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属于民商法么
物权是因物的归属和利用产生的民事关系,因此物权法归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民商法律部门。
根据我国2011年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其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行政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部分构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
❷ 《中国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什么时候开始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❸ 中国关于物权法的法律,就用一个字来概扩在适合不过,乱!
我认来为你所说的这句话源非常的片面,非常的偏激,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的法律法规,他都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的,没有哪一部法律法规,他永恒的,一成不变的。你去认认真真的了解阅读一下中国有关物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吧!
❹ 物权法为什么对中国老百姓无用
应正确认识物权法的作用。首先,物权法的作用是定分止争。定分,即明确划分各种权利的界限;明确公权和私权的界限;止争,即规则完善、权利界限清晰,便于权利人行使权利,减少纷争;发生权利冲突、纷争时,便于人民法院依法裁判、消除纷争,制裁违法行为人。其次,物权法不是保护法。物权法有利于保护合法的公私财产,但物权法不具有保护公私财产的职能(物权法属于财产归属关系法,不是财产保护法);保护公私财产,是刑法(侵犯财产罪)、侵权法(侵犯财产的侵权责任)的职能。再次,谁的财产谁保护,是财产保护的基本原则。物权法规则完善、界限清晰,有利于公私财产的权利人正确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使自己的财产保值增值;遭受侵害时及时诉请人民法院予以救济。无论公私财产,其权利人管理不善,导致流失、损失,都与物权法无关。最后,制定物权法的重大意义在于普及物权观念。明确规定物权是具有排他性的权利,明确划分公权和私权的界限,凡物权范围之内是私人活动的空间,物权范围之外是公权力活动的空间,可以约束、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偶尔的不合理不足为怪,仍然可以继续伸张正义主张,知道维护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我们不积极维护法律、不相信法律,那法律才是真正不起作用。ok !!
❺ 为什么物权法是中国目前法制体系中很好的一部法律
这是因为:
1、物权的保护与人人都有关系,特别与富有的人有关,它促使他们想保护已有的财产,也促使穷人想拥有更多的财产。更多的人关注,立法过程也就较为开明。
2、物权的保护在世界上的历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此领域的立法相当成熟。中国的立法与自己比是个重大进步,但其实大部分无非借鉴了世界物权立法文明的既有成果,并不需要太多的创新,更多的是破除思想上的障碍而已。需要挖空心思去写的的无非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的物权制度,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而这些也是中国几十年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原来散布各处立法的综合编写。
3、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只是第一步,物权保护的路还长
❻ 中国<<物权法>>什么时候正式实行
《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的法规。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权法的性质是私法:私法性质是基于民法的性质产生的;物权法所调整的基本内容仍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❼ 物权法只对中国人有效吗
可以对外国人有效,比如外国人在我国买房子时因为房屋买卖纠纷到我国法院起诉,可以适用我国物权法。又如中国人到国外租房子,产生纠纷,外国籍房东跑到中国法院起诉要求支付租金,可能适用外国法律也可能适用中国的物权法。再如,中国人用自己的轿车为外国人的借款作抵押担保,外国人在外国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关于抵押问题,外国法院也是可能适用中国的物权法的。“国际私法”又称为“法律适用法”,就是关于涉外的民事纠纷,应当适用哪一国法律的规定的法律,每一个国家都有制定一些“法律适用法”。我国有一部专门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❽ 全中国物权法著作谁写的最好(大陆)
作者: 梁慧星 陈华彬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03674228
页码:420 pages
版次:2007年6月第4版
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作者不仅是学界权威,更是中国物权法立法进程的引领者,全程参与我国物权法的制定过程。本次新版充分汲取了我国《物权法》的新成果,详释了《物权法》确立的新制度,并对《物权法》作出了独到的评析;同时,结合大陆法系新近物权法的理论研究动向及我国物权法司法实践,对物权法的内容作了全景式的阐述。
本书因袭现行法的体例,新增了编的设置,全书共五编二十四章。本书概念明晰,语言精练,理论深度把握得当,既考虑到本科教学的系统性要求,又兼顾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权法的参考需求。
--------------------------------------------------------------------------------
作者简介
梁慧星,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1月出生,四川青神人。196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担任《法学研究》杂志副主编;1988年晋升研究员,担任民法室主任;1990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任《法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民法》、《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研究》、《物权法》、《中国物权法研究》、《民商****丛》等。
陈华彬,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法学博士。1967年11月出生,四川仁寿人,1991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获民法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博士学位。1996年1月至1998年7月,日本东海大学、东京大学、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访问学者。主要著作包括:《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物权法原理》、《物权法研究》、《物权法》、《中国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等。
--------------------------------------------------------------------------------
目录
本书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作者不仅是学界权威,更是中国物权法立法进程的引领者,全程参与我国物权法的制定过程。本次新版充分汲取了我国《物权法》的新成果,详释了《物权法》确立的新制度,并对《物权法》作出了独到的评析;同时,结合大陆法系新近物权法的理论研究动向及我国物权法司法实践,对物权法的内容作了全景式的阐述。
本书因袭现行法的体例,新增了编的设置,全书共五编二十四章。本书概念明晰,语言精练,理论深度把握得当,既考虑到本科教学的系统性要求,又兼顾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权法的参考需求。
--------------------------------------------------------------------------------
❾ 请问中国物权法与澳洲物权法的区别。谢谢!
的确有点难,层次比较高
❿ 中国物权法的发展
物权法是规范民事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在法律体系中起基础作用,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代表说。
徐显明代表认为,制定物权法意义重大。首先,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第二,体现了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三,是实现宪法原则的需要;第四,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物质财产利益的需要;第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实行平等保护,是物权法草案的一大亮点。物权法草案坚持了民法的基本原则,即平等原则,包括主体地位平等和保护平等。”徐显明说,只有主体平等,市场经济才能运行。当然,平等保护并非指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个人财产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平等。
来自中华全国总工会界的全国政协委员葛文耀说,制定物权法对于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有、集体和公民的私有财产,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尽快出台。
全国政协委员顾心怿认为,物权是财产所有权,制定一部保护国家、集体、个人财产权的重要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必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沈春耀代表说,物权是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有健全的物权法律制度。物权法强调保护各种物权,但物权能够得到法律保障的前提是它必须是合法的。
沈春耀代表说,物权法不是专门针对国有财产而制定的法律,但是物权法对于保护国有财产具有重要作用。物权法是一部专门的法律,它解决基本的法律问题,以此为基础还需要许多专门的特别规定,物权法还需与各项专门的、具体的法律法规结合起来运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杨兴富代表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集体、私有三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就非常需要一种法来规范这三种所有制的财产。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物权法是起支架作用的一部法律。
蒋树声代表说,物权法草案明确“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就意味着国家将坚决控制不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土地征用,这一条对于保护耕地意义重大。当然,在实践中还要界定好“公共利益”的内涵,应由国务院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加以明确。
“物权法为了更好地保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明确规定了对于被征收人的充分补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利明代表说,“其中包括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的补偿,征收单位、个人住宅及其他不动产的补偿等。”他说,要解决好在征收征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仅靠一部物权法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配套法律,以贯彻落实好物权法有关保护公民财产权益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