂热的追随者,他在1903年出版了一本关于抵抗状态的小册子,《怎么办?》

(斯大林的《照我他妈的告诉你的去做》、赫鲁晓夫的《咱们别再那么做了》和普京的《什么?我什么都没做。)

当然,这一切纳博科夫都知道——反正这些东西不是我编造的。

他以自己的方式写了费奥多尔的《切尔尼舍夫斯基的一生》,这不仅是为了让费奥多尔看起来像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也是为了嘲弄革命的社会主义传统,无论这些传统是在俄罗斯还是其他地方。费奥多尔的《切尔尼舍夫斯基的斧子》写得很漂亮,但却充满了优越感,一旦我们看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开始意识到纳博科夫同情的局限性。

也就是说,《礼物》是纳博科夫在我客厅书架上唯一保留一席之地的小说,其他的都被放到了柜子里。

第二步。认识到纳博科夫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样的事情。

纳博科夫的英文小说通常采用其他类型的书的形式。《洛丽塔》据说是其主人公亨伯特•亨伯特(Humbert Humbert)死后出版的回忆录。《苍白的火》被认为是美国二流诗人最后一首诗的注释版。《阿达》是另一本有点像回忆录的书,里面插入了一段演讲。《Pnin》看起来像是一部传统的喜剧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滑稽的、心不在焉的教授的故事,但事实并非如此。

然而,这掩盖了一个事实,在他们中,纳博科夫经常采用相似的基本情况,与相似的原型人物阵容。

❻ 纳博科夫的我在等你啊表达的是什么

作者可能是在等他爱的那个人;也可能这个“你”代表的是一种无形的精神理想。

我们每天都在等待,等车、等红灯、等吃饭、等时间过去,等喜欢的人出现。只要细心去观察,一定能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总有一天,会等到能看见你与众不同的那一个人。



“这时我突然明白,世界原来充满关爱,我周围的一切都深怀仁慈之心。在我和天地万物之间,有着幸福的纽带。我明白了,我想从你身上找到的欢乐并不只隐藏在你身上,还在我周围:在街上喧闹的声音中,在意外翻起的裙裾上,在冷雨欲滴的秋云里。”

在生活中,人或许会执着地追求某样与自己不契合的事物、事件或人,从而失去自己。这个小说正是告诉我们,不要因过度执着而忘记了生活本来的美好。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不起眼的点滴小事中。

纳博科夫是一个特别重视形式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核心里也同样洋溢着一种生活的气息,这也说明生活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❼ “存在不过是一道光缝,稍纵即逝;前后俱是黑暗的永恒。 ”这是纳博科夫《说吧,再见》的哪个译版

