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五羊石像著作权论文

五羊石像著作权论文

发布时间:2021-08-16 12:15:47

⑴ 五羊雕像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五羊雕像象征了岭南、广州区域的文化。现代的研究认为五羊雕像可能包括多种史实:

1、楚人把高产的水稻谷种传入岭南。楚国王室祖先的族姓是芈,意义同“咩”,是羊叫的象声词。

2、西周后期楚国境内汉阳一带的姬姓部族由于受到楚人的压迫,带着羊群和谷种迁移到岭南,将种植水稻的技术传播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3、依据《广州记》中“高固为楚威王相时”一句,认为战国时期的高固之部族带着稻谷种籽迁移到广州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高固为齐文公之后,姜姓,而姜从女羊声,因此以羊象征。

4、“羊”其实是楚文中“犬”的意思,因此五羊的传说其实是自壮侗民族和南越民族中共有的“犬取稻种”农业神话故事而来。源自岭南的神话故事流入楚地以后,被中原文人搜集改编后再次传入岭南。其中的“五色羊”其实是五色犬盘瓠。

(1)五羊石像著作权论文扩展阅读:

五羊雕像的来源:

广州著名的雕塑家尹积昌、孔凡伟,陈本宗就是根据这美丽的五羊神话于1960年雕成这五羊石像。艺术家将这个美好的传说重塑出来。五只石羊神态各异:站在高处的老羊雄劲,口衔谷穗,昂首向前方;老羊脚下是一对亲密依偎的小羊;再有一对母子羊,母羊左右回首顾盼正在安静吸乳的幼羊,深厚母爱溢于言表。

五羊石雕建于1959年,位于越秀公园西侧木壳岗上,由130多块花岗岩雕刻组砌而成‘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余下四羊环列四周,或小羊跪乳,或母羊回首,或吃草,或嬉戏,形态可爱,栩栩如生。

