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科研知识产权分配

科研知识产权分配

发布时间:2021-08-14 09:48:01

『壹』 关于科研的知识产权问题

前期调研时,可以参考并借助专利文献、期刊、报纸等,避免科研工作的重复进行回,同时为自己的科研答工作寻找帮助;
研究过程中,一旦有什么好的创意、想法,可以自行进行检索,只要有创新点立刻申报专利。
研究完成,可整理之前的专利文件,作专利规划、部署。一定要等知识产权工作处理好后,再发表论文。

『贰』 知识产权权益怎么分配

知识产权权益是按照以知识产权投资的比例进行分配。

知识回产权权答益情况

知识产权权益情况的说明一般包括专利说明和商标说明。

专利说明包括专利权的授予,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无效宣告,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的恢复,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其解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及专利权人姓名或名称、国籍、地址的变更。

商标说明包括商标(图样),商标注册号,商标注册人名义及地址,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及其类别,商标专用权的起止日期(有效期)。

『叁』 项目中的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怎么写

参考一哈!
本项目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开发基础数据运行平台,专由北达爱学(原北大属附中附小网校)负责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示范的推广,负责中小学师资培训课程的集成与提供,负责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提供;负责数字化校园思路整合以及项目进度监控;负责项目应用的推广示范。

『肆』 关于知识产权的分割比例问题。

涉及经济权利及来利益.

知识产权是一种自无形的财产权,也称智力成果权,它指的是通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这种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割,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权利人可利用智力劳动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创造,是人的智力成果权,它是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领域从事一切智力活动而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一个法律概念。

『伍』 知识产权利用分配的问题

不会造成知识产权滥用的。建议你采用普通许可的方式。

专利实施许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独占实施许可。简称“独占许可”,是指一定时间内,在专利权的有效地域范围内,专利权人只许可一个被许可人实施其专利,而且专利权人自己也不得实施该专利。因为专利实施独占许可是授予被许可方在某一地域、某段时间内的独占实施权利,因而独占许可的技术使用费要比其他许可形式高得多。
(2)排他实施许可。简称“排他许可”,也称“独家许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专利权的有效地域范围内,专利权人只许可一个被许可人实施其专利,但专利权人自己有权实施该专利。排他许可与独占许可的区别就在于排他许可中的专利权人自己享有实施该专利的权利,而独占许可中的专利权人自己也不能实施该专利。通常,排他实施许可的技术使用费要比独占实施许可低些。
(3)普通实施许可。简称“普通许可”,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同时保留许可第三人实施该专利的权利。这样,在同一地域内,被许可人同时可能有若干且专利权人自己也仍可以实施。普通许可是专利实施许可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普通实施许可适用于市场容量大的情形。
(4)分实施许可。简称“分许可”,即被许可人依照与专利权人的协议,再许可第三人实施同一专利,被许可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实施许可就是分许可。被许可人签订这种分许可合同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同意。分许可一般适用于原许可为独占实施许可的情况。
(5)交叉实施许可。简称“交叉许可”,也称“互换实施许可”,是指两个专利权人互相许可对方实施自己的专利。这种许可,两个专利的价值大体是相等的,所以一般是免交使用费的,但如果二者的技术效果或者经济效益差距较大,也可以约定由一方给予另一方以适当的补偿。
交叉许可通常适用于三种情况:
①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技术上先进,而其实施有赖于前项专利的,两个专利权人在这种情况下互相给予对方以实施权;②原许可合同的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在合同中或事后约定,双方各自对合同技术作出后续改进并取得专利权的,相互给予对方以实施权;③利益密切相关的企业为始终处于技术上的优势地位,对自己取得的专利权相互许可对方实施其专利。

『陆』 对于共同研发的知识产权如何确定每个人所占比例

在所有的状态下,没有比例,就是共同共有,分割利益时,有协议根据协议,没有协议,可以平分,

『柒』 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归属到底归谁

首先看你抄属于什么发明。是不袭是职务发明。
1、如果不是职务发明。是你通过下班后,业余时间搞的研发,这当然属于你自己个人的。
2、是职务发明。那么相应的权利是归属于单位的,但是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仍享有下列权利:
一、职务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该专利的发明人、设计人;
二、职务发明人、设计人可获得必要的奖金和报酬;

