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集体能收回农村祖传宅基地吗
宅基地属于个人合法拥有使用权的土地,集体无权收回。除非国家可以征用或是政府强制拆迁,政府拆迁还要补偿。
❷ 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如何获得
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宅基地:
(一)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内需分户,缺少宅容基地的;
(二)外来人口落户本村,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
(三)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实施和公益事业,需要拆迁的;
根据《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有关规定:农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先要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经村民会议同意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张榜公布。公布期满无异议的,经村委会审查后,由所在地国土资源中心所实地勘查,签出查勘意见和审核意见,再报乡镇(场)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和县人民政府审批。经依法批准的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应及时将审批结果张榜公布。经批准的宅基地,两年不建住宅的,原批准文件失效。
❸ 农村祖传房子和新批宅基地有何不同
祖传的房子属于遗产的自然继承,其宅基地系祖居地;新批准的宅基地,则属于有批准权的政府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及批准权限批准的用地。
❹ 老宅基地使用权归谁
1. 请求村委会或乡镇政府对其进行解决,退回你使用管理的宅基地;但问题的关键是邻居已盖好房屋,要撤除该房,将影响将来的邻居关系。邻居强占你的宅基地建房,从法律的角度说以违法,按法律规定要撤除。如果占地面积不大,建议你和邻居协商,将占用的面积实测一下,考虑今后与邻居相处,邻居家适当补偿你一定的经济,不用把矛盾加深。
2.如果邻居家不同意协商,再在协商不成的基础上对其起诉法院,要求邻居退出你的宅基地。这样,你做到了仁至义尽,别人不会说你得理不饶人。
❺ 对农村原有宅基地的权属如何确定
这里需要把解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的权属分配状况做一简要的回顾。解放初期,为了尽快废除封建性或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土地改革,没收了地主等用以剥削农民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为保障农民已得到的土地的所有权,对农民颁发了土地所有证书。土改后,国家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逐步引导农民将土地入社,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1952年普遍成立了初级农村生产合作社,1956年由初级社转变为高级社,1962年成立了人民公社。根据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由此,村民对宅基地只享有使用权,而不享有所有权。《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所以,农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民享有对其宅基地的使用权。
农村原有宅基地是指由解放前祖传下来的,土改时分给农户的宅基地。对于该土地,依据现行法律规定,个人不享有所有权。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宅基地上已建有房屋的,房屋归个人所有,如继承该房屋的原户主的亲属,集体应确认其对土地的使用权;一种是该宅基地上无房屋存在,作为空闲土地,原互助对空闲的土地不再享有使用权,该宅基地应由集体统一安排使用。若此宅基地被依法批准为他人的宅基地,原户主不得阻挠。
❻ 农民祖传祖业宅基地的永久使用人权
我国的宅基地属于集体用地,是给集体成员建设住宅专用的福利性质土版地,只有集权体成员才有使用权。
我国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继承,但是宅基地上房屋作为个人财产可以继承。非集体成员获得宅基地上房产后,在房屋有居住价值期间根据地随房走原则同时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但是不能对房屋进行翻建改建或者扩建行为,待房屋自然灭失后该宅基地也会由集体收回。只有集体成员在继承房产后可以申请建设许可对老旧的房屋进行翻新或者改建。
所以,农村宅基地不存在所谓的祖传家业,也不能拥有永久的使用权。所有权都是集体的。
❼ 祖传的宅基地所有权归谁
土地所有权是以土地为标的物,是土地所有人独占性的支配其所有的土得的专权利。所有权包括属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绝对排他的权利。所有权和使用权是不同的两种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土地都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村民所依法使用的宅基地,除法律另有规定外,都为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村民经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取得土地建房,对该宅基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能擅自出卖和出租,更不能被视为居民的个人财产列为可继承的部分。
❽ 我可以继续享受祖传老屋宅基地的使用权吗
宅基地的使用权是不可继承的。
依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宅基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经济组织,使用权属于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人,宅基地不属于个人遗产,不能被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这一规定充分说明,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不可能取得所有权,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权的继承问题。
宅基地使用权是一种受限制的用益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法律赋予权利人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但没有赋予权利人对其土地的经营权和处置权,所以,土地使用权的继承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这一规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条件下,强调土地必须依法转让和必须有偿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个人,其土地使用权可以继承。”所以,其继承的前提必须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个人。”本条例的规定和主旨就是要依法有偿使用土地。如果原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并且向土地所有者缴纳了未来若干年土地所有权价款的,在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的有效年期内有相对的处置权,其土地使用权是完全可以继承。土地管理部门应根据继承人申请,将其土地使用权直接变更给房屋继承人。那么,在未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没有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不能直接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要使继承人的土地使用权合法化,就应该以出让等有偿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再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证。