参考资料:网络-五羊

⑵ 关于五羊石雕像的资料

五羊石像”是广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五羊石雕的构思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二千多年前,广州这地方,海天茫茫,遍地荒芜,人们辛劳终日难得温饱。一天,天空仙乐缭绕,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口含六束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把谷穗留给广州人,并祝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然后驾云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从此,广州成了富绕的地方,这动人的传说世代相传,广州也因此得名“羊城”、“穗城”。六十年代,广州雕塑院接受市政府的委托,由其职员尹积昌、孔凡伟、陈本宗根据五羊神话在1960年雕成这五羊石像。1990年,由尹积昌主持创作浮雕两组,公园在石像旁设亭、廊,景点总名为五羊仙庭。一、案件的背景资料
涉案的“五羊石像”是广州。五羊石雕的构思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二千多年前,广州这地方,海天茫茫,遍地荒芜,人们辛劳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终日难得温饱。一天,天空仙乐缭绕,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骑着口含六束谷穗的五只羊飞临广州,把谷穗留给广州人,并祝愿这里年年五谷丰登永无饥荒,然后驾云腾空而去,羊化为石。从此,广州成了富绕的地方,这动人的传说世代相传,广州也因此得名“羊城”、“穗城”。六十年代,广州雕塑院接受市政府的委托,由其职员尹积昌、孔凡伟、陈本宗根据五羊神话在1960年雕成这五羊石像。1990年,由尹积昌主持创作浮雕两组,公园在石像旁设亭、廊,景点总名为五羊仙庭。
作为城市标志性雕塑,五羊雕塑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和中外游客的喜爱,因此也成了许多商家在推广产品、树立品牌时心目中的最佳工具,如用五羊雕塑图象申请商标,做店面装潢,在产品外包装、挂历、地图等上使用。尽管侵权现象广为存在,但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民众维权意识的增强,五羊雕塑的维权问题才凸显出来,因此,广州雕塑院和已故尹积昌的女儿尹小艾于2005年6月签字授权委托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代理“五羊雕塑”案。从而,揭开了国内城市雕塑维权第一案的序幕。
二、焦点问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权人有4项人身权利和12项经济权利,“五羊雕塑”案中众多的侵权行为毫无疑问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和发行权,使得著作权人合法的经济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当然,中间还牵扯到许多法律关系,有许多法律问题,但笔者认为所有的问题的回答都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问题是:“谁是真正的著作权人?”
三、五羊雕塑著作权的归属
谁才拥有五羊雕塑的著作权?是委托人市政府?接受委托的广州雕塑院?还是完成作品的三位雕塑家?对这个问题,主张应当归属市政府的人认为,五羊雕塑基于市政府的委托,而且一直以来作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广为宣传,早已成为公共资源,是广州市全体市民的共同财产,应当由市政府代表全市人民来进行占有和管理;主张应当归属于雕塑院或者雕塑家所有的,因为虽然是市政府委托,但《著作权法》规定应当归受托人或者作品完成人所有。
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分两个层次来回答:1、“五羊雕塑”到底姓“公”还是姓“私”?2、如果姓“私”,是归属“广州雕塑院”还是尹积昌、孔凡伟、陈本宗等三位作者?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委托作品以及《著作权法》如何规定委托作品的权属。我国《著作权法》中并无“委托作品”这一术语,所谓“委托作品”,是人们对《著作权法》第十七条所规定的“受委托创作的作品”的简称。《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这一规定意味着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既可以直接适用法律规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并且合同的约定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在本案中,如果市政府未能出示有力的证明,证明当时约定该著作权归属市政府所有时,但事实上,因为年代久远,当时关于该项目的很多资料都缺失了,市政府无法举证证明当时约定归市政府所有,而受委托方主张当时没有做此约定,所以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则应当认为五羊雕塑的著作权归受托方所有,也就是说“五羊雕塑”姓“私”不姓“公”。尽管这个结论似乎不合一些市民的想法,当作为提倡法治的社会,我们应当在合理使用的同时尊重他人智力创造活动。
既然认定“五羊雕塑”姓“私”,那么就进入我们的第二个问题:应该是归属“广州雕塑院”还是尹积昌、孔凡伟、陈本宗等三位作者所有?
作者是原始的著作权人,它是指直接创作作品的人。所谓创作,是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创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作品的人就是作者。换言之,只有直接构思并独立进行和完成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人,才是作者。(王利民主编:《民法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765页。)从这看来,似乎五羊雕塑的著作权应当归属完成雕塑的三位雕塑家尹积昌、孔凡伟、陈本宗所有。
