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乐视买断亚冠小组赛直播 球迷会改变看球方式吗
上港和申花两场亚冠资格赛日前已落幕,但是围绕这两场赛事乃至后续亚冠赛事转播的话题远未结束。拥有亚冠赛事版权的乐视体育采用独家全媒体直播方式,不但挑战着中国观众传统的收视习惯,也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在中国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当下,资本的力量是否已经强大到可以牺牲观众利益?当某些足球赛事版权成为高价的稀缺资源,中国足球是否会离广大的球迷越来越远?
信号中断一分钟的尴尬
上港和申花两支球队同时在亚冠出战,对上海足球来说史无前例,很多球迷顺理成章地等待五星体育的转播。然而出于战略考虑,乐视体育今年并未向各省市电视台体育频道分销2017年亚冠赛事版权,这直接导致观众无法通过电视收看赛事转播。国内电视频道看不到国内球队的亚冠比赛,这在中国球迷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往年,中超各参赛球队的亚冠主场比赛信号往往由所对应的地方电视台来制作。据了解,今年亚冠乐视体育采取招标形式外包信号制作业务,不再依靠前述地方台制作信号。网络直播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不少观看亚冠网络直播的观众反映,直播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顿,甚至出现一分钟左右的信号中断,这在以往电视转播本土的中超和亚冠赛事中极为罕见。此外,现场转播制作水平也不如人意,无法让观众获得看传统电视那般的体验。
现在,通过网络平台看体育赛事并不是新鲜事。因为喜爱某位网络平台的评论员而选择看网络转播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都是基于观众自己的选择。这次的亚冠赛事则不同,由于转播网站一家独大,受众没有选择自由,市场失去多元化竞争,即使用户在收看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只能默默承受。还有更多50岁以上的老球迷们,因为不擅长使用新媒体,无奈与期盼已久的赛事失之交臂。这样的现象发生在媒介如此发达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独揽版权任性也有风险
2015年,乐视体育以接近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获得2017年—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如此高昂的成本如何消化?分销给各地方电视台是一种做法。但据称,乐视体育方面认为,分销给地方台不但难以实现较高经济回报,还可能对乐视体育的直播造成较大分流,不利于其聚拢用户。
乐视体育高层认为,既然把版权抬到了天价,那么商品就应该符合商业逻辑。乐视体育坐拥大量赛事版权,但无论是中超还是英超,均只拥有新媒体PC端的单一播映权。于是在兼具稀缺性和商业价值的亚足联赛事上,乐视体育终于出手选择独播来遏制竞争对手。
之后,乐视体育是否会有进一步收费观看模式考量,还是个问号。付费观看一直是乐视体育期待的盈利增长点,就算想把版权成本分摊到观众头上,也得看中国球迷是否愿意买单。天盛传媒就是前车之鉴。当初天盛以5000万美元购得2007年—2010年英超在中国独家播放权,借鉴国外的付费模式,但高估了中国球迷的购买力,最终惨淡收场。众多球迷那几年无法在电视上看英超,导致英超在中国的热度大幅下降。如今亚冠赛事的前景也同样令人担忧。
独揽亚冠版权的“任性”背后,乐视体育有着怎样的得与失?目前2017亚冠中国俱乐部球队比赛,可以在其平台观看,如此一来颇有赔本赚吆喝的意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乐视体育希望借此来证明其信号制作、版权运营的能力,挽回投资方和用户的信心,同时推动新一轮融资完成。
资本不该损害球迷利益
国务院发布46号文件之后,各路资本上演了一出出跑马圈地的投资大戏,赛事版权市场的竞争更是白热化。一些非核心赛事的版权报价与其受关注度也不再一致,屡屡出现天价。据了解,2013年—2016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而乐视体育买下的价格已近10倍。高昂的版权费用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使得赛事版权沦为资本巨头间的“垄断”游戏。
如何收回购买版权的巨额成本,对投资者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打造完整产业链,通过版权赛事的播出带动下游产品的售卖,是新媒体平台期待实现盈利的路径。但全产业链体育公司并没有成功先例可循,变现只是一个存在于预期中的可能。资本市场也有风险,一旦融资速度赶不上版权成本的攀升,公司将面临资金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进入体育产业,应当脚踏实地为体育人群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去炒作概念。购买版权的目的应该是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来看,否则握着稀缺资源,人为设置观赛门槛,只会让观众越离越远。尤其是在中国足球砥节砺行时,让众多球迷为看一场球赛而烦恼,实在是太受伤了。
