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抄权包含身份权和财产权两种权利,而身份权不能强制执行,因此在规定权属归属时,如果双方那个约定不清,归属于创作人。
二、发明创造,有人的因素、还有资金、试验条件等因素,更多地强调财产权利,因此,技术开发合同的技术秘密、成果归属,既考虑技术创造人的因素,也要考虑财务投入等因素。为此,在约定不明的情况下,规定委托方、受托方都具有使用、转让的财产权利。
三、合同法的规定,不是规定委托开发技术成果共有,而是两者均具有权力。
❷ 法律对科学技术具有哪些作用
1、法律特别是法治之法通过其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抑制科学技术的负面的影响,保证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方向。法律在控制由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具有十分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2、法律协调、指引和组织科学技术活动,为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程序。法律确认和保证科技发展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优先地位,使之固定化、制度化,并将国家科协技术发展战略具体化、细则化、程序化,促进科技发展的合理布局和高效运行。
3、法律调节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证和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与研究和法,发明者对科技成果享有专有权,是一个二者都具有合理性的两难选择,这种两难选择借助纯粹的权力或道德手段都难以合理解决,法律却能以其理性的、权威的权利义务设置使这一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
❸ 网络技术的应用对著作权制度有哪些影响
我国对于可以被合理使用的作品加了“已发表”限制,对于网络作品,从上所述的两种表现形式和网络环境本身的开放特性来看,应该都是属于已经发表的作品。 加上网络作品与传统著作权客体的同质性,因此上述《著作权法》第22条所规定第(一)、(二)、(三)、(六)、(七)、(九)、(十一)项和第(十二)项,均可以作为对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的法律依据。对于第(四)项 (媒体互相利用权)和第(五)项(公开演说的利用权),则涉及对相关机构(如不同的网站)是否属于“媒体”的认定。笔者认为应该利用现有法律空间,扩大对“媒体”解释,这样第(四)和第(五)项应该也可以适用于大多数属“媒体性质”的网站即其他相关主体。对于第(项)所规定的“公共文化机构复制权”,由于网络作品的数字化表现这一特殊形式,在相关作品对外公布(如发表于某网站)时本身就具有一系列的复制行为,因此应该严格限制这一项规定在网络环境下的适用,这样才能从实质上保护诸多网络信息传播服务主体(既包括赢利性的也包括非赢利性的)的合法权利。而对于第(十)项所规定的“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的非接触式利用权”,则涉及对“公共场所”解释。笔者认为,对于无须缴纳费用即可进行实质浏览的网站由于其接触的便利性,可以推定其为“公共场所”,因此第(十)项在无须缴纳费用即可进行实质浏览的网站下具有使用的余地;而对于缴费性的网站则不能直接使用,除非相关权利人(如网站运营商)有明示性的授权声明。
❹ 法律对科学技术具有哪些作用
ACD
法律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互相促进和影响。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对于科学的具体促进作用。
首先A选项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重视法律在促进科学进步的积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十届)第八十二号公布 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三条 国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自由,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保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
B是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不合题意。
C见A法。
D各种法律法规保证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行,从而为科学进步提供必要的秩序条件。所以是正确的。
❺ 科学发展对著作权内容有什么影响
第一,科学发展会丰富文学作品内容。第二,科学发展会使得产权保护变得更加艰难,尤其是网络传播,盗版变成了简单的复制粘贴。第三,科技的发现,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产权技术保护手段,比如通过关键词查询某一作品的网络传播状况,搜索结果可以作为是否被非法转载提供依据。第四,科学发展使得一起的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系统,都成为了著作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基因解码内容,软件著作权等。
❻ 网络技术发展对著作权保护带来了哪些影响shadoe
传播的范围更广;复制的成本更低;个人可以为了自己研究而下载,不侵犯著作权。著作权保护的难度增加了。
❼ 著作权法与技术措施
撕坏标签不属于侵犯著作权。
你理解错了,避让或者破坏著作权保护措施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很抽象的,这样的行为一般侵犯著作权人做作品享有的完整权,你撕毁标签并不能侵犯作品的完整性,所以不构成侵权。
❽ 《著作权法》颁布的意义是什么
《著作权法》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法律制度。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三百多年前源于西方,促进知识的积累与已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个人为社会进步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著作权保护不仅仅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版权产业也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著作权法》调整的范围很广,涉及到调整作者、国家、集体之间的利益问题平衡创作者和使用者的关系,即要充分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又必须给作者以限制,满足公众的需要。可以说,著作权(版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动每一个角落,但是包括许多人,乃至作者和法官、律师对著作权法存在误解,更多的老百姓缺乏著作权法律常识和版权意识。
《著作权法》是一种无形的权利,同时是用有形物体现的,包括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因此著作权也是人权,又是一种财产。侵犯他人著作权如同偷盗他人钱财。盗版就是盗窃。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保护著作权人的个人利益,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公众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我国15 年的世贸谈判过程,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著作权保护)一直是引人注目的问题,因为知识产权协议是世贸组织协议中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著作权涉及更多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是财产权的问题。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版权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或者说经济发展的火车头。1997年美国版权产业净产值占美国国内总产值的4.3%或者为3484亿美元。1998年,我国图书、报刊、印刷、电子出版业的产值是1263.2亿元,软件为170亿元,两项相加为 1433.2亿元,约占全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8%。中国加入世贸必将深远影响版权产业,这已是可以遇见的。
因此,《著作权法》颁布具有重要的意义
❾ 关于著作权法的问题...
细则中规定的也不细,主要靠行政执法机关自由裁量。但是作出处罚应该写明理由。
❿ 法律对科学技术具有哪些作用
科技对法律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影响法律的内容、形式、传播等;而法律对科技的反作用表现为法律为科技提供规则和秩序,保证科技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正确方向等。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作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立法的内容,成为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依据。
2、科技影响法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使法的表现形式更科学合理,法的信息传播更便利、公开、快捷、准确和充分。
3、科技影响法的调整范围,将会导致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
4、科学技术影响立法体系、程序和方法,促进立法的专门化、民主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使得法律更具操作性。
5、科技影响法律技术和法律调整机制及其执法,促进法律调整机制和执法手段的科学化、公正化、合理化和高效化。
6、科技影响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的方式和内容,促进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方法与内容的更新和发展,增强公民守法的自觉性。
二、法律对科技的反作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法组织和协调科技活动,为科技活动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秩序。
2、法律利用激励原理促进科技发展。
3、法调节科技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证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
4、法确认和保障科技活动主体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自由,为科技活动创造自由、宽松、安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5、法协调科学技术与人的各种关系,保证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正确方向。
6、推动国际间科学技术合作,促进科学技术的全球共享和高效能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