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亚冠版权被谁买了

亚冠版权被谁买了

发布时间:2021-08-19 15:44:18

⑴ 怎么看待乐视垄断中超亚冠直播权

上港和申花两场亚冠资格赛日前已落幕,但是围绕这两场赛事乃至后续亚冠赛事转播的话题远未结束。拥有亚冠赛事版权的乐视体育采用独家全媒体直播方式,不但挑战着中国观众传统的收视习惯,也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在中国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当下,资本的力量是否已经强大到可以牺牲观众利益看当某些足球赛事版权成为高价的稀缺资源,中国足球是否会离广大的球迷越来越远看
信号中断一分钟的尴尬
上港和申花两支球队同时在亚冠出战,对上海足球来说史无前例,很多球迷顺理成章地等待五星体育的转播。然而出于战略考虑,乐视体育今年并未向各省市电视台体育频道分销2017年亚冠赛事版权,这直接导致观众无法通过电视收看赛事转播。国内电视频道看不到国内球队的亚冠比赛,这在中国球迷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往年,中超各参赛球队的亚冠主场比赛信号往往由所对应的地方电视台来制作。据了解,今年亚冠乐视体育采取招标形式外包信号制作业务,不再依靠前述地方台制作信号。网络直播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不少观看亚冠网络直播的观众反映,直播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顿,甚至出现一分钟左右的信号中断,这在以往电视转播本土的中超和亚冠赛事中极为罕见。此外,现场转播制作水平也不如人意,无法让观众获得看传统电视那般的体验。
现在,通过网络平台看体育赛事并不是新鲜事。因为喜爱某位网络平台的评论员而选择看网络转播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都是基于观众自己的选择。这次的亚冠赛事则不同,由于转播网站一家独大,受众没有选择自由,市场失去多元化竞争,即使用户在收看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只能默默承受。还有更多50岁以上的老球迷们,因为不擅长使用新媒体,无奈与期盼已久的赛事失之交臂。这样的现象发生在媒介如此发达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独揽版权任性也有风险
2015年,乐视体育以接近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获得2017年—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如此高昂的成本如何消化看分销给各地方电视台是一种做法。但据称,乐视体育方面认为,分销给地方台不但难以实现较高经济回报,还可能对乐视体育的直播造成较大分流,不利于其聚拢用户。
乐视体育高层认为,既然把版权抬到了天价,那么商品就应该符合商业逻辑。乐视体育坐拥大量赛事版权,但无论是中超还是英超,均只拥有新媒体PC端的单一播映权。于是在兼具稀缺性和商业价值的亚足联赛事上,乐视体育终于出手选择独播来遏制竞争对手。
之后,乐视体育是否会有进一步收费观看模式考量,还是个问号。付费观看一直是乐视体育期待的盈利增长点,就算想把版权成本分摊到观众头上,也得看中国球迷是否愿意买单。天盛传媒就是前车之鉴。当初天盛以5000万美元购得2007年—2010年英超在中国独家播放权,借鉴国外的付费模式,但高估了中国球迷的购买力,最终惨淡收场。众多球迷那几年无法在电视上看英超,导致英超在中国的热度大幅下降。如今亚冠赛事的前景也同样令人担忧。
独揽亚冠版权的逗任性地背后,乐视体育有着怎样的得与失看目前2017亚冠中国俱乐部球队比赛,可以在其平台观看,如此一来颇有赔本赚吆喝的意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乐视体育希望借此来证明其信号制作、版权运营的能力,挽回投资方和用户的信心,同时推动新一轮融资完成。
资本不该损害球迷利益
国务院发布46号文件之后,各路资本上演了一出出跑马圈地的投资大戏,赛事版权市场的竞争更是白热化。一些非核心赛事的版权报价与其受关注度也不再一致,屡屡出现天价。据了解,2013年—2016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而乐视体育买下的价格已近10倍。高昂的版权费用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使得赛事版权沦为资本巨头间的逗垄断地游戏。
如何收回购买版权的巨额成本,对投资者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打造完整产业链,通过版权赛事的播出带动下游产品的售卖,是新媒体平台期待实现盈利的路径。但全产业链体育公司并没有成功先例可循,变现只是一个存在于预期中的可能。资本市场也有风险,一旦融资速度赶不上版权成本的攀升,公司将面临资金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进入体育产业,应当脚踏实地为体育人群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去炒作概念。购买版权的目的应该是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来看,否则握着稀缺资源,人为设置观赛门槛,只会让观众越离越远。尤其是在中国足球砥节砺行时,让众多球迷为看一场球赛而烦恼,实在是太受伤了。

