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知识产权 > 著作权用笔名的法律问题

著作权用笔名的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21-08-13 06:03:11

㈠ 法律上:笔名是属于作者的吗

1.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作者享有署名权(这属于身份权的一种,与财产权并列存在回)。答也就是说作者享有可以在作品上注明作者的真实名字或注以笔名(只要能证明这是作者本人的笔名就可以)或不注名的权利。
2.作者的认定‘如无相反证据,在作品的上署名的人,便是作者’。
3.你不论在什么出版社或在你的其他书上使用相同的名字都是你的权利。
4.如果你是著名的作家,再谈别人用你的笔名问题,(因为法律并未明文规定不可以用相同的名字,也就是说可以使用相似或相同的名字,因为这是法律给作者的权利)。当然这不是说著名的作家的名字不受法律的保护,如果一人使用了著名作家的笔名,就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而增加销量之嫌等等,从这方面考虑出发,还是可以用调解方式解决,或根据侵犯著名作家的其他权利,或适用著作权法、或适用其他法律加以调整纠纷

㈡ 著作权合理使用有哪些相关法律规定

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以一定版方式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权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向其支付报酬。在一般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作品的,就构成侵权,但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对一些对著作权危害不大的行为,著作权法不视为侵权行为。这些行为在理论上被称为“合理使用”。

㈢ 关于著作权的问题,下列这种情况能够受法律保护么

著作权,分为著作人格权与著作财产权。其中著作人格权的内涵包括了公开发表权、姓名表示权及禁止他人以扭曲、变更方式,利用著作损害著作人名誉的权利。著作财产权是无形的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识所产生之权利,故属知识产权之一种,包括重制权、公开口述权、公开播送权、公开上映权、公开演出权、公开传输权、公开展示权、改作权、散布权、出租权等等。

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其具体内容包括:
1.决定是否在作品上署名;
2.决定署名的方式,如署真名、笔名;
3.决定署名的顺序;
4.禁止未参加创作的人在作品上署名;
5.禁止他人假冒署名,即有权禁止他人盗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在他人作品上署名。

发表权,又称公表权,属于著作人身权,指作者享有将作品公之于世的权利。发表权的内容,包括发表作品与不发表作品两方面的权利。发表作品权,含何时发表、何地发表、以何种方式发表作品。出版、公演、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都是发表的形式。不发表作品权,指作者对其品享有不公开的权利。
发表权的行使只能有一次,作品的发表,应当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如果作品已经出版或者将作品展览过,说明作者已经行使过发表权了。
发表权应当由作者享有,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推定作者将其发表权转移给作品的合法使用者行使。对于作者死亡以后尚未发表的作品,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如果作者生前没有明确表示不发表,其发表权在法律规定的有效保护期内,由作者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或者作品原件的合法所有人行使。

复制权又称重制权,是指以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成一份或多份的权利,是著作权财产权利中重要的一项权能复制是使作品能够广泛传播和使用的重要手段,因而作者著作权集中体现在行使复制权上。
复制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之复制,乃指以印刷、照相、复写、影印、录音、录像或其他行为做成同一有形复制物之有形的复制,如将文书加以手抄、印刷、照相,将绘画、雕刻加以摹拓,将录音带、录像带加以翻版录制等等。
广义之复制,还包括对著作加以若干改变,即不是再制与原著作之形态完全相同之物,仅其旨趣具有同一性,如将草图、图样做成美术品与建筑物,音乐著作之录音,将小说改编成剧本、拍成电影,编辑数篇论文,本国文翻译成外国文,雕刻制成绘画,绘画制成照片或风景明信片,模型制成美术工艺品等等。最广义之复制,还包括无形复制在内,如将剧本、乐谱予以上演、演奏或播送,讲稿的演说或讲义文稿之朗读。
我国著作权法修订前规定的复制是狭义的。这次修订著作权法,删去了原第52条的第2款,使复制的概念变为广义,包括平面到,平面,平面到立体,立体到立体。有意见认为,这么宽的复制概念,在有些方面是难以实施的。

关于如何保护的问题,可以在网络上搜索 侵犯署名权、发表权、复制权。

这个案例很有深度,值得探讨。

㈣ 关于著作权(版权)问题

1、以史实为创作素材而创作出的作品,作者享有著作权。当事人无权阻止作家的依据事实的创作行为。所以不需当事人授权。
2、但是一些事实最好和当事人求证,必要时可以征得当事人的书面同意,以避免侵犯他人名誉权的风险。
3、新闻报道不享有著作权。即使纪实作品享有著作权,你基于自己创作而创作出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即使描述情节基本相同,人物性格基本相似,也不构成著作权侵权。
4、如果别人已经有类似作品,千万不要三行以上和别人一抹一样,否则那就是抄袭了。

祝创作出好的作品。

㈤ 关于著作权或笔名权的问题!急急急!

