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国的知识产权和中国有什么 不同
北京五一国际知识产权解答,知识产权涉及的面比较广,在这先说说外观设计专利方面的不同:
1.中国和美国均将外观设计放在专利法中来进行保护,称为外观设计专利。
2.美国的外观设计保护制度,均保护部分外观设计(Partial Design),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只要求保护一个产品的局部的外观设计。例如只保护一个杯子的杯把等。通常要求用实线来描绘要求保护的部分,用虚线来描绘其他部分。而中国目前则没有部分外观设计制度,只能保护完整产品的外观设计,例如一个完整的带把的杯子。目前产业界和学术界也在呼吁中国建立部分外观设计制度,因为这样更贴近设计的本质。
3.对于新兴的保护客体,如GUI的设计等,中美的保护制度存在差异。美国可以保护以产品(或屏幕)为载体的GUI,其保护客体包括了几乎所有在屏幕上显示的GUI都可以,除了操作系统界面,软件界面,连游戏界面和壁纸都可以受到保护。在考虑保护范围时,基本可以跨类保护。例如手机上的GUI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范围可以延及到电视。
而中国涉及到GUI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是“除了游戏界面以外的,与人机交互和实现产品功能相关的GUI和产品结合的整体外观设计”。根据上述要求,一般来说,带设备专用界面、通用操作系统界面、软件界面、网页应用、图标等的产品,可以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而带网站网页的图文排版、带电子屏幕壁纸、带开关机画面等的产品,不能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至于为什么要有上述限制条件,这主要是因为GUI必须在目前专利法框架下获得保护,所以需要作为整体产品。人机交互和实现产品功能,则是考虑到了GUI的本质。GUI本质上是产品实体操作面板的虚拟化,也正因为此,才适宜通过专利法获得保护。而对于网站网页的图文排版之类的设计,本质上更接近“报纸”之类信息媒介的虚拟化,因此更适合通过著作权法获得保护。
② 美国知识产权战略的介绍
美国知识产权战抄略是指知识产袭权领域的美国国家发展战略。 美国从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实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相应的知识产权改革,制订法律,重新界定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包括知识产权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及管理者的权益。在对外方面,谋求美国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全球利益的最大化,推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签署。由于WIPO仅限于IP授权前的事务,不涉及到授权后的保护,因此在WIPO领域内难以实现高标准,因为它没有WTO那样的强制措施。故美国寻求WTO的执行手段。
③ 寻找关于国外 知识产权的历史文化
知识产权制度发源于欧洲,专利法最先问世,英国1623年的《垄断法规》是近代专利保护制度的起点。继英国之后,美国于1790年、法国于1791年、荷兰于1817年、德国于1877年、日本于1885年先后颁布了本国的专利法。虽然1618年英国首先处理了商标侵权纠纷,但最早的商标成文法应当被认为是法国1809年的《备案商标保护法令》。1875年法国又颁布了
确立全面注册商标保护制度的商标权法。以后,英国于1862年、美国于1870年、德国于1874年先后颁布了注册商标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版权法当推英国于1710年颁布的《保护已印刷成册之图书法》。法国在18世纪末颁布了《表演权法》和《作者权法》。以后的大陆法系国家,也都沿用法国作者权法的概念和思路。日本在1875年和1887年先后颁布了两个《版权条例》,于1898年颁布《版权法》。1899年日本参加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当年还颁布了《著作权法》。
反不正当竞争的概念来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法国,而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说为1890年美国的《谢尔曼法》,一说为1896年德国制定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美国是最早产生现代意义上竞争法的国家,其立法包括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两个方面。英国的反不正当竞争的规范可追溯到15世纪,但较全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则完成于20世纪的中叶,代表性的法律有《限制性贸易管理法》、《公平交易法》等。1905年德国修订了《不正当竞争防止法》,1957年又颁布了《反对限制竞争法》,相关法律体系更趋完善。日本主要有1933年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
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产生时间,学界有不同认识,一是“二十年说”,一是“百年左右说”。前者主要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利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建立行政和司法保护两种机制的事实出发,认为现代的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于20年前。“百年左右说”是从1882年清光绪皇帝批准我国第一件“专利”和第一套专利“法规”算起的。
其实,古代中国便有知识产权保护的萌芽。早在2000年前,西周厉王时代就有“谋欲专利之事”,《国语》有“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的记载。北宋时,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使用了“白兔儿”商标,标上除有白兔图形外,还标明“济南刘家功夫针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请记白”。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该法的主要内容影响了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著作权法》和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的《著作权法》。
我国第一部专利法的雏形应为清“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民国第一部专利法的雏形为1911年底由工商部颁布的《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其中载有“先申请原则”、“权利转让”、“法律责任”等理念。1932年颁布的《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奖励工业技术审查委员会规则》等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对注册商标的保护始自晚清时对外国商标的保护,清政府的第一部商标法是英国人于1904年起草的。1923年当时的北京政府颁布了商标法44条,同年又颁布37条实施细则,是我国首部付诸实施的商标法。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保障发明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等5个发明奖励条例,但发明的所有权还在国家,全国各个单位都可以无偿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后颁布实施了几部知识产权法,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