但是,《著作权法》还规定了另一类著作权人,虽然它不是直接完成职务的人,但是依法也可以取得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第16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职务作品具有以下特征:(1)创作职务作品的主体是领取工资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工作人员。职务作品作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法律关系,他可以是单位在职人员,也可以是临时借调或者招聘的人员。(2)创作职务作品属于作者完成单位“工作任务”的范畴。完成工作任务是指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指派或者授权其成员或者雇员进行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既包括经常性任务,也包括特别指派的任务。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也不局限于上班时间。(3)创作作品的思想内容由职务作者决定,职务作品创作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意志。(冯晓青 唐超华主编:《知识产权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根据这些特征判断,五羊雕塑应当属于职务作品,但是我国著作权法同时保护单位利益和作者利益,即使是职务作品,如果是一般职务作品,其著作权仍归完成作品的人享有,只有是特殊职务作品的情况下,著作权才归单位所有。因此,如何定性五羊雕塑作品对权利归属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
《著作权法》第16条第1款和第2款对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做了区分,第1款规定:“除本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外,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这是关于一般职务作品的法律规定。此类职务作品,作者享有著作权,享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权利。但是作者所在的法人或者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该作品。另外,在作品完成后的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本单位相同的使用方式使用该作品;如经单位同意,作者可以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两年以后,作者可以按照自己意愿许可第三人使用其作品,原单位在原来使用范围内可以继续使用。作品完成两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
特殊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跟一般职务作品相反,特殊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作者只享有署名权、获得奖励权。《著作权法》第16条第2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这里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主要指著作权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合同”一般是指职工与所属单位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如何理解“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职务作品一般都要用到单位的物质条件,但并非因此就必然变成特殊职务作品,只有该物质技术条件是创作作品所必备,不可或缺的,对作品的创作完成有决定性影响的才可以认定为该条款中的“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而单位如果只是提供了通用的工具,则不可以套用该条规定。再则,“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和“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两者都是认定特殊职务作品必须同时具备的。
回头来看“五羊雕塑”案,如果广州雕塑院跟职员尹积昌、孔凡伟、陈本宗在劳动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广州雕塑院职员根据单位指示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全部归广州雕塑院所有,那么我们这里也没什么好讨论了,自然而然“五羊雕塑”应当看做是特殊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广州雕塑院所有。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单位与其职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权益归属问题上并没有做出明确约定,本案中,广州雕塑院和已故尹积昌的女儿尹小艾同时签字授权,似乎我们也有些看出广州雕塑院与尹积昌等人当时未做明确的约定,否则就无须这样作出双方同时授权的举动。但不管如何,我们大胆假设广州雕塑院与尹积昌等人的确未做明确约定,那么“五羊雕塑”应视为一般职务作品还是特殊职务作品呢?现在,我们用上面关于特殊职务作品的标准来对比看。既然,该项目是市政府委托广州雕塑院设计建筑的,那么委托合同的当事人就是市政府和广州雕塑院,雕塑院必然要承担合同责任,也就是说雕塑院是合同权利和义务的承受人,而尹积昌等三人受所在单位雕塑院的指示进行创作。虽然,五羊雕塑取材于“五羊神话”,是尹积昌等三人创作,匠心独运,从无到有的创作出五只羊的形状、神态、组合布置,但是根据职务作品的第三点特征来看,职务作品的思想内容由职务作者决定,这样,作品必然要体现出作品完成者个人的意志。而且,在设计中,三位作者也必然要用到单位的一些物质条件,如画图设备,数据材料,在完成雕塑过程也会使用到单位的人力财力,因此,雕塑院的物质条件对五羊雕塑作品的完成是必须的,而且由雕塑院对外承担责任。因此,笔者认为,“五羊雕塑”案的著作权归属应当属于雕塑院。
跟本案有个相似的案例,是1998年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第十世班禅大师雕塑头像著作权纠纷案”,该案上诉人民间泥塑艺人杨松云主张对第十世班禅大师头像的著作权,但法院认为该“银头像”是受灵塔办的意志决定,并提供了班禅大师的照片五张和物质上的帮助,并依班禅大师的五官特征先后多次提出修改意见,应视为法人作品,其所有权及著作权均应归灵塔办享有。鉴于杨松云在试塑第十世班禅大师泥头像过程中付出了一定智力劳动,灵塔办应一次性给杨松云适当经济补偿。
因此,本案五羊雕塑的著作权归属于广州雕塑院更为恰当。但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像雕塑这类艺术类作品是否属于特殊职务作品在实践中要个案具体分析,如果在作品的完成过程中,作者的个人技能对完成作品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单位只是提供了一般的条件,就不能把作品看成特殊职务作品。只有在充分符合《著作权法》第16条第2款的规定时才可以把作品定性为特殊职务作品

