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收到知识产权通知函怎么处理
一、首先要冷静,了解事实,不要轻易回函。认真阅读律师函的内容,看具体是什么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是商标侵权、还是专利侵权、具体是什么专利,专利号是多少等等。
二、分析发函单位:
如果是大的正规生产性企业,多是已经掌握了初步证据及侵权定性已经做了初步的分析。要认真对待。当然,大公司也并非做得够完美、够专业。
如果是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等其他情况,首先看他是否有授权或是否属于恶意诉讼等等。
三、委托专业知识产权律师咨询。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比如专利,专利律师对专利的法律状态、专利性进行认真检索,如果对检索结果分析、比对,安排合理的维权或救济策略。
⑵ 我收到了知识产权侵权投诉的通知应该怎么办
关键看是不是真正构成侵权,如果是抓紧改正并回复结果,如果不构成,也要说明情况。另外,极有可能涉诉,涉及侵权赔偿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行,最好委托你们当地律师详谈帮助。
⑶ 知识产权侵权怎么申诉
您好,首先向您解释,申诉是指您被告侵权,所以申诉。前提是您是“侵权方”。
一般的技术要点就是:一、商标,证明自己使用商标与投诉者注册商标相比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二、专利,证明自己销售产品与投诉者专利权相比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三、著作权,证明自己销售产品与投诉者著作权相比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但是作为重要知识产权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武器,建议被投诉者痛定思痛,尽快注册或申请属于自己的自主的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
如果是淘宝商品被投诉侵犯知识产权:
(一)如果因商品商标权而受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处理,申诉时至少需要提供以下凭证中的一项:
1、投诉撤销书:
被投诉人可与投诉人联系协商,向其解释进货渠道。若双方达成谅解,则可请投诉人出具投诉撤销书,说明此项投诉撤销;
2、进货凭证:
如果被投诉人商品是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货的,可提供进货凭证。但只有发票等可被证实的进货凭证方才有效,收据和购买小票都是无效的;
3、授权凭证:
如果被投诉人有该品牌的授权,可提供授权凭证,比如经销协议、品牌授权协议等。
(二)如果因专利侵权而受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处理,申诉时至少需要提供以下凭证中的一项:
1、专利权证:
如果被投诉人拥有所售商品的专利权,可以提供专利权证书进行申诉;
2、向投诉方进货的凭证:
如果所售商品是向投诉人即专利权人进货的,您可以提供进货凭证进行申诉。但只有发票等可被证实的进货凭证方才有效,收据和购买小票都是无效的;
3、投诉方专利权存在问题的凭证
⑷ 知识产权(专利)侵权警告函格式
专利警告函,就是指专利权人认为市场上他人行为侵害了自己的专利,而以警告函、敬告函、律师函、公开信等方式向侵权人或其交易相对人等发出警告的行为。
仔细考察这些警告函,其发出缘由,一部分确实是为了保护被侵害的合法权利,但也的确存在一部分警告函行为,或是发函者根本知道他方并未侵权,或是发函者并不拥有合法的专利权,而仅仅出于打击交易对手,破坏他人商誉,以使自己取得市场优势地位等考虑而做出。因此,若完全不干预部分厂商以专利侵害为名而行不公平竞争之实的行为,所有在市场上活动的厂商都可能因为他人不实的指控而遭受到不白之冤,带来严重的商业后果(如缘此不利消息引起上市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而这些严重后果,对于疑似侵权人,尤其是对于那些拥有合法专利,根本就不存在侵权事实的商家来说,是相当不公平的。因此,如何对形形色色警告函行为进行区分,并做出判断,成为我们应对此类行为的首要步骤。
在中国,警告函本身并不具有仲裁裁决或法院裁决那样的强制性效力。被警告方也完全可能对其不予理会。于是,许多专利权人乃至其所委托的律师认为,只要自己曾经向这些使用或销售侵权产品的经营者发出过警告函,或者在报纸等媒体上发布一个公开的“警告声明”,至少以后可以向法院证明这些被警告者自收到、看到警告函后就“已经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侵权产品”了,从而可以追究他们的赔偿责任。
笔者根据法院处理类似案件的司法实践,认为警告函最好应具备以下内容:
1、警告函中应明确专利权人的身份,包括权利来源的途径:是申请获得授权,还是转让获得授权,或者是经专利权人许可等情况。
2、警告函中应阐明专利的具体情况,包括:专利的名称、类型、获得权利的时间,专利的效力,专利权利的内容。并且,应当将公告授权的专利文件(包括专利证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附随于专利警告函后一并发给被警告人。
3、由于中国对于实用新型发明的授权并不需要经过实质审查,因此,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还应当将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的检索报告附随于警告函后,并应当在警告函中阐明自己的专利经过检索后的结论。
4、警告函中应当阐明被警告人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比如制造,或销售,或许诺销售、或使用,等等),包括产品的名称、型号、价格等;
5、警告函中应当将被指控的产品的特征予以简要归纳,并与专利权利要求进行比对,以明确被控产品落入了专利的保护范围。
6、 警告函中应当告知被警告人回覆警告函之期限。
7、警告函中应当告知被警告人必须立即停止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并阐明被警告人所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所依据的专利法具体条文、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具体条文、相关司法解释的条款等。
8、警告函的寄送方式应以能够获得寄送凭证的目的为准,这对于证明权利人是否发出警告函是非常重要的。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权利人提供了符合上述内容的警告函,法院将会以此作为判断被控方是否故意侵权的重要依据。
因此,收到上述警告函的被警告人绝不可置之不理,应在自己的律师的协助下,与发出警告的权利人或其代表进行联系沟通。否则在日后的庭审中很难摆脱“明知侵权”的指控。
⑸ 收到知识产权侵权律师函该如何处理
1、收到专利侵权警告后,需要尽快的回信,如果不回的话,万一以后被判侵权了,这种时间上得到耽误可能被判成故意侵权,因此会加倍赔偿; 2、如果警告信中没有写明是哪款产品侵权,或者哪条专利,或者他没有提供相关专利的文件,回信时可以要求提供这些资料。 3、若来信明确上述,回信应表示公司会重视此事而且会展开调差及研究的措施,在回函中务必要避免承认侵权。 4、委托事务所或者自己分析律师函中所述事实,是否确实涉及侵权。 5、若没有侵权,回信可以说明“经过分析后,本公司认为无侵权,此事到此为止”。 6、若有侵权嫌疑,向老总汇报,交叉许可,或者与对方商讨解决方案等。由于本律师主要服务知识产权领域,也经常为客户处理此类律师函,跟据本律师的经验,微软、苹果、Adobe、Autodesk等公司经常对外发律师函,日本很多公司在维权方面也很积极。如果企业收到了大公司的此类律师函后,一要重视、二要镇定。如果大公司通过律师函警告你,可能他们有一定的依据,因此,应对时要审慎,不要轻易向对方泄露目前相关企业的情况,以免让对方掌握进一步的证据,那样后期的处理会比较被动。另一方面,大公司并非完美无缺,如果法律运用得当,小企业也可以挫败大公司。如果企业自己应对没有把握,可以求助于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