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农村拆迁,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归村集体所有还是农民个人所有
农村土地的所有权都是集体的。村委会说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归村集体所有,不分给农户,此种说法不正确。
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
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也就是说,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只有使用权或者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成员可以在农村集体规划的对应的土地上进行住宅房屋建设或者农业生产活动。
《物权法》第142条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
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一是宅基地补偿,归属于集体:二是房屋补偿,归属于个人。
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的。所谓“分开补偿”,是指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的分离。所以,征地拆迁过程中,宅基地的补偿与房屋补偿不可混淆一起的,不能因为房屋得到补偿就认为宅基地已经补偿了。
(1)集体农场宅基地使用权归谁扩展阅读:
补偿标准
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被征用的耕地数量÷征地前被征用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
房屋拆迁补偿价由宅基地区位补偿价、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构成。计算公式为:房屋拆迁补偿=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
补偿形式
安置补偿的选择一般会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拆迁安置补偿款,一种是产权置换房屋,还有一种就是两者相结合,在一定产权置换的基础上再收取部分补偿款。
B. 农村的宅基地是个人所有还是集体所有的
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第八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2)集体农场宅基地使用权归谁扩展阅读:
案例:
【三农 咨询】关于农业户口转城镇户口口宅基地和承包地的问题
我今年56岁,盐亭金孔人,农村户口,今年想把户口迁到成都城镇户口,请问户口转了之后家里的宅基地会收归集体吗?我还能不能再修缮房屋。另外家里的承包地还归我吗?还能不能在承包地上种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金孔镇落实怎么样?)
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
回复内容
来信网友:
您好,您在书记信箱的来信收悉,现回复如下:
经你反映情况后,金孔政府通过与国土等其他相关部门衔接,政策解释为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继承,按照我国物权法及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户口迁出了,依旧是房屋的合法继承人,同时按照地随房走的原则,只要房屋不倒塌,依旧可以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但是不允许翻新和重建。
但是可以修缮房屋。承包地如果一人迁出,可以由家庭其他人员继续耕种,如果全家迁出的土地应当交回。希望以上回复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对金孔镇的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祝好!
中共金孔镇委员会
2018年5月29日
C. 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谁
农村宅基地归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D. 农村村民的宅基地属于谁所有
农村宅基地归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回村和城市郊区的土答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E.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请问宅基地前后二米的使用权归土地所有人吗
宅基地有明确的边界,给你宅基地的时候已经告诉你边界在哪了,你盖房的时候愿意剩余多少是你的事,村里不管你,但是你不能说边界以外的土地是你家的。另外你们家前后都没有邻居吗?哪一个邻居的宅基地也不挨着你家的吗
F. 农村土地所有权归谁所有
1、农村土地所有权除法律规定的属于国家的外,均属于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2、征用耕地的补偿标准:
耕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按照上述标准支付土地补偿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3、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6)集体农场宅基地使用权归谁扩展阅读:
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是指农民集体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权利。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农用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
农用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土地使用权。
《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则规定得更“具体”: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农村土地使用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征用土地
G. 宅基地最终使用权归谁
集体土抄地,俗称的是农村土地,袭这个土地的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即集体所代表的村所有,不是村民的,而是集体的(比较拗口)。
宅基地是村里面给村民使用的,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有权是村民所在的村集体的。
而国有土地(城市里面的),与以上相对应,把集体换成国家,村民换成公民以及国家法律允许的经济个体(国外自然人,国内法人,组织等)
H. 法律对农村宅基地的归属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对农村宅基地有如下规定:
农村宅基地不能继承。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使用权属于房屋所有人,农村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是基于“村民”的特定身份取得,村民只有宅基地使用权,不能随意对宅基地进行处置。所以宅基地不属于遗产,不能被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可以继承。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地随房走”的原则,公民继承了房屋,当然可以使用房屋所占的宅基地。 需要指出的是,将来继承的房屋灭失后,你就不能进行重建或者以其他方式继续使用这块宅基地了。
宅基地为居民、村民各户使用,包括屋基地和院落地,长期不变。宅基地的所有权和公民私房的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集体,私房的所有权属于私房产权人。宅基地的使用权不属遗产,不能被继承,但公民继承了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就随着房屋而转移给新的所有人。这也只是具体执行国家的行政法规,而不是继承的结果。
另外关于宅基地归属的规定有下面这些:
1.法律和政策对农村村民宅基的规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