⑵ 为什么转播体育赛事的版权费很贵,观看却不用付费呢

说观看比赛不付费这来个说法其实是源不准确的。其实没有一项比赛是免费的,只是收费有无形的和有形的而已。如果你用有线电视,交的有线费就是付费的一种,如果你用的电视盒子和手机,网络费用也是付费的一种,只是你感觉好像是免费。但即使这样,比赛中插播的广告也是你变相交费的一种。即使是有形的收费,也是世界通行做法,外国的高质量比赛也大多是付费收看的,也为外国观众所接受。至于乐视的做法,收费很正常,只是超越了国情,高估了观众接受程度,特别是央视也不能播出,普通人还行,你想让高层看个亚冠也要对着手机看,所以惹了众怒,失利理所当然。

⑶ 为什么今年亚冠央视五套不直播,是没有版权吗,今年所有比赛都不直播还是还在商讨中

乐视只是没能拿下国安股权控制,退出控股吧,什么时候说这个企业要倒闭的。。。。。

⑷ 国家提倡垄断,怎么关于亚冠直播版权,连中央台都没有直播,乐视独断

以后都会这样的,这是趋势

⑸ 乐视为什么失去中超,亚足联两个重要ip版权

→ 乐视体育接连失去中超、亚足联两个重要IP版权;

→ 乐视生态资金链紧张;

→ 乐视印度裁员;

→乐视网股价大跌。。。

这一连串的风波将贾跃亭的乐视再一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乐视近期焦点缠身

2017年2月28日亚足联发表声明称,解除与乐视体育的赛事转播权,将向体奥动力出售旗下所有赛事转播权。

回应:乐视体育对此表示遗憾,并称将对会员进行补偿。

2017年3月2日有媒体称乐视金融平台尊享理财乐享其成系列产品涉嫌“变相自融”、资金池等多项违规。

回应:该文存在大量报道失实内容和专业性错误,乐视金融将对这种恶意行为采取法律行动。

2017年3月2日乐视网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项目的审核工作,目前处于“中止”状态。

回应:因为临近公司2016年年报发布,根据相关要求,将在公司发布年报后继续推进。

2017年3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乐视体育拖欠实习生及正式员工出差报销费用。

回应:已优先实习生报销,正式员工出差报销的速度近期会加速。

2017年3月3日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乐视旗下印度公司裁员85%,或离开印度。

回应:印度是乐视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布局,乐视没有任何退出计划。

为确保业务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公司在包括印度在内的市场中将采取相应规模调整。

2017年3月3日乐视网在互动平台遭到了投资者质疑。

回应: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各项业务均正常开展。

2017年3月3日乐视痛失亚冠独播权后,再丢掉中超独家直播权。

回应:对会员暂时不会赔偿。

乐视网股价大跌,再创阶段新低!

2017年3月1日,贾跃亭与甘薇夫妇刚就乐漾影视与乐视网子公司花儿影视的同业竞争道歉。

紧接着2017年3月2日,乐视体育又被曝彻底失去中超的新媒体独播权。

不管贾跃亭和他夫人甘薇向外界承诺什么,市场都做出了唯一的回应:

不买账。。。

2017年3月1日,乐视网发布公告,乐漾影视实控人,即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的夫人甘薇承诺,将于未来1个月内提出合理解决方案,解决乐漾与上市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问题。

2017年3月2日,乐视网报收33.75元/股,跌幅达4.20%,跌破此前低点,并创下2015年9月以来股价新低。

2017年3月3日,乐视网在深交所回应投资者“资金链这么脆弱,为什么还要扩张”询问时称,乐视网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各项业务均正常开展,其次,随着战略投资者的引入非上市体系由于之前战略和业务发展过快所造成的短期资金压力正在快速解决。

然而,市场依旧没有买账。。。

2017年3月4日,乐视报收31.89元/股,跌幅达5.51%,再次创下阶段新低!

