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沈从文都有什么作品啊
他的作品 是 同时代作家中 出品最多的人
沈从文小说目录
(1)人与地 (2)新与旧 (3)传奇不奇 (4)上城里来的人 (5)衣冠中人 (6)看虹摘星
(1)柏子 阿黑小史(秋) 边城 雪晴
(2)萧萧 丈夫 新与旧 摘橘子 乡城
(3)月下小景 龙朱 媚金·豹子·与那羊 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
(4)公寓中 白丁 棉鞋 炉边 怯汉 元宵
(5)顾问官 大小阮 八骏图 绅士的太太
(6)羊羔 鸭子 一个农夫的故事 看虹录 虹桥 青色魇
沈从文散文目录
从文自传 上海第一出版社1934年7月版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一个老战兵
清乡所见
女难
一个大王
湘行散记 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版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箱子岩
老伴
湘行书简 《沈从文别集·湘行集》,岳麓书社1992年5月版
在桃源
小船上的信
水手们
夜泊鸭窠围
横石与九溪
湘西 一名《沅水流域识小录》,开明书店1944年4月版
一封未曾付邮的书信 1924年12月22日《晨报副刊》,署名休芸芸
市集(附“志摩的欣赏”) 1925年11月11日《晨报副刊》,署名沈从文
LAOMEI,ZUOHEN(苗语“妹子,真美呀!”) 1926年8月30日《晨报副刊》,署名懋琳
筸人谣曲 1926年12月25日、27日、29日《晨报副刊》第1498、1499、1500号,署名懋琳
南行杂记 1928年2月1~4日《晨报副刊》,署名璇若
由达园给张兆和 以《废邮存底(一)》为题,1931年6月30日《文艺月刊》第2卷5、6号,署名甲辰
甲辰闲话 1931年7月1日《创作月刊》第1卷第3期,署名沈从文
街 1931年7月15日《文艺月刊》2卷7号,署名沈从文
论“海派” 1934年1月10日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署名从文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文学》一周年纪念特辑,收入《我与文学》,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7月版,署名沈从文
情绪的体操 1934年11月10日《水星》第1卷第2期
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 1934年11月21日《大公报·文艺副刊》,署名沈从文
北平的市民 1935年6月2日北平《实报》,署名沈从文
习作选集代序 1936年1月1日《国闻周报》13卷1期,署名浓从文
致施蛰存函四通 写于1933~1935年,收入孔令境编《现代作家书简》,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5月版
文学作家中的胖子 1937年1月1日《宇宙风》第32期新年特刊,署名上官碧
烛虚 之一、之二载1940年4月1日《战国策》第1期,署名沈从文;之三载1939年10月28日昆明《中央日报》;之四载1940年7月15日《战国策》第8期;之五载1940年9月14日香港《大公报·文艺》,均署名上官碧
谈英雄崇拜 1940年6月1日《战国策》第5期,署名沈从文
见微斋笔谈 1943年6月1日《文学创作》第2卷第2期,署名沈从文
吃大饼 1945年6月15日《宇宙风》第139期
北平的印象和感想 1946年9月22日《经世日报·文艺》第6期,1946年10月《上海文化》第9期,署名沈从文
一个传奇的本事 1947年3月23日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署名从文
启事 1947年9月20日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58期,署名沈从文
芷江县的熊公馆 1948年1月3日天津《大公报》,为纪念熊希龄逝世十周年而作,署名沈从文
苏格拉底谈北平所需 1948年1月3日、10日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72、73期,署名王运通
参加北京市文代会筹备会以后我的感想——我的检讨 1950年6月12日《光明日报》,署名沈从文
一点回忆、一点感想 1957年8月《人民文学》第8期,署名沈从文
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 作者遗稿
B. 沈从文作品一般涉及哪两方面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
C. 沈从文写过那些书分别是什么出版社的
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著名作家。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代表作品 《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
《边城》:
2014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4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4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武汉出版社
2013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岳麓书社
2011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11译林出版社
2010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岳麓书社
2009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8花城出版社
2006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3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人民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8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1江西人民出版社
1949开明书店
1948开明书店
1934生活书店
《中国丝绸图案》:
《中国丝绸图案》是1957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沈从文、王家树。
沈从文、王家树编。1957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该书选编了自战国至清末的丝绸图案共27幅。后记部分简述了历代丝绸发展的历史,和各个时期丝绸图案的艺术风格。
《唐宋铜镜》是1958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编者是沈从文。
沈从文编。1958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出版。图册选编了唐、宋两代比较有代表性的铜镜图片931幅,同时,自战国到隋代有代表性的铜镜和唐、宋各代铜镜的摹绘图与拓片,也选编了72幅,作为附录。书前有《题记》一篇。
《龙凤艺术》
沈从文著。196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作者有关古代工艺美术及其它的论文共14篇,内容有织金锦、染缬、明锦、传统装饰纹样、民族工艺、铜镜、瓷器等。
D. 沈从文的作品中哪些不是属于都市小说的
很多啊,沈从文写的大多都是湘西为背景吧,似乎没什么都市小说的。你若要看沈从文的小说,必然看过边城吧,最经典的。再除了长河是长篇,其他都是短篇了。很不错的,推荐去看。如果你喜欢沈从文,给你推荐汪曾祺,风格很清新的,他算是师从沈从文。
E. 沈从文的代表作
《边城》是他的代表作 。
沈从文的主要作品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等。
沈从文,苗族,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出生于湘西凤凰的他,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沈从文一生为人朴厚、治学严谨,著述甚丰。
他的作品被译成40多个国家出版,并被1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沈从文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是蜚声文坛的巨星。有人说:“沈从文是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
(5)沈从文作品版权归属扩展阅读:
1902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南凤凰,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
19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1934年完成的《边城》,是这类“牧歌”式小说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建国后,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压力而自杀,获救。1984年大病一场。抢救脱险后,说话、行动更加不便。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
沈从文的文学作品《边城》 、《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1987年、1988年沈从文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F. 沈从文的所有作品
有沈从文文集
沈从文集外集
等等
G. 沈从文的小说取材范围有哪些
沈从文的小说取材范围很广,有描写旧军队生活的,如《入伍后》、《会明》、《传事兵》等;有描绘城市世态人情的,如《绅士的太太》、《八骏图》、《某夫妇》等;而最有特色的作品,则是反映湘黔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民情,如《旅店》、《夜》、《还乡》、《边城》等。
H. 沈从文有哪些著作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沈从文简介: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凤凰县沱江镇人。1902年12月28日生。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入私塾,12岁入模范国民学校(今文昌阁小学)。因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当补充兵。
15岁就离开家乡,跟随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他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的百姓。过着难以设想的痛苦怕人的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好坏人事、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I. 关于沈从文的作品
福生》乃沈从文散文中的一篇,篇幅不长。实际上就是描写了一个孩子——福生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展示了一个普通孩子的性格和周遭环境,文章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实际上本文并没有什么主题的。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有着“不变的人性”,而“不变的人性乃一切伟大作品之基础”(梁实秋语)。而我们传统作文要求的“主题”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并不明显。
http://..com/question/56324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