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水平开始快速提升了吗
据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6月13日发布了《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版报告权》。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世界排名提升迅速,排名在2012年至2016年4年间从第十九位提升至第十位,平均每年提升3个位次。
综合来看,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位居世界中上游,2016年我国世界排位由第十四位上升至第十位,与知识产权强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文章来源:央广网
2. 官方的知识产权各行业年度报告在哪
知识产权一般分为两大类,与工业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一类知识产权,属于上层内建筑、精神世容界方面的东西,叫著作权(版权),主要是文学、艺术创作和科学著作。另一类与工业生产(包括农业、林业、采矿业、建筑业、商业等)密切相关,叫工业产权,主要是专利、商标以及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或货源标记和服务标记等等。还有一类介于上述两类之间,受以上两种法律保护或者专门立法保护的产权,知识产权专家把它取名为工业版权,如计算机软件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类知识产权正在扩展
3. 专利指数是什么,重不重要
您好,在了解专利指数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下什么是知识产权指数,因为专利包含在知识产权里边,那么相应的知识产权指数是一个大的概念,知识产权指数是区域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反映,而区域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地区与知识产权相关领域各个层面、环节发展现状和潜力的所有要素的集成。关联文章《技术交易网》专利指数有多重要通过以上的了解,知识产权直指数,我们可以理解专利指数是一个地区专利领域各个层面、环节发展现状和潜力的所有要素的集成。我们都知道专利代表这科研、代表着技术。我国向来以科技想听兴国为重要的战略;一个地区的专利技术发展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区域专利技术实力涉及一个地区的政府、企业、协会、社会公众等专利指数相关主体,应该是区域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形式,结合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环境以及知识产权发展情况,营造区域专利技术发展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知识创新成果的转化,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表现。因此,如果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专利指数较高,该国家、地区的专利发展比较成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政策支持,不敢的加强对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宣传,通过一系列专利费减、专利政策资助、专利项目申请奖励政策扶持;这大大的提升了地区专利指数,让知识产权更好的发展。
4. 材料一:专利申请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1年2月9日发布报告称
(1)(一)①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科技的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与版发达国权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持是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二)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提高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②才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③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转变;④才能贯彻落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为实现国家经济独立和经济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2)①坚持发展的观点和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特别是大学),政府要继续在财政、政策等方面支持企业、大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②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主要矛盾,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的问题。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企业不能只注重研发,更要注重实践,将科技发明转化为生产力和社会财富。④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使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大众。 |
5. 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什么发展水平
你好:
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体现,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佳,这是众所周知的。根据香港政治经济风险顾问公司(Political & Economic Risk Consultancy)公布的亚洲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指数,中国在亚洲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二,仅好于印尼;根据世行公布的法律指数,该法律指数的成分之一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中国在195个国家中排名95位,低于世界均匀水平。理论上讲,在知识产权保护如此薄弱的地区,企业的研发投资意愿应该不强。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中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研发大国”——根据世界经合组织报告,2006年中国企业的研发用度总额仅次于美国与日本位居世界第三,2002-2006年间中国企业研发用度增长率世界第一;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调查统计,中国超过所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主要跨国公司进行研发投资的首选之地。在一个知识产权保护如此薄弱的国家里,如何实现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是否中国企业与众不同,他们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来保护其先进技术和创新产品?还是存在其他可以替换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可以支持中国企业的研发活动呢?这是本文要回答的两大题目。为回答第一个题目,我们通过跨省比较分析来考察各省知识产权保护执法状况的不同是否影响各省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研发投资以及研发产出。