稍早前,乐视网“放大招”——推出“10转20”的高送转方案。

方案披露后,乐视网2017年2月14日放量高开,一度上涨逾6%,创下节后最大涨幅。但此番高送转并未能聚积上涨效应,公司股价随后3个交易日连续下跌。

⑹ 亚冠央视真的不播吗

定了!亚冠直播重返央视 版权之争背后的商业暗战
体育界2017-03-01 17:33:19赛事 体奥动力 亚冠阅读(12264)评论(0)
北京时间3月日,体奥动力官方宣布,与中央电视台达成亚足联赛事转播合作。

亚冠重新在央视转播
在昨天宣布获得2017-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后,为了确保亚足联赛事的收视覆盖,满足广大球迷的观看需求,体奥动力目前已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达成了关于亚足联赛事的版权合作,从3月1日起,包括亚冠在内的亚足联旗下重要赛事将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
体奥动力与中央电视台是长期合作伙伴,在中超、中国之队、足协杯等项目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满足广大球迷的观赛需求,在敲定与亚足联合作的第一时间,体奥动力便与中央电视台进行接洽并确定合作,观众可通过中央电视台收看亚冠等一系列亚足联精彩足球赛事。

同时,体奥动力将投入巨资进行赛事制作,成立亚足联赛事专项制作团队,与包括中央电视台团队在内的国内各高水平制作团队合作,以亚洲最高水准完成亚足联系列赛事的公用信号制作,为观众呈现出最优质的赛事转播,基于版权运营和信号制作两大核心业务更好地造福球迷。

2017年2月28日,上海,2017亚冠小组赛F组,上海上港VS西悉尼流浪者,看台球迷为上港加油。
2月28日,2017年亚冠小组赛才刚刚开始第二轮的争夺,中国境内关于亚冠的转播权纷争就已经上演了几轮。
先是2月7日上海上港与泰可素的资格赛和首轮小组赛,乐视因为买断亚足联赛事全媒体权益选择独播亚冠。本周一,路透社又爆料,亚足联与乐视体育的四年媒体版权合同被叫停,随后引发媒体和球迷的无限遐想,但是乐视迅速发表声明驳斥了这一传言,并表示“与亚足联的合作仍在顺利进行”。
然而,在不到24小时,事件有了新的反转。2月28日上午11点半,亚足联媒体部向成都商报记者发送了一封题为《亚足联与体奥动力合作,在中国扩大转播范围》的邮件,以官方声明的形式宣称与乐视关于亚冠和12强赛的版权合作终止,并与体奥动力展开合作。12点53分,乐视体育也发表声明证实了这一消息,表示愿意赔偿损失,并称,“中国体育产业的进程道路漫长,祝福所有的探索者。”今晚上港比赛正在进行时,CCTV5官方微博宣布将转播两场中超球队参加的亚冠比赛,亚冠重回央视!
这短短20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谁是这场版权大战的赢家,谁又输掉了整个战场?成都商报记者在上港亚冠现场专访了亚足联人士及多位业内专家,揭秘这场版权之争背后的商业暗战。

