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抵押权的放弃
贷款20万,以价值30万的房子做抵押物。抵押权人放弃抵押物,只是放弃了抵押物的优先受偿权,回归普通债权债务关系,就是说这个20万贷款你没还上的话,债权人没法要求你变卖房子优先得到20万的还款,如果你有很多的债权人的话。就是你还不上钱,但是这个债权人在你的还钱顺序里就不是前列了。但是钱你还是得还,债权是没有消失的,不还对方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你还,还可以强制执行。担保人的话,目前的这个情形应该派不上用场,毕竟你的房子30万完全足够还款了。
❷ 担保物权的消灭的情形
(一)主债权消灭
担保物权属于从权利,主债权消灭,担保物权亦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第七十四条规定,质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质权也消灭。第八十八条规定,债权消灭的,留置权消灭。一般来说,被担保主债权消灭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1.清偿,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清偿全部主债权,从而使债消灭的行为;2.提存,是指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致使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债务人将清偿标的交付给特定提存部门或约定的第三人,从而使主债权消灭的行为;3.抵销,是指担保物权人与债务人互负债务,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符合抵销条件而导致主债权消灭的行为;4.免除,是指担保物权人在不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全部免除债务人的债务而致使主债权消灭的行为;5.混同,是指担保物权与债务因婚姻、继承、合并等原因同归于一人,从而使主债权消灭的行为。以上原因均可导致主债权消灭,担保物权保全债权的目的不复存在。
(二)担保物权实现
担保物权的实现,是指担保物所担保的债权已届清偿期而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担保物权人通过行使担保物权而使其债权得到优先受偿。担保物权的实现,担保法律关系消灭。即使其债权未完全受偿,担保物权也消灭。
(三)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
权利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这是权利人的自由。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且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四)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
这是法律规定的兜底条款。法律明确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担保物权依法律的规定而消灭。例如《担保法》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质权因质物灭失而消灭;债务人另行提供担保并被债权人接受的,留置权消灭等等。当然,担保物权的消灭既可以基于法律的规定,当事人也可以约定其消灭的情形。
❸ 债务人放弃物的担保怎么办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中对担保法的规定作了一定的限制,明确只有在债权人放弃属于债务人自己的抵押权的情况下才能适用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的规定。其理由是在第三人提供担保物的情况下,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处于同等的地位,债权人有选择行使担保物权还是保证债权的权利,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两者都有清偿的责任。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对保证人并无实际影响。而当担保物权为债务人所提供时,情况则有所不同,保证人只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使债务人本来就用来清偿债务的财产不用于清偿,势必加大了保证人的责任。因此,保证人应当在其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的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❹ 请问债权人放弃抵押权(担保物权)消灭,债务人也是抵押人的主债务是否消灭,主债务在时效内
银行所放弃的债权抵押权,不是主债权,你在银行每年给你的债权催专收通知上的签字,说明属银行对你的债权诉讼时效一直没有中断。银行放弃汽车的抵押权仅仅是放弃担保物权的优先处置权,这有两方面的考虑,第一、2003年抵押的汽车,因技术进步产生的无形损耗和实际使用所产生的机械磨损,已经是处于报废状态的抵押物,客观上不具有设定抵押的抵押价值;第二抵押物是动产,其产权证明仅仅是行车证,其登记和变更登记,不如房地产类的不动产在管理上需要特别关注设定抵押权的释放,因此,很难对实物的物权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因使用寿命有限以及事故的影响而提前报废,因此,银行在对主债权进行持续的时效维护情况下,保留一个可能已经不存在的抵押物的优先处置权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银行通过诉讼要求偿还原借款合同所形成的主债权,你是没有办法抗辨的。
❺ 担保物权消失在哪种情况下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
(一)主债权回消灭;
(二)担保物权实现;
(三答)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
(四)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第七十四条规定,质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质权也消灭。第八十八条规定,债权消灭的,留置权消灭。
❻ 债权人放弃第三人提供的担保物权保证人可以免责吗
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包括放弃由债务人提供的担保物权,也包括放弃由第三人提供的担保物权。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有以明示的方式即作为的方式放弃担保物权的,也有以默示的方式即不作为的方式放弃担保物权的,相对而言,以作为的方式认定放弃担保物权的较易认定,以不作为的方式放弃担保物权的有时较难认定,易引起争议。