⑶ 五羊雕像的来历(20字左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羊城的象征———五羊雕塑。据说这来自于“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传说,是古代广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来的神话故事。自落成后的40多年来,五羊石雕被誉为广州城徽,为越秀公园增色不少。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广州,有羊城的称谓,这里有一个家喻户晓美丽的神话,即流传甚广的“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传说。
大约在周朝时,广州连年灾荒,田野荒芜,农业失收,人民不得温饱。一天,南海的天空忽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音乐,并出现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别骑着不同毛色口衔稻穗的仙羊,降临广州。仙人把优良的稻穗赠给了广州人,并祝愿这一地区永无饥荒,祝罢仙人腾空飞逝,五只仙羊化为石羊留在广州山坡。从此,承仙之愿,稻穗飘香,年年丰收,广州便成为岭南最富庶的地方。这就是广州有“五羊城”、“穗城”、“羊城”名称的由来。关于五仙降临的年代,有各种各类的说法。有人说发生于周夷王八年(即公元前887年),有人说五仙降临是南海人高固为楚威王相时候,是为战国时期。还有一说是,晋朝吴修为广州刺史,有五仙骑五羊背着五谷来到广州州治的厅堂上,吴修于是在厅堂上绘五仙人像以为祥瑞和纪念。据说今广州惠福西路的五仙观就是五仙降临之地,广州人在此为纪念五仙人专门修建了五仙观,在大殿内还有五仙和五羊的塑像。在今五仙观东侧,还有一块巨大的红砂岩似脚印状的凹石,被称为“仙人拇迹”(拇迹指脚印)。
在广州越秀山木壳岗上,有建于1959年的五羊石雕像。这是著名雕塑家尹积昌等根据五羊的传说创作的。雕像连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约53立方米,仅主羊头部一块石料,就重达4 千余斤。五羊大小不一,主羊头部高高竖起,口中衔穗,回哞微笑,探视人间,余四只羊,环绕其身,或耍戏,或吃草,还有羊羔在吸吮母羊的乳汁。五羊姿态各异,造型优美,栩栩如生,情趣横溢,令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据说当年雕像竣工时,曾有一些议论,有人提出既是五仙人骑的羊,怎会还有在吸奶的乳羊呢?其实仙人五羊都是美丽的神话,既是仙羊,无论大小,自有仙风仙骨。雕塑家发挥其超群的想象力,匠心独具。由历史传说而创作出来的五羊石雕经过40多年的历史检验,被誉为广州的城徽,为历史文化名城增色不少。1999年7月,五羊石雕被广州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细考羊城的得名,我们发现确实很有趣,它起源于五羊降临的神话,但传说中的仙人为什么骑羊而不骑马、鹿等等呢?五朵彩云、五位仙人、五色仙羊为什么是“五”而不是“四”或“六”呢?为什么羊口衔的是“谷”而不是“草”不是“花”?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究竟记载着上古先人的什么信息?
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人类告别了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的社会。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离不开物质基础,在我国原始社会首先是畜牧业发展。从渔猎时代的野生动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到懂得收养猎物有了原始的累积,就慢慢进入畜牧时代。“畜”就是从食物积“蓄”开始的,五畜成为养生食物的主食,其中以羊为主。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的养羊历史很长,传说伏羲时起,即教民饲养家畜。当时,人们的狩猎工具已有新的发展,发明了网,可以用网来捕获活的野羊。为了储备过冬和防止自然灾害,将捕来的活野羊等野生动物圈养起来就成为十分自然而然的事。饲养家畜也是早期人类从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走向定居的农牧业生活开端。古文字学家认为,“伏”字即是降伏的意思。“伏羲”含有将野生动物降服成为温顺家畜以供享用和供牺牲之意,“羲”字本身又含有羊,即将野羊降伏为家羊的意思。而羊性温驯,是最早被人类牧养的家畜之一。
中国第一个朝代——夏,已经有了养羊的记载。《楚辞?天问》中云,夏启在征服了有扈氏以后,把俘虏罚作“牧竖”,强迫他们“牧夫牛羊”,即成为牧畜的奴隶,这段史料讲明,夏朝已出现饲养牛羊的奴隶了。 到了商代,中国的农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畜牧在商代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牛、羊、猪、犬、鸡”这个六畜概念已形成。商代甲骨文中多次提到祭祀用羊,数量较多,奴隶主贵族祭祖,十分铺张浪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周代的养羊业到了比较发达的水平。产生于周代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在三百零五篇中提到羊的就有十多篇。《无羊》篇反映周宣王时期的养羊业相当兴盛。春秋战国时期,对羊的繁殖和经济价值更为重视了,如《礼记》记载:“大夫无故不杀羊”,“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郑玄注曰:“古来杀牲,食其肉,坐其皮,不做犬羊,是不无故杀之”。可见,羊在当时已是一种财富,多是在祭祀,庆典中用羊,平时就不随意将羊宰杀,以利于羊群的繁殖壮大。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高峰。人民积极开垦荒地,耕田植桑,围栏放牧,农业生产比以前有更大发展。当时的养羊业发展很快,出现了许多养羊、屠羊、卖羊肉为职业的人士。
因此,在中国古代“羊”是非常重要的,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和“羊”就构成“餋”;“膳”(古为善)是口中有羊,“月”表明当时是以羊肉为主食,“用膳”就是用羊肉来喂饱肚子。由此可见“羊”是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食物。从食鱼到吃羊,是中华饮食文明进步的物质表现。
同时,羊是游牧文化的表征,在经历过畜牧业为主的生活后,我们的祖先又确立了以五谷为饮食养生的物质基础,我国经历农业的开创与发展而成为农业大国,五谷就是农业文化的象征,“谷”也是“禾”和“穗”。
炎黄文化是羌(游牧)文化与农业融合之“和”,五仙人带来了“羊”和“谷”,意蕴将中原饮食、文化的根本和精华带来广州。广州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秦汉时期就开始与海外进行贸易和文化的交流,蔚蓝色的海洋使广州的发展空间得到无限延伸。广州文化是土著的南越文化、中原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融合之“和”。“五羊”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阴阳五行学说之“五”与“阳”融合之和;广州之“鲜”又是北方的羊与南方的鱼融合之和。
另外,羊是中国传统的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也有人认为羊是广州古越族人的图腾崇拜物。羊字古和祥通,中国古代的铜器的铭文中“吉祥”多作“吉羊”。汉元嘉刀铭有“宜侯王,大吉羊。”羊又是美好的象征、瑞祥之物,自古以来就是六蓄之一。有人认为,汉字的“美”拆开来就是“羊大”,即羊肥大的就是美;汉字的“鲜”,拆开来就是“鱼和羊”,而美好的白玉,则用洁白莹润的羊膏来比喻,美其名曰羊脂白玉。羊性格温驯又富有博爱的精神,自古以来,羊与人类就和睦相处,为人类作出了无私的贡献。它对人从不要求什么,吃的是草,奉献给人的却是羊奶、羊毛、羊肉和羊皮,连羊粪也是很好的肥料。在羊的身上,有一种奉献的精神和牺牲的精神。因此,羊是广州先民十分喜爱而又十分熟悉的动物。从出土文物看,广州汉代是很重视畜牧业的,在广州汉墓中,发现了不少猪、羊、牛、鸡、鸭、鹅等陶塑,造型生动逼真,形象地反映了汉代广州六畜兴旺的情景。在广州出土的汉代陶屋中,不少有羊圈栏的设置。麻鹰岗东汉建初元年(公元76)年砖墓,出土一间三合式陶屋,后侧廊屋就有一个羊圈,一俑正赶着三只羊沿屋侧斜梯进入羊圈。其它汉墓出土的陶屋也有一侧设羊圈,几只陶羊自己爬上阶梯,鱼贯式进入圈栏。这就说明汉代广州,人们喜欢养羊,羊肉是当时人们喜爱的肉食,当时广州地区养羊成风。
由于有了五羊衔谷这个美丽的传说,我们这座古老的城市便有了“羊城”、“穗城”、“仙城”等称谓,后来又有了“广州”和“花城”的名称。这五个名字是广州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城市历史长河中融汇和积淀的产物。广州濒临南海,有人认为,羊城的“羊”,加上三点水,就是“洋”,即三羊。所以广州文化有很深的海洋文化的背景,广州市因此又是长盛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而广州的土著是越族,越族文化长期和汉文化以及海洋文化交融在一起,三种文化融在一起,三羊开泰,形成了广州古代文化的特色,即兼容开放的人文意识,富有进取的商业意识和讲求实效的务实意识。