2. 怎么看待乐视垄断中超亚冠直播权
上港和申花两场亚冠资格赛日前已落幕,但是围绕这两场赛事乃至后续亚冠赛事转播的话题远未结束。拥有亚冠赛事版权的乐视体育采用独家全媒体直播方式,不但挑战着中国观众传统的收视习惯,也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在中国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当下,资本的力量是否已经强大到可以牺牲观众利益看当某些足球赛事版权成为高价的稀缺资源,中国足球是否会离广大的球迷越来越远看
信号中断一分钟的尴尬
上港和申花两支球队同时在亚冠出战,对上海足球来说史无前例,很多球迷顺理成章地等待五星体育的转播。然而出于战略考虑,乐视体育今年并未向各省市电视台体育频道分销2017年亚冠赛事版权,这直接导致观众无法通过电视收看赛事转播。国内电视频道看不到国内球队的亚冠比赛,这在中国球迷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往年,中超各参赛球队的亚冠主场比赛信号往往由所对应的地方电视台来制作。据了解,今年亚冠乐视体育采取招标形式外包信号制作业务,不再依靠前述地方台制作信号。网络直播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不少观看亚冠网络直播的观众反映,直播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顿,甚至出现一分钟左右的信号中断,这在以往电视转播本土的中超和亚冠赛事中极为罕见。此外,现场转播制作水平也不如人意,无法让观众获得看传统电视那般的体验。
现在,通过网络平台看体育赛事并不是新鲜事。因为喜爱某位网络平台的评论员而选择看网络转播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都是基于观众自己的选择。这次的亚冠赛事则不同,由于转播网站一家独大,受众没有选择自由,市场失去多元化竞争,即使用户在收看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只能默默承受。还有更多50岁以上的老球迷们,因为不擅长使用新媒体,无奈与期盼已久的赛事失之交臂。这样的现象发生在媒介如此发达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独揽版权任性也有风险
2015年,乐视体育以接近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获得2017年—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如此高昂的成本如何消化看分销给各地方电视台是一种做法。但据称,乐视体育方面认为,分销给地方台不但难以实现较高经济回报,还可能对乐视体育的直播造成较大分流,不利于其聚拢用户。
乐视体育高层认为,既然把版权抬到了天价,那么商品就应该符合商业逻辑。乐视体育坐拥大量赛事版权,但无论是中超还是英超,均只拥有新媒体PC端的单一播映权。于是在兼具稀缺性和商业价值的亚足联赛事上,乐视体育终于出手选择独播来遏制竞争对手。
之后,乐视体育是否会有进一步收费观看模式考量,还是个问号。付费观看一直是乐视体育期待的盈利增长点,就算想把版权成本分摊到观众头上,也得看中国球迷是否愿意买单。天盛传媒就是前车之鉴。当初天盛以5000万美元购得2007年—2010年英超在中国独家播放权,借鉴国外的付费模式,但高估了中国球迷的购买力,最终惨淡收场。众多球迷那几年无法在电视上看英超,导致英超在中国的热度大幅下降。如今亚冠赛事的前景也同样令人担忧。
独揽亚冠版权的逗任性地背后,乐视体育有着怎样的得与失看目前2017亚冠中国俱乐部球队比赛,可以在其平台观看,如此一来颇有赔本赚吆喝的意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乐视体育希望借此来证明其信号制作、版权运营的能力,挽回投资方和用户的信心,同时推动新一轮融资完成。
资本不该损害球迷利益
国务院发布46号文件之后,各路资本上演了一出出跑马圈地的投资大戏,赛事版权市场的竞争更是白热化。一些非核心赛事的版权报价与其受关注度也不再一致,屡屡出现天价。据了解,2013年—2016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而乐视体育买下的价格已近10倍。高昂的版权费用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使得赛事版权沦为资本巨头间的逗垄断地游戏。
