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产权房,产权房,使用权房这三种房产有何区别
房屋的产权,包括地权和房权,地权就是土地使用权,房权就是房屋所有权;
大产权即完全产权,包括房产使用权证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大产权的房屋在进入二级市场时,无需缴纳土地出让金和收益收成。小产权即不完全产权,只包括房屋的使用权,它与大产权的本质区别在于土地使用权。
通俗的解释,买的房再转让时不用再交土地出让金的叫“大产权”,再转让时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叫“小产权”。
所谓的“大产权”和“小产权”只是一种较为通俗的说法,是房地产业内从业人员约定俗成的一种称呼。但目前关于大产权与小产权的说法并不一样,大致有三种解释:
第一,是把开发商取得的房屋所有权称为“大产权”,把买房人取得的房屋所有权称之为“小产权”,或者说“大产权”是指整栋楼的产权,而“小产权”是指大产权分割后过户到业主手中的产权,在实际的权利行使上,两者是没有质的区别。
第二,是把国家发产权证的叫大产权,国家不发产权证的,由乡镇政府发证书的叫小产权。购房人要注意的是乡镇政府发证书的房产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产权。这种房没有国家发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购房合同国土房管局也不会给予备案。
第三,买房后如想再转让时,不用再交土地出让金的叫“大产权”,在转让时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叫“小产权”。对这个区别购房人可从合同第一条“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形式”中加以确认。房地产商提供的土地证明如果是通过“划拨”得来,就是这里说的“小产权”;如果是通过“出让”或“转让”得来,就是这里所说的“大产权”。
『贰』 小产权房子和使用权房子的区别在哪里
这个我来给你复解释一下制吧:小产权就是使用权
目前北京市的房产从房源所有性质分类可以分为两类:
1、 产权房
2、 使用权房
现在从法律角度来说,使用权房交易是违法的(按目前使用权房的交易方式),因此我们先讨论产权房。
产权房从房产性质上来细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房源:
1、 商品房
2、 已购公房(含央产房)
3、 经济适用住房
使用权就是一个租赁行为。只不过因为某些历史原因导致该种房产固定由某个人承租(从使用权证上可以看的很清楚,就是承租关系)。因此说使用权不能交易,如果交易就是违法行为。举个例子,如果**人承租了某处房产,然后将该房产的承租权转让(在租赁协议中明确规定不得转租)并获取利益,这时**人的行为是合法的吗?显然是违法的,因为他没有获得转租委托权。同时就算他获得了转租委托权,其中的收益在没有明确标示的时候也应该归属原产权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是在操作使用权房的,但是注意,我们在这种交易过程中使用的交易手法是:‘房产交换’,这种行为是国家房地产交易法所允许的
『叁』 房子使用权的。小产权有什么不同
房子的大产权与小产权的使用权没有不同,关键是性质不同。
1、国家发产权证的叫大产权。如开发商办理合法的立项开发手续后,办理土地出让手续并按规定上交给国家土地出让金和使用税(费),由国家发放给开发商土地使用证和房屋预售许可证,这样的房屋称为大产权房屋。
2、国家不发产权证的,由乡镇政府发证书的叫小产权,也就是说在农民的集体土地上,仅有乡(镇)政府或村委会的盖章以证明其权属,并没有国家房管部门的盖章,这种房屋被视为乡产权,即小产权房屋。
3、大产权即完全产权,包括房产使用权证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大产权的房屋在进入二级市场时,无需缴纳土地出让金和收益收成。小产权即不完全产权,只包括房屋的使用权,它与大产权的本质区别在于土地使用权。通俗的解释,买的房再转让时不用再交土地出让金的叫“大产权”,再转让时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的叫“小产权”。小产权二手房包括:已购公房,乡产房和使用权房。
4、根据这些房屋性质的不同,在房产转让时也会区别对待。“已购公房”,购房人只要补齐土地出让金,也就是购买房款的1%,就可以等同为商品房上市出售。“乡产权”,归农村集体所有,产权关系很难改变,很难过渡为完全产权,否则将会动摇国家的土地制度。
『肆』 无产权房屋转让协议,小产权房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小产权房转让合同各地的法院判决不一,参考如下
(一)合法小产权房买卖合同一般具有法律效力
合法的小产权房,指拥有宅基地使用权证,取得规划许可、施工许可证,并办理了房屋产权证的村民自住房。
1、这类小产权房,具备合法的产权证明,法律规定可以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即同村村民)之间转让。
2、对于向外村村民以及城镇居民出售的行为,分析参考如下: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与非农业建设”、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等现行法规仍做出禁止性规定,但这些规定并不属于效力性强制性规范,不能以此确认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
『伍』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和转让协议有什么区别
买卖合同与转让协议,从合同的角度说实际上就是一回事。都是双方真实意思的书面表现形式。
小产权房的买卖合同与转让协议,因为涉及到的都是房屋产权的转移,所以在拟写的时候,应当将转让的房产情况描述清楚,把双方的责任分清楚。其他的内容则是根据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了。
小产权房与房地产商开发的商品房,除了在产权,也就是土地的权力方面有差距以外,其他方面都是一样的。所以,小产权房的买卖或者转让,合同的内容与商品房转让应当是一样的。
『陆』 买小产权房,我可以在房屋转让协议上写上70年使用权吗
不可以,当然你写了也没有说明实际的意义,只能是自我安慰,小产权房本身就不是国有土地性质的,办理不出房产证的!
『柒』 请问,只有使用权的房子和小产权房有什么区别,如果房子拆迁,补偿款是否会落到购房者名下
使用权房是指房子的产权属于单位、集体或者市区,居住人是租用房产,有居住权,但没有所有权——只能住,不能抵押、不能出卖;居住人要每个月向房子的产权单位缴纳每平米3.05的房费;这种房子的房本是一个租赁合同。
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小产权房”一般都是指乡产。这种乡产房的建筑用地是集体所有(就是乡镇政府),但是建设时很少上报市土地管理局,也没有向国家缴纳相应的土地使用费用。名义上这种房是只能供户口在本乡镇的人居住的,但是现在已经放开,很多乡产小区甚至可以让外地人购入房子后居住。这种房子对于国家来说属于违章建筑,说拆就拆,国家不会给住户补偿,但是有些开发了这种小区的乡政府承诺如果拆迁,乡政府会给住户补偿,只是具体数额就说不准了,因为到现在还没听说过有哪个乡产小区被拆掉。
还有一种“小产权房”,是相对于商品房而言的,指成本价房和优惠价房(也称为标准价房)。成本价房即已购公房。是指在房改过程中,已经购买为私人产权的原公有房屋,购买价格一般为每平米1560。此类房屋的建设用地大多以国家划拨的形式获得,原产权单位没有支付土地出让金,个人在购买后,房产内也不包括。如再转让,则必须缴纳土地出让金,交了土地出让金,就等同于商品房的大产权了。现在二手房市场上大多数房子都是这种成本价房。优惠价房指第一批房改的已购公房,这一批房的价格是1400多,不到1560,因此优惠价房屋再次进行买卖时要缴清6%的差价,缴清这部分差价后就等同于成本价房。这种房子已经买成了私产(在房产证上一般写为“海私成XXXX号”——这里的‘海’指海淀区,若是丰台区就写成“丰私成XXXX号”),在拆迁时国家给的补偿直接交给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