⑷ 五羊雕塑的含义

五羊雕塑寓意着广州关于“羊城”的来历传说,其口含饱满稻穗,喻示羊城人们丰衣足食。回

雕塑之所以会以答“五羊”为主题,其实与广州又被称为“羊城”“穗城”的故事有关。相传,在周夷王时期,广州人民虽辛劳终日,但总是难以解决温饱问题。后来,曾有身着五彩衣的五位仙人,乘着五头山羊降临广州。

仙人在体察民众疾苦后,便驾祥云而去,口衔稻穗的五羊却化身巨石留了下来。自此,广州成为南国富饶之地。而五羊石像就用写实的手法和集聚概括性的方式将这一传说雕刻下来,成为广州的象征。

(4)五羊石像著作权论文扩展阅读:

五羊雕塑修建于1960年、由岭南雕塑艺术家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造的石质雕塑,早已成为广州的第一艺术地标,也是不少游客到广州后必去景点之一。

从外形来看,《五羊石像》是一只口衔稻穗的高大母羊,被四只形态各异的小羊簇拥。它是由130多块花岗岩雕刻组砌而成,高达11米的石像再配上底座,更是显得深沉、威武。

此外,其丰富的含义也让它深入到广州群众的心中,被选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⑸ 五羊石像的英语简介

