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习书本的知识然后录制视频课程销售,是否侵犯知识产权
看你希望学到什么,心理学有很多分支。
我就是学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方向的。其实心理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尤其是对于学习它的人。它有很多理论性的东西,也是比较枯燥的,希望你做好准备。
如果你是希望先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做相关的学术研究,建议你可以看看岳晓东的《登天的感觉》,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毕淑敏《心理小组》(又叫《拯救乳房》,个人觉得她的书都可以看看),再就是素黑的文集,以及辛唐米娜的《找爱》、《找心》、《找路》都是很不错的书,如果想深入点了解心理学可以看外国比较出名的各心理学派的代表者的书,如精神分析学派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荣格的书也可以,行为主义可以找找华生的书,人本主义找罗杰斯的。
如果希望系统的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实践要求也比较多的学科。可以从《普通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学史》来入门,《心理诊断》或《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性心理》、《犯罪心理学》等慢慢深入了解。
最后,其实心理学不是一门一个人学习的课程,他需要有人交流和指导,因为学习心理学的人首先要分析的对象是自己,需要不断的剖析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而且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应用,需要和他人做交流,也可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也可能陷入一些观点和现象里没办法走出来,所以需要有人做指导的。
建议,如果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你还是找个好点的导师。
最后,希望你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之道并能学到自己想学的。
Ⅱ 消费者购买假冒品牌产品,消费者会造成侵犯知识产权吗
目前对消费者故意消费假货没有法律责任规定。冷却塔是家用的吗?如果是工业用的,则不适合消费者保护法。你这个可以直接追究厂家及销售商的法律责任。
Ⅲ 明知对方产品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仍然购买怎么办
明知对方的产品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仍然购买,要看购买方的购买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自己使用的话,不构成侵权行为,而如果购买后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进行制造、销售,则可以构成侵权行为,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
我国的知识产权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包括著作权法 、专利法 、商标法等。
例如,我国《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第十四条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或者销售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或者销售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Ⅳ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特征有哪些
1.侵犯知识产权罪侵犯的客体,既侵害了国家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又侵害了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和经济利益。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发明权、商业秘密权等。2.侵犯知识产权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法规,未经知识产权人的许可,侵害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和经济利益,牟取非法利益,情节严重或者数额较大,或者造成重大的损失的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行为的主要表现:一是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违反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法规;二是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许可;三是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或者数额较大或者给权利人造成重大的损失。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指犯罪手段恶劣,犯罪后果严重,影响极坏等,违法所得数额或非法经营的数额较大,给知识产权人造成损失也较大;所谓数额较大,根据不同的侵犯对象,法律或司法解释分别作了不同规定。3.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任何一个具有刑事责任年龄和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主体资格。这里的自然人还包括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的人。单位,则包括法人或非法人单位,而且不受所有制或经营形式的限制。具体来讲,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三资企业、私营企业。非法人单位,是指不具备法人资格而依法登记核准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或组成各个相对独立的部门,都可以成为非法人单位。4.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多数犯罪是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自然人或单位,明知自己的行为未经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许可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是这类犯罪故意的核心。除侵犯商业秘密罪外,绝大多数犯罪都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间接故意都不能构成。
Ⅳ 在淘宝上卖PS、AI之类的软件和教学视频总是被人举报,说侵犯知识产权,该怎么办
软件及教学视频受著作权法保护,如果不是著作权人,或者没有获得代理授权,去经营销售这类产品,则构成侵犯著作权。至于淘宝的处理标准,可以直接咨询其客服人员。
Ⅵ 闲鱼卖视频课件被举报侵犯知识产权,怎么破
如果确实构成侵权的,建议停止侵权,下架侵权课件。
Ⅶ 出售别人的网络教学视频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吗
上述视频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录音录象制品,如果未经权利人许可,以营利目的对外销售,是侵犯著作权的,如果销售数额较大或者获利达5万的,还可构成犯罪.
Ⅷ 这些行为为什么不构成侵犯知识产权~2
就你提的这些问题,我可以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1。书籍的盗版涉及到的是著作权的问题。何谓著作权,就是著作权主体对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作品所享有的财产权和精神权的总称。
书籍的著作权就是著作权主体享有的对书籍进行发表、修改、署名、复制、网络传播、表演、发行等权利。
盗版书的确是侵权产品。所以应当依法追究这些制造商、销售商的相关责任。
个人的使用同制造商、销售商比起来太九牛一毛,也没有从中获得收益,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也远不及制造销售者。至于个人的使用,目前我们国家法律的确没有追究个人的责任。但这并不代表个人的使用行为就是合法。
也许,几年后新修改的著作权法同样会把个人的使用归为侵权。目前,已经有人在提议这样做。
2。购买,这个回答基本和上面一样。
3。也同样分为两个问题。一是购买。这个回答也等同于上面。二是经营性使用,专利法11条第二款:外观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没有规定经营性使用为侵权。
4。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软件是侵权复制品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应当停止使用、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如果停止使用并销毁该侵权复制品将给复制品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复制品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
所以明知是盗版软件而购买并安装使用构成侵权。
在我印象中,此题好像是某一年司法考试题目
Ⅸ 求助关于售卖带有侵犯知识产权的音像制品的法律问题
售卖带有侵犯知识产权的音像制品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属于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并没有达到法律的层次,根据我国立法法,有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及颁布的才成为法律,我国的社会管理是多层次的,工商局的执法依据往往是类似于《音像制品管理条例》这样的条例,至于《著作权法》以及侵犯著作权的刑事犯罪,往往对犯罪的额度有要求,管辖反面则是通过公安部门,或者到法院自诉实现的,同国外的偷一个苹果也要见法官是有区别的,所以,出现问题根据我国实际要找对解决途径是关键。
1、售卖带有侵犯知识产权的音像制品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我国采取多种原则,但涉及到此情况的就属于国民待遇原则,这是在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首先提出的,在TRIPs协定中被再次强调,它的意思就是: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成员法律必须给予其他成员的国民以本国国民享有的同样待遇,如果是非成员国,在符合一定条件后也可以享受国民待遇。
韩国与我国都是TRIPs协定与巴黎公约的缔约国,所以韩国的著作权在我国也是受到保护的。
2、售卖带有侵犯知识产权的音像制品的情况会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与出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