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抄: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指的应当是批准供地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法》将农用地转用审批、土地征收审批和供地审批分开,并明确了各自的审批权限。供地的审批权限一般在市、县人民政府。 《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三种方式:出让、租赁和国家作价出资或入股。经批准同意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应当审查其是否符合《划拨用地目录》。转让后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由受让人依法办理划拨用地手续;转让后不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由受让人负责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具体有偿使用方式是采用出让还是租赁方式,应当根据土地条件、项目性质、规划要求等确定,一般而言,房地产开发用地不适宜采用租赁方式,近期规划对转让地块开发和使用有特别限制等的,则不适宜采用出让方式。
❷ 如何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能转让:
根据合同效力补正的原理,政府主管部专门追认批准,属并由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方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交土地出让金;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未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不得转让;已经订立转让合同的,合同无效;
或者由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并交付土地出让金,或者转让合同签订后,政府主管部门将转让土地直接划拨给受让方使用,当事人间订立的转让合同可视为有效;
但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及手续的补办必须在一审起诉前进行。
❸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能否转让
以划拨方抄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转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报批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❹ 划拨土地转让手续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未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不得转让。根据专《中华人属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报批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❺ 划拨土地可以转让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国有划拨土地是可以转让的,依照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版土地使权用权,一般不得进行转让,但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进行转让:
1、土地使用者是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2、领有国有土地使用权;
3、对土地上的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拥有合法的产权;
4、依照《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以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所获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