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院长简介
宋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 。1983年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科技法学研究室主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MSU)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华盛顿大学富布莱特学者(UW FULBRIGHT VRS)。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 社会兼职: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 执业律师 美国律师协会会员(ABA)。
㈡ 为什么要知识产权托管.ppt
知识产权托管是指企业将知识产权相关事务委托给一个专门的服务机构进行管理,通俗的讲,就是企业给自己找一个管家。企业根据管理需求,与托管服务机构签订授权托管协议,托管服务机构代为管理知识产权相关业务,包括申请取得、使用、转让与许可、质押融资、侵权保护和维权等。这样,企业可以更全面地管理和使用自已的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托管分为以下三类:
以知识产权托管工作发展的不同阶段、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者的不同构成将知识产权托管分为小、中、大三种类型。
1、小托管:
小托管是存在个别企业与具有一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关于知识产权综合委托管理服务的一种托管服务方式,业务主要局限于个别企业知识产权的获取、管理、保护、运用方面。
其业务包括:对知识产权战略与发展进行研究,提供专业方案;协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逐步实现知识产权资本运营;协助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培训企业人员;对知识产权注册的各项事宜提供建议及注册,协助完成日常法律事务;完善、监督、落实知识产权的各项管理制度;监测及侵权预警,调整创新方向和内容,对侵权及时进行调查、取证,有效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帮助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协助企业实现名牌的经济价值等等。
这种知识产权的托管服务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针对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提供贴身服务;容易使企业在普通事务性层面获得满足。其局限在于,受企业意识水平和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限制,对企业的提升和引导有限,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除知识产权以外的其他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不足。
2、中托管:
中托管是存在于优势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或服务机构群与有一定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的重点企业或产业群中的一种综合知识产权委托服务关系。
主要适用于稳步提升服务对象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提升知识产权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帮助企业往知识产权高端运用层面扎实过渡。
3、大托管:
大托管是存在于知识产权托管服务联盟与产业集群、区域重点产业之间的高端知识产权委托服务关系。
具体来讲是由政府牵头,综合集群政府资源、园区孵化器资源、社会服务资源组成知识产权托管联盟,面向国家层面或地区重点产业集群提供综合高端知识产权服务,用于加速提升产业群体的创造能力,应对全球知识产权风险。
五项重点:
1、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托管工作机制。
配备专职知识产权托管人员,建立知识产权托管工作网络;将知识产权托管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之中,加强对知识产权托管的领导、协调、监督和服务。
2、强化知识产权托管的政策导向。
把知识产权托管纳入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科技计划的制定、项目评估审查、合同签订等各阶段,强化知识产权托管。入托企业将优先享受包头市知识产权相关优惠政策。
3、有效开展知识产权托管的宣传培训工作。
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型地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工作,重点在企业领导干部、项目负责人中开展知识产权托管内容和模式培训,保证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充分理解托管的重要作用,为托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4、建立知识产权托管平台。
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和中介机构力量,建立企业托管信息网络共享平台,方便企业随时查询、跟踪和监督托管事务的进度,提高中介服务机构托管工作的服务效率,指导企业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开展技术创新。
5、托管的重点是推动知识产权产业化。
知识产权产业化是企业创新、发展和壮大的基础,是企业市场竞争的助推器,托管工作的重点是协助企业推动知识产权的产业化,充分利用有关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以及网络等渠道,提高知识产权交易的成功率,为企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增加动力。
㈢ 江苏大学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知识产权的性质
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是在传统物权、债权、人身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民事权利,与传统民事权利相比,有许多突出的特点。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本质特性。知识产权的客体即知识产品是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的本质属性所在。
知识产权的特征
1、专有性。专有性即知识产权所具有的排他性和绝对性,其专有性表现第一,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权利人垄断这种专有权利并受到严格保护,
第二,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
第三,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则主要是排斥非专有人对知识产品进行不法仿制、假冒或剽窃。
第四,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是相对的。
2?地域性。地域性是知识产权所具有的另一种重要的特征,所谓地域性,是指根据一国或地区的知识产权法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的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不具有域外效力。知识产权的这一特点有别于有形财产权。
3?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时间性是知识产权异于物权的又一个重要的特征。时间性是指知识产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受到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这一权利就自行消灭,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㈣ 如何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措施
一、重视技术研发,不断开发适应市场和客户的新产品。
通过设立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对研发资金有一定的保障和投入,才能确保对工艺设备和关键共性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着力提高品牌的技术附加值和质量水平。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标准在规范质量水平、引导技术发展上举足轻重,没有好的标准就不可能有好的产品。
三、实施品牌战略,完善企业专利、商标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品牌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通过培养、引进和聘请品牌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把品牌知识、品牌经营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增强企业经营者品牌意识,充分发挥专业人才在品牌创造、品牌经营、品牌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与大专院校和有关机构组织合作,开展以品牌知识、品牌经营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品牌运作水平。同时,企业要通过公司战略会议的形式将实施品牌战略作为公司的重要决议,在各个部门贯彻执行下去;通过建立专利、商标管理制度,开展自主创新、产品研发重构知识产权优势,全部巩固与保护自身的无形资产。
请参考: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resume/n/201608/20160801369627.shtml