国家级电视台必须转播
亚足联迅速解约乐视找到下家
其实早在一周前,亚足联解约乐视一事就已经有了端倪。2015年10月,乐视体育宣布以1.1亿美元买下2017-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但据消息人士称,这一合同已于上周被取消。上周一,成都商报记者电话联系到亚足联媒体部发言人阿丽亚,后者表示亚足联版权部确实正在调查此事,并直接表示非常遗憾乐视选择独播造成央视的缺位,“国家级别电视台放弃转播亚冠是十分重大的损失。”
作为亚洲足球的最高组织机构,亚足联旗下的足球赛事资源达到12类。那份版权合同中,囊括了亚足联旗下的全部12类赛事、共计1000多场比赛。然而到今天,亚足联已经意识了央视的缺位对于亚冠赛事推广的不利。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一直受到亚足联的青睐,希望推进他们与版权方的谈判。在这种背景下,乐视体育最近未能支付对亚足联赛事版权的一笔分期付款。接近亚足联方面的人士透露,亚足联认为乐视在契约精神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对未能支付最近到期的一笔分期付款确实不满。尽管乐视最后还是补交了款项,但亚足联方面已经找到了接盘者。在亚足联发给成都商报记者的声明中明确表示,“中国领先的体育产业公司体奥动力将获得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和信号制作权,包括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决赛、亚洲杯及亚冠联赛等赛事,为期四年。”而新的交易已经和体奥动力董事长李义东达成协议,本周的亚冠赛将继续播出。

2017年2月28日,亚足联确认中止乐视体育转播权,体奥动力接盘。
体奥动力曾以80亿元的天价拿下中超转播权,如今又拿下亚冠,可谓将多个一线赛事资源握在手中。此前业界猜测,亚足联是不满2015年与乐视签约的版权费已经跟不上节节高升的中国赛事版权费,希望与乐视解除合同之后卖给竞价更高的接盘者,不过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这次的合同并没有涨价,而是因为体奥动力承诺可以给央视播出,解决了亚足联一个心病。亚足联的声明中也明确表示,“体奥动力将寻求与央视及其他中国电视台的合作,确保在中国境内最大限度地播出亚足联俱乐部和国家队赛事。”
昔日伙伴变对手
体奥动力联手苏宁放弃乐视
乐视体育、体奥动力原本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当初体奥动力以80亿拿下5年中超信号制作及全媒体版权后,市场上应者寥寥。彼时乐视体育挺身而出,以27亿元人民币的对价获得2016、2017两个赛季的“独家新媒体转播权”,并引入体奥动力作为股东。去年拿下中超版权,并引入体奥动力作为B轮股东时,乐视体育表示双方将展开战略合作,甚至共同开发中超版权。但乐视体育在2016年高开低走,整个乐视系严重的财务窘况曝光后,体奥动力的信心似乎受到了动摇。在体奥动力眼中,相比乐视系,背靠苏宁的PPTV目前似乎更值得合作。
体奥动力对此次交易也予以确认,同时也表示,新赛季亚冠小组赛激战正酣,此番合作达成,体奥动力的首要任务便是扩大亚冠联赛版权在电视台和新媒体平台的覆盖面,满足广大球迷的观看需求。与此同时,其还将成立亚足联赛事专项制作团队,全面接棒相关赛事公用信号制作工作。而备受中国球迷关注的12强赛,体奥动力也将从第六轮比赛(3月23日)起正式接手。这与乐视此前一直制定的独播战略是截然相反的。
据悉,除了丢掉亚冠、世界杯预选赛和亚洲杯等版权后,乐视原先手握的中超版权也存在疑问,尽管他们已经确定从独家新媒体合作转为非独家,但目前的情况是非独家版权也恐难保住。

央视复播亚冠
央视名嘴怒斥乐视:害人害己
作为接盘者,体奥动力将手握亚足联资源,新接盘的体奥动力表示将与中央电视台和其他中国频道合作,确保AFC俱乐部和国家队比赛的最大范围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播出。而第一时间从中获益的将是苏宁旗下的PPTV聚力体育。
据悉,早些时候苏宁已经与体奥动力达成战略协议,入股体奥动力。今晚《体育大生意》报道称,苏宁将成为体奥动力的控股方。
2月28日的上海上港5比1大胜2014年亚冠冠军西悉尼流浪者,大多数球迷却无缘得见,因为只有PPTV在进行网络直播,而效果据说非常一般。这场亚冠也成为了一个尴尬的所在,央视还没谈好仍按照原定计划直播冰球比赛,乐视已经被中断合约只能图文直播。据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如果一切顺利,今晚江苏苏宁与阿德莱德的比赛,央视或将重新开始转播。同时,央视体育频道著名记者刘思远透露,今天下午,体奥动力相关负责人前往央视,双方协定从今晚开始,央视将先行恢复直播亚冠联赛!随后CCTV官方微博宣布,将在3月1日晚间先转播恒大的比赛,再延播苏宁的比赛。这对广大中国球迷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同时对于亚冠在中国的推广来说也是利好,毕竟央视平台的曝光量对于亚冠联赛和赞助商来说都很重要。
其实央视本周转播亚冠也是临危受命,此前并未有太多准备,从转播设备、信号制作到解说嘉宾的确定,一切都是临时上阵。所以或导致今晚苏宁的比赛到晚上十点一刻才在CCTV5延播,而此前恒大的比赛也只是放在CCTV5+播出。一向敢想敢说的央视著名解说员韩乔生今晚也在微博上怒斥乐视,“要不是我们和黎叔接盘,中国足球就要被黑了。他们真是害人害己!”