中文译版

❽ 要买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买哪种译本的好啊

喝汤的汤勺朋友,你好。你在提问当中所说到的《洛丽塔》是著名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
我在这里先给你推荐三个《洛丽塔》中文版本的在线阅读地址:
http://www.shulu.net/wg/llt/llt.htm
http://read.anhuinews.com/system/2004/04/26/000631284.shtml
http://book.peopledaily.com.cn/gb/paper40/1/class004000021/
下面我来回答关于你所提到的《洛丽塔》中译版本的问题,我个人推荐上译的2006年1月才刚刚推出的全译本。
(封面为黄色,衬有白色花纹图案。但这个译本目前在网络上还没有在线阅读的地址)理由如下:
2005年9月是《洛丽塔》出版五十周年,各国最有影响的文学出版机构,如美国的兰登书屋,英国的企鹅出版社,法国的伽理玛出版社,都相继推出了这本富有争议的名著的纪念收藏版。上海译文出版社经过多年努力,终于赢得独家中文授权,第一次在中国推出没有任何删节的完整译本。
在一九八三年中国加入世界版权保护公约组织以前,国内曾经有过浙江文艺出版社,漓江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海天出版社和河北人民出版社等多个译本出版。此后,译林出版社等先后于九十年代中后期获得纳博科夫作品的专有出版权,但《洛丽塔》的译本并没有新的更替。因为社会时代环境限制,翻译者自身知识结构以及出版社编辑条件约束等因素,此前的《洛丽塔》译本跟原著存在着一定的出入,关于相关篇章文字的错漏和删节,不少专业读者通过对比英文原著,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
至于现在的《洛丽塔》,就全译本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译者按照美国的权威版本,认真仔细地参照麦克米兰公司享誉世界的专家注释本,准确翻译出了中文本。这也就是说,新的《洛丽塔》译本不仅全面完整地再现了原著的风貌,而且在适当的篇章通过详细注释的方式,给读者提供了恰当理解一部严肃的世界名著的可能。读者通过阅读翻译家精心增添的数百条学术性脚注,可以看出一位著名的英语文学专家和翻译大家多年付出的心血。
《洛丽塔》这部小说描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汉勃特·汉勃特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富裕家庭,自幼就死了母亲,在其父亲、姨妈及众多女性的宠爱下长大。少年时他遇到并爱上了其姨妈一个老朋友的女儿安娜贝尔,在刚偷偷地品尝到爱情的甜蜜后,安娜贝尔却不幸死于伤寒。这刻骨铭心的初恋使他始终不能释怀,以致使他始终痴迷于九岁到十四岁的少女——他所谓的“宁芙”。汉勃特在伦敦和巴黎的大学生活始于对精神病学学位的向往,结束于闲适的英国文学。离开大学后他虽在不同的中学教过书,也在进行写作,但足够的遗产一直能使一表人才的他不为生活所迫地过着懒散的追花逐柳的日子。其后他与一个波兰医生姿色平庸的女儿瓦莱莉娅结了婚,随后又因妻子不愿离开情人跟他一起去美国定居继承姨夫遗产而分了手。到了美国后,汉勃特以写作和学术研究为职业,生活安定,但是对成年女性的厌恶和对“宁芙”们的强烈欲望却导致他精神崩溃而进了疗养院。出院后他来到一个小镇拉姆斯戴尔,寄住在海兹夫人的家里。海兹夫人时年三十五六岁,带着一个十二岁的女儿洛丽塔独自过活。汉勃特一眼就发现了他的“宁芙”——洛丽塔,不仅为此滞留在这个乏味的小镇,开始寻找一切机会观赏、接近这个小女孩,而且在其母亲向他求爱时,为了得到作为她母亲的丈夫所能施之于洛丽塔的那些不会被人非议的亲昵和爱抚,他还抑制内心的厌恶与海兹夫人结了婚。但是在他还仅是梦想着谋杀海兹夫人时,后者却已从他的日记上发现了他的隐秘,大为震怒的海兹夫人决心与之离婚,带着孩子避开这个魔鬼,可是愤激之下却在还未及把汉勃特的邪恶告诉任何人之前就不幸撞车身死。草率地料理了丧事之后,汉勃特就以继父的身份从寄宿学校带出了洛丽塔,并且以各种手段诱奸了这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从那以后,汉勃特就驾车带着洛丽培在全国各地漫游。为了能长久地占有洛丽塔,他施展各种手腕制服她,又限制她与同龄人和别的男性的交往;为了不使他的这种邪恶暴露,他费尽心机地避免引起旁人和警察的注意。最后,汉勃特在比尔兹利安顿下来,把洛丽塔送进了比尔兹利私立女子学校,相对安稳地享受着他那种罪恶的乐趣。然而好景不常,汉勃特发现他对洛丽塔的占有受到了威胁,于是匆匆地编造了一个借口又离开了比尔兹利,再度开始了公路上的漂泊生活。汉勃特异乎寻常的感觉和疯狂的想象力使他对每一个身边的男性都疑心忡忡,然而他的一切防范最后终究还是没能阻止洛丽塔乘他生病之际逃离了他。自此以后,他的生活就被追踪与试图报复主宰了。数年后,正当他茫无头绪时,已经结婚并即将临产的洛丽塔写信向他求援。见到已长大成人的昔日“宁芙”,他作了最后一次努力:要她跟他走。被拒绝后,已处于疯狂状态中的汉勃特找到并枪杀了当初带洛丽塔逃走的剧作家克赖尔·奎尔梯,而后自入囹圄,并因发病在审判前死于狱中。

❾ 求lolita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中文版买了英文版想对照看看~~~

阅读全文

与纳博科夫继承死后版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