在中国网络这方面的法律暂时是不健全的,除非你自己将你的网名申请专利,之后就不允许别人用你的名了

㈥ 侵犯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侵犯著作权中的署名权,虽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但没有达到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并不严重的,属于一般民事侵权行为,不能作为犯罪处理。
承担的法律结果如下: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返还财产;
E恢复原状;
F赔偿损失;
G赔礼道歉;
H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2: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区别侵犯著作权罪和民事侵权行为的重要标准如何正确区别侵犯著作权罪和民事侵权行为如下: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这里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是指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
(2)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指:
A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又侵犯著作权的;
B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C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3:侵犯著作权罪,刑事法律如下:
(1)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情形
根据2004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五条:“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A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一千张(份)以上的;
C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简单概括以上规定,违法所得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额在五万元以上,复制侵权光盘在一千张以上的,即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形
该解释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
B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千张(份)以上的;
C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形。
简单概括以上规定,违法所的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复制侵权光盘在五千张以上的,即可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㈦ 关于著作权的法律问题

首先,你将电子书发布到网络上的行为很有可能会构成侵权。
《著作权法》22条列出了合理使用的12种情形,所谓“合理使用”,即针对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根据法律的规定,在不必征得著作权人同意的情况下,而无偿使用其作品的行为,但应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合理使用包括了“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以及“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的情形。
但你将已出版的书籍制成pdf电子书格式发布到网络上,已涉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构成侵权。

其次,如果你再将这些电子书销售,那就肯定是构成侵权了。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其三,如何避免。目前只能利用法律的一些空隙尽量避免,但这种行为构成侵权的风险依然很大。
1、最好到一些学校内部的某些专业资料交流的内部网站发布。
2、声明该下载内容仅限於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於商业用途,并且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版公司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
3、绝对不要想以此来牟利。

㈧ 关于笔名的法律问题

我的名字以前总感觉应该不会有人用。
前段时间在“人人网”上查了一下,有19人之多,仅仅是这一家网站。

没事我也写点东西,发表时有时用全名,有时把前面的姓去掉作为笔名。

在网上一找,以我全名或笔名发表的人有好几个,还是写的书。

如果有一天我写一本书,当然我还要用我的本名或笔名。这不犯法。

别人用了你的本名就用了吧。谁叫中国的可用汉字这么少呢。

跟对方打官司也打不赢,即使你再用你名字发表作品对方也不可能让你改名,你的姓名是你的权利。

㈨ 笔名能否作法律上的签名

公证并没有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如何让对方接受你可以用笔名来替代真名,以避免到时无法履行合同的时候陷入“诈骗”之类的疑虑。因此,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来明确。毕竟对方在你签署的正式文书时,审核你的真名和你的笔名不符,你肯定需要对此作说明的。在这个情况下,你只要表明以笔名签署的文件对你本人同样具有约束力,那么就没有问题了。

㈩ 笔名有没有法律效应

在我国,关于笔名、艺名或化名等是否受到法律保护,条文的规定不是很全面,就“《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这条法律来说从在不足,比如说姓名权,笔名、艺名或化名是否是姓名呢?如果是的话那我可不可以把笔名当姓名用呢?显然不行。 杨立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的论文《具体人格权(二)》 中提到的知识学术观点,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我们知道,法律是大家认可,并且有国家颁布实施的行为规范,学术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只有当用法律条文国定下来才有效力。 但是,凡是法律必有例外,当你的笔名化名等出名了,为公众所认知时,其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当然最好是像技术之类的申请专利,这样就会受到保护。在著作权法和民法中此类规定是非常多的,这是从学理的角度讲,如民法中有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等。就是指导在没有详细规定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做的。 具 体的法律规定只有《民法通则》里有相关的规定 第120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关键是要用学理和民法基本原则来解释。 相关书籍可以去淘四川看看: http://item.tao.sc/Instry/BookConcern/Index.aspx?=xw

阅读全文

与著作权用笔名的法律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报告制度 浏览:747
现在电影版权谁最多 浏览:566
邵阳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553
马鞍山德伟 浏览:231
创造丰盛传销2016 浏览:787
公共卫生服务年度工作报告 浏览:921
石狮城管投诉电话 浏览:538
武汉环保局投诉电话 浏览:87
伊成果个人资料 浏览:25
软件著作权可以赚钱吗 浏览:481
作业谁发明的名字 浏览:633
狮山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542
厦门工商局咨询电话 浏览:374
农民大爷发明秸秆炉 浏览:210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