19世纪中后期,各国逐渐认识到知识产权在促进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纷纷通过知识产权立法保护知识产权。这堪称知识产权制度上的又一次飞跃。从19世纪末开始,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多边公约、地区公约或双边协定纷纷出台,其中1883年签订的巴黎公约和1886年签订的伯尔尼公约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国际保护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知识产权保护从此呈现国际化的特点,而且知识产权保护和协调的国际化趋势愈来愈明显。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在经济、科学、技术、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扩大,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知识产权保护从19世纪末进入国际保护阶段,这次飞跃一直延续至今,它使具有严格地域性的知识产权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获得他国保护而具有国际性。可以说,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以成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组织和缔结大量国际知识产权公约为特点的。
转贴
④ 美国在哪些方面体现知识产权法律严密
同世界其他国家基本一致,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范围也是根据智力劳动成果的不同型态和不同权益确定。
首先,先说下,美国知识产权法保护的范围分类。
1. Copy right and neighboring rights.版权及领接权
2. Patents. 专利。
3. Fade marks. 商标。
4. 商业秘密。
5. 其他知识产权,主要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以上,几点主要美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基本框架。
其次,体现其严密性。一方面,可从美国知识产权立法来说,美国知识产权立法十分活跃,主要也是受企业团体影响、企业与政府的协调、高立法效率。另一方面,可从美国知识产权的行政和司法框架现实来说,行政方面有美国专利商标局、版权办公室、美国贸易代表署、版权税查庭;司法方面有联邦和州法院体系,华盛顿的巡回上诉法院在专利方面的案子特别突出典型。除此,美国还有一些知识产权保护的民间组织,比如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商业软件联盟等。
总体来说,从立法到实际操作保护,有一套完整且完善的体系。同时,建议您读几本有关美国知识产权法的书籍,比如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那样您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也可以自行体会其严密性。
⑤ 美国有什么著名的知识产权事务所
多着呢,TOP10,TOP50的都算是很好的美国IP所了,你问这个做啥?遇上了美国知识产权官司?
⑥ 美国为什么要确立知识产权国家战略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和制度的国家之一。美国独立后即在其《宪法》中明文规定发明人、作者的创作成果应当享有知识产权,并于1790年颁布了《专利法》和《版权法》,时间早于绝大多数其他国家。这表明,美国建国之初就把保护知识产权作为其基本国策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在其科技和文化创新能力低于欧洲发达国家的历史阶段,曾在知识产权制度上采取明显的本国保护主义。例如,美国早期的专利制度拒绝为外国申请人提供与本国申请人同等的待遇,长期拒不参加当时由欧洲国家发起制定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直至1988年才参加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世纪中期之后,随着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其国内知识产权制度也不断完善。美国一方面注重为权利人提供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如大力促进其版权产业的形成和壮大,将能够获得专利保护的范围扩大到微生物、与计算机程序有关的商业方法等,规定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利用国家投资完成的发明能够享有并自主处置专利权等;另一方面,也注重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合理平衡。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反垄断体系并将其用于规制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的国家,它还通过其最高法院近10年来的一系列重要判决,制止对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作出过宽的解释,以免其他人使用先进技术有随时“触雷”的危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在其对外知识产权政策方面一直从维护本国利益出发,进攻性地参与和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美国在双边交往中也不断强制推行自己的“知识产权价值观”,与相关国家签订双边协议,使对方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比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更严格、要求更高。例如,2005年开始的澳大利亚新一轮知识产权法修订,就是按照2005年1月的《澳美自由贸易协议》的要求进行的。美国频频运用其《综合贸易法》的“特别301条款”和《关税法》的“337条款”,对其认为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国家和企业进行威胁和制裁。美国是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
⑦ 有关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的
在美复国,对知识产权的法律制保护由来已久。1789年开始实施的《宪法》第一章第八条第八款指出,国会有权“保障著作家和发明人对各自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的期限内的专有权利,以促进科学和实用艺术的进步”。此后,美国又先后制订了《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互联网法》和《软件专利》。为了全面执行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规定的各项义务,1994年12月8日美国政府制订了《乌拉圭回合协议法》,对知识产权法律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⑧ 美国如何构建知识产权战略
