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才算用益物权人
用益物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用益物权的自然人即为用益物权人。
⑵ 用益物权 他物权 有什么关系
物权包括:所有权,占有,他物权
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包括地役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点权);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
所以,用益物权是他物权的一种,他物权是不享有物的所有权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而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围内,加以占有、使用、收益的物权,与担保物权相比,主要是获取物的使用价值,担保物权还会获取物的交换价值,用益物权可以独立存在,担保物权从属于主债权存在。
(2)用益物权人一定是占有人吗扩展阅读:
一、用益物权具体特性:
1、目的的用益性。用益物权是他物权,是对所有物的利用。从物权的分类来看,他物权包括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与担保物权相对应,设立用益物权的目的就是对他人所有的财产进行使用、收益,即为了追求物的使用价值而对他人的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支配。与此相应,用益物权的内容也主要是行使使用、收益的权能。
2、地位的独立性。用益物权为独立物权,是对所有权的限制。用益物权是非所有人对所有人的物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独立支配的排他性权利,是一种独立的权利。用益物权人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某种权利的具体支配范围内,可以对抗一切人,包括所有权人,从而形成对所有权的限制。例如,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依法享有对国家所有的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自主利用该土地建造并经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3、客体的限制性。用益物权客体的限制性有三个方面:一是用益物权的客体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客体的存在形态或使用形态发生变化,会对用益物权人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丧失。
二、他物权具体特性:
1、他物权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设定的物权。
这是他物权与自物权的最本质区别。他物权不能在自己所有之物上设定,因为自己所有之物,是所有权的客体,而所有权是最完备的物权,所有人享有最完全的支配权,勿需也不能为自己设定他物权。离开他人所有之物,他物权无从设定。
/2、他物权是派生于所有权而又与所有权相分离的物权。
他物权是所有权的派生之权,并非是完全独立的民事权利。它是根据对所有权所设定的债权而形成的,而且来源于所有权,因而将所有权称之为母权,而将他物权称之为子权。他物权虽然与所有权具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但它是在所有权权能与所有权发生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权利,即指非所有人在所有人的财产上享有占有、使用或收益权,以及在特殊情况下依法享有一定的处分权。因而,这种物权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
3、他物权是受限制的物权。
所有权是最完备的物权,不受任何限制。他物权则属于限制物权。他物权的受限制,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他物权受所有权的限制。在一般情况下,他物权只是以所有权的一定权能为内容,因而仍受所有权的支配,不能完全任意行使;即使是以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为内容的他物权,也必须受所有权的支配;
二是,他物权也限制所有权的行使。在所有权的客体物上又设置他物权,其结果是使所有权的行使受到限制,不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物权。依所有权的权能分离的内容不同,亦即他物权的内容不同,所有权所受限制的程度也不相同。
4、他物权是依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发生的物权。
他物权并非自由发生。其发生的途径或称方法有两种:
一是依照法律规定,如留置权等他物权;
二是由合同约定,如抵押权、典权等他物权。
他物权无论是由法律规定还是合同约定,其具体内容均由法律所规定,并为强制性规定,因而他物权是法定物权。
⑶ 怎样才算用益物权人,请不要把物权法复制过来我都看过,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算是用益物权人
看过复还不懂?
用益制物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享有用益物权的自然人即为用益物权人。《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如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用益物权人就是承包方,他对他人(国家、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等权利。在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⑷ 物的所有权和用益物权可以是同一个人吗
物的所有权和用益物权不是同一个人。
所有权的权能包回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答分权。
用益物权,是指非所有人在他人所有的物上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他物权。
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排他性的权利。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从所有权的角度来所,实际上是物的所有人将所有权中的占用权、使用权、收益权转移给了他人,但处分权还在所有权人手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⑸ 什么是“用益物权”及“用益物权人”
用益物权来是他物权的自一种,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权利。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
用益物权是指在他人之物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占有使用并获取收益的权利,有用益物权的自然人。
⑹ 民法中保管人是不是用益物权人
一,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二,保管合同中的保管人,只有占有权,没有对占有物的使用权、收益权。所以,保管人不是益物权人。
⑺ 《物权法》中“用益物权人”是怎么界定
用益物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版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的自然人即为用益物权人。
⑻ 什么是用益物权,举个例子
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版的排他性的权利权。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用益物权,是指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用益物权作为物权之一种,着眼于财产的使用价值。在现代民法上,各国物权法贯彻效益原则,已经逐渐放弃了传统民法注重对物的实际支配、财产归属的做法,转而注重财产价值形态的支配和利用。这种立法趋势反映到理论研究上即是学者越来越注重对用益物权的研究,然而,对用益物权的法律性质则有不同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