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版权页中什么信息最重要
版权页分为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主书名页尤为重要,但是不能说明附书名页不重要。
版权页一般安排在正扉页的反面,或者正文后面的空白页反面。文字处于版权页下方和书口方面为多。版权文字书名字体略大,其余文字分类排列,有的设计并运用线条分栏和装饰用,起着美化画面的作用。图书版权页,是一种行业习惯称呼,是指图书中载有版权说明内容的书页。在国家标准中,它实际上是图书书名页中的主书名页背面。
定义
书名页: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
主书名页:载有本册图书书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等内容的书页,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
附书名页:载有多卷书、丛书、翻译书等有关书名信息的书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
作者:对图书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创作、编纂、翻译等负直接责任的个人或组织。
出版者:对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负责的机构或组织。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并印制在图书上的书日数据。
主书名页
扉页:提供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者,位于主书名页的正面,即单数页码面。
书名:书名包括正书名、并列书名及其他书名信息。正书名的编排必须醒目。
作者:作者名称采用全称。翻译书应包括原作者的译名。多作者时,在扉页列载主要作者,全部作者可在主书名页后加页列载。
出版者:出版者名称采用全称.并标出其所在地(名称已表明所在地者可不另标)。
版本记录页: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即双数页码面。
版权说明:经作者或版权所有者授权出版的作品,可标注版权符号,并注明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及首次出版年份。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上部位置。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选取及编排格式执行GB/T12451的有关规定。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中部位置。
版本记录:提供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未包含的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下部位置。
出版责任人记录: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责任校对和其他有关责任人。
出版发行者说明:出版者、排版印刷和装订者、发行者名称均采用全称。出版者名下注明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也可加注电话号码、电子信箱或因特网网址。
载体形态记录:参照GB/T788列载图书成品幅面尺寸。列载印张数、字数。列载附件的类型和数量,如“附光盘1张”。
印刷发行记录:列载第1版、本版、本次印刷的时间。列载印数。列载定价。
附书名页
附书名页列载丛书、多卷书、翻译书、多语种书、会议录等的信息。
丛书:列载丛书名、丛书主编。
多卷书:列载多卷书的总书名、总卷数、主编或主要作者。
翻译书:列载翻译书的原作书名、作者、出版者的原文,出版地、出版年及原版次,原版权说明,原作的ISBN。
多语种书:列载多语种书的第二种语种及其他语种的书名、作者、出版者。
会议录:列载会议名称、届次、日期、地点、组织者。
附书名页的信息一般列载于双数页码面,与扉页相对。必要时,可以使用附书名页单数页码面,或增加附书名页。
不设附书名页时,附书名页的书名信息需列载于扉页上。
Ⅱ 图书版权页有无排版或设计的规范或规则
在转行时,下列各项不能分拆:① 整个数码;②连点(两字连点)、波折线;③ 数码前后附加的符号(如95%,r30, -35℃,×100,~50)。在正文排版中应严格遵循忠实于原稿的原则。对于一些未经过编辑加工或编辑加工较粗的稿子中出现的一些明显的上下文不统一的特殊情况就可以随手将其统一。以上就是书籍设计 排版设计要求。版面设计要求涉及方面比较多,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要注意书籍版面设计排版要求,结合时代特点,书籍内容的特点进行更加有创意又不脱离主题的排版设计。不能盲目的追求时尚而脱离书籍原有的主题内容要求。
Ⅲ 发表在杂志刊物上的论文需要扫描版权页,此版权页是指什么
1、版权页是指出版物的版权标志,也是版本的记录页,一般位于书名页的背面、封三或书末。在版权页中,按规定应记录书名、著译者、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版次、印次、开本、印张、印数、字数、出版年月、版权期、书号、定价等及其他有关说明事项。
2、版权页的作用:说明和保障版权的文字为主,如“有著作权,不准翻印、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请勿翻印”等字句。版权页是供读者了解图书的出版情况,也是文献著录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3)图书版权页知识扩展阅读
常规版权页包括的内容明细:
1、书名页: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包括主书名页和附书名页。
(1)主书名页:载有本册图书书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等内容的书页,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