一个韩国留学生对张力尹的看法
张力尹
我记得回来时,有朋友问我张力尹在韩国是不是很红了?我当时什么也没有说,因为觉得很不可思议,她竟然问这么愚蠢的问题。于是我反问一句,难道她在中国很出名吗?朋友说在中国有很多人力挺她,觉得她那么小就在异国他乡,为梦想努力很不容易,而且还有了成就。听了这些话,我真的很为那些没有认清她真实一面的人感到惋惜了。
张力尹的出名一是因为出道前打着“中国的BOA”的称号宣传造势,二是因为公司为了让她出名,不惜出动在韩国最红的组合之一的成员,还有更多的就是公司的炒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实际上在韩国,张力尹并不红,韩国人并不是很喜欢张力尹,我们这些在韩国的中国人,不论哈韩与否,几乎也都不喜欢张力尹。
不知道用不用这样去解释:可能是因为她年纪太小,在人生观、道德观都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就到了韩国做练习生,所以她在为人处事上都不够成熟。但不能容忍的是她居然对那些在韩国喜欢她的中国歌迷毫不答理,并且自认为自己已经是个韩国人了。更可恶的是她在公众演出场合的很多行为完全都是看不起中国人的行为。我本人对张力尹并不是很了解,但我的朋友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次。有一次,我的朋友在明洞偶遇张力尹。我的朋友并不是她的歌迷,但是因为她和俊秀的合作也认识了她。我朋友当时用中文给她打招呼,她却理都不理,相反的是同行的一个韩国朋友用中文跟她打招呼,她却笑着用韩文回答。我本来对张力尹没有什么看法,但经过这件事情以后我是完全不能接受。之后有几个韩国朋友也都这样说,他们说他们总觉得张力尹是把自己当成了韩国人而不是中国人。在韩国这个国家观念很重的国家中,他们是最看不起这样的人的。有一个韩国同学,她曾经和张力尹一起做过练习生,因为父母的反对,也因为她年龄大的关系而放弃了又回到了学校,她说在做练习生时,因为张力尹是中国人,而且年纪很小,大家都很帮助她。但是她为人很高傲,只愿意接受几个前辈的帮助,其他人她都视而不见,这让很多练习生对她很不满。在练习生中她几乎没有朋友。一些曾经去参加张力尹TIMELESS的签售会的韩国朋友说他们只是因为俊秀才去的,而且买这张CD也是因为俊秀的关系。去年她得奖的时候,很多身边的韩饭都说这个奖是SM公司为了让她出名用钱买的。不过那些韩饭说他们觉得这个奖是属于俊秀的
她现场唱歌跑调
整过容却打死不承认
明明中国人,却讨厌别人这么说
一把年纪啦,偏说自己16岁
自己没实力,就踩着别人往上爬
不尊重前辈,和长辈拍桌子吵架

⑹ 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200字作文

越秀公园如一艘古老的游船,承载着悠悠的广州历史,从远古驶到现在。其主山越秀山虽历经沧桑,但弦歌不辍。自元代以来,其风景在各时期的羊城八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越发展现出其迷人的风采。
越秀公园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非常丰富,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市级综合性文化休憩公园。它由7个山岗和3个人工湖组成。公园内林木苍翠,绿化覆盖率达83.48%。它不仅保存了镇海楼、明代古城墙、四方炮台遗址、中山纪念碑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遗迹和众多的古树名木,还建设了五羊仙庭、成语寓言园、竹林休闲区、韩国海东京畿园及游泳场等。历史古迹与现代文明齐辉,自然造化与人工巧设共舞,相映成趣。

⑺ 五羊石像的创作过程

五羊石像主体的艺术创作过程和造型特点
五羊石像由岭南著名雕塑艺术家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作,始建于1960年04月,位于越秀山木壳岗,如今,已成为海内外宾客到广州必前往怀古凭吊的著名景点。五羊石像,高11米,用130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体积53立方米。以四头形态各异的小羊簇着一头口衔稻穗的高大母羊为造型,再现了羊化为石,把稻穗赠给广州人民的传说。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余下四头山羊环列四周,或小羊跪乳、或母羊回首、或吃草饮水、或嬉戏打闹,形态可爱,栩栩如生。
越秀山以五羊石像为核心将景点拓展为五羊仙庭
五羊石像,1999年0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之际,又将五羊仙故事内容,由五羊石像原作者尹积昌主持创作浮雕两组,并增设牌坊、亭、台、廊、碑石等景观,将景区扩大至近万平方米,景点总称为五羊仙庭。2001年8月13日,五羊石像被雷电击去一只角,后来已修复。
五羊石像代表广州城市形象笑迎海内外宾客
五羊石像免费向海内外宾客免费开放。

⑻ 五羊石像的深远影响

2006年11月26日,第十六届亚运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2010年亚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广州设计师张强设计的作品,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石像外形轮廓。作品既象征了“羊城”广州,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因而成为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阅读全文

与五羊石像著作权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