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70年房屋产权到期后房子归谁土地又归谁
70年产权取消的谣言一直在网上疯传,房地产税加快进入立法、中央取消房产证70年权限。那么70年产权是什么呢?难道辛辛苦苦一辈子用了几代人的血汗钱还没住怎么样就不属于自己了?
70年房产权到期后房子归谁呢?
房子70年到期,其实是指商品房70年的土地使用权期限,而土地使用权是房屋产权的组成部分之一。依照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居住用地的最高年限为70年。但是70年到期后,房子是不会收回的,土地使用证上产权到期之后,会自动续取。也就是说,国家不会赎回房屋,它是自动划分到房主的名义下。
1、房屋所有权是永久的,没有期限限制。
2、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因为土地属于国家,国家通过土地有期出让方式,授予用地人不同年限的使用权(住宅70年,工业/科教文卫体/综合类50年,商业/旅游/娱乐类40年)。
产权时间是从开发商拿到地时算起 并不是拿到房产证时
举例说明:从开发商拿地到开工建设,再到房屋建成业主入住,这之间的时间不等,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土地被开发商拍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开工,甚至被多次倒手,十几年过去之后才开始开发。买家到手后,产权会无辜缩水许多。
产权满70年的三种处理方式
1.续取房产
2007年的《物权法》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的,自动续期。也很有可能不需要补交费用。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续期价格或将按照当时楼面毛地指导价格。然住宅产权期满后可自动续期。但再次申请土地使用需要补缴多少土地出让金,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补缴,拥有房屋产权的业主是否愿意缴,能否缴得起,一旦有房屋业主不愿意缴纳,土地上的房屋该怎么处理?这一系列的问题暂时还没有明确的政策能够回答。
2.缴纳税费
业内人士预计:70年后或者未来十几年,国家会有法律出台来明确房子产权,大概率情况是房子还是你的,不过估计要缴税了,根据房屋面积的大小来定。
需要届满期前一年申请续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二条和《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有相关规定内容。补的费用不会超过5位数。
3.国家收回享政策性补偿
根据《物权法》中解释: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根据公共利益需要收回的,应对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给予补偿。
真能等到70年期满的房屋比例不会太大
土地使用权可以延长到70年,但事实上,大部分房屋等不到70年期限届满就会被拆除。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因为规划改变等问题,“中国许多房子的寿命只有25至30年。”
明源地产研究院的王恒嘉表示:英国建筑的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是74年。我国重点房屋设计寿命为100年,一般为50年,现实中,却经常有还很“年轻”的房子成为危房。
70年中房屋成为危房怎么办?
使用权不足70年的,到期可以交费或无偿续满70年;若70年中房屋成为危房,业主可以联合起来在原地重建,如果房屋还在设计使用期限内就成危楼,原开发商还在,则需要承担责任。70年里需要重建的危房很多,考验业主彼此之间的合作能力。这也是开发商的机会,很有可能会有专门干重建的开发商出现。
房子没了我们还是业主吗?
一起来看一个极端案例:上海汤臣高尔夫园区物业状告其业主张某,要求其缴纳物业费,但事实上该地块上的别墅已经被除,成为空地。法院最终认为:不存在房屋实体不能成为免除业主交纳物业费义务的理由。业主资格的取得事实上不仅基于权利人对房屋的所有权,同时也基于权利人对房屋所对应的土地的使用权。也就是说,房子没有了我们依然还是业主。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6-0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⑵ 拆迁之后原址的土地使用权归谁所有
一般来讲,房屋拆迁补偿包含了房屋所在的地价的补偿 。除非在房屋拆迁补偿的协议中另有约定。你没看到过你们拆迁的房屋的评估报告吗?
⑶ 土地使用权归谁所有
第一,你拥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第二,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占有、使用、收内益和处分的权利,在容你出租给对方后,虽然对方拥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但不拥有处分权,未经你的同意不能转租,或用于其它用途,
而你可以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等进行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处分。
其实就像出租房屋,你拥有所有权,将房子出租给他人,虽然同样拥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但不代表就是所有权人。
第三、在我国,因为土地的国有制度,所以,不存在土地所有权,所谓的土地使用权其实部分拥有所有权的权能,你所拥有的使用权,和承租方拥有的使用的权利是不一样的,你的属于物权,他的属于债权。
⑷ 土地的使用权归谁
宅基地有一户一地的规定,群众分家违反此规定也是无效的,政府依据法律规定可以使其符合规定,群众用不着和政府胡搅蛮缠,那样没有意义。你们家以前应该没有房产证,如果县政府确实办理了,也违背国家政策,一开始就是无效的,根本不值得一提。地随房走,如果导致违反宅基地的规定,也可以违反,这么理解纯属瞪眼说瞎话,故意找事
⑸ 土地使用权归谁所有
现在的土地使用权归原承包户,理由如下:
《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
本条第1款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这一规定对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一规定,除法律对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别规定外,在承包期内,无论承包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只要作为承包方的家庭还存在,发包方都不得收回承包地。如承包方家庭中的一人或者数人死亡的;子女升学、参军或者在城市就业的;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承包方在农村从事各种非农产业的;承包方进城务工的等,只要作为承包方的农户家庭没有消亡,发包方都不得收回其承包地。但因承包人死亡,承包经营的家庭消亡的,为避免已有承包地的承包方的继承人因继承而获得两份承包地,允许发包方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会不断增加,对于承包方全家离开农村,迁入小城镇或者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其承包地能否收回的问题,本条第2款和第3款区别不同的情况分别做了规定,以避免发包方随意收回承包地。
本法所称的“小城镇”,包括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关于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其承包地能否收回的问题,中央有关文件曾指出,要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进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
对补充提问的回答:
我在上面已经回答了,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规定,在承包期内,你们全家迁入县级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如果你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你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另外,按照本条第四款的规定,在承包期内,你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你家在承包地上有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你有权要求发包方给相应的补偿。
⑹ 因土地纠纷,在没有确定土地使用权归谁的情况
批准土地使用权后政府会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以后没有重新审批没有做出回新决定之前维持原来的答决定,1.不是土地纠纷根本就不存在土地纠纷2.基本不存在不确定土地使用权,除非出现了特别明显符合收回土地规定的行为,那样当事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就别等着政府公开做出取消使用权收回土地的决定
⑺ 土地被征用后,土地使用权归谁
土地被征用后,其权属为国家所有,国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按一定年限出让给个人或单位使用,并收取土地出让金等相关费用。
⑻ 人死了,继承人又有土地,那么死的那个人的土地使用权归谁所有
您好,土地继承人死亡的,
1、被继承人死亡后,其遗留的合法财产由他人继承人依法继承。遗回产分配后,答所有权、使用权即归继承人所有。
2、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继承人可依法继承,并到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后续,即确认土地使用权利。
3、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的宅基地使用权,不存在继承的问题。宅基地使用权人死亡后,宅基地使用由村集体收回,另行分配给其他村民使用。宅基地上有房屋的,房屋可以继承,在房屋存续期间内,继承人可以继续使用宅基地。
4、对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也不存在继承的问题。承包户内的人全部死亡的,由村集体收回。承包户内还有其他人的,其中一人死亡后,其享有的土地份额由其他户内成员继续享受。
要是,农村土地情况,人死,这个人名下土地和宅基地,要是没有亲人的话,该村委会会收走,
城市土地使用权,需要死者合法继承人先办理土地上住房继承过户,凭继承人房产证再去办理该土地使用证的继承过户,就可以。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