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质押权人擅自处分质押物是侵权还是违约
质押权人擅自处分质押物是侵权还是违约或是两者竞合,,以违反质押合同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以损害担保物权可以追究其侵权责任。
2. 关于质权人不得擅自使用质物的规定理解
第一个问题:物权法第214条已经规定的很明确了,如果经过出质人的同意,回只要是答在出质人同意或约定的范围内,是可以使用质物的。虽然这是反向理解,但我认为这也是最一般的理解。
第二问题:没有问题,根据我国《物权法》与《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约定“出质人转移质押物的占有,质权人可以占有并且随意使用质物”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这不是法律禁止性规定,可由当事人双方约定。但根据我经验该条约定的还是过于笼统,没有约定使用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发生损害后的解决方式等问题,若产生矛盾难免会形生纠纷,或在诉讼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具体问题建议当面咨询律师,会给予专业的解答。
3. 质权人在质押期间擅自使用质物所得利润该如何处理,质押物是营运性质车辆
质押合同中是否明确利润处理问题
4. 质权人可直接处理质押物吗
不能。
《担保法》第七十一条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或者出质人版提前权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物。
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物折价,也可以依法拍卖、变卖质物。
质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出质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担保法》司法解释:
第九十三条: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处分质物,因此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由质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质权人无权在质押期间处分质押物,质押期满后,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的,质权人可以依法拍卖、变卖,以所得款项弥补损失。
5. 质物被质权人擅自使用掉如何处理
看担保期限是否到期,或者你是否已经偿还清质押权人的债务,如果你已偿还,那质权人就应当返还质物;不能偿还的,就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担保法规定,进行赔偿;赔偿金额相当于质物的市场价格。
6. 质权人可以擅自处分质押物吗
《物权法》第抄二百一十四条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给出质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一十五条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押财产的义务;因保管不善致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百一十九条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因此,你们可以协商处理质押物,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法院起诉,让法院拍卖质押物,实现质押权。
7. 如果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没有给出质人造成损害的怎样处理
一、没有损害的,也就不存在赔偿的问题。
按法理,擅自使用他人物品,获取非法利益的,应当将非法利益返还权利人。或者按市场价格支付相应的租赁费用。
二、《物权法》规定:第214条:
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给出质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 为什么质权人非经出质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处分质物
质权人不得擅自任用、处分质物的理由主要有:首先,当事人设定动产质权目的在于版担保质权人的债权能够得到权清偿,质权人占有质物,使质物脱离出质人而为质权人所掌控,质权人的担保物权得以保障。其次,质权从其性质上看是担保物权而非用益物权。动产质权与抵押权相比,其根本区别在于担保物的移转与否,抵押不移转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而动产质权移转质物的占有,将属于出质人占有的质物转至质权人的控制之下,这是由于用于抵押的物大多是不动产,而用于质押的是容易移转的动产,质权人占有质物的作用在于控制质物,保证债权实现。再次,无论是抵押还是质押,物的担保在于其交换价值而非使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质权人取得质物、控制质物是为了质物不被出质人随意处分而使担保落空,质权人使用、处分质物显然不是设定质权的目的。因此,质权人非经出质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处分质物。
9. 质权人可以随便使用质押物吗
我国《物权法》第214条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给出质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见,未经出质人同意,质权人不能随便使用质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