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教民法物权对抗第三人有什么情形
登记对抗主义是指没有登记,当事人之间如果有合同存在,根据合同就可以直接产生物权设立和移转的后果。换句话说,没有登记,当事人之间移转物权的效力仍然发生,只不过不能对抗第三人。
登记要件主义登记要件主义是指在一般情况下,应当以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取得、变更、消灭的生效要件,而不是说以不动产权利登记作为权利转移合同生效的要件。
在登记对抗主义法律模式下,登记并不是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登记也并不产生公信力,仅产生对抗力。其优点是不以登记作为物权变动要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使不动产交易较为便捷,缺点是因不动产物权的变动缺乏表面的公示形式,易使善意第三人利益受损,容易形成在不动产之上的多种权利状态。
㈡ 物权法上,登记对抗主义有哪些情形
物权法上,登记对抗主义的情形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情形。船舶、航空器未专经登记,属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四条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一百八十八条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物权具有对抗性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
(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
(六)交通运输工具;
(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㈢ 合同法上说,债权具有相对性,物权具有绝对性,债权不能对抗第三人,而物权可以对抗第三人,请举例说明。
你好。所谓第三人,通常的理解是除了你和对方之外的其他任何人。
合同法中的债回权具有相答对性,是指作为债权人只能向合同义务人提起主张,而不能向合同以外的第三人提起主张,当然,实践中存在的第三人侵权的情形除外。
物权具有绝对性,是指作为权利人,你可以向除你以外的所有人提起主张,当然,第三人善意取得的情形除外。
㈣ 物权登记对抗主义
无论是否登记,乙丙合同有效,丙为善意第三人。抵押权是物权,合同内是债权,是否登记容不影响合同效力。
物权法中的登记对抗,指的是物权变动无需登记即可生效,但不经登记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亦有学者称其为“形式登记主义”,这种体制意味着登记对于相关物权变动之行为具有确认或证明的效力,但不对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起决定作用。
我国《物权法》中便使用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㈤ 物权法对抗性的问题 请语言表发清楚的高手解答 谢谢
质权的生效要件是交付~但当事人无论是否交付质物,除违法合同法规定的无效合同之外,质内押合同均已成容立,只是没有交付质物就不产生质权而已。
关于你所说的债权证券,包括: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这些原则上也是以交付权利凭证为生效要件。但对于无权利凭证的是一个例外,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关于对抗的意思是用公司债券出质但出质人没有背书质押字样,不能对抗公司与第三人。如果你的担保法学的差不多应该能理解了 ,如果底子弱点 你可以产考下《担保法解释》99条
㈥ 民法中的登记生效的物权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
比如,甲买了抄一套别墅让他的袭情人乙居住,为了防止被老婆发现,所以将房子登记在乙的名下,但是购买房屋的所有费用都是由甲支付的,这里,甲才是真正的房屋所有权人。几年后,甲、乙因为房产所有权问题产生了矛盾,并且甲未进行异议登记,在甲向法院请求确认物权之前,乙将房屋卖给了丙,丙即为善意的第三人,甲是不能要求丙返还房屋的,因为登记是一种公示,公示即产生公信力,即使乙不是真正的所有权人。但是如果甲事先进行了异议登记,那么就不存在善意的第三人了,甲可以要求丙返还房屋,因为异议登记,通俗讲就是告诉第三人,这个房产的物权归属目前存在争议,降低了登记的公信力。
㈦ 物权,被视为绝对权和对世权,具有可以对抗一切人的绝对性
这是不切实际的说法,对抗一切人是不现实的
㈧ 物权法上,生效和对抗分别指什么有什么区别
拿不动产举例。物权法规定房屋买卖所有权在登记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也就是所有权发生转移。地役权自地役合同成立时生效,地役权人取得用益物权且不需要登记。但是不登记不得对抗供役地的善意受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