如何收回购买版权的巨额成本,对投资者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打造完整产业链,通过版权赛事的播出带动下游产品的售卖,是新媒体平台期待实现盈利的路径。但全产业链体育公司并没有成功先例可循,变现只是一个存在于预期中的可能。资本市场也有风险,一旦融资速度赶不上版权成本的攀升,公司将面临资金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进入体育产业,应当脚踏实地为体育人群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去炒作概念。购买版权的目的应该是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来看,否则握着稀缺资源,人为设置观赛门槛,只会让观众越离越远。尤其是在中国足球砥节砺行时,让众多球迷为看一场球赛而烦恼,实在是太受伤了。
3. 央视已经没有西甲转播权了吗现在看西甲去哪看
因为pptv用2.5亿欧元来买下了直播西甲源的版权,所以,其他任何运营团队播放西甲比赛或者比赛集锦都是侵权行为,所以,目前如果要看西甲直播,只能在pptv上观看。至于其他联赛或者欧冠,很多平台或客户端都可以观看,包括乐视、直播吧、腾讯新闻以及风云直播等等
4. 为什么乐视不转播中超和亚冠pptv不收费用
2015年9月25日,体奥动力以年80亿的价格,获得2016-2020赛季的中超版权。对于中超联赛来讲,这无疑是一大天价。这样的价格也创造了中超版权的新纪录。体奥动力根据约定将每年支付给中超公司10亿元,后三年则以15亿元、20亿元、25亿元的递增形式支付。中超年均16个亿的价格,超越了当时西甲、英超和NBA在华版权价格的总和。在2014年,中超的年均版权价格还只是7000万左右。
在乐视体育购得2016/2017两个赛季的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后,体奥动力2年版权20亿转手即赚7亿元。乐视体育当时表示不会继续往下分销版权,仅在乐视网及旗下新媒体平台章鱼TV进行转播。
上月28日,亚足联官方宣布解除与乐视体育为期4年的赛事转播合同。体奥动力将接盘获得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和信号制作权,为期4年,从2017年到2020年。而随后,体奥动力就将亚冠版权分销予了PPTV。
而PPTV聚力今年一开年就在体育方面频频发力,背后实际上是苏宁在体育产业的野心。
苏宁近两年在足球版权市场中多次购买版权:2015年8月,斥资2.5亿欧元拿下了西甲2015-2020年的5年独家版权;2016年11月,又斥资7.21亿美元抢下2019-2022赛季英超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独家版权。
也就在2015年7月,PPTV体育成功完成分拆独立。体育公司将进行独立公司化运作,下设在线事业中心、赛事运营中心、产业拓展中心、市场营销中心、体育投资中心和职能管理中心。此前,苏宁文创互联网事业部常务副总裁、聚力传媒高级副总裁曾刚已调至聚力体育,未来将重点发展体育业务。
5. 36家供应商要与乐视死磕到底,乐视的资金链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乐视这家企业目前的财务问题确实比较严重,这件事情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只是很多人没有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已,但是今年开始乐视集团已经开始逐步的走向衰落,明显是资金越来越紧张才会出现的弊端。
乐视集团的产品研发已经很久没有好消息传出,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应该是乐视集团已经出现整体经济问题,所以新产品的出现已经问题很大,现在36家供应商和乐视集团死磕的事情,更证明乐视集团的资金困难。
其实乐视的一百六十八个亿的融资,确实让很多人觉得乐视集团并不缺钱,可是这只是一个表面的现象,如果乐视集团不缺钱的话,就不可能一直拖欠36个供应商的资金,毕竟百亿元的资金和几千万的资金一笔九牛一毛罢了。
可是奇怪的是乐视集团就是不给这些供销商钱,这已经很明显是乐视集团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还钱,或者说如果还钱的话,那么乐视很可能财务方面会更加的困难,所以乐视集团才会做出现在的事情,这是最正常的分析。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乐视集团的资金相当紧张,已经不能为供应商正常的进行付款。这对于企业来说影响很大,不过乐视集团能够做的却是一个拖字罢了!这样我们可以看出,乐视集团的资金困难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如果乐视集团继续这样发展的话,那么未来半年左右乐视集团就会出现崩溃的迹象,而且那时候要想得到资金会更加困难,最终变成一个死循环,因此可是现在的资金困难程度,可以说是到了破产的临界点,所以我不能肯定,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分析,确实我的解释更加的合理一些!
