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抄持有土地使用权证,而对方没有房产证,则铁皮棚子为非法占有及添附,你可根据“房随地走”原则,要求对方拆除、腾地归还,或与铁皮棚子所有人协商折价受让。
也就是说,在土地权属与地上建筑物或构筑物权属分离的情况下,法律保护能够证明权属并且经不动产登记取得登记证书的一方,如果双方都有权属登记,则一般倾向于保护土地使用权人,即“房随地走”为主要原则,如果双方均无未办理登记,则主张土地使用权的一方无权要求地上构筑物添附者腾地。
附,相关条文:
《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同一宗土地上部分房屋转让而土地使用权不可分割转让的”就可能导致房与地登记不一致的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土地使用者转让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之转让,但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作为动产转让的除外。”
⑵ 这法条如何理解: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
这是抄一个亘古不灭的原则袭“地随物走,物随地走”。
土地使用权属于谁,地上建筑物就属于谁,如果出现两个权利主体,这就说明有错误了,不是土地局登记错误,就是房产局登记错误。但一般不会出现,开发商在拿地后,建造房屋,房屋建成后卖给小业主,就会申请制作小产证,届时土地局和房产局会把土地、房屋的大产证分割后登记的。
我比较赞成上海市的作法,将房屋和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合成一家,只制作房产权证,既包含土地权属登记,也包含房屋权属登记,不会搞错。
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政策法规处
⑶ cpa中土地使用权处理的例外情况(外购的房屋建筑物)如何理解
“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以及建筑物的价值,则应当对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土地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这里土地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除了历史遗留的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土地,以后的土地指的都是土地使用权,因为土地是国有,个人或企业只有使用权。
“如果确实无法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与房屋建筑物作为一体合并计价。
不能合理分配,自然也就无法合理估价,所以应当和建筑物一并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⑷ 土地使用权转移地上建筑物所有权是否随之转移
按照我国《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房屋所有权转让,及对应的土地使用权也就随之转移。
换句话说,也就是房随地走,地随房走。 房屋的所有权和土地的使用权是不能分开转移的。
⑸ 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所有权可以分属不同公司吗
从《土地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上,是不允许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的产版权分离(即俗称的“权两证分离”)。但是在实践中,确实有两证分离的现象。最常见的情况是学校以非教学设施用地使用权出资,而地上建筑完工后的产权登记在开发商名下。
你说的这种情况能否实现两证分离取决于2个条件:
1、甲公司同意;
2、当地的国土资源政策允许。(可能是地方国土资源局文件的形式)
⑹ 宅基地与耕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所有权,遗产分配权问题。
你好,针对你的描述及问题,简要回答,宅基地、耕地的使用权具有身内份属性。属于本村村民容是可以享有使用权利的。C作为财产所有权人可以处分自己的财产,但财产分割不清有些财产是A的,B作为A的继承人可以继承部分财产。针对财产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如果属于他个人财产是可以的,D可以去的财产所有权。这个问题涉及的比较复杂,建议当面咨询,进一步详聊。
⑺ 收回土地使用权后,地上建筑物怎么处置
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应无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由于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具有不可分割性,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同时,应一并收回地上建筑物,但应给予原所有权人适当补偿。
⑻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成本,并计提折旧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而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权以及建筑物的价值的,则应当对实际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如果确实无法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原则进行处理。
(8)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分配扩展阅读:
划拨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此可见,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种基本形式。
(1)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
(2)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也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无偿的,也就是说无须缴纳任何费用、支付任何经济上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