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1年中国大陆有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典了吗
在2020年,中国大陆已经有《民法典》出版发行,并于2021年1月1日实施。是真正的民法典,不是什么形式上的。
② 民法典正式全文2021物权法临街商铺物业公司硬收物业费,怎么办
如果你购买这个商铺,在购房合同上,规定了物业费的收取,而且指定了前期物业,一旦你签字了,就代表你认可合同上的条款,所以建议你拒绝在购房合同上签字。
你可以和开发商协商,重新制定购房合同,在购房合同上,把物业条款去除。此外,如果物业有乱收费的情况,也可以向住建局的物业科投诉。
③ 民法典2021年新规内容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标志着属于民法典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同时也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草案由民法总则与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及附则,共1200多个条文。
无论涉及土地权属制度、遗产继承归属、个人隐私保护,还是高空抛物、邻里纠纷、婚姻问题、性骚扰等情况,民法典都能够覆盖到每个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它也被誉为“社会生活网络全书”。
物权篇
1、重大事项表决从双2/3变成了双3/4
2、遗失物招领公告,从6个月变成1年
3、质权合同改为质押合同
合同篇
1、增加了合同保全、保证合同(相应担保法作废)、物业服务合同、中介合同(居间合同删除)、合伙合同和2个准合同(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
2、情势变更,新增仲裁机构也可以确认来变更合同了
3、对保证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视同为一般保证(以前是连带保证)
婚姻家庭篇
1、明确禁止婚姻索取财物(即民间的彩礼)
2、删除“婚前患有医学上不能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这一无效情形,增加婚前重大疾病告知义务,否则可撤销
3、增加婚姻无效或撤销无过错方的赔偿请求权
4、增加30日的离婚冷静期
5、对于离婚时一方隐匿财产,离婚后发现的,可以起诉重新分割(不受时间限制)
继承篇
1、增加了法定继承的范围,兄弟姐妹的子女可以代位继承
2、增加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
3、取消公证遗嘱的优先地位
侵权责任篇
1、增加知识产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
2、增加故意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环境的惩罚性赔偿
3、增加“禁止高空抛物”
④ 2021年民法典业委会成立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业委会成立条件是:
⑤ 有房产证抵押的债权人在2021年新民法典下资金还安全吗
房产抵押要办理抵押物权登记,如果办理抵押物权登记,抵押物权设立,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可就该抵押财产拍卖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⑥ 民法法典内容2021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6)2021年民法典物权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网络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
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民法典》。
⑦ 2021年民法典物权法没有给对方造成损失的算违约吗
无论是否给对方造成损失,只要违约了就是违约。
违约是不以是否造成损失为前提的。
如果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赔偿对方的损失。
如果违约但没有给对方造成损失,可以不用赔偿损失,只支付违约金就行了。
⑧ 新民法典2021年新规是什么
新民法典2021年新规有:
1、新增三大抗疫规定
监护人“失联” 民政部门兜底负责;增加紧急情况下使用公用维修资金特别程序;完善国家订货合同制度。
2、设置离婚冷静期
近些年来,我国离婚率比较高。有些人结婚很盲动,上午要结婚,下午就去离婚,结婚过于冲动,离婚也过于冲动。那么,有一个冷静期的规定,让双方有冷静下来考虑的机会,重新审视一下离婚是否为真实意愿。
3、性骚扰要承担赔偿责任
性骚扰是规定在人格权编的。以性骚扰被告到法院的话,会涉及侵害人格尊严问题。性骚扰是个顽疾,在各个社会都有,有些还特别严重。民法典(草案)中对其规定强调两点,一是利用从属关系,二是违背被骚扰一方的意愿。
4、网店等虚拟财产可以继承
民法典(草案)的一大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信息时代气息。它规定了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和数据。在侵权责任编,对网络上的侵权责任也作出规定。
5、见义勇为免责
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6、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
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7、禁止高利放贷
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8、保护个人信息
规定: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是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是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是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四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9、增加遗嘱形式
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10、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8)2021年民法典物权扩展阅读: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起,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网络——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