建议您可以买相关的图书,包括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和专利战略的书。
下面是网络的介绍:
http://ke..com/view/538877.htm?fr=ala0_1
⑨ 美国有关知识产权或者发明创造的网站
http://patft.uspto.gov/
⑩ 美国是如何对文化产品的版权进行保护的
转篇文了解下:
在美国,知识产权意识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它源于美国人从小就有敢于想象的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就是自己财产一部分的价值观
美国知识产权分为四类: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美国专利法早在1790年就写入国家宪法。
这种对知识保护的意识和法律,有助于激励和保护发明者,使个人、公司和国家都从中获得巨大利益。比如,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美国应用分子基因公司(AMGEN),起初并不起眼。后来它研发出两种药品E-POGEN和NEUPOGEN并获专利,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独销权,公司资产从最初不到2000万美元,到去年超过600亿美元。著名的迪斯尼公司,仅靠销售儿童玩具等产品的品牌和专利使用权就获得巨额收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许多公司技术翻新快,专利多,像IBM一年获得的专利就有3000多个。专利权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
美国是知识产权大国,也舍得在这方面花大钱,因为这可以一本万利。这不仅是美国成为技术和经济强国的重要因素,也是它要竭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原因
美国霍根与哈特森律师事务所负责知识产权保护的律师杨卫宁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有许多独特之处。比如美国的专利法规定,谁先发明谁就有专利权,而欧洲国家是谁先申请谁就有专利权。另一方面,欧洲国家规定,在申请专利前,你的产品不能销售,专利不能发表和使用。在美国可以在申请专利之前的一年时间里,允许销售、使用和发表。她说,这是因为它要鼓励和保护发明者和创业者,许多发明者和小的创业公司开始没有钱,同时也需要时间。有的先要市场实验才去筹资申请专利权和投入生产。所以,在美国发明者从刚刚有创意和想法时就开始记录,公司也有一套体制,研究发展的每一进展和日期都有表格记录在案,并有证人签字。
为了加强对本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尽量与世界接轨,美国前几年已对部分法律进行修改,比如专利权的有效期从批准日始算的17年,改为从申请日开始延长到20年;《版权法》也从团体著作权保护期的75年和个人终身享有及去世后的50年分别延长了20年。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美国还有一条跟欧洲等其他国家不同,就是原告诉被告侵犯他的专利权,如果输了,在欧洲国家原告必须赔偿被告的律师费。但在美国如果原告输了,不用作任何赔偿,这实际上也是对专利人的一种支持。还有,专利人如果告别人侵权,可以先不付任何律师费,赢了官司,再从被告赔偿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费用。输了,可不付律师费。这是鼓励诉讼以保护专利。
负责高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的陈英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说,高科技的发展使知识产权变得更加复杂,美国的法律内容也在不断修改和增加。
高科技的发展和使用,使专利相互扯在一起,官司越来越多。陈律师举例说,比如现在美国市场上的数字相机很热门。多数产品出自日本公司,但里面用的零件技术专利很多是美国人发明的。前段时间,一家美国公司说日本索尼相机里的零件有一项是它的专利,虽然不是关键性的零件,但它告索尼侵犯了它的专利权,要索尼将这项产品销售额的5.7%赔偿给它。索尼输了官司,幸运的是,陪审团裁决只赔偿2500万美元,相当于它销售额的0.8%。
美国对侵权的惩罚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侵权,即在你销售产品时,不知道此产品别人早有了专利权。人家告你,你只要赔偿对方的损失费。另一种是故意侵权,要3倍赔偿对方损失。所以,美国人在申请专利前通常都请律师帮其调查,并有调查报告。如遇问题,凭当时律师的调查报告,可以避免3倍罚款。
在美国,专利和商标的注册由联邦政府专利局负责,版权在国会图书馆注册,版权没有太多的国界性。比如你的著作只要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登了记,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版权,根据美国版权法,侵权者必须按销售的件(次)赔偿你。没有登记,也可告他侵权,但须证明损失数量。
商标的权利关键在使用。在美国你注册了商标,可以得到保护,但长期不用,权利就会消失。
商业秘密保护比较复杂,但有些规定是很明确的。比如你在一家公司搞研究,后来你离开了,虽然这个项目的研究没有成功,但仍是商业秘密。你到别的公司不能继续这项研究,因为法律规定,你在前一家公司所搞的研究,属于前公司所有。
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使美国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很大好处。比如专利权是有国界的。也就是说,如果外国产品到美国销售,必须在美国申请专利,或拥有美国专利,否则就不能销售。如果美国的某项产品在别的国家也注册了专利,那你在那个国家也不能销售属于它的专利的同类产品
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取消了配额等贸易壁垒,但知识产权的国界性“技术壁垒”依然存在。这将严重影响技术专利比较少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
事实上,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存在垄断问题,这种垄断不仅影响美国本国消费者的利益、其他同类公司的发展,对国际贸易中的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影响。
比如美国有家电力公司,发明了一种节省电力和能源的技术产品,并申请了专利,但为了多卖电,它把这个专利束之高阁,自己不用,别人也不能用。又比如微软公司,不仅进行技术垄断,还将产品进行捆绑式销售,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也影响了别的公司的发展。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美国政府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规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限制;二是用《反垄断法》来对知识产权滥用者加以制裁,以促进社会的发明创造和有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