(2)附书名页:载有多卷书、丛书、翻译书等有关书名信息的书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
2、作者:对图书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创作、编纂、翻译等负直接责任的个人或组织。
3、出版者:对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负责的机构或组织。
4、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并印制在图书上的书日数据。
5、版权说明:经作者或版权所有者授权出版的作品,可标注版权符号,并注明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及首次出版年份,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上部位置。
6、版本记录:提供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未包含的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下部位置。
Ⅳ 图书的“版权页”指什么
图书版权页,只是一种行业习惯称呼,是指图书中载有版权说明内容的书版页。在国家标准中,它权实际上是图书书名页中的主书名页背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图书书名页》(GB12450—90)中规定:
4.2主书名页背面
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位于双数页码面。
4.2.1版权说明
按有关法规的规定执行。
从上面的条文可以看出,标准中没有对作出规定,而从目前国内制定的有关法规上看,也没有关于的规定
Ⅳ 自创作书的版权页怎么写
我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叶永烈 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我忽然从上海飞往沈阳,在北方图书大厦为读者签名售书。其实,沈阳只是我这次全国性的签名售书活动中的一站。北京、上海、长沙、广州、深圳、成都、济南、西安……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应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为《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在全国各地签名售书。不少读者感到惊讶,叶永烈是纪实文学作家,怎么忽然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 其实,我早年写科普,后来写纪实。虽说我曾为我的纪实文学新著举行过多次签名售书活动,但《十万个为什么》是个例外:这不仅仅因为《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科普读物,而且是我在四十年前写的,签名售书却在四十年后举行! 说来话长。一九六二年一月十九日,上海《新民晚报》第二版发表记者永义所写的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报道《图书的背后》,内中有这么一段: “作者们对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专业知识是精通的,但写法上不一定符合儿童的特点。编辑部就再三讲明要求,多方协助作者。如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一位作者,编辑部派专人和他谈,帮他修改,花了好几个月时间。后来这位作者一个人就写了一百多个题目,成为本书作者中写得最多的一个。” 报道中提及的“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一位作者”,便是在下。那时,我还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三年级的学生。报道中提及的“这位作者一个人就写了一百多个题目”,其实仅指化学分册,而不是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一百七十五个为什么,我写了一百六十三个。 在写了化学分册之后,少年儿童出版社又邀我参加其他分册的写作。于是,我再接再厉:为第三册天文气象分册写了二十七篇;为第四分册农业分册写了八十九篇;为第五册生理卫生分册写了四十三篇。 我是初版本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本最初出五卷,共九百四十七个“为什么”,我写了三百二十六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也是这套书最年轻的一个作者——写这套书时我只二十岁,出书时我只二十一岁。 我小小年纪,被少年儿童出版社委以重任,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我是浙江温州人,从小喜欢文学,十一岁的时候就在《浙南日报》发表了诗作。一九五七年,我从温州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在学习之余,我喜欢写作。最初写诗,写小说,写散文,虽然也有发表,但是投稿的“命中率”不高。后来,我把文学与科学相结合,创作科学小品,几乎写一篇就发表一篇。在一九五九年暑假,我因为路远没有回老家温州,独自呆在空荡荡的宿舍里,便埋头写作,写了一本科学小品集《碳的故事》,寄给少年儿童出版社。 当时,我并不认识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只是看了这家出版社出版的书,从书的版权页上查到他们的地址。我的稚嫩的书稿,落在青年编辑曹燕芳手中。她并不计较作者的资历,采用了这本书稿。根据曹燕芳的建议,书名改为《碳的一家》。半年之后——一九六○年二月,我平生的第一本书就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 这时,曹燕芳正在编《十万个为什么》。记得,她给我寄来一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要我试着写几个。我试着写了五个寄去,她一面热情地给予肯定,一面指出不足之处,然后要我继续写下去。