⑺ 怎么看乐视垄断亚冠直播权

上港和申花两场亚冠资格赛日前已落幕,但是围绕这两场赛事乃至后续亚冠赛事转播的话题远未结束。拥有亚冠赛事版权的乐视体育采用独家全媒体直播方式,不但挑战着中国观众传统的收视习惯,也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在中国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当下,资本的力量是否已经强大到可以牺牲观众利益?当某些足球赛事版权成为高价的稀缺资源,中国足球是否会离广大的球迷越来越远?

信号中断一分钟的尴尬

上港和申花两支球队同时在亚冠出战,对上海足球来说史无前例,很多球迷顺理成章地等待五星体育的转播。然而出于战略考虑,乐视体育今年并未向各省市电视台体育频道分销2017年亚冠赛事版权,这直接导致观众无法通过电视收看赛事转播。国内电视频道看不到国内球队的亚冠比赛,这在中国球迷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往年,中超各参赛球队的亚冠主场比赛信号往往由所对应的地方电视台来制作。据了解,今年亚冠乐视体育采取招标形式外包信号制作业务,不再依靠前述地方台制作信号。网络直播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不少观看亚冠网络直播的观众反映,直播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顿,甚至出现一分钟左右的信号中断,这在以往电视转播本土的中超和亚冠赛事中极为罕见。此外,现场转播制作水平也不如人意,无法让观众获得看传统电视那般的体验。

现在,通过网络平台看体育赛事并不是新鲜事。因为喜爱某位网络平台的评论员而选择看网络转播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都是基于观众自己的选择。这次的亚冠赛事则不同,由于转播网站一家独大,受众没有选择自由,市场失去多元化竞争,即使用户在收看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只能默默承受。还有更多50岁以上的老球迷们,因为不擅长使用新媒体,无奈与期盼已久的赛事失之交臂。这样的现象发生在媒介如此发达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独揽版权任性也有风险

2015年,乐视体育以接近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获得2017年—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如此高昂的成本如何消化?分销给各地方电视台是一种做法。但据称,乐视体育方面认为,分销给地方台不但难以实现较高经济回报,还可能对乐视体育的直播造成较大分流,不利于其聚拢用户。

乐视体育高层认为,既然把版权抬到了天价,那么商品就应该符合商业逻辑。乐视体育坐拥大量赛事版权,但无论是中超还是英超,均只拥有新媒体PC端的单一播映权。于是在兼具稀缺性和商业价值的亚足联赛事上,乐视体育终于出手选择独播来遏制竞争对手。

之后,乐视体育是否会有进一步收费观看模式考量,还是个问号。付费观看一直是乐视体育期待的盈利增长点,就算想把版权成本分摊到观众头上,也得看中国球迷是否愿意买单。天盛传媒就是前车之鉴。当初天盛以5000万美元购得2007年—2010年英超在中国独家播放权,借鉴国外的付费模式,但高估了中国球迷的购买力,最终惨淡收场。众多球迷那几年无法在电视上看英超,导致英超在中国的热度大幅下降。如今亚冠赛事的前景也同样令人担忧。