6. 如何看待今年中超转播乐视一家独大的状况
2015年9月,体奥动力以天价80亿元拿下中超联赛五年版权销售权,吸引了不少眼球。而随后的冬季转会,中超各队更是因总价高达十位数的强势引援而被称为“史上最豪中超”。
就在外界纷纷质疑体奥动力如何赚回这每年16亿的版权费时,2017年2月便风传乐视体育斥巨资买下体奥动力新媒体独家转播权。
2016年2月23日,乐视体育与体奥动力在北京和香港两地同时召开发布会,证实两家确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乐视体育以2年27亿的价格独家购得中超全媒体版权。
乐视体育获中超独家版权 体育产业最大版权帝国诞生
发布会上,乐视宣布将与体奥动力确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资本层面相互战略投资,联手获取未来核心战略资源,在创新本土IP、开发新形态媒体产品和全方位版权保护等多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乐视体育以2年27亿的价格获得2016、2017两个赛季中超联赛在中国大陆、港澳台、美国、东南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独家新媒体转播权。
发布会上,乐视体育战略资源副总裁于航具体阐述了战略合作的具体内容,双方将突破赛事媒体版权分销的传统模式,以资本、资源和创新为三大基石,提升彼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坚强纽带关系。
2016年起,基于乐视全生态、全平台、全终端和乐视体育,以及乐视体育旗下的章鱼TV和搜达足球,中超联赛每赛季240场比赛将全部实现高清网络直播,同时提供前所未有的互动节目与实时数据分析服务,旨在提高新媒体观看体验。
发布会上,刘建宏详细介绍了乐视体育2016赛季中超直播和节目计划。除了早已在球迷中形成口碑的高清流畅画面和超级大咖解说团队以外,乐视体育还首次通过章鱼TV平台邀请全国球迷担任中超主播,实现“让每一个人更好的参与体育”。而且,为了更好的服务球迷,乐视体育将首次在每周一直播部分中超球队预备队的比赛。
回溯乐视体育之前频繁的动作,不难发现乐视体育的野心。买断中超后,加上2015年10月以1.1亿美元拿下2017-2020亚足联国内全媒体版权的大动作,乐视几乎囊括亚洲所有重要比赛。此外,花钱如流水的乐视体育还以约1.1亿人民币的价格向新英体育拿下2016年大陆英超版权九月获得香港英超2016—2019年三个赛季独家转播权益,另与国际著名体育行销公司MP&Silva合作获得中国大陆地区意甲、法甲等多项国际重要足球赛事的转播权——除了西甲,基本上欧洲的重大赛事都全了。
创造生态全新模式 中超将进入收费时代
乐视体育表示,在2018、2019、2020三个赛季中,双方将共同经营中超版权,并将中超全面带入收费时代。
发布会的主持人是2014年离开央视、跳槽乐视的名嘴刘建宏。作为乐视体育首席内容官的刘建宏。刘建宏指出,从2016赛季中段开始,在部分全新包装的赛事场次中试点为球迷提供增值收费服务。而从2018赛季开始,乐视体育将联合体奥动力将中超联赛带入全面付费时代。
在乐视七子生态的助力下,乐视将通过赛事运营、彩票、广告、体育游戏业、体育电商业、体育培训业、体育衍生品、体育智能硬件业等全产业链体系,整合体育资源。
“中国足球商业未来开发,付费是必由之路,没有别的捷径。”于航在发布会上说,“用户可能很难为一个纯粹的播放行为付费。我们要打造全新模式的产品,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服务,希望养成中国球迷付费看的习惯。”
乐视体育CEO雷振剑也表示:“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去开拓真正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中超模式。我们希望能够打破时间和区域的空间,把中超带入互联网生态,让乐视把中超的价值扩得更大。”
中超转播在进行体育传播同时,对版权保护与公平竞争也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表示,体奥动力将携手乐视体育肩负起维护中超联赛权益、推动版权保护,有效解决版权冲突的责任。
