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加快缩小中国与发达
因为中国的领导只对别人好,自己人只会压榨
2. 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表现是什么
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面临挑战,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二是某些发达国家近年来极力推行,专利全球统一化脚步加快;三是知识产权已纳入贸易战,成为贸易战的制胜点。四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其面向新时代的知识产权战略,推动知识产权战略全球化。
总的来说就是范围扩大化,保护统一化。
再说一句啊 这个和恋爱有什么关系
3. 中国的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几位
新华网日内瓦12月20日电(记者 刘洋 王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日在日内瓦专发布《2011世界知识产权指数报告属》。报告说,就本国专利部门受理的专利申请数而言,2010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专利申请国。
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专利部门受理的专利申请较上年增长24.3%,达到39.12万件,比排在第三位的日本多约4.66万件。中国专利申请数连续10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1年至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达22.6%。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当天在记者会上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注册快速增长,主要源自研发领域的大量投入和创新能力的快速提高。他认为,中国正在形成保护知识产权与提升创新能力之间的良性循环。
2010年,专利申请数排在全球第一位的仍是美国。美国共受理专利申请49.02万件,较上年增长7.5%。全球2010年专利申请数较上年增长7.2%,达到198万件的历史最高水平。中美两国的新增专利申请占全球新增专利申请的80%。
值得注意的是,以居民申请专利数统计,中国居民提交的专利申请数约29.31万件,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4. 怎样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查询统计数据
您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会公布知识产权(IP)活动概览, 详细数据都能查到。据WIPO举行版的新闻发布会消息权:《WIPO 2011年IP大事和数据》涵盖了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和工业设计,收录了世界90个知识产权局的IP数据,可作为快速参考指南。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5.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连创新高,2018年向美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86.4亿美元。对吗
是的,抄这是商务部统计的数据袭。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2日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出席,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
在发布会现场,有记者指出,“过去一段时间,美方一直指责中国公司利用各种方法从美国获得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对此,王受文回应称,去年中国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86.4亿美元。
据王受文介绍,目前,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知识产权大国。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50多万件,已连续8年位列世界第一。在自己发明创造的同时,中国也和其他国家开展知识产权贸易。就购买来说,中国在2001年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只有19亿美元,去年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已达到356亿美元,增长近19倍。其中,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86.4亿美元,占我国购买知识产权总额的将近1/4。
6. 世界范围内,对知识产权保护涉及领域最广的产权法
知识产权法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制上都是比较年轻的法律,它的诞生源于社会的进步和保护私权的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长,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断严密,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存在着许多疏漏,其专业性不自觉地把一些权利人拒之门外,要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必须先从普法工程开始,降低法律门槛,和世界大流紧密结合起来。
(6)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扩展阅读:
国内立法渊源
1、知识产权法律,如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
2、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其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
3、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如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4、知识产权行政规章,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定。
5、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知识产权法
7. 世界知识产权那年开始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由来 根据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在1999年的提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2000年召开的第三十五届成员大会上通过决议,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6日是《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生效的日期。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旨在全世界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鼓励知识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环境。 历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回顾 2001年 今天创造未来 2002年 鼓励创新 2003年 知识产权与我们息息相关 2004年 尊重知识产权 维护市场秩序 基本常识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方面或文化艺术方面,对创造性的劳动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两部分。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等。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财产来看待。 【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 【著作权】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的原+创作者,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 【专利权与专利保护】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厉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保护采取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平行运作、司法保障”的保护模式。本地区行政保护采取巡回执法和联合执法的专利执法形式,集中力量,重点对群体侵权、反复侵权等严重扰乱专利法治环境的现象加大打击力度。 【知识产权的三个特点】 1、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即独占性或垄断性; 2、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即只在所确认和保护的地域内有效; 3、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即只在规定期限保护。
8. 国际产权率指数的标准是多少
美国商会全球知识产权中心日前发布题为《描绘路线》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第二专版)。该报告基属于指标得分对相关国家知识产权环境取得的进展和存在不足进行分析,旨在成为国家政策制定者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统计工具。
据了解,与2012 年公布的第一版相比,此版报告将关注的国家从11个增至25个,评价指标也增至6个项目下的30项。本年度指标总分为30分,25
国的平均得分为16.59,占总分55.3%。其中,美国得分为28.52,居25
国之首,但执法得分居英、法之后;中国的总体得分为11.62,占总分的38%,较2012 年度的统计数据提高1
个百分点,但总体知识产权环境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在商业秘密保护和知识产权执法方面;印度得分为6.95,仅占总分的23%,总体知识产权环境得分最低,尤其是在专利、版权和国际条约相关领域
9. 如何看待世界范围的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对国际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反映,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才能产生剩余价值,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非物质经济本身不产生剩余价值,只有参与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分割才能产生价值。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压低物质部门的产品价格,而提高与知识相关的非物质经济部门的价格,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较为有利的地位。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上把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1994年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第十回合谈判过程中,形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协议;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TRIPS》协议同时生效,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TRIPS》协议也当然成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准则。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10. 知识产权保护是什么
随着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作用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知识产权战略。面对国际上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的知识产权形势,中国必须加紧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保护国家的技术安全,促进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限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滥用。知识产权保护标志基本概念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着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和工业产权。版权是指着作权人对其文学作品享有的署名、发表、使用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和获得报酬等的权利;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知识产权制度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运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专利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特点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战略制高点,并成为各国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知识产权制度面临挑战,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如在专利领域中,美国已对含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载体、基因工程、网络上的经营模式等发明给予了专利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扼制。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专利保护的范围,已成为一个紧迫而重大的研究课题。世界银行在1998年年底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日益强化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立法,面临着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差距的危险。"二是某些发达国家近年来极力推行专利审查的国际化,提出打破专利审查的地域限制,建立"世界专利",即少数几个国家负责专利审查,并授予专利权,其它国家承认其审查结果。所谓"世界专利",实质上是世界各国的专利审查工作,由美、日、欧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局来进行。三是知识产权已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范围。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并重,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三大支柱,并且将货物贸易的规则、争端解决机制引入知识产权领域。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世贸组织任何成员将因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遭到贸易方面的交叉报复。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前沿阵地,随着关税的逐步减让直至取消,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四是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和制定其面向新世纪的知识产权战略,并将其纳入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现状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专利制度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专利法律法规体系。1992年和2000年中国专利法进行了两次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立法宗旨,强化了专利司法和行政执法力度,修改后的专利法进一步适应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同时也达到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中所规定的专利保护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专利保护、专利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2、知识产权工作得到了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各省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大量压缩编制、精减机构的情况下,将中国专利局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并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列入政府行政序列。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中,各地管理专利工作机构的建设总体得到加强,出现了政府主导、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专利工作的良好局面。3、形成了包括专利管理、审查、研究、教育、执法、中介服务以及专利信息等组织机构在内的全国专利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专利保护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发明创造活动充满生机活力,专利申请量增长势头强劲。"九五"期间,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比"八五"期间增长了81%,年均增长4、形成了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协调动作的专利保护机制。截止2000年底,法院和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共受理和处理专利纠纷案和侵权案1.5万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还查处冒充专利行为4000多件。5、不断开拓国际合作的新局面。中国已参加了有关专利方面的国际公约,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