独揽亚冠版权的“任性”背后,乐视体育有着怎样的得与失?目前2017亚冠中国俱乐部球队比赛,可以在其平台免费观看,如此一来颇有赔本赚吆喝的意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乐视体育希望借此来证明其信号制作、版权运营的能力,挽回投资方和用户的信心,同时推动新一轮融资完成。

资本不该损害球迷利益

国务院发布46号文件之后,各路资本上演了一出出跑马圈地的投资大戏,赛事版权市场的竞争更是白热化。一些非核心赛事的版权报价与其受关注度也不再一致,屡屡出现天价。据了解,2013年—2016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而乐视体育买下的价格已近10倍。高昂的版权费用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使得赛事版权沦为资本巨头间的“垄断”游戏。

如何收回购买版权的巨额成本,对投资者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打造完整产业链,通过版权赛事的播出带动下游产品的售卖,是新媒体平台期待实现盈利的路径。但全产业链体育公司并没有成功先例可循,变现只是一个存在于预期中的可能。资本市场也有风险,一旦融资速度赶不上版权成本的攀升,公司将面临资金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进入体育产业,应当脚踏实地为体育人群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去炒作概念。购买版权的目的应该是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来看,否则握着稀缺资源,人为设置观赛门槛,只会让观众越离越远。尤其是在中国足球砥节砺行时,让众多球迷为看一场球赛而烦恼,实在是太受伤了。

⑻ 听说乐视把中超和亚冠版权垄断了,央视都没

有人说央视和乐视一样是垄断,甚至偷换概念,说央视本身的做法就是行政作风,不符合“市场规律”。针对这一点,我觉得有必要替央视洗洗地。
的确,从前央视是垄断,但那是针对亚足联的买方垄断,意思是,我作为买房就出白菜价了,你爱卖不卖。亚足联为了保住中国大陆这块阵地,再便宜也得买给央视。然后呢,央视白菜价拿来的转播版权,地方台分一点,各个网络平台分一点,自己吃肉,大家也都有汤喝,国内观众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选择观看平台,而且,几乎免费。所以,对于最终的用户-也就是国内球迷,央视没有垄断,各个媒体平台,大家凭实力挣广告费。
乐视这次的垄断,性质大家都看到了,是站在前台帮助亚足联做了个卖方垄断。对于亚足联来说,多了个出天价的买方就是打破了央视的买方垄断,虽然希望更好地推广亚冠但毕竟真金白银放在那,最少也是多了种选择可以逼央视抬价。而对于国内的媒体而言,乐视天价拿下了版权后,企图天价卖出,你爱买不买;对作为最终用户的球迷,只有我提供视频信号,你爱看不看。可以说,商业上,乐视企图利用卖方垄断的优势地位,哄抬物价,让国人买单,做了亚足联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却又承担了巨大的商业风险,而亚足联的营收部门则是乐见其成,赚得不要不要的。
别说乐视自己的钱爱怎么花怎么花,如果是花在国内,那确实如此。可是付给亚足联的都是美元,在国家外汇储备飞速缩水的今天,可惜了那1亿多美元,不知道要出口多少玩具、衣帽、鞋子才赚得来的外汇,就这么花出去了,肥了亚足联,受害的只有国人。

⑼ 乐视被终止亚冠版权后在哪看亚冠比赛

PPTV~ 虽然解说很一般,但是只能看他们了~

⑽ 从融资80亿到连失亚冠中超版权 乐视体育还剩下啥

情况在2016年7月27日这一天急转直下,乐视体育作为运营方的ICC国际冠军杯中国赛因内草皮问题而临时取容消。自此后,公司先是曝出ATP网球大师赛因款项不到位而面临信号被掐危机,紧接着是英超“信号危机”,此后又出现宣布裁员、高管离职等系列风波。最近则是亚足联赛事和中超版权丢失,一时乐视承受的舆论压力到达顶峰。
问题从何而来?一位资深体育产业观察者认为,过高的版权获取成本,让乐视体育背上了沉重的财务负担。而版权在变现上又遇到了艰难的瓶颈,缺乏有效“回血”,导致乐视体育现在的一些困境。

阅读全文

与亚冠版权被谁买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