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分类
由于作品的种类不同,使用作品的方式不同,因而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作品的使用方式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出版合同。即由著作权人同图书出版者订立的关于出版作品的协议。
②表演合同。即由著作权人与表演者订立的合同,例如某剧本作者同某话剧团订立的表演合同。
③录制合同(录音录像合同)。即由著作权人与音像制作者订立的合同。著作权人将自己的作品(如音乐作品、曲艺作品等)交由音像制作者使用,由其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并公开发行,而音像制作者则向著作权人支付一定的报酬。
④改编合同。即由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对其作品予以改编而与改编者签定的协议。改编的形式通常是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或电视剧本、戏剧剧本改编成连环画、科学专著改编成科普读物等。
⑤播放合同。即由著作权人同广播电台、电视台订立的制作广播、电视节目合同。
⑥制片合同。即由著作权人同电影制片厂订立的摄制电影合同。
⑦翻译合同。即由著作权人同翻译者订立的合同等。
(2)按照著作权人授权使用范围不同,可分为专有使用合同和非专有使用合同。依照《著作权法)规定,图书出版合同为专有使用合同,除图书出版合同外,其他的合同都可以是非专有使用合同。
(3)按照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的转移的性质不同,可分为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和著作权转让合同。前者转移的是著作权的使用权,后者转移的是著作权的财产权。
(4)按照著作权的财产权能是否全部转让,可分为著作权全部转让合同和著作权部分转让合同。前者是将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能全部转让,后者是转让著作权的部分财产权能。
(5)按照订立著作权合同的方式,可分为书面的著作权合同和口头的著作权合同。
㈡ 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哪些
依《合同法》第12条规 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主要条款包括:(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2)标的;(3)数量;(4)质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 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当然,不同内容的合同,主要条款也不同。《著作权法》第24条根据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性质和特 点,规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也就是许可使用作品的方式。
版权许可使用合同必须明确规定版权人授权被许可人以何种方式使用其作品。比如,授权翻译则应明确授权何种文字的翻译使用权。使用方式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但一定要明确约定。
2、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
专有使用权是一种独占的和排他的权利,是指版权人将许可使用的版权授权给被许可人之后,在合同的有效期间内,既不能再将上述权利再授权给 第三人使用,自己也不能使用。非专有使用权是指版权人将某一项或几项版权许可他人使用之后,在合同的有效期内,还可以将同样的权利再许可第三人使用。 专有使用权和非专有使用权有很大的区别。版权法要求被许可人在与版权人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许可使用的性质,旨在保障被许可人的正当利益。如果在合 同中未明确约定许可使用权的性质,通常法律只能认为被许可人取得的是非专有使用权。
3.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
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是指被许可的版权在地域上的效力。通常表现在作品的复制、发行范围、表演权或播放权以及翻译权的范围等。许可使用的期 间,是指被许可使用的版权在时间上的效力,也就是作品使用的年限。这些内容,合同中都应当明确约定。我国版权法修改后,对此类合同的有效期未作强制性 的规定,所以可以认为许可合同的有效期应由版权人和被许可人协商约定,但有效期间最长不能超过版权人依法受到版权法保护的有效期。
4.付酬标准和办法。根据《著作权法》第27条的 规定,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务院著 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如果作品重印,仍按约定的比例和办法向作者付酬。付酬办法是支付报酬的具体方式,比如,是现金支 付,还是支票支付;是付人民币,还是付可兑换的某种国际硬通货。如果有具体要求,均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5.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后,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 任。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是对双方当事人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双方在合同中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法律保护,应当认真履行。但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 定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在双方签订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生违约后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内容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以及赔偿 金额的计算方法等。
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除去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就双方认为必须列入的内容做出约定。比如,纠纷解决的办法,双方可以约定有关仲裁的条款。也就是说,双方约定或一方要求必须订立而被另一方接受的条款,都可以成为该项合同的主要条款。
㈢ 签订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应注意哪些内容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的著作权人和使用人就作品的使用问题达成一致协议,按照一定的格式和程序将其确定下来,形成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签订合同要注意:
.国家版权局提供各类合同的标准格式,当事人应尽量采用。这种标准格式是国家版权局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所制作的。综合包括各种必需的条款、有利于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和防止纠纷的产生。
.合同内容包括:
许可使用作品的方式,即是复制还是表演等。使用的方式有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也就有不同的合同,如出版合同、翻译合同、表演合同等。
许可使用的权利性质。即是专有使用权还是非专有使用权。专有使用权是指著作权人授予使用人使用其作品的排他性权利,著作权人不得在同一范围内再与第三人签订许可使用合同,而且著作权人自己也不得以同样方式使用该作品。使用者如果取得的是非专有使用权,则不仅著作权人自己而且著作权人还可以与第三人签订合同授权其在相同范围以同样的方式使用该作品,不具有排他性。如果合同中未明确约定授予专有使用权的,那么使用者仅取得非专有使用权。
许可使用范围、期间。范围是指地域范围,以限制使用者使用作品的地区,根据不同作品和当事人双方的目的来协商确定。期间是指时间范围,使用者取得使用权的时间,由双方商定,但最长不得超过10年,合同期满后还可以续订。
付酬标准和办法。这一标准既可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执行,也可由双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执行。
违约责任,合同应规定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的责任,以备发生纠纷时追究违约者的责任。
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根据《著作权法》第26条规定:“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同意、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因此,双方应在合同中规定详尽,以免自己的利益遭受损害。
.通过合同,使用者取得的仅是作品的使用权,因此:
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依照《著作权法》和合同取得他人著作权使用权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
使用者即使取得专有使用权,如果许可第三人行使同一权利,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㈣ 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哪些
