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罗浪不收版权费当今谁能做到

罗浪不收版权费当今谁能做到

发布时间:2021-08-18 02:11:19

❶ 罗浪的人物生平

1920年7月28日,罗浪出生于风光秀丽的德化雷峰潘祠村盖云岐。他的故乡地处“闽中屋脊”戴云山主峰群之一、“三山耸秀”海拔1713米的小戴云峰东南。罗浪的曾祖父、祖父皆为村塾教师。父罗信尔为爱国归侨知识分子,早年毕业于德化县立师范讲习所,先后于福建南安、永春、德化与马来亚柔佛、麻坡、文律、马六甲、森美兰等地任小学、中学教师,马来亚拾锦吟社社长,新加坡《南洋商报》新闻记者、援英抗日后援会常委。
罗浪幼年曾随父南渡马来亚,少年时期回国求学。他秉赋聪敏,活泼洒放,富于感情,嗜好音乐,喜爱文艺。曾先后就读于德化县明伦小学、德化县立培风初级中学、省立永春中学(今永春一中)。
1936年永春中学初中毕业,复南渡马来亚随父谋生。未几又归国,人上海暨南大学附中高中部。当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寇铁蹄践踏祖国广大地区,到处烧杀奸淫掳掠,抗日烽火席卷中华大地。其后,日本帝国主义者又大举南侵东南亚,罗浪的母亲郑金凤和两个8岁以下的小妹,后来皆于马来亚惨死在法西斯日军的枪弹屠刀之下。
1938年秋,罗浪毅然奔赴延安,进入延安陕北公学。旋又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受业于冼星海、吕骥、向隅、李焕之等音乐名家门下,特别是音乐指挥受其教诲尤深。
1941年“狼牙五壮士”的事迹传开后,罗浪与魏巍合作谱写了组歌《狼牙山五壮士之歌》,在同年于易县召开的追悼三位牺牲烈士的大会上,曾选用其中哀悼的一段作为典礼乐曲。领受任务后,大家一致决定搞个有中国韵味的追悼乐曲。于是,由罗浪执笔将那支采得的唢呐曲进行改编,谱成乐队谱,并指挥乐队在祭奠仪式上如期演奏。
1945年,罗浪等三人皆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所属的抗敌剧社音乐队骨干成员,罗浪本人担任指挥兼作曲。这一时期,音乐队来了个绰号“喇叭转”的民间唢呐艺人,此人为保定人氏。在“喇叭转”演奏的曲目中,有一支婉转凄切的曲子,据他本人说是专用于红白喜事。罗浪等人颇感兴趣,便记下了此曲乐谱。后来罗浪了解到,在华北一带流行的戏曲,如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中,均有此调,其中多出于名剧《黛玉葬花》。,至今每天全国各大殡仪馆内,约200万逝者家属免费使用。根据音乐著作权使用规定,各殡仪馆使用《哀乐》应支付每次一元人民币的版权费,但罗浪拒收版权费。他生前曾说过:“《哀乐》是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谁也不能把名字挂在这样的作品上。我们要做的是从民间发现这样的作品,记谱、编曲和推广。我也用不着收什么音乐使用费。”
1949年9月,新中国即将诞生,为了庆祝开国盛典,时任华北军区军乐队队长的罗浪受命组建联合军乐团。大典用曲的选定非同寻常,时任阅兵指挥部主任的杨成武指示罗浪将拟选曲目报告上送。几天后,罗浪兴奋地得知,他所呈送的典礼曲目几乎被全部圈定。其中有一支特别的乐曲,便是1945年催生于张家口,后又几经艺术加工而成的《哀乐》。
1949年9月30日下午5时,新中国首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闭幕,随后在天安门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这是《哀乐》首次在国家典礼仪式上被采用,自此一直沿用至今。开国大典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向全国转播大典实况,但《哀乐》却未能完整发送。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发布讣告之前,首次完整地将《哀乐》播放全国。那天,罗浪回祖籍福建探亲,途经福州,突然从广播里听到这再熟悉不过的旋律,心头泛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
罗老生前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自己音乐生涯中最难忘的当属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他指挥200多人的联合军乐团,第一次把中华民族最雄壮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播入亿万人民的心田。罗老说:“当一个个方队踏着我们演奏的旋律走过时,那种激动而自豪的心情,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那一天让我终生难忘!”
罗老最新的作品《献花曲》曾在纪念汶川地震的仪式上采用。

阅读全文

与罗浪不收版权费当今谁能做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