担保人对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的抗辩,是指担保人用之以抵销债权人主张自己承担担保责任的对抗,既包括担保责任的金额的对抗,也包括担保责任的期限或顺序的对抗,都是因为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造成了自己的相应利益损害,这样担保人就有权主张在放弃担保物权而致损害自己利益的范围内免责,如果债权人放弃自己的担保物权并不造成担保人担保责任的加重或者不造成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追偿权利的损失,则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是债权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担保人无权抗辩,也就是说,在债权人依法行使自己的选择权时,不论债权人选择向谁主张权利,担保人均无权抗辩,但当债权人违法对担保人追偿时,担保人有权对因此而加重自己责任的部分抗辩,对于法律规定的担保人的抗辩权应在该意义上予以解读。当抵押权人放弃第三人的抵押权时,其他担保人是否可以主张相应免除担保责任,关键要看有关实现该第三人担保物权的约定是否明确,或者说前提是抵押权人对该第三人物保是否享有选择起诉的权利,这应是综合《担保法》、《物权法》以上法条精神的正当理解与把握。”(注1)对于抵押权人放弃对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权时,保证人是否因此而豁免或减轻自己的担保责任亦应作此把握。
也就是说,担保人对债权人放弃的担保物权是否享有相应的免除责任的权利,应根据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与被放弃的担保物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如果物保责任在前,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在后,则债权人放弃物保将使担保人的原物保保护屏障灭失,其由原来担保的补充责任变为直接责任,担保人当然对这种非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责任免责,如果物保责任与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并无前后之别,债权人既可以向物保主张权利,也可以向担保人主张权利,而且担保人被主张权利后又不能向物保人主张物保权利,则债权人放弃物保不会对担保人造成任何损害,担保人就无权主张相应的免责。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❼ 抵押权的相对放弃,次序权的相对放弃。
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属于其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只要不危害到抵押权人的债权人的利益,其本身不受约束;另一方面,在一个抵押物存在数个抵押权的情形下,某一个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肯定对其他抵押权人而言是有益的(对于后顺位的抵押权人而言),或者是虽然无益但是至少无害的(对于先顺位的抵押权人而言)
同理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的,只要不将顺位提前或者不将被担保的债权数额加大,对其他抵押权人而言都是在益至少是无害的。
❽ 抵押权的相对放弃和抵押权的绝对放弃,不太明白,能举例吗
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属于其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只要不危害到抵押权人的债权人的利益,其本身不受约束;另一方面,在一个抵押物存在数个抵押权的情形下,某一个抵押权人放弃抵押权,肯定对其他抵押权人而言是有益的(对于后顺位的抵押权人而言),或者是虽然无益但是至少无害的(对于先顺位的抵押权人而言) 同理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可以变更抵押权顺位以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内容的,只要不将顺位提前或者不将被担保的债权数额加大,对其他抵押权人而言都是在益至少是无害的。
❾ 担保人放弃物权法的后果
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包括放弃由债务人提供的担保物权,也包括放弃由第三人提供的担保物权。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有以明示的方式即作为的方式放弃担保物权的,也有以默示的方式即不作为的方式放弃担保物权的,相对而言,以作为的方式认定放弃担保物权的较易认定,以不作为的方式放弃担保物权的有时较难认定,易引起争议。
担保人对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的抗辩,是指担保人用之以抵销债权人主张自己承担担保责任的对抗,既包括担保责任的金额的对抗,也包括担保责任的期限或顺序的对抗,都是因为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造成了自己的相应利益损害,这样担保人就有权主张在放弃担保物权而致损害自己利益的范围内免责,如果债权人放弃自己的担保物权并不造成担保人担保责任的加重或者不造成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追偿权利的损失,则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是债权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担保人无权抗辩,也就是说,在债权人依法行使自己的选择权时,不论债权人选择向谁主张权利,担保人均无权抗辩,但当债权人违法对担保人追偿时,担保人有权对因此而加重自己责任的部分抗辩,对于法律规定的担保人的抗辩权应在该意义上予以解读。当抵押权人放弃第三人的抵押权时,其他担保人是否可以主张相应免除担保责任,关键要看有关实现该第三人担保物权的约定是否明确,或者说前提是抵押权人对该第三人物保是否享有选择起诉的权利,这应是综合《担保法》、《物权法》以上法条精神的正当理解与把握。”(注1)对于抵押权人放弃对债务人提供的抵押权时,保证人是否因此而豁免或减轻自己的担保责任亦应作此把握。
也就是说,担保人对债权人放弃的担保物权是否享有相应的免除责任的权利,应根据担保人的担保责任与被放弃的担保物权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如果物保责任在前,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在后,则债权人放弃物保将使担保人的原物保保护屏障灭失,其由原来担保的补充责任变为直接责任,担保人当然对这种非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责任免责,如果物保责任与担保人的担保责任并无前后之别,债权人既可以向物保主张权利,也可以向担保人主张权利,而且担保人被主张权利后又不能向物保人主张物保权利,则债权人放弃物保不会对担保人造成任何损害,担保人就无权主张相应的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