当我们想在版权人的授权下合法的使用作品,就必须和版权人签署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是指作为许可人的版权人与被许可人之间就作品使用的期间、地域、方式等而达成的协议。那么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哪些呢?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哪些?1.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也就是许可使用作品的方式。版权许可使用合同必须明确规定版权人授权被许可人以何种方式使用其作品。比如,授权翻译则应明确授权何种文字的翻译使用权。使用方式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但一定要明确约定。2.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专有使用权是一种独占的和排他的权利,是指版权人将许可使用的版权授权给被许可人之后,在合同的有效期间内,既不能再将上述权利再授权给 第三人使用,自己也不能使用。非专有使用权是指版权人将某一项或几项版权许可他人使用之后,在合同的有效期内,还可以将同样的权利再许可第三人使用。 专有使用权和非专有使用权有很大的区别。版权法要求被许可人在与版权人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约定许可使用的性质,旨在保障被许可人的正当利益。如果在合 同中未明确约定许可使用权的性质,通常法律只能认为被许可人取得的是非专有使用权。3.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是指被许可的版权在地域上的效力。通常表现在作品的复制、发行范围、表演权或播放权以及翻译权的范围等。许可使用的期 间,是指被许可使用的版权在时间上的效力,也就是作品使用的年限。这些内容,合同中都应当明确约定。我国版权法修改后,对此类合同的有效期未作强制性 的规定,所以可以认为许可合同的有效期应由版权人和被许可人协商约定,但有效期间最长不能超过版权人依法受到版权法保护的有效期。4.付酬标准和办法。根据《著作权法》第27条的 规定,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版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务院著 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如果作品重印,仍按约定的比例和办法向作者付酬。付酬办法是支付报酬的具体方式,比如,是现金支 付,还是支票支付;是付人民币,还是付可兑换的某种国际硬通货。如果有具体要求,均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5.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没有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后,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 任。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是对双方当事人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双方在合同中确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法律保护,应当认真履行。但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约 定的情况经常发生。所以在双方签订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发生违约后应承担的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内容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以及赔偿 金额的计算方法等。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除去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之外,还可以就双方认为必须列入的内容做出约定。比如,纠纷解决的办法,双方可以约定有关仲裁的条款。也就是说,双方约定或一方要求必须订立而被另一方接受的条款,都可以成为该项合同的主要条款。关于版权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条款有哪些?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版权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
㈤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条款,软件许可使用有哪些要求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条款
著作权法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但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以下主要条款:
1)许可使用作品的方式,例如是出版许可、录音录像许可、表演许可还是电台电视台播放许可等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以防止使用者超范围使用作品。
2)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是非专有使用权。若是专有使用权,取得某项专有使用权的使用者,有权排除著作权人在内的一切他人以同样方式使用作品。合同中标明此点有助于明确使用者与著作权人的权利。
3)许可使用的范围、期间。合同中应明确许可使用的区域范围,合同的有效期限不能超过十年。合同期满可以续订。
4)付酬标准和办法。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应遵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定执行,合同另有规定的,也可以按照合同支付报酬。
5)违约责任。
6)双方认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国家版权局负责提供各类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标准样式。
二、软件许可使用有哪些要求
根据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规定,软件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其软件著作权,但应当订立许可使用合同。对于许可使用合同中软件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的权利,被许可人不得行使。
许可他人专有行使软件著作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没有订立书面合同或者合同中未明确约定为专有许可的,被许可行使的权利应当视为非专有权利。
订立许可他人专有行使软件著作权的许可合同的,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软件登记机构登记。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外国人许可软件著作权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㈥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怎么写
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怎么写?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怎么写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四)付酬标准和办法;(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第二十五条?转让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权利转让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作品的名称;(二)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三)转让价金;(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以著作权出质的,由出质人和质权人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许可使用合同和转让合同中著作权人未明确许可、转让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另一方当事人不得行使。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使用他人作品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㈦ 跟电视台签订的电视剧版权使用合同开什么发票,交什么税
咨询你公司的税务专管员,如能开节目费就直接开节目费,如不能开最好开版权许可费或版权使用费;当然开版权服务费也可以。
㈧ 《著作权法》中规定许可使用合同的内容是什么
《著作权法》中规定许可使用合同的内容是什么?出版者不能以没有书面约定拒绝支付稿酬,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图书出版者和著作权人约定的出版合同并不限于书面形式,口头合同也是允许的,因此只要著作权人没有明确同意放弃稿酬,出版者就不能以没有书面约定而拒付稿酬。《著作权法》中规定许可使用合同的内容是什么相关法律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四)付酬标准和办法;(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第十条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四)版权保护,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