研究发现:(1)在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强的省份,高科技企业更可能获得各类外部融资:外部债务融资、非正式金融机构债务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他们也更愿意将更大比例的资金投进到研发活动中,并开发出更多的专利技术和新产品。(2)固然我们上述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与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研发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否存在一个被我们所忽略的因素,不仅进步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进步了高科技企业发展水平,从而导致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高科技企业融资能力和研发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伪相关”呢?对于这一题目,假如我们发掘知识产权保护对高科技企业融资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作用机制,那么显然二者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而非“伪相关”。作者设计实证检验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是通过以下三个作用机制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产生影响的:第一,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公司技术轻易被竞争者仿制和盗取的“外部性题目”;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减少公司因担心研发项目信息被泄露而不愿向外部投资者表露信息,从而融资困难的“信息不对称题目”;第三,知识产权保护还可以减少中外合资企业的“代理题目”——中方股东很可能将外方股东所提供的先进技术挪为他用,致使后者不愿向合资企业转让技术。上述研究结果对本文的第一个题目作出了回答: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内高科技企业的投融资行为是起作用的。但是,即使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作用,其总体水平仍然落后,外资高科技企业似乎不该将中国作为研发投资的首选之地。由于与国内企业不同,外资企业是可以选择到其他知识产权保护较强的国家进行研发投资的。因此作者推断:可能存在其他一些可以替换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可以起到吸引外资高科技企业到中国进行研发投资的作用。我们以为社会资本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替换机制。社会资本在经济学领域的经典定义来自LLSV(1997):“一个社会中人们的合作倾向,也就是说,在社会资本比较高的社会里,人们倾向于通过合作来获得社会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互相猜疑、互相算计导致‘囚徒困境式\'无效率的结果。”Knack和Keefer(1997)则进一步夸大社会资本包括社会互信、社会公德、和团队精神。基于世界观调查(World Values Survey)的数据,LLSV(1997)发现中国的社会资本和社会互信水平是非常高的,在全球40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而Allen,Qian和Qian(2005)则进一步指出:与西方不同,中国较高的社会互信主要受到了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的熏陶,他们对中国企业主的进一步问卷调查结果还表明:100%的企业主以为假如企业破产了,那么经济上的任何损失都比不上信用和声誉的损失来得重要。可见,取信用在中国这种关系型社会中是非常被看重的。假如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很高,人民的诚信度和公德心很强,那么即使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该国人民也较不可能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以社会资本可以作为吸引外资高科技企业的重要机制。为检验这一机制,我们考察了各省社会资本水平差异对外资高科技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我们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在控制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保护水平,政府廉洁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同行业密集度,上、下***业密集度,基础设施建设,薪酬水平,人力资源丰富程度,政策优惠哑变量之后,社会资本比较高的省份更轻易吸引外资高科技企业的进驻。而且在社会资本较高的省份,外资高科技企业也更愿意与当地企业组成合资企业,并且研发投资意愿较强。(2)在高社会资本的省份,外资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强度逐年进步;相反地,在低社会资本的省份,外资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强度却是逐年下降的。这一结果与我们的理论猜测相一致,说明外资高科技企业对当地社会资本的逐步了解,逐步积累经验,并对当地人的诚信程度做出了逐步的反应。这些结果回答了本文的第二个题目:在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国家里,社会资本可以起到了替换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此外,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我们还考察了外商投资者来源国(地区)的社会资本和国家文化如何影响投资国(中国)社会资本的作用效果。我们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假如外资高科技企业是来自于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那么他们将更重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诚信程度,因此他们会选择到社会资本比较高的地区进行研发投资。(2)假如外资高科技企业来自于中国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较大的文化差异使外商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环境非常陌生,因此为减少风险他们也将选择在具有较高社会资本的省份进行投资。(3)来自风险回避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其投资决策也在更大程度上依靠于投资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的高低。(4)对比其他国家的外商投资者,具有华人血缘关系的外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投资地区的社会资本水平依靠程度较低,由于他们可以利用其他机制,例如基于关系与声誉的治理机制,来应对当地人的不诚信行为。(5)历史上曾经交战的双方仍然很难忘记仇恨,历史上与中国交战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更不可能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企业,也更不愿意在中国从事研发活动。鸦片战争以来这些国家与中国的交战次数每增加一次,两国投资者建立合资企业的概率就减少3.2%,来自这些国家的高科技企业在中国的研发强度减少0.6%。这些研究结果从多方面拓展了“文化与金融”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先容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具体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题目、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改进与创新等。