『捌』 科研机构如何有效管理知识产权

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是科技成果的重要发源地,有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技成果70%源于科研机构。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通常体现为论文和专利。但是在我国一些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并不高,“重论文轻专利”、“重成果轻转化”,最终,付出多年心血才获得的创新成果被他人免费使用,自己得不到任何回报。而很多科研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对专利文献的检索常常不重视,导致重复研究,造成巨大浪费。
目前,我国大部分科研机构主要靠国家的科研经费开展科研活动,经费和人员编制都比较紧张,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为帮助科研机构有效管理知识产权,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笔者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掌握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和实务技能的专职人员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可以包括制定科研机构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划;组织和跟踪专利申请、保护和转化的全过程;进行与专利相关的流程管理工作,向科研人员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建议,督促和协助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维护专利信息数据库、对专利申请和维持的过程进行跟踪和管理;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利用和转化等。
另外,由于科研机构常包括多学科多方向的课题组或者研发中心,还可以为每个课题组或研发中心指定兼职或专职的专利专员,来配合知识产权部门进行专利挖掘、评价和申请。
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内部规章制度,明确科研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使得知识产权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要建立专利申请制度,确保专利申请先于论文发表,防止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资产流失;建立在开题前进行专利查新检索制度,防止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建立专利评价和经费保障制度,采用专利与职称评比、学术水平评价、项目申请等挂钩的机制,来鼓励专利申请。专利申请的经费来源,最好由科研机构统一提供,或者在科研经费中预先留出专利申请的费用。现阶段,国家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制定了许多优惠和资助政策,科研机构应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减少本单位的专利申请费用支出。
要建立专利奖励制度,及时兑现对发明人的奖励。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申请专利以及争取获权的积极性,要对专利申请过程中科技人员付出的劳动给予适当奖励,包括申请时的奖励以及授权后的奖励。另外,对于专利成功转化的发明人,除了专利法规定的奖励外,还可以适度进行其他奖励。例如,科研机构通过对知识产权转让或许可使用获得的相应收入,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之间进行分配。奖励制度重在落实,不要让其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奖励制度的激励效果。
要建立知识产权培训制度,培养科研人员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例如,定期举办知识产权讲座和培训,加强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还可以定期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利律师与科研人员座谈,由科研人员向专利律师介绍科研项目,由专利律师向科研人员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建议,挖掘可申请专利的科研成果。
多措并举促进专利成果转化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产和生活。作为我国科研创新主体的科研机构,要积极寻求知识产权成果的转化,实现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保持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专利转化:
向企业主动推荐科技成果。例如,建立本单位的专利信息中心,对专利进行分类和整理,通过网络平台或者其他方式向企业和社会定期公布或者通报专利的主要方案、应用前景以及可能的经济价值。或者参加各种展览会和举办专利拍卖会,有针对性地向相关企业主动推荐,通过拍卖、许可、质押或转让等方式转移专利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等。
其次,考虑到有些国内企业规模不大,资金实力不足,承担风险能力不强,对专利转化存在顾虑的问题,建议以资本化的方式进行专利转化,即利用知识产权作为股份入资企业,科研机构根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按照约定的份额获取收益。对于技术水平有限、无法消化专利技术来实施成果转化的一些企业,科研机构可以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入驻企业,来指导专利实施,并为企业培训相关技术人员。
当然,对于比较先进的有市场前景的专利,也可以鼓励部分科研人员自主创业。科研机构可以大股东的方式给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创建隶属本机构的子公司来实施专利,取得效益后,反过来又可以将一部分收益作为科研经费,从而真正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也可以通过质押融资的方式以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贷款来获得启动资金。
在知识产权管理中,经常涉及到许多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比如专利申请的流程、费用和时限管理,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审查意见的答复,专利成果的转化和交易等,鉴于科研机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人员紧张的现状,可以将这些工作委托给外部的中介机构,发挥行业分工的优势,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阅读全文

与科研知识产权分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