同时,在发布会上,乐视亚太区执行总裁莫翠天表示,将通过乐视全生态把中超联赛完美呈现给世界球迷。2015年10月获得易到用车70%股权后,乐视将易到用车打造成中超的直播间,在每一个易到用车里都能观看中超比赛。基于乐视全生态、全平台、全终端和乐视体育,以及乐视体育旗下的章鱼TV和搜达足球,中超联赛每赛季240场比赛将全部实现高清网络直播,这将开辟中超联赛转播新时代。
体奥动力董事长李义东在发布会上引用了北岛的一句诗:“在江河冻结的地方,道路开始流动。”也许,乐视体育在2016的春天,将会好好搅一搅中国体育界的一江春水。
7. 怎么看乐视垄断亚冠直播权
上港和申花两场亚冠资格赛日前已落幕,但是围绕这两场赛事乃至后续亚冠赛事转播的话题远未结束。拥有亚冠赛事版权的乐视体育采用独家全媒体直播方式,不但挑战着中国观众传统的收视习惯,也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在中国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当下,资本的力量是否已经强大到可以牺牲观众利益?当某些足球赛事版权成为高价的稀缺资源,中国足球是否会离广大的球迷越来越远?
信号中断一分钟的尴尬
上港和申花两支球队同时在亚冠出战,对上海足球来说史无前例,很多球迷顺理成章地等待五星体育的转播。然而出于战略考虑,乐视体育今年并未向各省市电视台体育频道分销2017年亚冠赛事版权,这直接导致观众无法通过电视收看赛事转播。国内电视频道看不到国内球队的亚冠比赛,这在中国球迷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往年,中超各参赛球队的亚冠主场比赛信号往往由所对应的地方电视台来制作。据了解,今年亚冠乐视体育采取招标形式外包信号制作业务,不再依靠前述地方台制作信号。网络直播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不少观看亚冠网络直播的观众反映,直播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顿,甚至出现一分钟左右的信号中断,这在以往电视转播本土的中超和亚冠赛事中极为罕见。此外,现场转播制作水平也不如人意,无法让观众获得看传统电视那般的体验。
现在,通过网络平台看体育赛事并不是新鲜事。因为喜爱某位网络平台的评论员而选择看网络转播的,也大有人在。当然,这都是基于观众自己的选择。这次的亚冠赛事则不同,由于转播网站一家独大,受众没有选择自由,市场失去多元化竞争,即使用户在收看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只能默默承受。还有更多50岁以上的老球迷们,因为不擅长使用新媒体,无奈与期盼已久的赛事失之交臂。这样的现象发生在媒介如此发达的当下,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独揽版权任性也有风险
2015年,乐视体育以接近1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获得2017年—2020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如此高昂的成本如何消化?分销给各地方电视台是一种做法。但据称,乐视体育方面认为,分销给地方台不但难以实现较高经济回报,还可能对乐视体育的直播造成较大分流,不利于其聚拢用户。
乐视体育高层认为,既然把版权抬到了天价,那么商品就应该符合商业逻辑。乐视体育坐拥大量赛事版权,但无论是中超还是英超,均只拥有新媒体PC端的单一播映权。于是在兼具稀缺性和商业价值的亚足联赛事上,乐视体育终于出手选择独播来遏制竞争对手。
之后,乐视体育是否会有进一步收费观看模式考量,还是个问号。付费观看一直是乐视体育期待的盈利增长点,就算想把版权成本分摊到观众头上,也得看中国球迷是否愿意买单。天盛传媒就是前车之鉴。当初天盛以5000万美元购得2007年—2010年英超在中国独家播放权,借鉴国外的付费模式,但高估了中国球迷的购买力,最终惨淡收场。众多球迷那几年无法在电视上看英超,导致英超在中国的热度大幅下降。如今亚冠赛事的前景也同样令人担忧。
独揽亚冠版权的“任性”背后,乐视体育有着怎样的得与失?目前2017亚冠中国俱乐部球队比赛,可以在其平台免费观看,如此一来颇有赔本赚吆喝的意思。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乐视体育希望借此来证明其信号制作、版权运营的能力,挽回投资方和用户的信心,同时推动新一轮融资完成。