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实验室主要从事工商管理的理论研究与企业管理咨询服务。
主要研究领域 战略管理(集团公司战略管理、竞争战略研究、职能战略研究、集团公司管理控制模式研究与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岗位设计、岗位评价、绩效管理、薪酬体系设计等) 实验室共有6位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10多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
实验室每年发表论文达30多篇,承担了多项政府委托项目与企业委托项目,有着良好的社会服务信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与运作管理实验室成立于2002年10月。目前,实验室拥有Dell网络服务器1台,Dell工作站1台,微机9台;有较先进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和统计与优化工具软件。
主要研究领域 供应链管理 大系统优化 生产运作管理 新产品开发 预测和决策 实验室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研究生17名。
实验室承担了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等项目的科研任务。
实验室已发表或接受国际学术期刊论文4篇,已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22篇。开发完成三个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的企业决策支持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战略管理与政策分析研究室成立于2004年6月。
主要研究领域 战略管理 危机管理 政策分析知识管理 研究室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6名。管理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多名。
研究室目前承担了来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合肥市、及多个企业的多项研究课题。目前正在承担的研究课题包括: “巢湖流域经济发展及其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研究”,国家科学基金项目 “提升合肥城市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合肥市软科学重点招标项目 “天昌公司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整合研究”“天昌公司组织设计、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研究”,公司委托 “胜利油田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研究与设计”,委托研究 “平煤六矿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委托 “巢湖市战略发展规划”,巢湖市政府委托 研究室每两周组织一次成员学术报告会,对前沿性、理论性的问题进行探讨,不定期的进行论文研讨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来提高研究室成员的研究能力。通过与政府、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研究,利用现代科学知识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信息与决策研究所主要基于对组织各类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整合、深度分析与广泛利用,采用各种定性决策、定量决策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对如何将决策模型和信息系统有机结合的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形成完整而成熟的组织信息化建设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解决方案,实现组织决策支持的智能化,从而提高组织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研究所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同时承担了政府或企业委托的管理项目数十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300多篇。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多项。
研究所与国际上具有广泛的交流,与香港和台湾地区具有紧密的合作。与加拿大和美国的多所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机制。双方在合作研究与科研项目的联合申请等方面已经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科技法学研究室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两所科技法学教学与研究机构之一,是教育部科技法学重点教材主编单位,科技法学杂志常务理事单位。研究室曾主持召开全国首届科技法学理论研讨会以及全国高校科技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等重要会议。
主要研究领域 高新技术产业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国际环境与动物保护法 研究室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4名,国内外兼职教授6名,研究员3名。
研究室主持并完成国内外研究课题30余项,参与国家科技法律的立法咨询,并与欧美及东亚国家的高校及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知识产权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融合知识产权管理、法律、政策、经济分析和实务于一体的研究机构之一。
主要研究领域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技术转移与技术贸易 研究中心目前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全球知识产权与工业标准部署、科技与知识产权竞争战略分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体系、知识产权援助和融资等项目的研究,同时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知识产权预警分析、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估、企业知识产权竞争策略的个案研究与设计、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咨询方案等。
研究中心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8名,国内外兼职教授6名,研究员3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多名。
研究中心对知识产权问题综合应用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分析,承担并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部、司法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安徽省知识产权局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委托的多项课题。中心研究人员还多次就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实施方案提供专家咨询报告。
研究中心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在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同时,为国内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管理公益服务。研究中心还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活动,与欧美及东亚国家的高校及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意大利、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分会(ABA-IP Section)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OTL)的知识产权专家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
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机构
如下表: 序号 名 称 1. 综合办公室 2. 研究生部 3. 法律硕士中心(JM 中心) 4. 物流工程硕士中心(MLE中心) 5. MPA中心 6. PMM中心 7. 博士后流动站 8. 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9. 科研办公室 10. 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11. 科技法律诊所 12. 物流仿真实验室 13. 环境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 14. 公共经济学研究室 15. 国际合作一部 16. 国际合作二部 17. 培训一部 18. 培训二部 19. 烟草教育培训中心 20. 网络教育部 21. 院刊编辑部 22. 苏州教学部 23. 综合教学部
㈦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实务
1A 2C 3A 4B 5A 6A 7C 8B 9C(晕,根本就没复有旧金山条约制) 10C
我是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系的学生,第7题不确定,抱歉 其他的应该都是对的
如果需要每道题的解释的话你说一下,我再打出来,应该蛮长的懒得打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