第二章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司财务”,“社会资本与公司财务”都是交叉学科领域,目前该领域的文献未几,作者综合运用经济学、财务学、和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具体分析阐述知识产权保护及社会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研发投资、研发产出、投资区域选择、股权结构选择等财务决策的作用机制。第三章制度背景分析。首先先容中国现行的主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以及中国政府与有关国际组织签订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然后我们讨论了中国各省知识产权执法状况的差异;最后我们分析了世界各国(地区)社会资本水平以及中国各省的社会资本水平的差异。第四章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外部融资、研发投资和研发产出的影响,并具体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高科技企业投融资决策的三大作用机制。第五章是研究社会资本对外资高科技企业投资区域选择、股权结构选择以及研发投资选择的影响,接着作者讨论了外资高科技企业来源国的社会资本和国家文化如何影响投资国社会资本的作用效果。第六章是对论文研究成果的总结,包括研究结论与启示。本研究的主要改进与创新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知识产权保护薄弱的国家里如何发展高科技产业?这是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题目。假如要研究这个题目,恐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数据能比中国的数占有说服力,由于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之差,而高科技产业发展之快,无“国”能出其右。中国如何在不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又快又好地发展高科技产业,这一题目为众人所困惑,也为世界所瞩目。本文利用了中国科技部提供的包括2001-2005年间中国所有高科技企业的数据库,对这一题目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首次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对高科技企业外部融资、研发投资、和研发产出的影响,并率先指出社会资本可以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替换机制,在外资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区域选择、股权结构选择和研发投资选择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可为中国政府制定高科技产业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规划和制度建设提供一个决策依据,而且也有助于其他国家了解和鉴戒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经验。第二,本文是第一篇将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引进公司财务研究领域的论文
6. 国家知识产权局 分类表 再细分
国知局网站就能下载,主页面左侧有个”表格下载“,点进去就能找到”110101发明专利请求书“ 或者点这里进去,什么表格都能找到。
7. 国内的知识产权权威有哪几位
学术界的一般常说北郑南吴,即中国人民大学的郑成思(已故)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回吴汉东。然后答还有刘春田(人大)、张今(政法)、郭禾(人大)、冯晓青(武大)、陶鑫良(同济)、张玉敏(西南政法)、李明德(社科院)等。郭寿康老先生现在差不多处于退隐江湖阶段... 实务界的就不好讲了,宋柳平(华为)和陈锦川(北京高院)这是我个人稍微了解一点的,另外专任知识产权局和商标局的相关专业高级领导,以及超大型和跨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主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应该也都能算是本领域的权威。
8.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连创新高,2018年向美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86.4亿美元。对吗
是的,抄这是商务部统计的数据袭。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2日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出席,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
在发布会现场,有记者指出,“过去一段时间,美方一直指责中国公司利用各种方法从美国获得有价值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对此,王受文回应称,去年中国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86.4亿美元。
据王受文介绍,目前,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知识产权大国。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达到150多万件,已连续8年位列世界第一。在自己发明创造的同时,中国也和其他国家开展知识产权贸易。就购买来说,中国在2001年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只有19亿美元,去年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已达到356亿美元,增长近19倍。其中,向美国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达到86.4亿美元,占我国购买知识产权总额的将近1/4。
9.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排名如何
6月13日,《2017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专,2017年,我国知识产属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为218.3(以2010年为100),比上年增长9.0%,保持较高增速。
作为《报告》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我国专利质量近年来稳步提升。2017年,全国专利维持率达到60.0%,较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达到6.2年,较2016年提高0.3年。但从数量、质量与效率3个二级指标对知识产权创造这个一级指标的贡献度来看,我国知识产权质量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于数量和效率。
10. 国际产权率指数的标准是多少
美国商会全球知识产权中心日前发布题为《描绘路线》的国际知识产权指数报告(第二专版)。该报告基属于指标得分对相关国家知识产权环境取得的进展和存在不足进行分析,旨在成为国家政策制定者具有建设性意义的统计工具。
据了解,与2012 年公布的第一版相比,此版报告将关注的国家从11个增至25个,评价指标也增至6个项目下的30项。本年度指标总分为30分,25
国的平均得分为16.59,占总分55.3%。其中,美国得分为28.52,居25
国之首,但执法得分居英、法之后;中国的总体得分为11.62,占总分的38%,较2012 年度的统计数据提高1
个百分点,但总体知识产权环境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在商业秘密保护和知识产权执法方面;印度得分为6.95,仅占总分的23%,总体知识产权环境得分最低,尤其是在专利、版权和国际条约相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