资本不该损害球迷利益
国务院发布46号文件之后,各路资本上演了一出出跑马圈地的投资大戏,赛事版权市场的竞争更是白热化。一些非核心赛事的版权报价与其受关注度也不再一致,屡屡出现天价。据了解,2013年—2016年,亚足联旗下所有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全媒体版权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而乐视体育买下的价格已近10倍。高昂的版权费用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使得赛事版权沦为资本巨头间的“垄断”游戏。
如何收回购买版权的巨额成本,对投资者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打造完整产业链,通过版权赛事的播出带动下游产品的售卖,是新媒体平台期待实现盈利的路径。但全产业链体育公司并没有成功先例可循,变现只是一个存在于预期中的可能。资本市场也有风险,一旦融资速度赶不上版权成本的攀升,公司将面临资金压力。
业内人士指出,资本进入体育产业,应当脚踏实地为体育人群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去炒作概念。购买版权的目的应该是吸引尽可能多的观众来看,否则握着稀缺资源,人为设置观赛门槛,只会让观众越离越远。尤其是在中国足球砥节砺行时,让众多球迷为看一场球赛而烦恼,实在是太受伤了。
8. 乐视 S50 Air 3D C罗·足球版和普通版有什么区别,谢谢
S50AIR全配版与S50AIR足球版的区别是:
足球版存储内存加大到了16G,另外S50AIR足球版增加了内置的20W低音炮的亲,内置的喇叭数量也增加到了5个,另外足球版还内置了蓝牙4.0的,方便无线连接蓝牙耳机,游戏手柄等娱乐设备的,外观上有了极窄边框,聚碳酸酯透明后盖的,外观非常的高大上。
9. 我在乐视网上看足球直播,每次看完1个小时就只能重播没法继续看了,听说好像是要点什么按键
您好,TV君并没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呢。您是在乐视网TV版观看的体育直播吗?您可扫描下方的微信二维码,联系乐视客服团长,团长会为您处理。
感谢您关注乐视的产品,更多超级电视信息,请访问http://shop.letv.com/index.html
10. 懂球帝拿下中超版权,这对于足球产业、体育媒体会带来哪些改变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懂球帝看得很清楚,想以版权作为体育媒体的护城河,在当前国内的环境下绝无可能。而懂球帝作为创业公司,资金实力又远没有其他“豪门”雄厚,在这种情况下,以高价买入一个无法成为护城河的赛事版权,不仅得不偿失,而且有可能让公司“过把瘾就死”。
笔者反复强调,赛事是体育产业的核心。如果想用以赛事版权作为自身的护城河,只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要么自创一个大受欢迎的全新体育赛事IP;要么长期垄断包括中超、五大联赛、NBA和CBA在内的重要赛事版权。
既然懂球帝与B站存在相似性,那么他们在中超版权价格回归到相对理性区间后,选择杀入版权赛道的逻辑,也必然与B站破圈后大量购买经典影视IP资源相类似。
可以注意到,B站最近两年在获得大笔融资后,开始在内容方面发力,购买了大量经典影视作品版权。但这不意味着B站要走长视频平台的老路,想要用独家内容去留住用户,毕竟B站的用户是因B站而来,并不是因内容而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地下交通站》这部老番近些年能够翻红,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其版权的B站对前者的传播。经过B站用户的UGC鬼畜二度创造,让更多人对这部老电视剧产生了兴趣,从而选择在B站补作业,从而形成了生态闭环。可是B站的《地下交通站》版权到期后,因为没有谈拢新的合同,因此下线了这部电视剧,然而那些因为B站才了解这部剧从而补作业的用户,会因此离开B站么?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