其实,每一篇“为什么”就是一篇科学小品。《十万个为什么》实际是一部大型的科学小品集,所以很对我的写作路子。尤其我是学化学的,所以写化学小品格外得心应手。 我当时并不知道编辑部的“底细”,就像学生答题似的,按照那张清单所列的“为什么”一个个写下去。每写好十几个,就给他们寄去。他们看毕,又随时告知意见。就这样,我竟一口气为化学分册写了一百多个“为什么”。也有的“为什么”是清单上所没有的,我也就自己出题,自己回答。 直到好多年后,我才知道“内幕”:早在一九五九年,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就已经着手编《十万个为什么》。他们组织了好多位上海的中学化学教师写化学分册。当少年儿童出版社给我寄那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时,其实每一个“为什么”都已经有稿子了。可是我一点也不知道,也就一个个写下去,仿佛是学生答卷一般。编辑部以为我的文笔活泼,采用了我的稿子,为此得罪了一批中学化学教师…… 接着,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约我为《十万个为什么》其他分册撰稿,即天文气象分册、农业分册、生理卫生分册。《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不是像现在版本那样在每篇末署作者名字,而是按写作多少为序,在书前署名。由于我是化学分册和农业分册写得最多的作者,所以在这两册初版本上,我的名字都是排在第一个。
http://www.shuosky.com/ 朋友推荐的,小说网站大全
Ⅵ 出书中什么叫图书的版权页
版权页是指版本的记录页。
版权页,记录书籍出版情况,供国家版本管理专部门、出版发行单位和图书馆属使用。
包括:书名、作者或译者姓名、出版社、发行者、印刷者、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编选者、绘制者姓名、插页、出版年月、定价、书号等项目。图书版权页一般印在扉页背页的下端或书籍最后一面(后环衬之前)下端。
Ⅶ 版权页每一项内容具体是什么意思
版权页的内容要素 1. 版本记录页: 提供图书的版钗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和版本记录专。位于主书名页的背属面,即双数页码面。 2. 版权说明: 经作者或版权所有者授权出版的作品,可标注版权符号,并注明版权所有者的姓名及首次出版年份。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上部位置。 3.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的选取及编排格式执行GB/T12451的有关规定。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中部位置。 4. 版本记录: 提供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未包含的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下部位置。 5. 出版责任人记录: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责任校对和其他有关责任人。 6. 出版发行者说明:出版者、排版印刷和装订者、发行者名称均采用全称。 出版者名下注明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也可加注电话号码、电子信箱或因特网网址。 7. 载体形态记录: 参照GB/T788列载图书成品幅面尺寸,列载印张数、字数。列载附件的类型和数量,如“附光盘1张”。 8. 印刷发行记录:列载第1版、本版、本次印刷的时间。列载印数。列载定价。
Ⅷ 版权页的介绍
版权页一般安排在正扉页的反面,或者正文后面的空白页反面。文字处于版权页下内方和书口方面为容多。版权文字书名字体略大,其余文字分类排列,有的设计并运用线条分栏和装饰用.起着美化画面的作用。图书版权页,是一种行业习惯称呼,是指图书中载有版权说明内容的书页。在国家标准中,它实际上是图书书名页中的主书名页背面。
Ⅸ 图书版权页上的字数是怎么计算的啊
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版面字数为准,即:总字数=每行字数×每面行数×总面数。
1、除环衬等空白面不计字数外,凡连续编排页码的正文、目录、辅文等,不论是否排字,均按一面满版计算字数。分栏排版的图书,各栏之间的空白也计算版面字数。
2、书眉(或中缝)和单排的页码、边码作为行数或每行字数计入正文,一并计算字数。
3、索引、附录等字号有变化时,分别按实际版面计算字数。
4、用小号字排版的脚注文字超过5行不足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字数加15%计算;超过10行的,该面按正文满版计算字数。对小号字排版的夹注文字,可采用折合行数的方法,比照脚注文字进行计算。
5、封一、封二、封三、封底、护封、封套、扉页,除空白面不计,每面按正文满版字数的50%计算;版权页、书脊、有文字的勒口,各按正文的一面满版计算。
6、正文中的插图、表格,按正文的版面字数计算:插图占一面的,按正文满版字数的20%计算字数。
7、以图片为主的图书,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50%计算;没有文字说明的版面,按满版字数的20%计算。
(9)图书版权页知识扩展阅读:
版权页发展现状:
日本于1722年为取缔猥亵图书新颁法令,即有出版图书要刊印作者姓名和其他有关事项的条文,为日本图书之有版权页的由来。在欧洲,15世纪末意大利已出现将书名和作者姓名印在图书首页的做法。
1710年英国女王安妮颁布的版权法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版权法),正式规定出版图书必须登记注册。其后丹麦(1741)、法国(1793)和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制订类似的版权法令。美国1909年的版权法令,还规定公开出版的图书应印上版权符号┘。
这一作法后来为1952年在日内瓦签订的《世界版权公约》所沿用。该公约规定参约国作者的著作,应于醒目处印有版权符号┘以及版权所有人姓氏和初版年份,才能在其他参约国享有版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