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FOB 货物风险转移
货物越过船舷,肯定是完成货物的风险转移了;
至于你说的第三个条件,应该是一个例外条件,即在货物尚未越过船舷,但是在买方的指示下停止装船,但是货物归属经双方约定已经转移的情况;这个情况在时间操作中比较少,可以忽略;就以越过船舷为界限。
『贰』 在贸易术语FOB,CFR,CIF条件下货物的物权是如何转移的
书上讲的是都挺复杂的,文绉绉的
一般在操作中,说白了,FOB,就是货上船了,卖家就不管了
CFR,CIF,货到港了,卖家就不管了
『叁』 FOB的风险转移是什么
货物越过船舷,即风险转移。 言下之意就是货物越过船舷 货物出问题就是买方的事了。卖方不负责。
『肆』 如果FOB交易方式下,提单此时在船运公司,是否可认为货权转移所有权呢是否可认为船运公司拥有货物控制
记得以前看过书呢,好像FOB交易下是没有提到这个。货交承运人的贸易方式有这个货物所有权的转移。不过好像有提到要有一个具体的标示。都忘了……国际贸易的书上是有的……
『伍』 国际贸易的货物所有权转移问题请教
提单才是王道!
合同靠边站,他说是port of loading就是port of loading啦?
当偶们跟他一样无知啊?
海运提单是物权凭证不假,但空运不是,注意区分
『陆』 国际贸易中货物风险转移与所有权转移的联系
FOB:买方负责海运费和海运保险费;
CIF:卖方负责海运费和海运保险费,但是装船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
CFR:卖方承担海运费,买方承担海运保险费。
以上3种情况的风险转移都是在装运港的货物越过船舷前后,也就是说,不管运费,保险费谁出,货物装船后的风险都由买方承担;
以上3种情况的所有权的转移都是随正本提单而转移的,只有正本提单交到买方,买方才正式获得了货物所有权,但是在货物装船后发生了意外的话,虽然货物所有权没有发生根本性转移,但是依照术语的风险承担的原则,买方要根据保险向保险公司索赔,但是要照付给卖方正常的货款!
『柒』 FOB条件下风险什么时候转移
FOB是贸易条款里里离岸价格。所以风险在货物装船后离开船弦后风险就从卖方转移到了买方手里。
『捌』 fob和cif中,货权是什么时候发生转移的
fob可以由指定货代来安排拖车报关。也可以自己找车队,找报关行来报。还可以自己找熟的货代来操作。
订舱当然是贸易公司去同货代定。
散货分大量的,几千吨的需要租船。少量的可以走拼箱。和别人的货拼一个柜子。操作都差不多。
单证需要提供订舱委托,报关用的单据,如箱单发票合同。
cif只不过没有指定货代。自己找个好的货代订舱就行了。
『玖』 FOB destination 和 FOB shipping point,运费分别是谁付的,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发生在哪个环节
我知道做外贸的时候报价,FOB价格后只能跟装运港,不能加目的港,FOB成交方式的话,运费是买家付的,不过如果后面跟了destination,我的理解是CFR destination ,那么运费就是卖家付,FOB shipping point货物所有权是在装运港船舷为分界点,只要货物到了装运港船舷,那么卖家就不承担风险。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拾』 FOB与CIF风险转移有何不同
FOB与CIF风险转移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实质不同:
1、FOB风险转移的实质:因为FOB是买方负责海运定舱,货代为指定货代,因此FOB的付款方式最好选择T/T(预付款),或者起码得争取到一定的预付,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2、CIF风险转移的实质:卖方必须承担货物丢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直至货物在装运港装运上船为止。
二、两者的特点不同:
1、FOB风险转移的特点:由于货物出口中海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且大部分出口采用的是FOB的交易方式,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版》,在FOB的价格术语下,当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越过船舷,卖方完成交货。这就意味着买方必须承担从该点起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
2、CIF风险转移的特点:买方必须从约定的装运日期或装运期限届满之日起,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但是以该项货物已正式划归合同项下,即清楚地划出或者以其他方式确定为合同项下之货物作为限。
三、两者的性质不同:
1、FOB风险转移的性质:在FOB价格术语下,尽管海上运输相关的工作是应由买方来完成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由买方委托卖方(出口方)来完成的,因此,在此种情况下,卖方面临更大的商业和法律风险,笔者从实务操作中对如何预防和减少风险提出如下建议,供对外贸易企业参考。
2、CIF风险转移的性质:货价的构成因素中包括从装运港至约定目的地港的通常运费和约定的保险费,故卖方除具有与CFR术语的相同的义务外,还要为买方办理货运保险,支付保险费,按一般国际贸易惯例,卖方投保的保险金额应按CIF价加成10%。
如买卖双方未约定具体险别,则卖方只需取得最低限底的保险险别,如买方要求加保战争保险,在保险费由买方负担的前提下,卖方应予加保,卖方投保时,如能办到,必须以合同货币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