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入营业外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㈡ 关于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分录
转让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回
应交税费—营业税答
应交税费—城建税
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㈢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国有生产企业(非房地产开发企业)转让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时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取得转让收入后,要按规定缴纳转让环节的营业税及附加税。该企业转让该土地使用权应纳税费、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及会计处理如下:
(1)补缴土地出让金时: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2)取得转让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3)计提转让环节应缴的营业税及附加税时: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等
(4)计提应缴土地增值税时:
增值额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金-出让环节交纳的营业税及附加
增值率=增值额÷(土地出让收入-增值额)×100%
应纳税额=增值额×税率-(土地出让收入-增值额)×速算扣除系数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5)结转无形资产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无形资产
(6)缴纳土地增值税及有关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土地增值税
——应交营业税等
贷:银行存款
(7)结转转让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其他业务支出
(8)结转利润时: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㈣ 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的会计处理
转让土地使用来权包括出售土地使用源权和出租土地使用权。
出售土地使用权属于偶然发生的交易事项,因此出售损益通过营业外收支核算。
例:企业转让某项土地使用权,账面成本2000万元。已提摊销500万元,转让收入3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0年,按5%计算应交营业税。则:
借:银行存款 3000万
累计摊销 500万
贷:无形资产 2000万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0万
营业外收入 1350万
出租土地使用权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因此由此发生的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核算。
如上例的土地使用权为出租,每年租金100万,营业税率5%。则:
收到或计算应收租金:
借:银行存款(其它应收款) 100万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万
应交营业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5万
每年摊销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40万
贷:累计摊销 40万
㈤ 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收入怎样征税
对转让方来说:
1、营业税=营业额×5%(若转让方能提供原购置土地的发票,按转让土地的全部收入减去土地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否则按转让收入全额计征);根据财税[2003]16号文,单位和个人转让其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全部收入减去土地使用权的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抵债所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抵债时该项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2、城建税=营业税税额×5%;3、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税额×3%;
4、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以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土地增值额为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收入减去税法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以增值额适用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具体计算公式为: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的总收入-扣除项目金额。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扣除项目有: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与转让土地使用有关的税金等。
5、个人转让房屋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应按有关公式计算,按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去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6、印花税:根据财税[2006]162号规定,转让土地使用权应按“产权转移书据”计算缴纳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五。
另外,属于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计入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㈥ .转让土地使用权什么时候确认收入
转让土地使用权确认收入时间: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租赁)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除适用《暂行条例》第十二条和《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一般规定,即“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收取的款项、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已到、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而应税行为已完成的”,不论会计上如何核算,是否确认收入,税法上都要确认营业税计税依据,计算缴纳营业税。
1、转让土地使用权包括出售土地使用权和出租土地使用权。
2、出售土地使用权属于偶然发生的交易事项,因此出售损益通过营业外收支核算。
例:企业转让某项土地使用权,账面成本2000万元。已提摊销500万元,转让收入3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0年,按5%计算应交营业税。则:
借:银行存款 3000万
累计摊销 500万
贷:无形资产 2000万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50万
营业外收入 1350万
出租土地使用权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因此由此发生的收入通过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核算。
㈦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计入哪一项财政收入,谢谢
计入事业收入。事业收入是指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业务收入内上缴国家预算的资容金。
如工交部门所属勘察设计机构取得的勘察设计收入、试验研究检验收入,农林部门所属水利机构取得的水利灌溉收入,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开展各种技术服务包括技术转让取得的收入等。事业收入不同于实行证照管理取得的规费收入,主要为事业单位开展各种技艺性服务所形成。
(7)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计入收入总额吗扩展阅读:
核算规则:
1、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比如学校的学费收入、医院的医疗收入等。
2、事业单位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应纳入预算管理或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计入事业收入。在收到财政专户返还款时,再计入事业收入。
3、有些单位实行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平时取得收入时,先全额通过“事业收入”科目反映,定期结算出应缴财政专户资金结余时,再将应上缴财政专户部分扣除,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
㈧ 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属于什么收入
属于营业外收入,土地使用权一般是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转让就意味着处置。
㈨ 无形资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如何入账,需要计算哪些税费,计算税费时是全额计算还是减去律师费用等
转让土地需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及契税等。转让土地不论是否全额收到款项,均需缴纳上述费用。具体如下:
一、营业税及附加(出让方):
1、按转让价与购置价的差价缴纳5%的营业税。
2、按缴纳的营业税缴纳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
二、印花税和契税(双方):
1、按产权转移书据(合同)所载金额缴纳0.05%的印花税。
2、按成交价格(合同)缴纳3%的契税(有的地方是5%)。
三、土地增值税(出让方):
1、按取得收入减除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增值额,缴纳土地增值税。
2、规定扣除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等。
3、税率的确定四档: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50%至100%的,税率为4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100%至200%的,税率为5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税率为60%。
为计算方便,可以通过速算公式计算: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0、5%、15%、35%分别对应30%、40%、50%、60%税率)。
至于入账时间,是以交易开始入账,款项未到可列入应收款。律师费用不能计入交易成本,应作为费用入账。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